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升空當口,GNSS高精度定位如何賦能智能駕駛?

2021-01-11 RFID世界網

近日,北鬥第 55 顆衛星完成在軌測試,正式入網。

信息化時代,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國家信息安全領域有重要意義,在商業應用方面也舉足輕重。北鬥三號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據了解,北鬥系統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 10 米、測速精度優於 0.2 米 / 秒、授時精度優於 20 納秒、全球服務可用性 99%以上。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北鬥對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超過 80%。隨著北鬥系統的全面建成開通,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問題。

在交通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趨勢下,GNSS 高精度應用需求加速釋放。

智能駕駛為什麼需要 GNSS 高精度定位?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實現過程,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提升,對於功能、安全、責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車輛不僅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還要知道周圍車輛的位置和道路環境情況。

實現高度自動駕駛需要突破釐米級導航定位、環境感知、決策控制、路徑規劃等技術瓶頸。從目前車載定位技術現狀來看,其在可用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

圖源:千尋位置(點擊圖片,可看高清大圖,下同)

因此,面對車載定位技術的種種瓶頸,以及車輛對定位精度和功能安全需求的日益嚴格,GNSS 定位技術變得愈發不可或缺。

GNSS 定位也從單 GPS 衛星定位 -傳感器融合(DR)- 多頻多衛星,到單頻 RTK- 多頻 RTK 等方向優化和發展,提高功能安全性保障。

GNSS 高精度定位的優勢與趨勢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是通過捕獲來自中國北鬥、美國 GPS、歐盟 GALILEO、俄羅斯 GLONASSA 等多個不同衛星系統的衛星,有效衛星數的提升可以大幅提高定位的精度和穩定性。

其中,美國的 GPS 憑藉其「先行者」的優勢,一直佔據著世界前列的位置。基於 GPS 近乎壟斷的地位,中國一直以來都希望建設屬於自己的衛星系統,實現「衛星自由」。

北鬥導航衛星在國內科研人員走了 23 年的艱苦歷程後,完成了從依賴他國技術到完成自主研發佔領科技高地的蛻變。近日正式完成全球組網之後,成為了第四個擁有獨立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

GNSS 高精度定位的優勢

那麼,GNSS 能提供什麼?GNSS 更多提供的是車道級,高可靠性、高完整性的位置信息,GNSS 獨特的特點是提供的位置信息是絕對位置,不是相對位置。提供絕對的 UTC(國際協調時間),絕對的車速以及絕對的航向信息。

圖源:千尋位置

這一特點的好處是,在任何的前提條件下或雨雪霧環境中都可以提供信息,可以在更小的範圍內進行地圖匹配,降低地圖匹配所需的算力,進而降低地圖成本。同時可以為其他傳感器提供很好的支撐, 共同協作,達到功能安全。

具體來看,GNSS 高精度定位可從多個方面為自動駕駛汽車賦能,比如提升感知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目前主流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如攝像頭、亳米波雷達、雷射雷達,雖然具備相對定位能力,但由於它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均有各自的缺陷,導致這些傳感器的定位能力會隨之受到天氣、環境、地形等各因素的影響

圖源:千尋位置

比較之下,GNSS 高精度定位技術可以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幹擾,即使在惡劣天氣、非視距場景和其他車載傳感器弱衛星信號覆蓋下,依舊能夠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精準、穩定、可靠的定位信息,幫助車輛判斷當前所處位置,從而對目前的環境進行整體認知,便於車輛進行下一步的決策。

然而,在 GNSS 高精度定位眾多優勢之餘,也存在其不足之處——在城市、隧道及天橋等遮擋環境下表現較差。

對此,GNSS 定位技術可以通過與 DR(慣性導航)、RTK(載波相位差分)等不同定位技術融合來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幹擾,

即使在惡劣天氣、非視距場景和其他車載傳感器弱衛星信號覆蓋下,依舊能夠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精準、穩定、可靠的定位信息,幫助車輛判斷當前所處位置,從而對目前的環境進行整體認知,便於車輛進行下一步的決策。

慣性導航技術(DR)

GNSS 衛星定位雖然方便,但容易受客觀條件的影響。例如隧道、森林等路段,GNSS 信號容易中斷。此時,就需要臨時採用其它的輔助手段。

DR(Dead Reckoning,航位推算)就是一種自主式的慣性導航技術。該技術結合了 GNSS 和傳感器信息,通過採用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結合航位推算專用算法,可以根據車輛的初始位置信息以及傳感器獲得的信息,可有效的優化多徑效應帶來的定位偏移,推算出用戶終端在盲區位置的高精度導航數據。

載波相位差分技術(RTK)

RTK(Real-time kinematic),稱為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又稱為實時動態差分法,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包括傳統 RTK 和網絡 RTK。

