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功能性訓練為何如此重要,5個動作幫助你重拾功能性

2020-12-10 佛系老派健身

本文提要:

●我們缺乏功能性

●功能性訓練為何如此重要

●5個訓練幫你重拾功能性

●我缺乏功能性

功能性運動最早出現於1960年代,始於康復和醫療領域。1970年代之後人們越來越缺乏功能性。主要原因是由於健美時代大爆炸固定器械的使用還有時代的進步,因為在1970年代之前主要勞作力為人,做家務,農業,工業都是功能性,而現在主要的勞作力為機器。固定器械的使用和網際網路資源充斥著我們的世界,讓我們關注更多的是肌肉的發展而非人體的功能。所以,這篇文章就帶你重拾你的功能性,讓你更好的應對運動,生活與工作。

電腦前工作時間過長逐漸缺乏功能性

●功能性訓練為何如此重要

功能性訓練這一詞最早出現於30年前,這一術語用來描述非健美訓練的訓練方式,也有人經常把他和專項訓練弄混。

極具功能性的橄欖球運動

那麼什麼是功能性訓練?功能性訓練就是人體運動功能的訓練,人體的運動功能即為:位移,重心升降,推和拉,以及旋轉。因為人體的所有運動都離不開這四個動作模式。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人體的運動需要這四個動作模式:

位移:作為兩足動物,位移是我們最基本的運動技能。跑步,走路都需要位移這個模式。

跑步

重心升降:重心升降是完成很多非位移式運動所必須的因素。將重物從地面拾起,從地上站起來都需要這個模式。

蹲下拾取東西

推和拉:推是將手和肘帶離身體中線的動作,例如推門,起身將身體推離地面。而拉是將手和肘帶向身體中線的動作,例如搬運東西。

拉開門並推開

旋轉:旋轉可以製造爆發力,並且走步跑步都是依靠旋轉的力量,這對我們尤為重要。因為90%的核心肌肉都是斜向和水平走向,所以旋轉是這些肌肉的主要功能。

棒球揮桿

知道了這些我們就來講講如何訓練這個四個動作模式

●5個訓練幫你重拾功能性

進行訓練時我們一定要知道以下兩點:

訓練時應沒有疼痛即無痛訓練。因為疼痛是身體在修復結構與組織時來進行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它會通過改變動作模式來讓身體動作幅度受限,所以帶著疼痛訓練意味著改變了動作模式。

進行訓練時應該有良好的控制。正確的動作是訓練的必須,它能讓力更好的分配到更多的肌肉系統上,這樣就意味著我們的關節不會承受過多的負載,也避免了運動中的損傷。

下面5個訓練幫助你重新找回人體運動功能性:

位移動作-穩定球單腿下蹲:增強撐地腿的膕繩肌,臀部肌群,和脊柱旁側肌群的力量,發展了單腿穩定性,同時增強了球上腿的髖屈肌群力量並將其拉長,是提升奔跑,變向和單腿跳躍的出色練習(減少下蹲動作或者使用小號的球可以讓動作變得簡單)

②重心升降動作-穩定球背向頂牆下蹲:增強腿部和髖部區域的整體力量,對於不能正確完成自重下蹲的人群這是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正確動作模式的出色練習。(提示:球應該放在腰椎位置,下蹲至雙側大腿平行於地面即可)

③推動作-彈力繩交錯站立對側手臂前推:對核心前部和胸部十分有效的練習,對跑步,投擲類動作效果很好(提示:彈力繩位置應該與胸部同高,執行動作使核心繃緊,彈力繩不應該與上臂發生摩擦。一隻手叉腰,後側腳趾肚著地,推動手臂應與向前邁步的腳為相對側)

④拉動作-彈力繩交錯站立對側手臂划船式:絕佳的背部和髖部強化練習,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膝蓋的移動。對於網球運動員和摔跤運動員是很好的練習。(提示:核心繃緊,一隻手叉腰。挺直背部手臂拉向胸部即可)

⑤旋轉動作-彈力繩短距離掄動:是旋轉時核心穩固度的基礎練習,幫助我們對抗核心的旋轉。對於搏擊和投擲運動以及揮擺類的運動是很好的練習。(提示:保持核心收緊,髖部不得移動,從十點到兩點由左向右短距離掄動,換一側重複)

