阿根廷最大的哥特大教堂

2021-01-07 阿根廷小潘老師

阿根廷最大的哥特大教堂盧漢聖母大教堂Basílica de Nuestra Seora de Luján,在整個南美洲也只有巴西聖保羅大教堂一直在爭奪南美最大的哥特大教堂的名稱。盧漢聖母大教堂位於盧漢市,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以西約70公裡。

盧漢聖母大教堂全景
告解室
三位一體聖象

雄偉的信仰紀念碑,具有13世紀的特徵,是阿根廷新哥德式風格最重要的例子之一,此外還有拉普拉塔大教堂,聖伊西德羅大教堂和科爾多瓦市的連鬥帽女大衣教堂。它主要的供奉著阿根廷的守護神盧漢聖母。 因此,它也被視為阿根廷國家的保護聖地。

盧漢保護區

盧漢聖母大教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85年,當時該地方建了一個小教堂。 1730年,隨著信徒人數的增加,決定建造一座更大的教堂,該教堂於1763年12月8日開始建造,到1905年,才建成了這座宏偉的教堂。

近景

盧漢聖母大教堂於1998年3月被宣布為國家歷史地標建築。在2005年至2006年之間,對大教堂的外部進行了幾次修復工作,最終於2009年完成。

主祭壇

於1890年5月6日開始建造了地下的洗禮所,但是由於盧漢河的臨近和不斷的洪水泛濫,因此現在已經封起來了。

周日彌撒

1895年,圍繞後殿教堂的尖塔和欄杆的建造繼續進行。玫瑰窗開始安裝,東側和南側的牆都陸續完成了。在教堂主樓內,正在建造通向主教更衣室的大理石樓梯。 1896年,從波爾多帶來的彩色玻璃窗開始安裝。

彩玻璃

1904年, 14座大理石雕像運抵了,分別安裝在主祭壇,後殿,禮拜堂,更衣室,次要祭壇和兩個副塔的的工程完成之後。

從波爾多運來的材料

於1904年12月4日,作為阿根廷的守護神盧漢聖母像的雕像被從胡安·德·萊齊卡·託雷祖裡(Juan de Lezica yTorrézuri)的教堂遷入新教堂,該教堂自1763年以來一直保管著這尊保護神。

聖路易斯像
通往主教休息室的大理石臺面

1905年,安裝了巴黎歷史悠久的的Cavaillé-Coll管風琴,同時將主祭壇的燭臺,十字架鍍上琺瑯。放置了從米蘭運來的,使徒和傳教士的16尊雕像。 在1922年至1926年之間,建造了兩個完整的塔樓。在其中放置了鐘樓和帶有電鐘的鐘琴。

盧漢聖母像

1935年,向教堂的始建者薩爾瓦耶神父致敬,在大教堂上豎立了雕像。

傳承百年的風琴

歡迎大家關注小潘老師,並為我點讚,如果覺得有趣的話,也歡迎大家留言並分享出去。我會給大家帶來跟多,更好更有趣的內容。

百家號,微博,抖音,小紅書的用戶名都是:阿根廷小潘老師,歡迎大家都關注我!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相關焦點