RTK 定位原理為:GNSS 接收機接收衛星信號,通過基準站基於載波相位差分技術計算公共誤差並發送到雲端,然後 GNSS 接收機利用衛星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和雲端接收的修正數據計算出精確到釐米級的定位結果。

RTK 原理

不僅如此,通過將 GNSS 高精度定位和攝像頭、高精雷達等融合應用,還可以實現很好的感知冗餘。GNSS 高精度定位服務與智能攝像頭等傳感器形成多重冗餘,使得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車道線不規則、車道線短暫覆蓋、道路無明顯標誌物、彎道曲率過大等情況,而相對定位方案又失效的時候,仍然可以繼續為車輛提供環境感知支持。

總結一下,目前沒有一種傳感器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一個準確的位置信息。當前車輛進行高精度定位除了基於視覺攝像頭等車載傳感器進行相對定位,還要藉助高精度 GNSS、蜂窩網定位、高精度慣導測量單元(IMU)和 RTK、高精地圖等技術來實現。

多徑效應何解?

遮擋環境中表現較差之外,多徑效應也是 GNSS 定位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多徑效應:理想狀態下,衛星信號將沿最短路徑直接達到接收機天線。而如果天線附近有反射物,接收機天線幾乎同時收到衛星的直接信號與反射信號,兩種信號的疊加將使觀測值產生附加時延量,使得定位設備所接收到的衛星信號還包含各種反射和折射信號的影響,這就是多徑效應。

那麼,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降低多徑效應對測量精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上述 DR 慣性導航技術可有效優化多徑效應帶來的定位偏移之外,多頻段 / 雙頻技術也可以有效抑制城市環境中的多徑效應,削弱大氣層誤差,提高定位精度。

所謂雙頻,就是 GNSS 模組同時支持多個不同 GNSS 系統的不同頻段,以此增強信號的接收能力。目前全球衛星導航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由單頻單系統向多頻多系統轉變,逐漸提升導航系統的可靠性與可用性。

GNSS 系統頻段

對於 GNSS 高精度定位市場的發展趨勢,移遠通信 GNSS 產品總監宋鐵理強調,「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和產業鏈共同推廣,未來三年內,中國市場 70%的定位類應用都會轉到雙頻和高精度市場,GNSS 高精度定位模組的價格也會逐漸下降。」

寫在最後

據 GSA 數據統計,未來十年全球 GNSS 設備出貨量將持續增長,從 2019 年的 18 億臺預計增長至 2029 年的 28 億臺。

事實上,在逐漸成型且龐大的自動駕駛產業體系中,高精度定位的作用已被廣泛認識。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GNSS 系統從當初的 GPS 一家獨大,到現在變成 GPS、北鬥、GLONASS、GALILEO 等多系統共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今的 GNSS 系統,已經具備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高速率定位導航服務的能力。

隨著 GNSS 融合定位技術的快速發展,支持 GNSS、DR 和 RTK 等融合定位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為未來高精度 GNSS 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也正在逐漸成為自動駕駛領域最主流的高精度定位方式。