我是佛系老派健身,感謝您的關注。有任何問題可以下方留言,我會盡我所能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功能性訓練的迷思
    為何我們需要功能性訓練?了解功能性訓練,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功能性。我們並不是有損傷的患者,我們都是健康的正常人,對於正常人來講,什麼動作是功能性的呢?在實際運動中,很多動作會超過傳統訓練的幅度、方向。在運動中,我們的肢體需要在更大的空間,具備穩定輸出爆發力的技巧。
  • 功能性減脂訓練動作
    ,讓人看上去更有形,功能性減脂訓練動作有哪些。   功能性減脂訓練動作很簡單,就是通過模仿日常生活中一些運動來全方位的訓練我們身體的肌肉與關節,通過這樣日復一日的訓練讓日常活動更加容易而且減少拉傷的機率,功能性的訓練的優點就是可以鍛鍊到身體的全身:肘、脊柱、膝蓋關節、肩關節等。功能性訓練有助於增肌減脂的作用,平時我們單一的運動是不夠的要更多樣化,功能性的動作訓練才更有效。
  • 功能性訓練
    1.過往的訓練 首先要說的是健美孤立訓練不等於不功能,這裡泛指大眾的健身需求。 往前推個幾年,短視頻風潮還沒出現,「功能性訓練」這一詞語也不為人所知。那時的訓練,多以固定器械和槓鈴啞鈴為主,追求肌肉肥大。
  • 什麼是功能性訓練?健身房適合功能性訓練嗎
    (包括傳統訓練)所有的動作都是有目的性的,但並能說你做的這個動作就是功能性訓練,例如我們大家經常做的深蹲,這是一個功能性動作,但是深蹲可以被加入到功能訓練中以提高下肢力量訓練。 功能性訓練作為一套完備的訓練體系,包含著訓練目標、訓練動作、訓練負荷、訓練次數組數、訓練量和休息間歇以及周期性。 但很健身愛好者覺得做深蹲、硬拉、臥推等一些自由重量或者固定器械的力量訓練,就已經可以滿足日常力量的需求了。
  • 功能性訓練計劃的制定
    但是以這種方式訓練時,他們忽視了體育活動的長期後果,最終導致體育損傷的發生。要想達到一種理想體能訓練結果,在能夠實現目標的同時防止損傷的發生,運動員必須學會讓身體獲得功能性體能。功能性訓練包括平衡能力、柔韌性、穩定性、加速和減速訓練。從本質上看,功能性訓練,練習的是動作而非孤立的肌肉。
  • 提升運動表現:5個功能性訓練動作推薦
    功能性訓練的好處 訓練的動作應該要有兩個功能:降低受傷機率和提高運動表現。相比傳統的孤立肌肉訓練和固定器械(機械式腿屈伸、和腿推蹬等動作),這些孤立肌群的訓練方式已經不具有專項性和功能性,這種孤立肌群,特別強化某些肌群的訓練方式,其實從來沒有被證明過能有效的預防運動傷害。
  • 什麼是功能性的訓練?功能性訓練能給你帶來什麼好吃!
    字典上的解釋功能性(functional)是某個能夠達成其目的或是功能的東西。功能訓練跟你運動的樣子、使用什麼樣的器材無關,"功能訓練"是指能夠把訓練出來的能力正面的轉移到你的目標(專項運動)上。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從以自身體重為阻力讓運動員學習掌握自己身體的一系列訓練,到槓鈴的深蹲、硬舉和臥推以及奧林匹克舉重等訓練方式都包含在功能性訓練的範圍內。動作的技術非常的重要,扎紮實實的深蹲必須從正確的徒手深蹲動作開始,如果連徒手動作都不正確就不宜負重。
  • 什麼是功能性訓練?7個動作詮釋功能性訓練,跟我一起學習吧
    功能性訓練一度被認為是「商業概念」,是健身領域「炒作」的產物。你可能會在網上看見各種各樣打著#功能性訓練#標籤的教程或者計劃。還有可能看見這樣的訓練方法:一條腿站在BOSU球上,同時進行單臂推舉啞鈴。其實……這類運動既不是功能性運動,也不適用於日常生活,他們可能是大眾對功能性訓練造成誤解的源頭。
  • 「Superman」功能性訓練是什麼?
    為了更好地理解功能性訓練的概念,請你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1.有多少個運動項目是坐著完成的?據我所知,只有少數運動(如賽艇)是用坐姿進行的。根據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可以同意,功能性訓練的最大特點就是練習時雙腳與地面接觸,沒有器械的輔助,極少有例外。
  • 全方面帶你理解功能性訓練
    我的訓練也開始融入更多複合式、全身性的動作,以及單腳、單手動作,並因此感知到身體裡發揮穩定功能的深層核心肌群。自此,我成為功能性訓練的信徒,如此新穎的訓練方式也讓我重獲新生,這也驅使著我20年後又回歸健身教練界。
  • 「功能性訓練」到底是什麼?
    「功能性訓練」這個詞這幾年實在是太火了,到處都是鋪天蓋地的功能性訓練。比如你在網上搜一下功能性訓練就會出現這樣。什麼是功能性訓練?斯泰利曾經在他的《肌肉邏輯中》說過:功能性訓練就是利用多種器械,比如瑞士球、泡沫軸、平衡板,來製造更加有難度的環境,使小肌群和深層穩定肌肉得到更充分的鍛鍊。所以在我職業的前期,我覺得在Bosu球上面做一些動作,在不平衡的狀態下去完成一些動作,我覺得都具有功能性,而且大眾也會覺得很酷。
