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文內容整理自南京規劃局官網、現代快報等
紫東地區未來什麼樣?
近日,南京市規劃資源局官網發布了《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活動的最終優勝方案,徵詢公眾意見。
獲取本方案PDF,可在關注產城瞭望後,對話框內回復南京紫東
紫東地區核心區在哪?
2019 年,南京提出紫東地區崛起。紫東地區是指南京市紫金山以東地區,具體範圍北至長江、南至寧杭高速、西至繞城公路、東至南京市界,與鎮江(句容)接壤,與揚州(儀徵)隔江而望,跨玄武、秦淮、棲霞與江寧四個行政區,總面積約 758 平方公裡,現狀總人口約 83 萬。一直以來,紫東地區在空間布局上缺乏整體協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
南京提出紫東地區將以 " 長三角一體化先導區、寧鎮揚同城化核心區、創新生態最優地、生態文旅新標杆 " 為發展目標,打造 " 創新之城、文旅之城、產業之城、生態之城 "。
△紫東地區核心區的位置
" 紫東地區核心區 " 位於紫東地區中部,北至龍王山山脊線,南至滬寧高速,東至規劃七鄉河,西至繞越高速公路,面積約 22 平方公裡。
規劃國際招標,最終東南大學院士團隊設計
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紫東地區核心區,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開展了全球公開招標,2019 年 12 月,來自全球的 9 位規劃、建築等領域的知名專家,通過投票從 7 家入圍單位提交的方案中評選出 2 個優勝方案。
△紫東地區俯瞰效果圖
經過進一步地優化完善,2020 年 3 月 28 日,南京市組織召開了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深化完善方案評審會,對深化完善的 2 個優勝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諮詢。通過專家投票,最終東南大學王建國院士團隊方案被評選為優勝方案。
下一步,將在汲取此前各方方案優點和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繼續修改深化並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如何打造?
打造山水紫東宜居境、創新名城智匯地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以 " 山水紫東宜居境,創新名城智匯地 " 為總體設計目標,以建立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區域 "HUB" 為設計理念,通過匯聚與整合周邊生態、產業、景觀等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空間環境品質,集中展現江南丘陵地區城市核心區的風貌特色,並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未來,紫東地區核心區將成為開放共享的區域協同發展典範;生態優先的城市有機生長典範;傳承創新的自然人工共軛典範;創新驅動的產城融合發展典範;城鄉一體的田園都市宜居典範;科技引領的優質人居環境典範。
△核心區設計範圍
整個城市設計順應了核心區的丘陵起伏、山水林田交相融合的自然特徵,建立起了 " 一脈一帶兩心三環三版塊 " 的空間結構,其中:" 一脈 " 為中央綠脈," 一帶 " 指 CAZ 中央活力帶," 兩心 " 為孟北綜合服務中心、東流綜合服務中心," 三環 " 指景觀大道環、城市生活環、外圍水綠環," 三版塊 " 為西部版塊、東南版塊、北部版塊。
城市設計以職住平衡為功能布局的重要原則,通過對生活、生態和產業空間比例的優化,形成了核心區的創新活力。通過中央綠脈、景觀大道環、外圍水綠環、CAZ 中央活力帶等自然與城市的融合共生,該城市設計為城市與生態自然的銜接給出了解決方案。
未來夏季地表溫度較其他地區或低 3 度
城市設計創新性地將 "HUB"(集線器)比喻為紫東地區核心區的區域功能 " 核心 ", 以 " 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區域『 HUB 』 " 為設計理念,紫東地區核心區在生態、產業、交通、地景、場所、智慧六個方面都將成為區域的核心。
