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指揮的李德回國後,留在中國的2任妻子和孩子後來怎樣了?

2020-12-12 古今講歷史

前言

長徵是一段艱苦的歷程,紅軍也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時已不足萬人,而且是部隊疲憊不堪,物資經費緊缺,幸虧有徐海東支援的5000大洋,才解決了不少困難,要知道中央紅軍剛出發時有8.6萬人,為何損失如此慘重?這主要因為一個人,那就是李德。

唯一走完長徵的西方人

在第五次反「圍剿」開始時,李德已經掌握軍事指揮權,由於他不了解中國國情,瞎指揮,中央紅軍苦戰一年都沒有粉碎這次「圍剿」,才被迫長徵,因為直到遵義會議才解除指揮權,所以造成湘江之戰的慘重損失,全軍銳減至不足三萬人。

遵義會議後,李德跟隨紅軍完成長徵,成為唯一一位走完長徵的西方人,來到陝北後,李德一直在延安抗大執教,也曾幫助紅軍訓練騎兵,直到1939年接到回蘇聯的調令離開中國,他曾在中國有兩次婚姻,但因為一些原因,只有他自己回到蘇聯,那麼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一任妻子蕭月華

李德當初以共產國際軍事顧問的身份來到中央蘇區,所以組織上給予他很高的待遇,給他獨立的住所,配備翻譯和警衛員,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供給足夠的牛奶和肉類。

不過作為西方人的李德,他的生活作風比東方要開放,他曾希望有個中國女戰士陪他睡覺,這在德國、奧地利不算什麼,但在中國卻是匪夷所思,後來又因為他公開追求一位已結婚的女幹部(李德不知道對方已婚)鬧得滿城風雨,最終博古指示婦女主任李堅貞給李德找個生活伴侶。

李堅貞思前想後,最終想到同鄉蕭月華,蕭月華是1926年的老革命,政治態度絕對端正,而且人長得也漂亮,還能歌善舞,但動員蕭月華時,她卻不同意。

她認為李德是外國人,兩人語言、生活習慣不一樣,婚後很難交流,生活融洽。而且兩人年齡還差十歲,最重要的是,此前李德的示愛風波眾人皆知。

不過李堅貞最後說這是組織派給她的任務,這樣一來蕭月華也只能答應嫁給李德了。

這對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在最初並不幸福,由於兩人語言不通,兩人很難交流,李德對妻子也不好,時常打罵她,後來直到長徵中,蕭月華有了身孕,李德的態度也開始轉變了,他把自己的馬讓給蕭月華騎,讓警衛員騎著馬,他跟在後面照看。

到了延安蕭月華生下一子,取名「寧寧」,在延安兩人生活很和諧,後來蕭月華進入延安抗大學習,每周只有周六回家,倍感孤獨的李德要求妻子每天回家,兩人因為這事經常爭吵,感情很快破裂,最終在1937年兩人解除婚姻,寧寧由蕭月華撫養,李德交給蕭月華600元的撫養費。

建國後蕭月華跟隨南下工作團來到湖南,歷任養路處副處長,交通廳辦公室主任,1960年她調回部隊安置離休,並按正師級授予大校軍銜,1982年初,又由正師級調整為副軍級安置離休。1983年11月3日,蕭月華病逝於廣州,享年73歲。

第二任妻子李麗蓮

離婚後的李德很沉悶,不過他很快在一場舞會中認識李麗蓮,當時一位漂亮的姑娘向他走來,還用熟練的英語與他打招呼,這樣李德很吃驚,兩人聊了很多,並在一起跳了一段舞,原來這個姑娘就是從上海來的影視演員李麗蓮。

後來李麗蓮又邀請他觀看了自己的幾場演出,慢慢兩人墜入愛河,很快申請結婚,並得到批准。

不過這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1939年8月的一天,李德接到通知要他回蘇聯述職,他本要求帶妻子一起走,但因李麗蓮沒有護照籤證未得到批准,最後兩人在機場吻別。

