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

2020-12-12 洋洋說史

在抗戰期間,共產國際曾向中國特派了一位軍事顧問,他就是李德,一位來自德國的青年情報員。在中國做顧問期間由於不太了解中國的國情,所以犯了共產黨十分忌諱的左傾主義,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跟著紅軍開啟了長徵,他雖然是德國軍事顧問,但是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呢?

李德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瑪寧鎮,1932年被蘇軍總參謀部派往中國,秋季成功抵達上海,便在共產國際執委會遠東局工作,後來又「做出軍事上的判斷和建議」,便開始參與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指導工作。最後到蘇區工作的時候不幸指揮失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任務失敗,最終不得不走上漫漫紅軍長徵之路。

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中,深刻批評李德等人在軍事上的錯誤,李德當時神情十分沮喪,但是拒不接受批評。會議結束之後不久李德結束了對紅軍軍事指揮的權利,但是還多次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不過在1939年8月李德離開了中國返回莫斯科。雖然李德離開了中國,但是他在中國還有兩任妻子,那李德走後,他的妻子們如何呢?

李德的第一任妻子就是蕭月華,是一位廣東人,同時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當時李德和蕭月華同在蘇區,組織上對李德的人生大事也比較上心,於是在軍中忙著幫助李德解決婚姻大事。最終賢惠的蕭月華被組織看中,起初蕭月華並不同意和李德結為夫婦。因為對於蕭月華來說李德是一名外國人,語言不通交流有障礙,其次就是李德要比她大10歲,並且在此之前還有騷擾女性同事的緋聞傳出。最終在組織的強烈要求下,極不情願的蕭月華和李德結為了夫婦。

儘管蕭月華的婚姻是不愛的,但婚後卻育有一個兒子寧寧。婚後為了更好地照顧李德,蕭月華還學習了德語以及學做麵包。婚後的生活看似十分美好,但是李麗蓮的出現打破了他們「和睦」的婚姻生活。蕭月華因為李德出軌跑到毛澤東面前提出離婚,最終勸說無效,孩子由蕭月華撫養。新中國成立之後,晚年的蕭月華受到副軍級待遇,不過最終在1983年死於癌症。

李德的第二任妻子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李麗蓮,她是一位演員,面相姣好,可以用「美麗俏佳人」來形容她。還處在婚姻中的李德就開始和李麗蓮「勾搭」在一起,並且李麗蓮和李德溝通起來毫無障礙,因為她也會英語。離婚後的李德便很快向李麗蓮求婚,很快共產黨也準許了,他們婚後的生活十分甜蜜。但是1939年李德收到共產國際讓他回蘇聯述職的電報。於是兩人就此分開,兩人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李德在中國長達7年「之旅」就此結束。

李麗蓮最後在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助教,還參加過延安文藝座談會,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和對外聯絡部部長,最終在1965年於北京病逝。

