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淺析明成祖時期朝鮮貢女制度

2020-12-14 資深人士說文史

導語:大明風華,權貴妃的原型是誰,朱元璋時期有朝鮮貢女嗎?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朝鮮貢女制度

《大明風華》是一部歷史正劇,在劇情上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都是有歷史原型的。

在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安貴妃和樸貴妃都是朝鮮進貢的貢女,樸貴妃的到來後,是安貴妃接待的,安貴妃向樸貴妃說出了被皇帝臨幸的重大意義,如果生個一兒半女的,人生命運馬上會變得大不相同。

權貴妃不堪壓力,玩了一把失蹤,頓時後宮亂作一團,張妍太子妃和韓尚儀都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脅,而女官胡善祥趁機賭博一把,贏得太子妃的信賴,進而開啟了人生逆襲之路。

真實的歷史上,朱棣有哪些朝鮮妃子呢?權貴妃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明朝的朝鮮貢女制度。

朝鮮貢女制度始於元朝,雖然中、朝兩國宗藩關係時間長達1200多年,幾乎在歷朝歷代中,中、朝兩國都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到了元朝時期,以強大的武力使高麗臣服,並迫使高麗向其納貢女,並且通過聯姻制度構建兩國的宗屬關係。

繼元朝之後的明朝,在建立之初,著重經營北方邊疆以東北地區,此時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國,以及後世的李氏朝鮮與明朝隔著鴨綠江對峙,由於朝鮮與元朝長期的聯姻往來,使得高麗和元朝關係頗深。

雖然,明朝取得政權,對朝鮮向元朝廷的貢女制度已經明令禁止,但在建立初期,百廢俱興,這一陋習依舊延續了幾十年。朱元璋時期,明朝為穩定東部局勢,曾一度向朝鮮「求親」,遭到拒絕;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處於外交戰略的考慮,開始從朝鮮選妃,由此可見,明朝貢女的再現,與當時特殊的政治形勢有關。那麼,洪武時期,都有哪些貢女呢?

朱元璋曾為與朝鮮和親而努力

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明朝,而元順帝雖然帶著蒙元皇室宗親、官員、軍隊逃往漠北之後,在漠南、漠北、遼東、雲南、四川、陝西等地還有相當的勢力,這些地區正積蓄力量隨時準備重返中原。

明太祖、明成祖兩朝為對付北部蒙古力量,多次派大軍遠徵,極大地削弱了蒙古力量,但明朝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在東北地區,高麗國毗鄰遼東地區,軍事地理位置極其特殊,而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國以及後來的李氏朝鮮憑著與元朝百年的聯姻,建立了緊密的聯繫。

高麗文化歷史悠久,長期受到中原漢文化的薰陶,尊崇儒家禮教,崇尚儒家學說,甚至朝鮮半島上政權國家的體制、官僚機構也都是效仿中原王朝建立的,因此受朱元璋的特殊禮遇;朝鮮雖稱屬國,而無異域內。

從內心上說,朱元璋對朝鮮還是有好感的,明朝建立之初,後宮中就有朝鮮籍妃子,例如,朱元璋的第十四個女兒,含山公主的母親就是高麗妃子韓氏,也有史料推測朱棣的母親碩妃也是高麗人。這些妃子都是元朝時,高麗進獻的,在元順帝倉皇北退後留在中原,成為明朝的後宮。

針對北方與東北地區複雜的政治軍事形勢,朱元璋迫切需要穩固東北地區,與高麗國建立穩固的邦國關係,同時又考慮到元朝與高麗已經有多年的聯姻傳統,明太祖借鑑歷史經驗,效仿漢唐時期盛行的「和親」政策,期望通過聯姻這種方式,能達到有效控制高麗和李氏朝鮮的目的。

