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寫書法?看這字筆走龍蛇,但是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

2021-01-19 書畫觀賞

白巖松寫書法?看這字筆走龍蛇,但是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白巖松是一位比較有成就的節目主持人,口才好,思路清楚,解答問題有條不紊。但是,有愛好藝術欣賞的朋友們,會通過各種平臺看到白巖松的書法作品。那麼,當你遇到落款為白巖松的書法作品的時候,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白巖松寫書法?

從職業的層面來講,很多人都是精於一門職業,很少有人能在不同的職業中同時取得不俗的成績。主持人做好好,書法就未必寫得好。所以,我個人感覺,白巖松的書法,初次看起來,有筆走龍蛇的氣勢,但是要細細地去推敲一下,但是感覺,這樣的書法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

為什麼說白巖松的書法,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界定一下書法藝術的概念!書法藝術與寫字還是有區別的,不要認為寫字與書法藝術是一回事。寫字的範圍要廣泛一些,藝術的表現要精湛一些。我們觀察白巖松的書法,可以發現他的字寫得相當嫻熟,一氣呵成,是比較熟練的寫字狀態,與古今永傳的書法藝術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們不妨把蘭亭序、伯遠帖、蜀素帖等這些書法藝術作品與白巖松的書法作品對照一下,就會發現,書法藝術與平常的嫻熟寫字,還是有明顯差距的。也可以直白地說,在古代傳承下來的書法藝術作品面前,白巖松的書法有江湖書法的形態。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白巖松的書法是平常寫字的水準,與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

距離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筆法存在問題,古代書法藝術是非常講究筆法的,筆法有以下幾個簡簡單單的動作,分別是提摁頓挫鉸轉等,把這些簡單的筆法動作調整的和諧流暢,是一個技巧問題,也是一個法度問題。所謂提筆能提得起來,頓筆能頓得下去,這才是筆法的要義,但是看白巖松的書法作品,很明顯頓筆與提筆調節得不到位,用筆動作的嚴謹也沒有達成精湛,所以筆法顯得還是比較粗糙的。如果一件書法作品,在筆法上沒有達到提摁頓挫的千變萬化,就無法到達藝術的高度。

書法可以隨手而寫,就是寫法而已。書法藝術需要講究法度,法度的來源是碑帖,只有對傳統書法碑帖深厚的臨寫基礎,書法才會擁有藝術的層次。白巖松的書法,並沒有碑帖磨礪的深厚印跡,也沒臨寫名帖名碑的法度參意,所以他的書法在是隨手而寫的東西要多一些,碑帖的法度沒有體現出來。沒有法度,並非藝術!書法藝術千年傳承,有法可以,有度可循。