  • 華而不實,略顯滑稽,功能性訓練真的一無是處嗎?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用一個比較中立的態度去看待功能性訓練,因為它會讓你的身體處於一個能量澎湃的狀態。什麼是功能性訓練?你有沒有發現在健身房裡面練出強大肌肉的人,和在單槓上面練出來的街頭健身者之間的差異?
  • 功能性訓練逐漸成為健身行業熱詞,但什麼是真正的功能性訓練?
    當你定義功能性訓練時,有兩個因素會影響你的答案:你的認知(它來自經驗、知識和教育背景),以及你自身領域的專業經歷。如果請五位健康和健身專業人士定義功能性訓練,你很可能會得到五個截然不同的定義。可能會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同時也會有一些有趣的不同點。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被問到「什麼是功能性訓練?」
  • 4個功能性訓練動作,有效強化核心區域,讓你的身體穩如泰山
    我們知道,在很多健身動作中都會有一個動作要點,那就是收緊並穩定核心。如深蹲、硬拉、臥推等常見動作,它們都需要通過穩定核心區域從而穩定我們的身體。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想要肌肉練的效果好,穩定身體後,帶給目標肌群的孤立感最重要。
  • 功能性課程分享:什麼是功能性訓練?
    摘要:功能性訓練越來越讓更多健身者受到青睞,特別私人教練,利用功能性訓練來提高會員的興趣性,功能性訓練也成為私人教練銷售課程的最好方法之一。功能性訓練概念: 你活著是為了運動嗎?對於這個問題一般答案都是否定的,當然除非你是專業的運動員。事實上,大多人運動只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 而這正是功能性訓練的目的。功能性訓練是通過鍛鍊肌肉以能夠更容易、更安全的進行日常的活動,比如拿一些雜物或者和孩子打籃球。
  • 什麼是功能性訓練?它的訓練特點有哪些?經典的訓練動作有什麼?
    01了解功能性訓練的訓練特點,能夠讓你更加了解功能性訓練1、多關節複合動作3、對動作要求要高之所以說功能性訓練對動作要求比較高,主要是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動作要領,第二個就是動作速度。相信動作要領在這裡不用給大家多說,要知道健身領域當中任何時候動作要留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就著重給大家說一下動作速度,在功能性訓練時,速度非常關鍵,總之,需要記住一個原則,速度能做多慢就儘可能做多慢,有利於我們的訓練,並且動作過快是容易受傷的。
  • 到底什麼樣的才叫功能性訓練?
    為此就延伸出了不少的偏見,做功能性訓練的人覺得自己做的訓練才有足夠的現實意義,而不做這種類型「功能性訓練」的人,則覺得這些花裡胡哨都只是在逗樂…然而事實是,其實功能性訓練最早呢,主要是起源於運動康復領域,是為了治療一部分人由於損傷而使身體某些功能喪失的情況,通過針對性的動作,來幫助他們恢復身體基礎功能。
  • 翹臀神器、重要的功能性訓練動作——單腿硬拉
    那麼,想要翹臀的你,有什麼理由不強化一下臀中肌呢? 今天要講的單腿硬拉,是一個功能性很強的單腿動作,運動愛好者必備的訓練手段;同時,也是一個強化臀中肌、臀大肌的動作,翹臀追求者不二的訓練秘方。 正文開始。 首先,我要再說一遍下肢訓練的原則:1、不能彎腰!寧可腰椎超伸(反弓),也絕不能往後彎。
  • 溫故知新|《體能訓練》之 功能性
    舉個例子,對於偏癱患者來說,一個手指的屈伸就已經具備非常強的功能意義了,而對於一個馬拉松愛好者來說,靜蹲的價值可能並不是想像中那麼高。一般來說,在思考功能性問題的時候我習慣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肌肉的生理適應 、動作模式和專項需求。
  • 大家都在說的功能性訓練,到底是什麼?
    而現在針對普通大眾或運動員的功能性訓練,針對的更多的是相對狹義上的功能性,也就是提高特定動作質量的功能性。例如下肢的功能性訓練(動作包括單腿硬拉、單腿蹲起、弓步跳等)可以幫助舉重運動員提高抓舉挺舉的能力或幫助短跑運動員提高衝刺的能力。在日常的力量訓練健身過程中,適當加入功能性訓練的輔助能夠提高力量,增強三大項水平、減少傷病以及改善體態等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