  • 德國科隆大教堂:華麗的哥特風格,藝術與宗教結合的巔峰建築
    德國科隆大教堂在德國人的心目中是神聖之地,建造者將哥特風格的建築藝術與宗教文化完美的結合,使科隆大教堂成了名副其實的巔峰建築。科隆大教堂的所在地便是德國科隆這個城市,教堂位於市中心的位置,每一個來過科隆的遊客都一定會對科隆大教堂念念不忘,數十座尖塔聳立在城市中央,哥德式的風格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
  •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也是德國的標誌性建築!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三大哥德式教堂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科隆乃至德國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高達150多米。值得駐足仔細欣賞!進入其中,豐富的館藏值得細細品味。
  • 西貝尼克的聖雅各大教堂—克羅埃西亞教堂
    西貝尼克的聖雅各大教堂的結構特點,使其成為一個獨特和卓越的建築,成功地混合了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形式。聖雅各大教堂處於北義大利、達爾馬提亞,以及託斯卡納三個不同區域的文化交匯處,在15和16世紀之間取得相當豐碩的影響成果。
  • 米蘭這座教堂,是拿破崙的加冕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驚豔,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這座位於米蘭市區的華美建築,始建於1386年,直至1965年教堂正門最後一扇銅門的安裝完畢,整個教堂才正式完工,總共歷時五個世紀之久,足見其規模之巨大,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教堂頂上的尖塔便是哥德式的標誌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上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僅次於梵蒂岡。
  • 科普歐洲大教堂
    建築學家指出,教堂高大拱形穹頂、繁複的尖塔及彩繪玻璃窗無不體現著宗教寓意。四面皆壁的封閉空間、彎曲的圍閉形成的穹頂及尖塔的筆直通道暗示著上一層空間的存在,這就是天堂。教堂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彷徨,而壓抑、彷徨之感正是崇拜的動因。教堂主要分為三種建築風格:羅馬式風格、哥特風格和巴洛克風格。此外還有拜佔庭風格等。
  • 上帝的建築 西班牙 巴塞隆納大教堂
  • 傳遞石材之美: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 「建築史詩」出了迄今最厚的一本,因為它寫的是哥特
    這一創舉轟動一時,法國其他教堂紛紛效仿,並流傳到歐洲其他地區。二百多年間,千百座哥特教堂拔地而起,新風格由一眼清澈的泉源匯成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法國巴黎聖母院主立面。賈珺 攝去年不幸失火的巴黎聖母院是名氣最大的哥特教堂。這座教堂位於市中心塞納河上,一直被視為巴黎的標誌,並因為維克多·雨果的小說而廣為人知。
  • 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安特衛普最優美的地標
    安特衛普((Antwerpen))聖母大教堂是比利時迄今最大的哥德式大教堂,從1352年開始歷經200年而建成的大教堂,雖然耗時如此之久、經歷無數建築師的共同設計建造,整個建築風格卻相當和諧。大教堂佔地1公頃,教堂高達123米的塔尖是安特衛普最優美的地標。
  • 科隆大教堂:撼人心魄,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曠世傑作!
    集哥特建築之大成的科隆大教堂,它位於德國萊茵河畔的科隆市。起始時間是:公元1248年—公元1880年。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佇立在菜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是歐洲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之作。教堂總面積達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寬83.8米,東西長142.6米,內有10個禮拜堂。科隆大教堂是仿照法國蘭斯主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 科隆大教堂
    Peter und Maria)又名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科隆大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科隆大教堂以法國蘭斯主教座堂(巴黎聖母院的範本)和亞眠主教座堂為範本,是德國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國哥特盛期樣式建造的教堂。
  • 科爾馬的教堂
    這是科爾馬最大的教堂,聖馬丁教堂(Église Saint-Martin)。教堂始建於1235年,很哥特。 哥特教堂的主要特徵之一,飛扶壁,不是很大。彩色的屋頂比較漂亮。
  •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碩大的穹頂,是聖彼得大教堂的標誌基本簡介聖彼得教堂位於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國家梵蒂岡內(1)。教堂的規模之在令人驚嘆,它能容納5萬人,教堂呈十字形,長212米,寬137米,高46米,平面面積為1942平方米,總佔地面積達1.51萬平方米。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人們現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經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個巨大的圓頂。
  • 世界第三高教堂,德國的標誌性建築——科隆大教堂
    坐落在德國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瑪麗亞大教堂」 (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
  • 歐洲旅遊懷舊系列52,米蘭大教堂外觀
    從斯福爾扎古堡沿Via Dante大道一直走幾分鐘就到米蘭大教堂。我去的時候米蘭正在搞個什麼博覽會,一路上都是各國的國旗。中國國旗緊挨著義大利國旗和會旗的位置。米蘭大教堂,米蘭的地標。米蘭,曾經做過西羅馬帝國短期的首都,倫巴第大區的首府,米蘭大教堂又是米蘭的中心,世界著名的幾大教堂之一。教堂前廣場上,義大利王國首任國王埃曼努埃萊二世騎馬像。教堂北側的埃曼努埃萊二世長廊。
  • 法國「石頭上的百科全書」,亞眠大教堂也是歐洲最美教堂之一
    亞眠大教堂建於1220年,是哥德式建築頂峰期建造的大教堂。內部由三座殿堂、一個十字廳座後殿組成。教堂的牆壁上雕飾有基督教先知、信徒和 法國 歷代國王的畫像。並有著名的宗教題材的雕像,表現各種宗教修行、聖人傳記以及創造大地的歷史,被稱為「石頭上的百科全書」。
  • 歐洲百大教堂巡禮第十三篇:米蘭大教堂
    ,而非義大利,所以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全世界也排前四。起源於法國的哥德式風格中,Rayonnant Gothic流行於大約1240年至1350年之間,其特點是重心從利用大尺度和空間理性主義的高哥特模式轉向更多地關注二維平面和不同尺度的裝飾圖案的重複,之後該風格逐漸演化為浮華的晚期哥特。應該說,從此時開始米蘭大教堂就註定朝著繁雜混搭之路一去不返。
  • 威尼斯 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又被稱之為「金色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它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 《德國柏林大教堂風景》船火兒-協助拍攝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個大圓頂明顯的詮釋了這一特點,不同於哥特教堂的尖屋頂,它的圓頂將原本很高的教堂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圓潤豐盈的感覺。德國柏林大教堂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徐州攝影愛好者關先生在著名的重慶地區拍攝
  • 逛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好似遊,「遠東巴黎聖母院」的既視感
    小編覺得來廣州旅遊,你可千萬不要太著急,要慢慢去看,去感受才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沙面的小清新,石室聖心教堂的宏偉處處映照著濃鬱的巴洛克風格,以及陳家祠的傳統風格,都是值得一看的。下面是沙面獨特建築群中代表性的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由法國設計師設計,由中國工匠建造, 堪比世界有名的法國巴黎聖母院, 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雄偉的雙尖塔哥德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世界四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另外三個是巴黎聖母院、威斯敏斯特教堂、科隆大聖在被花膠海味佔領了整個城市的一德路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