只有經過數十年的一一參悟,書法才可以從簡單的寫字,晉升為藝術的高度。當我們從的書法擁有了法度之後,方可以稱為書法藝術。從這個角度來講,白巖松寫書法就是寫字,看這字筆走龍蛇,但是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這是我個人對白巖松書法的觀點,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是如何看白巖松的書法的,敬請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魏守濤|研墨揮毫 筆走龍蛇——當代書法藝術家董廷超先生
    他看書時也自然而然地看鉛字的字體,從中反覆揣摩。在二年級時廷超的字已經嶄露頭角,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羨慕。董廷超作品 逸龍得天趣,閒鶴引古風他不僅字寫得漂亮,而且學習成績一直名利前茅。久而久之,他特別酷愛寫字,常常為寫好一撇一捺,甚至都不吃不喝。他從不因這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反而激勵他對書法有了濃厚的興趣。
  • 讀讀形容書法的成語,對練習書法有啟迪
    成語極大地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更是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上的創作。只要你打開成語詞典,有關形容書法的成語有不少。形容書法成語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書法藝術的內涵、也促進了書法藝術上的創作,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 魏碑書法特等獎是評委評錯了,還是網友看不懂書法藝術?
    但是,開獎結果一出來,就誕生了一名特等獎,資金5萬元,其實,人們並不是因為這5萬元而引發的熱議,而是因為這個特等獎作品本身。一般情況下,人們對魏碑書法的認識都是認為像刀刻一般的工整字形,因為魏碑書法是承上啟下的,它承接隸書,開啟隋唐楷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魏碑書法在書法史中也是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3歲娃廣場寫行書,字跡堪比70歲大爺!網友:書法神童必成大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每天都在臨摹,為的就是能學到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知道宋徽宗的瘦金體那可是非常的經典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書者總覺得不如它的繁體字異體字美,書寫出來的簡化字總覺得不如意
  • 寫毛筆字和書法是兩碼事
    練毛筆字的用筆技法有方筆和圓筆、逆鋒和順鋒、藏鋒和露鋒、中鋒和偏鋒;學會使用方筆、圓筆的運筆之法,先要對藏鋒、露鋒有較好的掌握,同時要充分運用腕的轉動,因為無論是方筆的折,還是圓筆的轉都是依靠腕來帶動,切勿用手指撥與挑。方筆與圓筆是書法線條的基本表現形態,所以初學者要認真學好,打好這個根底後,今後就可根據字姿和字形的不同而交錯運用,使字的點畫線條,形體構造生動多姿,富有藝術趣味。
  • 筆畫越少的字越難寫?如何寫好書法中的獨體字,培養審美是關鍵
    中國的書法藝術興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因此,產生了文字。漢字書法為中國文化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而漢字則是一種奇妙的語言符號,要想寫好一個字,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結構,筆順及筆畫。只有寫好每個部分,才能寫好一個字。
  • 【日本茶掛】少字書法
    ,直到如今書法與寫字早已分別開來,書法由書法家來擔當,寫字則為普遍讀書人運用,書法與生活的距離似乎越拉越遠。但是,日本茶掛卻是把書法與生活聯繫到一起,讓書法融入生活, 讓書法有了新生命。在日本,擁有茶室的人家,往往收藏有十幾幅甚至幾十幅茶掛,主人會根據季節和客人的身份來更換每次茶會使用的茶掛內容。如此大的需求量,一來讓書法作品有了實用的出口,二來也保留下了大量的書法佳作。在日本茶道界,存世的茶掛數量十分驚人,這讓書法藝術找到了最宜表達方式。
  • 他用左手寫書法,成大師,網友:醜書,專家:這是藝術你不懂
    他用左手寫書法,成大師,網友:醜書,專家:這是藝術你不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但凡是談到藝術,總要分出一個美醜和對錯來,尤其是在書法方面更是如此,有網友為此還發明了一個新的詞彙「醜書」,凡是寫得不好看的,欣賞不了的,一概冠以「醜書」之名,以至於這個詞彙成為書法「高頻詞」之一,很多書法專家也用起了這個詞彙
  • 60歲老頭打工沒人要,在成都街頭寫書法,一天收入300元!
    我經過和這位街頭乞丐的交流得知張子清今年60歲了,因為年紀大了所以沒人要他打工,但是為了能掙點生活費於是就上街著寫起了粉筆字,我看到這位街頭乞丐張子清的粉筆字寫得非常的漂亮,所以斷定他的學歷肯定非常的高,也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但是張子清透露自己也只是高中畢業,因為喜歡寫字,所以平時比別人寫得多點而已,因此自己的字也比平常人寫得稍微好。
  • 宋徽宗草書,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何人能及?