李德離開後,李麗蓮將精力全部放在藝術實踐中,她出演的話劇《雷雨》、《日出》在延安獲得很大的反響,也成為抗戰時期延安文藝的美好回憶。抗戰後她回到上海,後與劇作家歐陽山尊結婚。建國後李麗蓮擔任全國婦聯對外聯絡部副部長,致力於統一戰線和婦幼工作。1965年4月,李麗蓮病逝於北京,享年51歲。

相關焦點

  • 軍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樣了
    那麼,軍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樣了呢?一、李德在中國犯下的錯誤和回蘇聯後受到的「處罰」。李德到中國後,受到了我國相關部門的優待,畢竟那個時候,我們國人都對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蘇聯軍事學院的高材生,曾指揮過幾場戰役並取得了勝利。
  • 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如何
    正是因為李德等人錯誤的指導思想,才有了紅軍長徵。在長徵初期,李德的錯誤思想也造成了損失,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李德的指揮權才被取消。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是德國人,在1923年的時候,李德加入德國共產黨。後來李德進去莫斯科大學進行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就被派往中國擔任軍事顧問。
  • 來自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
    在抗戰期間,共產國際曾向中國特派了一位軍事顧問,他就是李德,一位來自德國的青年情報員。在中國做顧問期間由於不太了解中國的國情,所以犯了共產黨十分忌諱的左傾主義,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跟著紅軍開啟了長徵,他雖然是德國軍事顧問,但是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呢?
  • 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1939年後,被李德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提到長徵,很多人耳熟能詳。現如今,長徵代表著一段光輝的奮鬥歷程,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勇往直前、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然而,在從前的那個年代,在紅軍長徵的當下,它卻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
  • 李德被迫返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妻子兒女結局如何?
    在他的指揮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但此時,李德和博古等人仍然一意孤行,繼續執行錯誤的軍事路線,給紅軍造成了巨大損失。湘江戰役過後,紅軍由出發時的八萬多人銳減至三萬餘人,部隊怨聲四起,紛紛表示「打仗還是要毛同志出來」。
  • 外國軍事顧問李德,被開除後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結局如何
    後來,1939年被蘇聯召回國,並接受調查。 雖然回國了,但是他還有兩任中國妻子留在了中國,原來這個傢伙非常的貪財好色,只要是閒暇時間,他只要看上的女人他就不管對方結沒結婚都要去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影響,王明就給他介紹了女伴。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她的結局如何?
    1932年秋天,為了支持中國的革命事業,共產國際東方部特意派了一位軍事顧問前來援助中國,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本是德國人,後來輾轉到了蘇聯,加入了共產國際。因為是共產國際派來的「欽差大臣」,所以李德到中國後備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賴,被博古委以重任。
  • 李德先後娶了兩任妻子,他離開後這兩任妻子過得怎麼樣?
    熟讀中國近代歷史的朋友不知道是否還記得,當年紅軍為何會被迫開始長徵?最主要的原因是幾次反「圍剿」的失敗,其次還和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有關,後來兩人被剝奪了一切職務,李德雖然與紅軍一起參加了長徵,甚至還在抗日戰爭初期有所貢獻,但是終究還是離開了中國。
  • 紅軍外國軍事顧問李德,兩任中國妻子幸福嗎?
    包辦婚姻和自由戀愛到底孰優孰劣,自由戀愛是打開真愛大門的唯一鑰匙嗎?要想解開這個疑惑,不得不說起一段往事。李德,原名奧託·布勞恩,出生在德國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國黨派,後來被捕,越獄逃往蘇聯,後被派往中國收集情報,陰差陽錯下成為了我黨紅軍時期聘請的外國軍事顧問。
  • 洋顧問李德,回蘇聯後擔任什麼職務,後來結局怎麼樣?
    說起李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位人物。來中國之前,李德只是共產國際的情報人員,屬於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但到達上海後,因為與博古等人關係密切,李德最終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紅軍軍事顧問,由此開啟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 「洋顧問」李德的妻子,為完成任務嫁給李德,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她本來是童養媳,後來又成為了「洋顧問」李德的妻子,雖然後來他們離婚,但解放後憑藉出色的表現,擔任了湖南交通廳辦公室的主任,最後被提升為了副軍級待遇。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是德國人,來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指揮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
