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宮:武當山有記載的第一座皇家建築

2021-02-13 武當山論壇

點擊上方關注武當信息發布,了解更多資訊

武當山政務微信權威發布

 本文為武當山政務網綜合發布

合作熱線:13636253625 

武當山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大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源地。五龍宮,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奉旨上山禱雨應驗,後就其地建「五龍祠」。五龍宮是武當山古建築中第一座由皇帝下旨敕建的宮觀,曾為武當山九大宮觀之首,故有「天下太極出武當、武當根脈在五龍」的美譽。

  歷史上曾經幾度興廢,現僅存部分建築。從丹江口市六裡坪鎮蒿口村進山,抵達五龍宮附近,需驅車半小時左右。迎坡向上,緩步前行,不遠處便可見一塊復修的「五龍宮」碑刻,紅字大理石底,這裡便是五龍宮遺址。五龍宮原有九曲黃河牆、碑亭、大殿等多處建築,鼎盛時期,曾有宮觀廟宇850間,氣勢恢宏,聲名顯赫。據悉,五龍宮當年建有獨立的客堂。客堂建於山門內,是一處獨立建築,主要用於接待慕名而來的道眾。五龍宮天下聞名,興盛時慕名而來的道眾甚多。道家內部有全真、正一等許多門派,每逢眾多道友來五龍宮雲遊「掛單」之日,五龍宮提點便在客堂迎客,通過禮儀、交談等形式,就可知道來者為哪一支哪一派,即安排宮內相應宗派道人做好接待,故謂「客堂」。客堂雖小,但規制甚高,為宮觀少有。

五龍宮九曲黃河牆,大部分已被毀,只剩坍塌的牆基。殘缺的牆基面,雖歷經風雨,但依舊色如新、花紋精細、線條飽滿,由此可見古代建築所蘊含的文化理念和精湛的工藝水平。

  從九曲黃河牆拐彎處下行數百米,可到達華陽巖,此處有元代著名道人李明良的自畫像碑刻。李明良曾任五龍宮提點,在任期間,募建五龍宮大殿、玉像閣及華陽巖廟宇庭軒,深為道眾所崇敬,碑的右上角為其自題的跋。該碑高202釐米,寬100釐米,厚6.5釐米,頂呈半圓形,正面為斜削式。最有趣的是李明良69歲時的自畫像,還有七言絕句一首,畫像雖在一巖之下,但其樂觀曠達的浩然之氣,長存於天地之間。

  五龍宮是武當山有記載的第一座皇家建築,歷經千餘年風雨,這裡留下了許多與水有關的傳說。五龍宮青石海墁大院內有五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可口。倘若在一口井中打水,其餘井中的水皆會動。這是一滴水的傳奇,從這裡呼風喚雨,拉開了武當山古代建築的序幕,讓武當山名揚天下。五龍宮昔日曾經很輝煌,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能用文字描繪出它鼎盛時期的燦爛。

