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產品助力國產GNSS產業突圍
「很遺憾的是,由於美國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絕版。」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遺憾地表示:「這真的是非常大的損失,非常可惜!」
歐洲GNSS管理局發布的《GNSS市場報告(2019)》顯示,全球宏觀趨勢帶動產業和個人GNSS 應用,延續近幾年的顯著增長,包括設備和服務在內的全球GNSS市場未來十年將繼續擴展。其中,智慧型手機仍是最大GNSS設備市場。
「麒麟晶片停產之後,支持北鬥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國產化率會非常低。」某北鬥產業內人士感慨:「在北鬥產業中,市場最大、應用最多的領域,就是帶有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每年有多達幾十億片的市場量級。然而,這個市場基本上被國外的品牌壟斷了。雖然都支持北鬥,但是晶片不是國產的。麒麟晶片停產之後,這個領域的晶片國產化率就相當低了,這的確讓人非常痛心。」
不甘的情緒圍繞在每個科技產業工作者心頭,甚至為此前北鬥全球定位系統組網完成並投入運營的自豪感,帶來了一絲陰影。
要真正用好北鬥,做好「北鬥+」,北鬥人仍然任重而道遠。
高精度定位產品助力國產GNSS產業突圍
我們總說北鬥要和GPS比一比,但北鬥企業和做了幾十年的GPS跨國巨頭相比畢竟存在經驗上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利用差異化競爭來實現以小博大、以弱勝強是一種合理的戰略,而高精度定位正是北鬥系統的優勢差異之一。
北鬥系統(後簡稱BDS)從設計初期就考慮到了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因此,相較GPS系統,利用北鬥系統開展與高精度位置服務具備以下優勢:一是擁有現代化的三頻導航信號,二是具備完善的地基增強網,三是亞太地區衛星數量較多,可以更好地支持高精度位置服務。
BDS支持B1/B2/B3三頻現代化信號體制,B1C、B2a、B2b、B3I都分別具備自己的信號特點,能夠更好的估計電離層誤差,並有效降低多徑誤差,提升高精度定位的可靠性與可用性。同時,我國已建設相對完善的地基增強網絡,完成了全國覆蓋,為高精度衛星定位的大規模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BDS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與各大導航系統的兼容互操作,BDS在亞太地區可見衛星達到20多顆,遠超其它衛星導航系統,BDS與GPS、Galileo、GLONASS等系統加起來可用導航衛星達到100多顆,大幅提升了在遮擋環境下可見衛星數,從而提升了高精度定位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與動輒幾十億的手機GNSS、可穿戴GNSS產品相比,現階段,高精度衛星定位產品的市場體量並不大,但是擁有百倍量級的增長潛力。高精度定位能夠為自動駕駛提供精確的時空信息。可以合理設想,未來五到十年,自動駕駛行業會迎來變革,甚至所有的車輛都安裝高精度定位相關產品。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2025年半自動駕駛與有條件自動駕駛新車裝配率達到25%。若相關車輛全部安裝高精度定位系統,產值將達到百億級別。為適應自動駕駛發展,國家主管部門正在審慎放鬆對高精度地圖的管制,自動駕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近期,自然資源部和國家保密局發布《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國家秘密範圍的規定》,擴大了非秘密數據的範圍,給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商業化應用打開空間。
高價成制約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精度定位能夠讓導航分清車道,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是一直以來高精度定位僅僅局限於行業客戶,每年終端銷量只有十多萬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高精度定位的差分服務不夠完善。高精度衛星定位是基於RTK/PPP(採用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定位來運行的,定位需要的差分服務代價較高,覆蓋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