相關焦點

  • 外國軍事顧問李德,被開除後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結局如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眾所周知,在中國革命史上,出現過一個洋顧問,這個人就是李德。 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城,就在同年9月28日,德國慕尼黑郊區的伊斯瑪寧鎮李德出生的。
  • 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如何
    在紅軍長徵的時候,長徵的隊伍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的紅軍戰士,但是也有少許的例外。有部分的朝鮮人,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洋顧問李德。李德的名字,在紅軍長徵的歷史上,是一個無法抹去的名字,紅軍長徵的原因,也和李德有關係。
  • 紅軍外國軍事顧問李德,兩任中國妻子幸福嗎?
    李德,原名奧託·布勞恩,出生在德國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國黨派,後來被捕,越獄逃往蘇聯,後被派往中國收集情報,陰差陽錯下成為了我黨紅軍時期聘請的外國軍事顧問。中國對李德可算不薄,李德在指揮紅軍作戰時,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照搬理論,推行冒險主義戰略戰術,反對遊擊戰,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兩萬五千裡長徵。此次錯誤指揮對李德的影響是什麼呢?他僅僅被解除了最高軍事指揮權,被責罵幾句,但一眾高級軍事會議,李德依然可以參與。
  • 軍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樣了
    按理來說,身為蘇聯軍事學院高材生的李德,應該指導我國革命朝好的方向發展。可實際上,由於他自身犯下的錯誤,不但沒有指導我國革命朝好的方向發展,反倒還給我國的革命工作造成了巨大損失。後來李德回蘇聯去了,而他走的時候,並未帶走任何一位他在中國娶的妻子。
  • 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1939年後,被李德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提到長徵,很多人耳熟能詳。現如今,長徵代表著一段光輝的奮鬥歷程,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勇往直前、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然而,在從前的那個年代,在紅軍長徵的當下,它卻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如何?
    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不過,李德卻不熟悉中國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而且犯了「左傾」主義錯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開始長徵。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她的結局如何?
    1932年秋天,為了支持中國的革命事業,共產國際東方部特意派了一位軍事顧問前來援助中國,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本是德國人,後來輾轉到了蘇聯,加入了共產國際。因為是共產國際派來的「欽差大臣」,所以李德到中國後備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賴,被博古委以重任。
  • 「軍事顧問」李德,先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1939年,共產國際督促李德前往蘇聯述職,之後李德離開中國,結束了七年軍事顧問的生涯。李德出生於1900年,他剛到中國的時候年僅32歲,西方人對待感情與中國人的含蓄不同,他們往往熱烈而奔放。32歲的李德恰好也是追求愛情的年齡,因此李德到中國後娶了兩位妻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德離開中國後,他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的結局。
  • 1939年,軍事顧問李德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結局如何?
    那麼作為軍事顧問的李徳,在1939年回到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她們怎麼樣了?紅軍中的德國軍事顧問李徳,是他的中國名字,他的原名叫奧託·布勞恩,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德國人。1900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的李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了德國共產黨。26歲的李徳因一次意外被德國政府逮捕入獄。2年後,他伺機從監獄逃了出來並一路逃到了蘇聯,進入了當時蘇聯的高等軍事學校學習。在蘇聯期間,李徳因為結識了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王明,隨即便被派往中國東北收集日軍情報。
  • 洋顧問李德,晚年在出版社當主編,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結局如何?
    說起洋顧問李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本來只是蘇聯的一位情報人員,因為與總負責博古等人很熟,後來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紅軍軍事顧問。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李德這個顧問在博古的支持下,一度掌握了紅軍的軍事指揮權。
  • 瞎指揮的李德回國後,留在中國的2任妻子和孩子後來怎樣了?
    遵義會議後,李德跟隨紅軍完成長徵,成為唯一一位走完長徵的西方人,來到陝北後,李德一直在延安抗大執教,也曾幫助紅軍訓練騎兵,直到1939年接到回蘇聯的調令離開中國,他曾在中國有兩次婚姻,但因為一些原因,只有他自己回到蘇聯,那麼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 兩任中國妻都與李德離婚,蕭月華對他沒有感情,李麗蓮因為四個字
    說到紅軍長徵這段歷史,就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李德顧問。看過電視劇《紅軍》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位來自伏龍芝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在受到史達林派遣到中國以後,對中國革命指手畫腳,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徵。
  • 李德被迫返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妻子兒女結局如何?
    然而縱觀這次戰略轉移,有一個外國人的名字卻不容忽視,他不僅走完了兩萬五千裡長徵路,而且還曾經參與過最高軍事指揮,此人就是「洋顧問」李德。  李德,1900年出生,德國人。他原本只是一個小情報人員,奉共產國際的命令來上海救人,但因為和總負責博古等人很熟,他最後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紅軍軍事顧問,來到了中央蘇區工作。
  • 李德先後娶了兩任妻子,他離開後這兩任妻子過得怎麼樣?
    熟讀中國近代歷史的朋友不知道是否還記得,當年紅軍為何會被迫開始長徵?最主要的原因是幾次反「圍剿」的失敗,其次還和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有關,後來兩人被剝奪了一切職務,李德雖然與紅軍一起參加了長徵,甚至還在抗日戰爭初期有所貢獻,但是終究還是離開了中國。
  • 「洋顧問」李德的妻子,為完成任務嫁給李德,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她本來是童養媳,後來又成為了「洋顧問」李德的妻子,雖然後來他們離婚,但解放後憑藉出色的表現,擔任了湖南交通廳辦公室的主任,最後被提升為了副軍級待遇。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是德國人,來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指揮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1932年,共產國際把一位名叫李德的軍事顧問派到中國。李德到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被博古奉若神明。1934年1月15日,博古正式將李德介紹給蘇區。作為共產國際派來的「洋顧問」與「欽差大臣」,李德在蘇區備受矚目,得到的待遇也是當時最好的。
  • 紅軍洋指揮李德離開中國,他兩任妻子過得怎樣?有位成了我軍軍長
    正是因為當時情況比較危險,於是組織上就尋求國外的幫助,聘請了不少的外國軍事家,其中就有比較有名的李德,但也正是因為此人後期的錯誤指揮,差點使得這支本就弱小的隊伍全軍覆沒。好在遵義會議上,在多個有遠見的領導人的主張下,將其的指揮權解除了,這才使得紅軍在艱難的長徵後,順利的存活了下來,直到1939年時,他回到了蘇聯去述職。
  • 洋顧問李德,回蘇聯後擔任什麼職務,後來結局怎麼樣?
    說起李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位人物。來中國之前,李德只是共產國際的情報人員,屬於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但到達上海後,因為與博古等人關係密切,李德最終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紅軍軍事顧問,由此開啟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 使得紅軍損失慘重的洋領導李德,最終結局如何了?
    提起第五次反圍剿,許多人都表示非常痛心,這場持續了一年之久的反圍剿戰爭,讓紅軍的力量被嚴重削弱,不得不被迫進行轉移,因此有了全軍長徵這樣的壯舉。導致這場戰役失敗的重要決策人和主要的指揮者李德,最終結局如何了?
  • 一個洋顧問,是紅軍的最高指揮者,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受過軍事教育的德國人「李德不了解中國的國情,也不了解中國工農紅軍的情況,不作調查研究,聽不得不同意見,生搬硬套在蘇聯有效在中國行不通的戰略戰術。……李德和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一系列錯誤的戰略戰術,使我們吃盡了苦頭,付出了慘重的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