    他就是藝術天才宋徽宗。 「道君皇帝」宋徽宗在文化史上是家喻戶曉的,他因為喜歡藝術而亡了國,他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但不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是一位藝術全才,對於書法、繪畫、音樂、金石、器物等等方面,都有極為獨到的研究。他同時也是一位「玩家」,促進了茶事,繪畫藝術的全面高漲。
  • 【文藝家風採】尤全生書法藝術簡介
    尤全生:中國字它不同於其他文字之處在於,它是一種由象形、指示、會意等六分發構成的文字,具有突出的寫意的特性,其他文字則沒有。像英文,全部是字母,它是表音文字。而中國字是表意的。中國字怎麼表意呢?最早是結繩記事,後來複雜起來,創造了象形字,其實它最早也可以說是一種圖畫,說到底還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啟發。比如日,月,水,就是照著實物去畫,說它是日,是月,是水,它就是了。
  • 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7幅書法作品鑑賞,專家:字體有蒼勁之美
    李谷一李谷一的書法用正氣、灑脫、傳神這三個詞來形容,我想是恰到其分的。李谷一的書法的表達上,充分地展示了心到、筆到、傳神的特點。我們觀看李谷一老師的書法,會被她字裡行間的清晰表意、書寫流暢、以墨表情的風格所折服。如果說李谷一的歌清雅、亮麗、細膩、情;那麼它的書法一定是豪放、粗獷、擬古、脫俗、追求致遠的。李谷一不論是在唱歌還是在書法上的修為,都是各具千秋,神態各異,即所謂千嬌百媚,各顯神氣。李老師的書法很不錯,寫出了自我,寫出了性格。不拘小節,筆走龍蛇,運行流暢,心快手快,不拖泥帶水,口直心快的李谷一真。
  • 懂書法的朋友看看,這幾幅字寫得怎麼樣
    我這裡有幾幅書法作品,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交流經驗,磋商書藝,希望留下寶貴的意見。我這幾幅書法,全是歐體書法作品,不知道寫得怎麼樣?我不是書法評論家,所以不敢亂加評論。書法作品雖然無美醜之分,沒有特殊的藝術標準,但除了書法功底外,也要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要評價這幾幅書法作品,首先要了解歐體的書法特點:嚴謹工整,整齊峭勁,主筆伸長,字體大都向右擴展,疏密相間,氣勢奔放,氣韻生動,恰到好處。
  • 《書法問集》267、書法藝術的好壞高低是大眾說了算嗎?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讀書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如果不應該大眾說了算,那能夠做出評斷好壞高低的非大眾,他們有沒有評判他人水平的實力。【書法說到底是寫字,但是現在「藝術」這個詞不是特別好的詞,尤其是「書法藝術」已經成了遮羞布。】說"書法藝術"眼前自然出現「奇奇怪怪的書法家」,我們先看看書聖王羲之。現在開始說一說,我們當代的「書法藝術」。
  • 書法是寫大字好還是寫小字好
    書法是一門藝術,博大精深。趙孟頫說:「結字因時而傳,書法用筆為上」,想練一手好字,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苦練的結果。對初學者來說,練大字還是寫小字,都有一定的難度,不是說說而已,強調的是基本功是否紮實的問題。 寫大字,要選一支富有彈性力度的好毛筆,靠筆鋒和筆肚完成。
  • 書法作品中寫漏了字該怎麼補救?
    對於該現象的認識:漏字、錯字很正常不可否認的是,在歷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中,有很多書法作品,其實他們並沒有寫得非常嚴謹,而是出現了很多漏字,甚至錯字,然後塗改的痕跡也非常的嚴重。可以說,這在古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中是比較常見的。
  •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在北京保利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特別的「書法」作品最終以450萬的價格成交。這幅作品之所以被大家關注,和水平高度沒有關係,關鍵是它的創作形式比較特殊。
  • 80後小夥寫草書,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成功加入中書協會!
    這和他認真學習中國的書法是分不開的,正是這種認真讓黃樂輝把書法寫出了藝術美,那麼黃樂輝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大家也被這樣的字體所吸引,這幅書法作品一氣呵成,筆法行雲流水,而從書法字體來看這樣的字體屬於草書,我們看到黃樂輝的書法作品雖然是草書但是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工整,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把握也是非常的到位,不像某些草書大師,他們的草書作品根本就看不懂,把中國的草書寫成了亂書,所以這樣的書法家也被稱為是草書大家,但是黃樂輝的草書作品卻是非常的漂亮
  • 書法是家風的最美風景 「呂建德先生書法藝術陳列館」先睹記
    入口處非常醒目的這八個字,顯然在告訴人們,「呂建德先生書法藝術陳列館」是一處有主題的藝術空間,尤其是「家風」二字,一下就調動了人們的興趣,拉近了與參觀者的距離。或許是「家風」二字的原因,這部分的展出對我充滿了吸引力。對呂建德先生及其書法我還是有些了解的,但對其「家風」實在知之甚少。看到展櫃中陳列的呂建德父親的書法作品,著實震撼了我,一件件「先父遺作」,靜靜地傳遞著一種信息,告訴人們這裡有一段過往的歷史,有一份美好的傳承,充滿著一個家族的書香。呂建德先生祖上世代以石印為業,到了爺爺和父親輩,依然以一手好字享譽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