相關焦點

  • 探秘武當山古建築——五龍宮
  • 神秘五龍宮:一滴水的傳奇
    五龍宮供奉著武當山最大的真武神銅像。  武當山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大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源地。五龍宮是武當山有記載的第一座皇家建築。  當聽說武當山五龍峰有個五龍池,住著五條龍,可以呼風喚雨,姚簡連翻五座大山。史書記載,姚簡在五龍峰遇見了5個儒生,自稱五氣龍君。他們說:「此山是玄武神守護的,看你為人正直,玄武神特讓我等前來相助。」隨後,大雨傾盆而下,匯成涓涓細流滋潤萬物。  正是一場期盼已久的大雨,讓武當山名揚天下。其後,唐太宗下旨在五龍峰修建五龍祠,於是武當山出現了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座皇家廟宇。
  • 武當山五龍宮:古老、厚重有奇觀,它是武當山最早的八宮之一
    五龍宮位於武當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龍峰山麓,靈應峰下,前為金鎖峰,右繞磨針澗,地勢清幽。它是武當山建築最早的八宮之一,歷經唐、宋、元、明幾代修繕,共建有宮觀廟宇850間,規模一度龐大,但現僅存宮門、紅牆、碑亭及泉池、古井等。在五龍宮元君殿基中部的漢白玉須彌座①上,供奉著銅鑄鎏金玄天真武神像,高達1.95米,是武當山最大的真武神銅像。
  • 武當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元末明初,道士張三丰於湖北武當山開創武當派,儘管過去了數百年,鬥轉星移,江湖裡依然有他的傳說。 01 四大名山皆拱極,五方仙嶽共朝宗武當一詞的來源,源於《傳記》中記載的「地勢雄偉,非玄武不足以當」。如果你登上這座山,除了心馳神往的名勝風景,你還會發現,點綴於山水間的古老建築群,竟與一草一木融合那麼巧妙;如果你駐足於一石一隅,你會驚嘆於這裡記載的地質現象,是如此的千奇百怪,將地質歷史時期的變動展示在你面前。
  • 遼寧千山九宮之首五龍宮不敢說古樸,卻不愧為「五龍勝境」
    周圍有5座山峰就像五條龍蜿蜒遊弋起舞弄潮,從南、西、北三個方向圍攏過來,中間有一座孤峰,形成五龍戲珠之勢,意為「五龍捧聖」。五龍宮就是建在這座孤峰上,依山而建,宮殿層層抬高。這也是「五龍宮」取名由來。千山五龍宮正殿 攝影 龍二清乾隆三年(1738年),全真龍門派道士彭復光雲遊來到千山,看到此處山勢有五龍戲珠之形,群峰環繞,一峰穩坐中間,便決定在中間孤峰上建宮
  • 武當山消費貴,武當山卻很少被人吐槽,什麼原因?
    說起湖北的武當山,大家應該都對那裡很熟悉,這裡是中國道教的聖地之一,有很多關於武當山的傳說。最初在隋唐時,這裡就是求仙問道者的地方。而到宋代,傳說中的真武神生於此地,並在此飛升。明初太極拳創始人張三丰道場在此地創立,它就是著名的武當派。
  • 東楚千年古剎——五龍宮
    永樂皇帝朱棣南巡途經「五龍宮」山頂茶亭歇腳(俗稱涼亭,徐姓族人在此對過往行人施茶、施粥),見祥雲蓋頂纏繞,似有五條飛龍在祥雲間翻滾騰飛,時隱時現,久久不肯離去。朱棣帝隨從進言此乃吉祥之兆,故朱棣帝隨祥雲漫步至「五龍宮」(現址)時,觀音踏彩雲而來,瞬間即去,朱棣帝思之意為觀音指引,賜名「五龍宮」。並命臣子與徐姓族長接洽始建至今天600多年,歷代香火旺盛。
  • 十堰武當山玉虛宮景區介紹
    現存建築及遺址主要有兩道長1036米的宮牆、兩座碑亭、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雲堂以及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遺址。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山時,這裡為大本營,故俗稱「老營宮」。 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部分建築被毀。現存建築僅剩渾厚凝重的宮牆和宮門。
  • 武當山中有「龍頭香」,也有「梳妝檯」!
    武當山南巖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巖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據記載,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巖修道,在元朝,武當高道張守清在前人的基礎上「鑿巖平谷,廣建宮廷」。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 年)重建,有宮殿、道房、亭臺等大小房間150間,賜額「大聖南巖宮」,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大到460間。可惜在1926年9月的一場大火,燒毀包括玄帝大殿在內的殿房二百多間。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
  • 「名聲大噪」的兩座山,其一為武當山,另一座猜猜是哪裡?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這的時候已經猜到了是哪裡,不錯,正是武當山和九宮山。說起武當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沒有涉足過湖北的人,在電視上也會經常聽到,尤其是古代的武俠系列,武當山又叫太和山,是一座知名度非常高的道教仙山,也正是因此將「天下第一仙山」的美稱納入囊中,其中武當山的主峰有著1600米左右,名為天柱峰。《倚天屠龍記》、《太極張三丰》都是出自武當山。
  • 武當山保存最完好皇家宮觀,門票僅15元,許多遊客卻嫌貴
    我相信所有去過武當山的朋友都知道紫霄宮,因為紫霄宮是前往烏鴉嶺的唯一途徑,而您需要在這裡乘車去烏鴉嶺,紫霄宮建在山頂上,周圍的群山自然形成了二龍戲珠的模樣,建築物圍繞中心軸對稱,具有明顯的主要特徵和次要特徵,並且分布均勻,這座道觀始建於宋代宣和年間,後來又增建了,其餘建築物基本上是明代建築物
  • 問道武當 玉虛宮——武當山建築群中最大的宮殿之一
    現存建築及遺址主要有2道長1036米的宮牆、兩座碑亭、裡樂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雲堂以及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遺址。這些殘存的遺址,到今天仍有很強的感染力,頗值得觀賞。明永樂年間,國家「北建故宮,南修武當」,在武當山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皇家廟觀,而玉虛宮則是整個建築群中最大的廟宇。明朝著名文學家王世貞為此不禁發出「玉虛仿佛秦阿房」的讚嘆。
  • 航拍武當山金頂,建在天空的瓊樓玉宇,雲霧繚繞宛如仙境
    據紀錄片上介紹,整座金頂共有3000多個構件,他們都是在北京完成鑄造,再由京杭大運河走水路,沿長江、漢水,最後運抵武當山,再在山頂裝徹,鉚焊的拼榫。金頂的整個建築為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看其外觀,使用了和北京故宮太和殿相同的重簷廡殿式結構,這種結構為中國建築的最高等級,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
  • 太和宮: 武當山的最高勝境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佔地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該宮整個建築處於孤峰峻岭之上,殿宇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巒迭嶂,起伏連綿,煙樹雲海,氣象萬千,建築巍峨,古樸壯觀。太和宮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無論是道士還是香客遊人,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到了武當山。
  • 湖北兩座道教名山,一座是赫赫有名的武當山,另一座卻無人問津
    在湖北,有太多的名勝古蹟值得人們慢慢遊覽,比如長江三峽風光、武漢東湖、大名鼎鼎的黃鶴樓、櫻花爛漫的武漢大學等等,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而在湖北還藏著兩座道教名山,你知道是哪兩座嗎?第一座就是武當山,說起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可以說是名震華夏,武當山又名為太和山,主峰天柱峰有海拔1612米,被譽為天下第一仙山。
  • 圓明園主建築「田字房」首次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發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的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及其內部情況,並首次運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了皇家稻田遺址,下一步將用實驗方法分析土壤構成,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東西寬160米、南北長140米。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
  • 湖北省全省考古工作會議在世界文化遺產地武當山召開
    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主辦的全省考古工作會議在世界文化遺產地武當山召開。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段天玲,廳一級巡視員黎朝斌,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雲梅出席會議。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推動做好湖北省主動性考古研究以及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