在朱元璋在位最後十年能力,開始主動與高麗和李氏朝鮮接洽宗室聯姻事宜,也曾多次派遣官到高麗和李氏朝鮮,希望能做親家,但朝鮮方面出於各種原因未能答應。

明成祖朱棣時期朝鮮貢女

明成祖即位時採取了積極的外交政策,對於朝鮮來說,朱棣作為燕王駐守北平時,就曾與朝鮮來往的使臣接觸,朝鮮使臣對當時的燕王也是恭謹禮敬,給朱棣留下了不錯的對象。明成祖即位後,明朝與朝鮮正式展開宗藩朝貢關係。

與朱元璋的和親政策不同,明成祖朱棣向朝鮮提出了獻納貢女的要求,按照元朝與高麗的舊制徵選處女,這次降低了要求,從官宦和平民階層中為自己直接選妃嬪,自此,貢女成為朝鮮和明朝的邦交事宜。

朱棣三次從朝鮮篩選處女

根據《李朝太宗實錄》,記載明成祖分別在永樂六年、七年、及十五年從朝鮮三次徵召處女。永樂六年,首次徵召朝鮮處女,由黃儼親自挑選,這次黃儼還因為「無美色而大怒」,緊接著,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第二次篩選,由此可見,明朝在朝鮮篩選美女條件還是非常高的。

經過多次篩選後,黃儼共選出五名:有已故的工曹典書權執中之女,前任典書任添年之女,前任知永州事李文命之女,以及官宦呂貴真之女,崔得霏之女。

權氏等五位貢女被召到明朝廷後,受到明成祖厚賜,恩及隨行的父兄,其中,權氏被封為顯仁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容,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

永樂七年,黃儼、海壽等宦官再次奉旨到朝鮮篩選貢女,並且對貢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擴大選擇範圍,朝鮮李朝太宗還將處女年齡降到十三歲。這一次,只有大夫宜州鄭允厚女入選。

永樂十五年,黃儼、海壽又被朱棣派到朝鮮選採童女,因為事件已經讓使臣傳話過去了,朝鮮宮內早已選好了,最終黃氏、韓氏入選。黃氏、韓氏到京師後,明成祖同樣厚賞,隨行兄長也或封官職。

除了這三次到朝鮮徵採處女外,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又讓朝鮮使臣回國徵尋處女,當時李氏朝鮮依舊制已經做好了準備,不料明成祖朱棣突然駕崩,此事不了了之。就這樣,經過三次在朝鮮的篩選,共選的貢女八名。

《大明風華》中,朱棣的朝鮮貴妃的數量和名稱與歷史上是有差異的,但從寵愛程度和最後結局來看,樸貴妃的原型應該是權貴妃,但劇中樸貴妃的身份很高是嬰寧公主,歷史上的權貴妃身份也不低,也是官宦人家,其父是大夫工曹典書權執中。

歷史上,朝鮮貢女中,最得寵的,也是唯一在《明史》中立傳的就是權氏,她在永樂六年入宮,憑藉聰慧的頭腦,驕人的姿色,贏得明成祖百般疼愛,隨時伴君左右,在永樂半年,權妃曾跟隨朱棣御駕親徵蒙古,但在永樂九年就因病逝世。