  • 洋顧問李德,晚年在出版社當主編,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結局如何?
    但李德本人並不了解中國實際國情,打仗只知道照搬硬套,結果一直吃敗仗。最後蘇區大門洞開,部隊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長徵途中,李德繼續執行錯誤的軍事路線,給紅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特別是湘江血戰後,部隊由原來的八萬多人銳減至三萬多人。越來越多的紅軍將士開始質疑他的軍事指揮,最終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李德被解除了最高領導職務。
  • 紅軍洋指揮李德離開中國,他兩任妻子過得怎樣?有位成了我軍軍長
    正是因為當時情況比較危險,於是組織上就尋求國外的幫助,聘請了不少的外國軍事家,其中就有比較有名的李德,但也正是因為此人後期的錯誤指揮,差點使得這支本就弱小的隊伍全軍覆沒。好在遵義會議上,在多個有遠見的領導人的主張下,將其的指揮權解除了,這才使得紅軍在艱難的長徵後,順利的存活了下來,直到1939年時,他回到了蘇聯去述職。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如何?
    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不過,李德卻不熟悉中國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而且犯了「左傾」主義錯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開始長徵。
  • 「軍事顧問」李德,先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不過,李德卻不熟悉中國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而且犯了「左傾」主義錯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開始長徵。1935年,遵義會議上李德被撤銷紅軍指揮權,之後他隨紅軍到達陝北並參加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初期,李德擔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教授,指導了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1932年,共產國際把一位名叫李德的軍事顧問派到中國。李德到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被博古奉若神明。1934年1月15日,博古正式將李德介紹給蘇區。作為共產國際派來的「洋顧問」與「欽差大臣」,李德在蘇區備受矚目,得到的待遇也是當時最好的。
  • 兩任中國妻都與李德離婚,蕭月華對他沒有感情,李麗蓮因為四個字
    而這個生於德國慕尼黑的共產國際顧問的私生活也是不怎麼檢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他和他兩任妻子的事情。生活作風不檢點,李德受到中央特殊優待,由組織出面介紹了他的第一任妻子1933年,紅軍在中央蘇區休整,這個時候,共產國際派出了一個特派員,那就是李德。
  • 1938年,陳昌浩去了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撤退途中,陳昌浩因患病在郎中但復三家養病,只有徐向前先帶隊返回延安,陳昌浩病好後,先回了趟武漢,抗戰爆發後,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的幫助下返回延安,1938年,陳昌浩因胃潰瘍復發加重申請去了蘇聯,走時只帶走長子陳祖澤,那麼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 1939年,軍事顧問李德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結局如何?
    那麼作為軍事顧問的李徳,在1939年回到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她們怎麼樣了?紅軍中的德國軍事顧問李徳,是他的中國名字,他的原名叫奧託·布勞恩,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德國人。2年後,他伺機從監獄逃了出來並一路逃到了蘇聯,進入了當時蘇聯的高等軍事學校學習。在蘇聯期間,李徳因為結識了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王明,隨即便被派往中國東北收集日軍情報。1932年,李徳正式來到了中國,開啟了他在中國的革命徵途。一開始的李徳只是作為一名特工來上海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
  • 使得紅軍損失慘重的洋領導李德,最終結局如何了?
    李德在畢業後進入了共產國際的東方部工作,後來他被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派到了中國工作,作為軍事顧問,李德相當的強勢,他完全照搬他在國外的經驗,卻根本沒有考慮到中國當時的現實情況,在反圍剿戰役的時候,使得中國紅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