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千般,不離陰陽失調。人有萬種,不離是非名利。陰陽失調,源於心理失調。比如人慣於清閒,突然有事,忙得焦頭爛額,累病了。什麼累?其實真正的累是心累,心理失調引發的陰陽失調,人就病了。人有病,是心裡的壓力催生的,離不開是非名利的壓迫。所以,真正治病,必須由心入手才能根治痊癒。疾病的根源是什麼?
身體的病是由念而來,念由心造。因為心理不正常,慢慢形成身體的病。依佛法的醫理,一切的病都是心理來的,是怨恨惱怒煩五毒焚心的結果。既然所有的病都是由心造、由性造。祛病就必須從化性、療心開始。而依賴藥物和手術,只是治身其表,而不能達到化性和治心的效果。
心為五臟六腑大主,若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調節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則心神自安,如此則五臟六腑皆安。精神決定著人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於健康。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或者心中充滿希望和愛意,以此平衡心神;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來引導臟腑氣機平衡,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佛眼看世間,一切眾生皆在病中。貪嗔痴是三大病,病從何來?病從業生,業從心生。每個人的因果報應不同,身體健康情況也就不同,生病就是消惡業。要治病,積累善業最徹底究竟。自淨其意,生清淨心,無有業障就可以遠離諸病。所以說修習佛法,可以遠離諸病,佛法是心法,善用心法不會生病,還可以防病治病。
人生的每一個狀態,都是心靈的顯現。疾病有今世的心念,有前世的因緣,相由心生,病由心造,境由心轉,把病轉走最殊勝的方法是:一聲南無佛,能滅盡人的煩惱罪業。天天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念大悲咒,沒病防病,有病狂念。其實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諸佛佛號和眾菩薩的聖號,以此形成強大能量場,收到神效的。大悲咒84句,除「娑囉 (suō là) 娑囉」句,是代表五濁惡世外,其餘83句代表83位菩薩,人佛相應,則天地人和,無有病災。
(李松陽20200913fccf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