韓氏是繼權氏之後,明成祖又一位寵愛的朝鮮妃子,儘管朱棣對其寵愛之深,但「伴君如伴虎」,韓氏和崔氏躲過那場由權妃引起的宮廷屠殺後,卻沒躲過被殉葬的結局。

參考文獻:《明史》、《李朝實錄》、《李太宗實錄》等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朱祁鎮是誰的兒子 朱祁鎮結局及歷史原型揭露
    《大明風華》朱祁鎮上線引關注,那麼,朱祁鎮是誰的兒子、結局如何、歷史原型怎樣的?當然,還有朱祁鎮扮演者了。據悉,朱祁鎮飾演者是張藝興。是我們所熟知的小綿羊,他近些年來也是活躍在熒幕,在音樂與影視方面都有涉獵,挺正面與積極的一位愛豆!如今,張藝興因飾演朱祁鎮一角也是備受矚目的。
  •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治世時期,明初「仁宣之治」在影視作品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近日來,電視劇《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本劇標榜「歷史正劇」,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員,看來真是雄心壯志,要讓觀眾好好看一看「大明風華」了。
  •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治世時期,明初「仁宣之治」在影視作品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近日來,電視劇《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電視劇《大明風華》朱瞻基廠公zao'x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可以說是前五位皇帝裡皇位最穩的一個。朱瞻基的爹朱高熾,在位僅僅9個月,四捨五入算一年,成功轉變了明帝國的方向盤,調整了大明朝立國之初的武裝宣示政權的國策,朱瞻基上承仁宗,更是用教科書一般的「與民生息」開創了一個盛世,給負載過重的帝國喘息的機會。
  • 「藝術皇帝」與「大明風華」
    剛剛結束播映的《大明風華》把明朝開國以來的靖難之役、五徵漠北、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等重大事件,與皇室成員間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紛呈,不少網友評論說「了解到不一樣的大明」。不過,影視劇畢竟有演繹成分,《大明風華》也不例外。  在劇中,朱亞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會「撩妹」,而且能徵善戰,在皇位爭奪中戰勝了兩位叔叔。
  •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誰?真實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劇中的女一號孫若微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她的經歷與《大明風華》中有何不同。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孫氏(孝恭章皇后),具體名字不詳。
  • 難以伺候的「天使」:來自朝鮮的明朝太監
    朝鮮火者的緣起朝鮮火者在中國宮廷的出現要追溯到蒙元時期,蒙古為了控制高麗王朝(李氏朝鮮之前的王朝),一方面建立了高麗貢女制度,要求高麗上供女子;另一方面元朝也將公主下嫁高麗世子,這樣元朝皇帝和高麗國王便形成了「翁婿關係」或者「舅甥關係」。元朝可以通過政治聯姻把持高麗內政,進而實現對高麗的控制。
  • 《大明風華》朱祁鎮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原因有三,張藝興也無奈
    《大明風華》朱祁鎮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原因有三,張藝興也無奈。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大明風華》不再風華!是的,自從朱家五子下線後,電視劇《大明風華》已經開始疲軟了,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這一點,新上線人物張藝興估計也是無奈的,畢竟自己在用心演繹,導演也說他對人物的感受能力很強,觀眾也在誇其演技進步,可是,《大明風華》的熱度已經下降了不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第一,演員方面。
  • 《大明風華》中無權無勢的宮女胡善祥,為什麼能嫁給皇太孫?
    《大明風華》是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一部古裝劇,作為女二,小姨媽鄧家佳在劇中的表現特別出彩,最近憑藉不斷的努力,她終於成了原來朋友的主子——做了太孫妃。再說大家最不理解的一點,為什麼一個小宮女,沒什麼背景的女子能成為太孫妃——其實明朝選妃和清朝不一樣,明朝選妃更傾向於從民間篩選,這也正對應了《大明風華》中太子妃說的:我們朱家選太子妃不要達官顯貴,只要家世清白,相貌可人就行。
  • 《大明風華》的明制服飾好看?最還原明制服飾應是劉詩詩的這部劇
    導語:《大明風華》的明制服飾好看?最還原明制服飾應是劉詩詩的這部劇說到最近熱度比較高的電視機,《大明風華》應該擁有姓名,這部劇主要講述明朝孝恭皇后的一生,劇中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和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也是觀眾比較喜歡的一對CP,雖然劇中湯唯的扮相不是很好看,但大家還是被這部劇的服化道和劇情吸引了過去,很多人都說這部劇在服化道的還原上面做得真的很不錯。
