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主建築「田字房」首次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2020-12-18 中華網廣東站

原標題:圓明園首次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發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的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及其內部情況,並首次運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了皇家稻田遺址,下一步將用實驗方法分析土壤構成,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

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東西寬160米、南北長140米。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目前,澹泊寧靜遺址山水輪廓還在,遺址範圍內只能夠看到幾塊石頭和柱礎。

自今年11月初開始,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澹泊寧靜遺址開展考古發掘。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介紹,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目前四分之一的區域已經啟動了考古發掘。考古探溝內,工作人員用小刷子一點點清理著遺址上的塵土,遺址建築的地面漸漸顯露出來。

「據史料記載,『田字房』是一個田字外形的建築,共33間房屋,用石塊壘砌。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同時發現了『田字房』的內部情況,包括臺階、地釘、條石、排水設施等。」張中華說,「經過現場勘探,我們發現建築的基礎數據與史料記載基本一致。」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田」字象徵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裡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自耕田的典禮),並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在「田字房」的外圍,不僅有河水環繞,還有大面積皇家稻田。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遺址附屬的皇家稻田,考古人員首次採用植物考古的手段,對京西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目前已經發現了稻田的田埂。今後,考古人員將採集部分皇家稻田的土壤樣本送進實驗室,通過篩土、水洗等方式分析土壤構成,來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進一步對京西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

據悉,本次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將向市民遊客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

視頻/本報記者王斌

相關焦點

  • 圓明園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近日,在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人員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市文研所、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考古人員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圓明園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對京西稻的種植進行考古學研究。
  • 圓明園遺址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
    本報訊(記者 王斌)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發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的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及其內部情況,並首次運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了皇家稻田遺址,下一步將用實驗方法分析土壤構成,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
  • 圓明園考古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圓明園在此次考古工作中首次採用了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一處重要的遊憩寢宮。
  • 圓明園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和「田字房」,遊客可近距離觀看考古全...
    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取意於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
  •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皇家稻田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鑫)記者15日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成果,發現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建成。
  •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田字房」
    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田」字象徵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裡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耕,並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15日,北京,工作人員們在遺址現場進行考古相關工作。日前,圓明園在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中發現「田字房」等遺址。
  • 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原標題: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 圓明園考古發現皇家稻田 雍正帝曾在這兒「下田」耕作……
    殊不知兩百多年前,這兒曾有一座1350平方米的宮殿和一片彌望的皇家稻田,山水秀麗,風光宜人。記者了解到,日前,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田字房」-中新網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田字房」 (3/5) "← →"翻頁
  • 圓明園考古有新發現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澹泊寧靜景區南北長約140米,東西寬約160米,佔地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殿的東門外是翠扶樓,樓的南北均是稻田。今年11月初開始,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對「澹泊寧靜」開展考古發掘。
  • 圓明園遺址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
    圓明園管理處昨天公布消息,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取意於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澹泊寧靜是一處重要遊憩寢宮,也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景點之一。
  • 3D圓明園復原圖,美呆了!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園內舉行朝會、接見外使的行政區域。功能類似故宮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駕崩後停靈之處。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於1725年(雍正三年)內簷高懸雍正御書「正大光明」四字匾。
  • 知恥而後勇 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掠影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北京海澱區,與頤和園相毗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
  • 乾隆去圓明園,船隊怎麼停靠?考古有新發現!
    乾隆去圓明園,船隊怎麼停靠?考古有新發現!今年北京市考古發掘成果中,七項重大發現有兩項在圓明園,分別是如園遺址和紫碧山房遺址,其中位於圓明園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遺址考古進展是首次向媒體披露。
  • 史前考古重大發現!餘姚施岙遺址:最早古稻田在這裡
    當天上午,與會專家參觀了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現場和井頭山遺址,並觀摩了出土文物。  下午,與會專家對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取得的階段性收穫進行了論證。  施岙遺址發現了史前三個時期的古稻田。  施岙遺址發現了史前三個時期的古稻田,從河姆渡文化早期一直延續到良渚文化晚期,是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
  • 浙江史前考古重大發現!餘姚施岙遺址:最早古稻田在這裡
    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市召開。當天上午,與會專家參觀了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現場和井頭山遺址,並觀摩了出土文物。下午,與會專家對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取得的階段性收穫進行了論證。施岙遺址發現了史前三個時期的古稻田,從河姆渡文化早期一直延續到良渚文化晚期,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是浙江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
  • 圓明園被修復時,意外發現5萬多件文物,唯獨這件讓專家驚喜不已
    這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眼中的圓明園,在《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他直白地寫道:「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建築奇蹟圓明園,他們在闖入這座藝術博物館後,對其中的珍寶瘋狂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