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這屆年輕人,在社會上似乎被「消費高」、「懶」、「熬夜」......這些長輩賦予的負面詞圍繞,殊不知這屆年輕人和你想的很不一樣!
一、有計劃的「懶」
對於年輕人,長輩似乎都用「懶」這一形容詞來形容年輕人,說年輕人懶得做飯要點外賣,懶得洗碗要用洗碗機,懶得洗衣服要換新洗衣機等等,諸如此類的「懶惰行為」在長輩眼裡仿佛已經顯得面目可憎。
但殊不知,年輕人這樣的行為,屬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在年輕人眼中,並不是一味地奢侈浪費,而在於成本的計算。諸如以上「懶」的行為,是節約時間和精力的措施,與其說年輕人懶,不如說年輕人注重效率。年輕人不同於長輩們,事事都講究效率,譬如說點外賣,在家做一頓飯需要耗費買菜時間,做飯時間,洗碗時間,但年輕人如果要醉心於工作,當然無法騰出這些時間,因此,他們為了效率,點外賣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進一步說,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年輕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無法顧及瑣碎的家事,這樣就衍生出外賣等這類行業,也為社會催生出新的行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二、年輕人熱衷於奮鬥
現代的年輕人大多都見過以前經濟不景氣時期,因此這代年輕人並不花錢大手大腳,他們從不為不必要的事情買單,只為提升效率的事情付出成本。前段時間一個up主半佛發布了一期視頻,內容是根據調查顯示,年輕人熱衷於存錢。這屆年輕人更熱衷於開源節流,在開源方面,他們正如歐陽修所說,「努力圖樹立,庶幾終有成」,他們為自己的事業奮鬥著。
現如今90後也慢慢退出校園生活,走入社會,他們相比於前輩,更有拼勁也更有創造力,懂得開源節流,知道存錢以抵禦未知風險。因此,長輩們對年輕人有誤解。
三 年輕人很「敢」
當代年輕人,大部分不像前輩那樣趨炎附勢,他們靠實力說話,當然也就更有效率。正如歐陽修所言「敢道人之所難言」年輕人敢於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他們不懼風險,敢於講真話、講實話,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也使得這個社會更有效率,更生動。
在行為上,他們不懼權勢和生活。一些年輕人在職場不如意,敢於卸下包袱,重拾書本,考研究生,他們為了自己的目標而敢於勇往直前。
四 年輕人更有計劃
「老去光陰速可驚」歐陽修這樣形容光陰的珍貴,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深知時間的寶貴,因此,他們更有計劃。筆者曾聽聞,一個求職的應屆畢業生,HR問她有什麼夢想,她說:「在30歲之前擁有自己一套房子」,HR對其他同事講述這個故事,一些人哈哈大笑,另一些人卻在深深敬佩這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輕人比起先輩,更有衝勁。筆者的一個同學,在校期間就已經計劃了人生的步驟,那個同學,計劃在畢業後有一個正式工作,但同時經營副業。在校期間,他的副業已經幹得非常出色,不難想像,這樣的年輕人在以後的人生中,必定能夠有計劃,有能力地面對生活。
因此,各位長輩在看到文章的同時,別對年輕人有這樣的誤解了,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做法也就不一樣,年輕人已經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時代,就讓他們在這個時代盡情釋放自己的光和熱。
今日話題:當你年輕時,要注重事業還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