  • 《大明風華》裡朱亞文頭戴的皇冠,其實是件隨葬的明器?
    這是《大明風華》的宣傳海報。朱亞文和湯唯頭戴龍鳳皇冠,華麗之下,皇權凸顯,不怒自威。如果我告訴你,這頂製作考究的金絲蟠龍翼善冠,其實是件陪葬的冥器,卻在劇裡戴在活著的皇帝頭上,感覺是不是有點怪怪...這樣的錯漏,並不是《大明風華》獨有,在不少明朝題材的劇裡,皇帝幾乎都會頭戴金翼善冠。為何說它是冥器呢?這要講到這頂金翼善冠的來歷,這頂皇冠是有實物的,並且現在就收藏在明十三陵博物館,不少朋友可能都見過。實物哪來的呢,是從定陵裡發掘出來的。
  • 看《大明風華》,了解歷史上朱高熾監國,對明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導語:看《大明風華》了解朱高熾六次監國,面臨哪些困境,進行哪些施政,對明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大明風華》這部劇介於正史和野史之間。 《大明風華》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二子朱高煦監國,老天不下雨,朱棣將這個黑鍋扣在了朱高煦的頭上,說他監國不力,這讓逗逼的二子開始發威了,公然和老爹朱棣對撕,然後回家為自己舉辦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葬禮
  • 大明風華:湯唯因與「孫皇后」原型驚人的相似,而被導演選中
    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當中,然後對於劇中的角色,大家眾說紛紜,很多人表示對選角色產生了一定的爭議。認為參與的演員並非最適合的,現在我想說,導演選擇角色肯定有自己的道理的。那麼現在我們來談一談關於選角色的一些事。
  • 《大明風華》叫朱棣明太宗?是編劇弄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大明風華》是最近熱播的古裝劇,雖然號稱為歷史正劇,但槽點太多,這就使得我們對這部電視劇的很多情節產生了質疑。比如朱允炆手下的將領平安、盛庸,在電視劇裡竟然成為了朱棣「靖難之役」的功臣。再比如紅夷大炮出現在了永樂時期。同樣有人提出疑問,在《大明風華》裡面朱棣死後,大家沒有叫他我們熟知的明成祖,而是叫他明太宗。
  • 《大明風華》這些多為演繹
    剛剛結束播映的《大明風華》把明朝開國以來的靖難之役、五徵漠北、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等重大事件,與皇室成員間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紛呈,不少網友評論說「了解到不一樣的大明」。不過,影視劇畢竟有演繹成分,《大明風華》也不例外。在劇中,朱亞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會「撩妹」,而且能徵善戰,在皇位爭奪中戰勝了兩位叔叔。
  • 大明風華主題歌是誰唱的?該劇改編自什麼小說?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這部電視劇真的是越看越好看啊,而且主題歌也是非常好聽的,那麼大明風華主題歌是誰唱的呢?一起來看看大明風華主題曲歌詞介紹吧!
  • 《大明風華》大清有孝莊文皇后,大明有誰?孫若微在她面前很渺小
    近期《大明風華》熱播,其中出現了一位皇后,後來的皇太后、太皇太后,她雖然沒有大清的孝莊文皇后那麼被大家所熟知,但其對大明的功績不亞於孝莊對大清。 看標題,大家已經知道了,不是電視劇裡的明宣宗第二位皇后孫若微,更不是第一位皇后胡善祥,而是那位整天叨叨叨,看似沒點兒正事兒的太子朱高熾的太子妃張氏。 張氏,並無顯赫的家世,她的父親是指揮使張麒,整個大明朝有顯赫家世的皇后也極少,這與選妃廣選秀女有關。
  • 《大明風華》那些明顯與歷史不符的情節,網友表示不能忍!
    最近一直熱播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終於大結局了。不過,真正了解這段時期歷史的人可能會覺得這部電視劇偏離歷史太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吐槽一下劇中那些明顯與歷史不符的情節,真的不能忍!雖然沒必要與電視劇太過較真,但多了解點歷史知識總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 《大明風華》女二號原型,歷史上胡善祥的結局,宣宗就是看不上她
    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 《大明風華》播出到現在,前期主角基本都出現了。隨著太孫選妃,女二號胡善祥也自告奮勇。但這劇裡面的主角光環在女主孫若微身上啊,女二的下場自然不會好。
  • 歷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給大明朝留下了怎樣的隱患?
    前陣子熱播的《大明風華》,讓世人對於明宣宗朱瞻基有所了解,其在明朝歷史上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實行仁政治國,任用賢德之人,重視農業生產,出徵蒙古大漠,綜合國力得到很大增強。後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評價明宣宗: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