通過山體修復、水系連通、保護匯水谷線及地下水等系列措施,城市設計進一步完善了紫東地區核心區的景觀生態網絡。在系統分析上位規劃條件、物理環境及場地要素基礎上,這裡將建立適應地形地貌條件和呼應氣候的組團格局,形成自然優先、布局合理的生態 HUB。熱環境模擬驗核顯示,未來的紫東地區核心區的人居環境將更舒適,夏季平均地表溫度較南京其他分析區域低 3 度左右。
作為 " 高端製造 - 科技創新 - 文旅休閒 " 多重產業協同發展的中樞和全面提升的引擎,城市設計提出了分別以引領型服務業、數字創意產業和文旅休閒產業為主導的,並混合有教育、醫養健康、生態市政等特色產業的三大綜合型功能板塊,紫東地區核心區將形成創新引領、複合高能的產業 HUB。
形成 3 條軌道換乘樞紐
作為未來寧鎮揚一體化的門戶,核心區將形成一個立體連通、高效綠色的交通 HUB,實現 50 分鐘輻射寧鎮揚主要市級中心及交通樞紐、20 分鐘覆蓋紫東地區主要地段中心、10 分鐘服務核心區內部主要節點的時空通達圈。未來,通過軌道 S3 北延、軌道 S5 南延,4 號線東流站將形成三線換乘樞紐。
△通達寧鎮揚的交通規劃
通過一系列地文地景標誌體系的塑造及遊憩設施的配置,核心區將串聯與整合周邊文化與旅遊資源,打造自然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自然,形成鍾靈毓秀、特色天成的地景 HUB。
作為寧鎮揚高品質服務的共享基地,紫東核心區將成為紫東地區綠色發展的活力中心,形成一個公共開放、活力激發的場所 HUB,打造三級公共空間體系:" 井字 " 形景觀大道和串聯城市級公共空間與中央綠脈,形成特色鮮明的景觀大道環線;環狀 PARKLINK 串聯不同組團的公共中心,形成城市生活環線;在各個組團內部,與景觀大道環及 PARKLINK 連接的共享主街形成利於慢性、舒適宜人的組團級公共空間。
充分應用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紫東地區核心區將實現區域內各種資源的高效整合、循環利用,打造循環經濟、智慧營城的智慧 HUB。
形成一條 CAZ 中央活力帶
據介紹,在 " 中央綠脈 " 周邊,沿核心區環線布局公共服務、文化、體育、商務等設施,將形成 " 孟北 - 東流 " 雙核心帶狀發展的中央公共活力帶(CAZ),這將是紫東地區核心區最富活力的公共設施服務帶,還與鎖石村連接。
△中央活力帶規劃圖
CAZ 將匯聚商業商務、政務服務與管理、文化展示、會務交流、文旅休閒、健康醫療、數字產業研發等重要公共服務內容,是中央綠脈和整體生態廊道的主體段落,將構建生態良好、景色優美、服務完善的綠色遊憩場所和多層次的視覺通廊和觀景交流平臺,在山水林田間打造疏密有致的城市客廳。
該活力帶由孟北綜合服務中心、廟山周邊活力地段與東流綜合服務中心三個部分構成。東流綜合服務中心將與孟北綜合服務中心共同承載核心區引領型服務業,目標是引領寧鎮揚先進位造業發展。
孟北綜合服務中心是匯聚商業商務、政務服務與管理、文旅休閒、健康醫療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型中心,有潛力成為寧鎮揚地區的文旅休閒接待中心,將成為核心區的啟動區域,以基礎設施與公共配套先行、公益性項目與經營項目統籌推進。
廟山周邊地區是紫東地區核心區中央綠脈和整體生態廊道的主體段落,依託原有廟山山林、水庫、茶園、農田等景觀資源以及西崗木器廠、西崗茶場等建築遺存,運用隧道和道路上跨生態廊道等方法,將構建核心區連接南側青龍山與北側龍王山的主體生態廊道。
在紫東核心區生態格局中承擔著重要的戰略點作用,形成紫東中央綠脈公園群中獨具特色的丘崗果牧公園。
東流綜合服務中心是匯聚商務商貿、文化展示、會務交流、數字產業研發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型中心,以軌道交通樞紐站為中心,通過開放式公共空間強化和周邊街區的聯動,促進站城一體化開發,構建多層次的視覺通廊和觀景交流平臺。
在此艱難之際,中指院與大家共同抗疫,推出網上土地商城免費入駐計劃,幫助地方政府部門和一級開發企業建設土地展示館,網上土地商場採用短視頻、圖文結合的全新模式進行城市宣傳與地塊推介,通過持續曝光、潛客收集系統與線上交流通道,有效獲得意向投資商,效率高,成本低,促進土地買賣雙方達成合作意向。戰疫時期,更重要的意義是,避免密集接觸,保障生活生產。掃碼免費入駐土地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