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文/tama醬)2015年的夏季檔,NTV和富士電視臺分別在這個常規的OL檔期打出了企業劇的牌。乘池井戶潤東風,第一部反響也頗佳的《花咲舞不再沉默》第二部對陣雲集了眾多舞臺劇演技派,走真刀真槍路線的《危機之神》,在直接的收視和口碑的碰撞中,一發分出了勝負:NTV憑藉三檔話題劇佔據了夏季開播收視榜首前三位,而富士臺的大咖閃瞎眼路線則未能挽救近來的低迷。>>>>>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花咲舞》求穩:安定堪比《水戶黃門》
在收視一貫疲軟的夏季檔播出《花咲舞不再沉默2》實在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剛走出大熱劇的女主角杏主演提高了話題度,接在《歡迎來我家》的下一檔,池井戶潤作品的改編熱度也依然很高,再加上第一部口碑頗佳,觀眾已經熟悉了「花咲舞模式」對劇情也不會感到失望。
雖是大企業銀行作為背景,但《花咲舞不再沉默》的劇情並不難懂,借企業講人情的做法擴大了目標觀眾群體,人人能看懂,人人都感動的宗旨讓這部劇顯得特別親民。每集花咲舞在臨店過程中壓不住情緒爆出的那句「容我多說一句」,仿佛劇情加速加熱的開關,這種爽快感不禁令人聯想起大熱劇《DOCTOR-X》【獨家觀劇】的模式,只要跟著情緒不斷攀上劇情的高潮,不用動腦子思考太多也是這部劇集在炎夏格外惹人喜愛的原因。
進入第二季後,花咲舞與上司相馬經過一年的磨合,不僅關係越來越融洽,也已經找到了適合臨店班的工作模式,花咲舞也領會了要在臨店當地吃夠特色美食的「臨店精神」,與相馬的吃貨配合已經堪稱完美。《花咲舞不再沉默》到處充滿了精巧的模式,不過由於單元劇的架構,加上每個故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都完全不同,《花咲舞》並沒有給人死板的感覺,而是在定例中帶有變化,有著與TBS長壽劇《水戶黃門》相似的安定感,雖然驚喜不多,但至少不會辜負觀眾期待。反正夏季看劇大多也就是看個爽字,就算重複,只要情緒到位穩坐「女半澤」的位子就好。
此外,《相棒》剛剛被坑畢業的成宮寬貴加入第二季成為準常規班底,在單元劇為主體的劇情中加入一條貫穿全劇,線索清晰的明線,看得出NTV在這部劇上還是寄予很大希望,或許會將其做成《相棒》一類的系列劇,同時引入另一位主要男性角色也會讓劇情本不明朗的戀愛線變得更加明朗,是選擇個性開朗、積極向上的松木,還是已經相處一段時間,熟悉了彼此脾氣秉性的上司相馬,又或者一貫對戀愛相當鈍感的花咲舞會完全注意不到戀情的萌芽,或許將會是第二季最大的看點。
《危機之神》不安滿載:自家風險又超標
與第二季走穩紮穩打路線的《花咲舞不再沉默》相比,富士臺的《危機之神》選擇了一條新鮮而風險很高的道路:原創劇本,配合史實推出的企業風險管理題材,在中堅演技派中安置一點紅的正統企業劇陣容,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都不是能討好觀眾的選擇。因此為了求穩,《危機之神》選擇了曾經成功的過的《上鎖的房間》類似構成,啟用叔輩的實力派演員加上女主角、傑尼斯偶像構成前三番鐵三角,在劇情中加入了些許懸疑推理元素,加上硬派十足的作風,力求能夠copy到《上鎖的房間》的精髓。
如果單看卡司論英雄,《危機之神》可說「家底殷實」。大量中年演技派像不要出場費一樣集中在該劇,每個都是在演技方面評價頗高的老手。這樣的卡司安排方式對於一部企業題材的劇集來說簡直奢侈。劇情主線圍繞堤真一和戶田惠梨香飾演的男女主角展開,箇中高手vs精英新人的搭配衝突感十足,只要在劇情的展開中將危機對策室的各位大將功能描繪得炫一點,顯然不愁像天海佑希的《BOSS》一樣吸引觀眾。只可惜《危機之神》的卡司和前期設定即使可以打上10分,目前劇情也只讓這10分發揮出了五成功力,身為風險處理的專家的西行寺,當務之急恐怕是要處理一下自家劇的風險問題了。
職業題材大忌:好卡司不敵爛劇本
《危機之神》的故事從超大規模企業日升物產的電機部主任神狩(戶田惠梨香飾)在一次新型號電機使用事故中被迫頂罪,被調入企業新設立的「危機對策室」,與美國歸來,有著「危機之神」之稱的西行寺(堤真一飾)以及團隊成員一起為企業做各式各樣的風險管理開始講起。劇情中穿插著風險管理、投訴處理、辦公室政治等等複雜元素,令劇集的「格」一下子顯得高出了不少。
然而格高對這樣一部劇集並不起什麼作用,提到風險處理工作,大部分觀眾對其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捅了簍子之後如何應對媒體,對消費者道歉、賠償。而令人沮喪的是編劇似乎也只認識到了這些,雖然劇中不斷在強調危機對策室的工作是站在企業整體的高度來考慮問題,不過最後的解決手段也只有道歉、給錢,與觀眾的想像沒有出入,就等於並未讓觀眾感到驚喜,架子拉得大,反而弄巧成拙。同時編劇的筆力不濟顯然也浪費了這部劇中雲集的演技派卡司,兩周過去後危機對策室團隊的各位成員還相對顯得面目模糊,除了在卡司表上排名第三位,飾演涉外業務擔當者結城實的森田剛由於戲份稍多,能讓人記住職能外,古田新太、志賀廣太郎這樣在其他劇中每人都能獨當一面的「大物演員」在劇本的限制下難以施展也著實令人感到可惜。《危機之神》的題材乍看並不小眾,但選擇風險管理作為切入口,專業性極強的長臺詞、各種專用詞語頻發反而令劇情難懂。再加上劇集明顯以男性觀眾為目標,主要女性演員卻只有戶田惠梨香和戲份極少的山口沙彌加,從卡司的選擇上來說算是敗筆。這樣一部難以引發大部分觀眾共鳴的劇集,在收視對決中落敗顯然也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