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天道,才能長治久安,和遊泳一樣,順應水的特性,才可以遊得輕鬆,減少嗆水。《道德經》第九章最後一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告訴我們一個明哲保身的方法,歷史上很多大智慧的人應用這個方法,才沒有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唐朝的郭子儀,功滿天下,曾一個人深入敵軍,不僅沒有被殺死,同時還將敵人轉化成盟軍,獲取了戰爭的勝利,可是在勝利後不久,就藉口自己年老病衰,於是解甲歸田,足不出戶,不再和以前的同事來往,即使皇帝派人去探望,也要裝出一副馬上快死的狀態,以保全身命、安享晚年,大家可以想一想,郭子儀打仗的時候,是多麼的英姿颯爽、無所畏懼,但是當戰爭勝利之後,卻不得不「藏身避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順道則昌,逆道立亡!
還有個例子人盡皆知,漢朝開國元勳韓信,才高八鬥卻能夠忍人之所不能忍的「胯下之辱」,但是在大功告成之後,卻沒有能夠嚴於律己,以至於這位在戰場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天才被幾個嬌弱的宮女用木劍刺死,真的是天大的玩笑!相信韓信要是年輕時知道他最終是這樣一個下場,那麼恐怕他寧願討飯一輩子,也不願意如曇花一現般的功成名就!可惜,悔之晚矣!
難道說天下的君王各個都是如此的「可以共貧賤而不能共富貴」嗎?非也!其實換做誰都是一樣的!這個就叫做天道!革命好不容易成功,就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可那些「功高震主」的人卻常會給集體的利益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歸根結底「自作自受是人生唯一不會改變的規律」!
歷史上還是有很多人「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除了郭子儀,像蕭何、張良、陳平、程咬金等等,都可以作為很多成功人士的楷模。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樹大招風」等等,都在告誡人們「高處不勝寒」,只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謹言慎行方可持續地做好人生「階段性的調整」,而非單純幼稚地以為成功了就可以放縱的享受生活了!
像韓信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願人們都能謹記「功成身退,天之道」的規律,讓自己真正可以做到「失意時不氣餒,得意時貴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