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莽山跳石子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湘西保靖縣水田河鎮孔坪村90後農民梁建偉。他不是來吃飯的,他是來參觀學習的,他說是保靖的幹部推薦他來這裡學習的。他就這樣突然來了,跳石子趙軍,也是90後的農民,聽了同齡農民自我介紹,像是遇到了知音,帶著梁建偉四處參觀,一五一十介紹跳石子模式和村容村貌的變化。晚間,梁建偉寫了一遍參觀心得,發給趙軍,本號徵得同意發表,標題由採編所加。(採編:莽山黑豚牧豬人何勇)
跳石子像一根火柴點燃我回鄉的理想
梁建偉
我,梁建偉25歲(1996年9月出生), 中學文化,在外地打工十五年,今年回到家鄉(保靖縣水田河鎮孔坪村)過年有種心痛的感覺。家鄉只有貧窮,還有已經老去的父一輩的人,看到眼前的一幕幕,激發我內心,要回農村做一番事業,改變家鄉的貧窮。想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說也是簡單,但是做是特別難。
腦子裡每天在想,我會什麼,我懂什麼?回頭想想自己沒有文化底蘊,也沒有資金實力,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痛哉痛哉)我不得不去行萬裡路求師學藝。最近四個月,我到了很多地方,也看了很多養殖戶,也了解了他們的思想。但都不是我想要的。今天我到莽山基地真的非常開心,看到村民的團結,大眾一心,讓我感到佩服。
莽山跳石子像一根火柴,點燃了我理想的導火索,讓我更堅信走下去,這裡給我很大的心理幫助,一路看過來的質疑和不自信,都在這裡找到最好的答案。讓我看到希望的是一位思想非常了不起的牧豬人(何勇老師),是他帶大家走入小康生活,是他思想把這裡原本貧困的地方打造成了天堂,這裡的村民現在得到很好的利益,也得到很幸福的生活。
何勇老師的所做的事情,都是我想學,而想做的事情。我要學習他為農民做事的這種精神,並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和指點,帶動我的家鄉父老,改變眼前的貧困,把老師的這種精神一直傳承下去。把現在還陷入貧困的家鄉帶進小康生活,不給國家拖後腿。(作者/梁建偉 圖/趙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