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迴文詩:柳庭風靜人眠晝

2020-12-26 山有木君不知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

十字迴文詩,是由10個字連環往復,讀成一首28個字的七絕。

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鶯啼綠柳弄春晴曉月明」一句,出自清朝女詩人吳絳雪《四時山水詩》中的春景詩。

四時山水詩·春

吳絳雪

鶯啼綠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曉月明。

明月曉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綠啼鶯。

十字迴文詩可謂是詩詞創作中極有意思的一種創作形式。以10字組成詩,不僅要求字數,更要求意境。十字迴文詩妙在逸趣橫生,妙在意境皆出。

不過十字迴文詩是以前七字、後七字正讀,後七字、前七字反讀的形式組成一首28字七絕。

而迴文詩除十字回文之外,還有「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

其中出名的有蘇若蘭的《璇璣圖》,《璇璣圖》僅八百多字,卻能組詩七千九百多首,可見蘇若蘭之才情。

宋代作為迴文詩創作的鼎盛時期,自然有不少迴文詩出世。

一首好的迴文詩詞,除了在格律、內容、感情、意境等方面的要求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講究,就是倒讀後的文意應與原來的有所不同,這就提高了迴文詩創作的難度。

菩薩蠻 · 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這首《菩薩蠻·回文夏閨怨》雖不及「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等句有下句補充發展上句的妙構,但因其簡單清晰的繪出了夏日閨怨的畫面,道出閨人心中的愁思而為人道。

上闋「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一句以景起,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

詞中女子臥在庭院的青石上,風吹柳動,寂靜無聲。如此一幅清新寧靜的畫面,就這樣出現在眾人眼前。

而詞人在給出「柳庭風靜人晝眠」這個遠景鏡頭之後,利用蒙太奇手法,切換到「晝眠人靜」這全景鏡頭,再插入「風庭柳」這個空鏡頭,然後畫面轉至「香汗薄衫涼」。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一句因插入「風庭柳」空鏡頭,因此可接臥在庭院青石上的女子額間滲出絲絲細汗的近景鏡頭。

「涼衫薄汗香」一句則可以使用運動鏡頭,或從額間細汗的近景下搖並拉鏡頭,展現女子臥在青石上的全貌;或切換到女子因夏日炎熱而捂紅的臉頰,因夏日炎熱而汗膩的手心等特寫鏡頭。

下闋「手紅冰碗藕」則以手部特寫轉場,此處是以相似性畫面轉場;或者利用漸隱為黑色的視頻過渡效果轉場。

轉場之後的畫面由特寫到中近景,女子坐在石凳上,手捧一碗冰涼的藕片,她微蹙眉,望著遠方,隨後低眉望著手中的藕片,鏡頭又轉至藕碗。

主客觀鏡頭的銜接,讓觀眾的視線再次回到藕碗上。

望著碗中的藕片,女子的思緒飄回很久以前。

那時候他陪她採蓮挖藕,他摘花贈佳人,他為她做蓮藕排骨湯,為她做涼拌藕片。

曾經種種在女子看見這藕片時全回憶起來。這一幅幅溫馨畫面與而今女子獨坐庭院發呆形成對比。

此詞用意雖不深,詞語自清美可誦,難得的是這一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的畫面,詞人僅用44字便展現在世人眼前。

若按解說詞播音一秒3或4個字速度來算,一分鐘至少也要180到240字。由此可見詩詞句短卻意深的妙處。

十字成詩,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盪氣迴腸。

圖片來自網絡,若無意間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回文詞有點「皮」,寫閨中打情罵俏又含憂慮!
    宋代:蘇軾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01、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閨人睡時無風,夏天或者午睡吧?那自然很熱的,但是睡著了起風了,吹得庭院柳條都動起來了。自西晉以來,歷代有名的文人均有迴文詩傳世。迴文詩大約有如下幾種:有連環回文體、藏頭拆字體、疊字回文體、借字回文體、詩詞雙回文體等等。
  • 九首迴文詩,漢字真是太神奇
    迴文詩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菩薩蠻·夏閨怨》【宋】蘇軾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這首迴文詩每一句正讀倒讀都一樣,讓人驚豔作者的高超才華。箇中情感和深思也十分好理解,真是一首優秀的迴文詩。《菩薩蠻》【清】納蘭容若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
  • 蘇軾最話嘮的一組詞,詩句翻來覆去,竟成就了流傳900多年的佳作
    迴文詩是我國傳統詩歌中的一種特殊的類別。講究詞序迴環往復,而迴文詩也有不同的特點,有的是全篇正讀倒讀都成詩;有的是在一句詩中正讀倒讀皆成誦;有的是前句尾疊壓後句頭,而末句尾又疊壓首句頭,等等形式多樣。大文學家蘇軾的經典名篇十分多,他的一組迴文詩《菩薩蠻·回文四時閨怨》就精巧絕豔。
  • 回文 世界富翁的人生感悟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作者:蘇軾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作者簡介: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 一首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的奇詩,怎麼讀都滿是愛意
    雖然李禺並不出名,但他的這首《兩相思》卻因其趣味性,成了被世人津津樂道的千古奇詩。迴文詩及蘇軾的迴文詩迴文詩,也被稱作"迴環詩",又因迴文詩多數題材都是描寫愛情的,又被稱作"愛情詩"。迴文詩是漢語特有的、獨有的。它是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在文體上被世人稱之為"回文體"。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眠)篇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23、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24、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把酒對月歌》 明·唐寅25、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唐·韓偓37、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晚次鄂州》 唐·盧綸38、 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寒食》 唐·王建39、 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桃花》 唐·薛能40、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重溫蘇軾詩詞100句,感受無法忘懷的經典詩神之作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今天,就讓詩詞君帶領大家一起重溫蘇軾詩詞,感受人生的種種滋味。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說起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哪樣文化最為瑰寶,當屬詩詞文化了。想必各位看官對於詩詞,並不陌生,下至黃口小兒都能吟兩句詩。詩詞可謂是涵蓋多種,最常見的唐詩,宋詞,元曲,絕句等。這其中更又衍生出多種形式的詩歌,可謂是花樣眾多啊。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學,只是侈談內容,不計形式,這便斬去詩詞的一支「翅膀」。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 夜讀丨小暑: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陸遊有一首詩,題目就很有意思:《逃暑小飲熟睡至暮》,小飲然後熟睡,一直躲到夢裡去。蘇軾同樣以酣醉和沉睡的方式避一時之暑:「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辛棄疾更是對於避暑方式做出全面概括:「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
  • 蘇軾閒來無事寫的調皮情詞,看似是文字遊戲,仔細讀別有一番趣味
    如果問一句:「你為何喜歡蘇軾」,可能很多朋友會回答兩個字:有趣!是的。千年文壇從來不缺文字高手,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嬉笑怒罵皆可成文。蘇軾之所以能走紅900多年,最大原因就在於他能將再普通不過的日子,譜寫成一曲曲動人的生命樂章。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他在與友人春日出遊的時候,忽逢暴雨驟至,又沒帶傘具,一行人狼狽不堪,唯獨蘇東坡在風雨中邊走邊吟,寫下了那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 公元1071年,蘇軾與王安石產生了意見分歧,蘇軾主動提出了離開京城這個想法,王安石自然是欣然應允,就打發蘇軾前往杭州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