1

相關焦點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揭秘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這標誌著高精度定位量產技術將在智能駕駛領域大規模落地,為智能駕駛提供時空智能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根據目前的測試結果,測試車輛實時動態定位精度最高可達2釐米,能夠很好滿足L3級以上智能駕駛和車路協同的廣泛需求,實現車道級導航,所謂車道級導航,是指車輛不僅知道自己開在哪條道路,還能夠分辨出自己行駛在哪一根車道上。那麼千尋位置是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大規模路測的呢?
  • 賦能智慧型手機 北鬥為全球定位導航提供中國智慧
    北鬥賦能智慧型手機  周所周知,在民用方面,北鬥主要的功能是定位和導航。而在消費級應用層面,北鬥主要以手機等智能終端和車聯網系統為主。  據介紹,榮耀9X手機的導航與定位服務已經應用北鬥導航,在舊有的B1I民用頻段基礎上,增加了B1C頻段,抗幹擾能力更強,導航定位更加精準、穩定,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實現3米內的定位精度。  業內通信專家張弛以榮耀9X為例說明,這款手機是如何實現「自家晶片與自家定位的完美結合」的?
  • 這款北鬥高精度定位網紅設備,高效背後解密!
    北鬥的各類應用及終端在各行業高效體現,尤其是全面融入抗疫戰爭,無論是無人機、還是智能物流機器人、北鬥+的信息化體現,以及高精度定位應用在測量終端等。近期,這款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成為地信測繪領域的網紅——千尋星矩SR3(高級版)。
  • 優尚豐北鬥高精度定位手持機林業巡更建築測繪智能終端
    優尚豐北鬥高精度定位手持機林業巡更建築測繪智能終端林業是北鬥系統應用較早的行業之一。林業管理部門利用北鬥應用進行林業資源清查、林地管理與巡查等,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巡林員巡林、森林防火等使用了北鬥特有的短報文功能。特別是在國家森林資源普查中,北鬥衛星導航技術結合遙感等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隨著中國林區實行集體林權改革,北鬥系統也在勘界確權上得到廣泛應用。而隨著智能手持終端的快速發展,北鬥高精度定位在智能終端手持機上的應用越來越火。
  • 給10萬輛汽車裝上北鬥高精度定位,北雲科技何以聚焦車載?|泰伯網
    正文: 在國內高精度定位領域有這樣一家公司,僅用七年時間便崛起為駕考高精度定位領域的隱形冠軍。他們累計為10萬輛汽車裝上了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同時又造出了顛覆市場的百元級國產RTK板卡。他們聚焦車載高精度應用,並且意圖把一切資源「All in Car」。
  • 揭秘自動駕駛車輛如何定位
    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定位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重要技術。之前我們介紹了以北鬥為例的衛星在天上如何幫助我們定位,不過不同應用場景對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
  • 揭秘「整齊劃一」閱兵式:北鬥高精度引航「鋼鐵雄獅」
    規模如此龐大的閱兵式如何達到整齊劃一的精準效果,這離不開背後「秘密武器」——北鬥系統的高精度引航。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受閱的海軍方隊。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相較以往,此次閱兵規模更大、要素更多、訓練更嚴格,而傳統人工掐表、手動拍攝等考訓模式已無法滿足高精度、高效率、大範圍的需求。因此閱兵聯合指揮部引進了多項國產高科技技術,其中,由陸軍軍事交通學院牽頭研發的北鬥閱兵訓練考核輔助系統表現尤為出色。
  • 深度解析:北鬥將民用手機精度提高到1.2米 背後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
    ——專訪北京衛星導航中心主任、北鬥地面運控系統副總指揮劉勇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
  • 堅持前沿探索,千尋位置布局面向未來的高精度定位技術
    2016年,千尋位置率先開啟高精度定位「全國組網時代」上千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自身在時空中的位置,以便能更好處理與外在的關係。今天,時空信息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掌控生活以及進行社會化協同的基本信息。在信息化社會中,約80%的信息都與空間和時間有關,位置數據的精準性越高,物聯網能夠幫助用戶解決的問題就越多。
  • 行業丨高精度地圖如何解決自動駕駛的「痛」
    ,恰恰能在這些方面更好地幫助自動駕駛系統理解、還原現實世界,從而真正保證行駛安全。目前大部分車廠在實現基於路徑的自動駕駛服務上,面向的目標是基於高精度定位以及車道級路徑規劃的服務。為了實現高速公路的脫手自動駕駛,一定需要首先實現高精度定位以及規劃,其中需要使用釐米級的高精度地圖服務,包含一些UGC手段的輔助,從而實現自動駕駛功能安全的冗餘。
  • 北鬥導航:定位區域「一張網」
    湖南日報12月10日訊(記者 黃利飛)在12月9日召開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以下簡稱CORS)省際協同共享服務研討會上,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海南和貴州9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自然資源和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共同籤署了CORS省際協同共享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全國CORS「一張網」省際協同共享服務模式
  • 百元級國產RTK板卡能否改變高精度定位市場格局?
    其中,智慧型手機仍是最大GNSS設備市場。「麒麟晶片停產之後,支持北鬥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國產化率會非常低。」某北鬥產業內人士感慨:「在北鬥產業中,市場最大、應用最多的領域,就是帶有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每年有多達幾十億片的市場量級。然而,這個市場基本上被國外的品牌壟斷了。雖然都支持北鬥,但是晶片不是國產的。麒麟晶片停產之後,這個領域的晶片國產化率就相當低了,這的確讓人非常痛心。」
  • 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應用大量落地 高水準服務是硬道理
    在自動駕駛、智能城市、智能電網、智能農業等多個領域,高精度定位服務已經無處不在。數億級服務規模後面,有一家時空智能的基礎服務商,始終用安全可靠的服務,保證萬物互聯的精準高效運轉。它就是千尋位置。基於北鬥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QZSS)基礎定位數據,依託於全球最大規模的地基增強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的地基、星基增強算法,千尋位置正在為全球超過6億的用戶提供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
  • 南方測繪集團丁永祥: 5G將讓北鬥衛星定位應用「出圈」
    5G時代到來,北鬥衛星定位應用將如何升級?南方日報近日專訪南方測繪集團南方衛星導航副總工程師丁永祥,為你解讀。  中國北鬥衛星定位精度優勢明顯  南方日報:目前,北鬥衛星定位相比其他的技術有何區別?  丁永祥:目前來看,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在亞太地區要比其他衛星定位系統分布更好。
  • 國辦發文推動高精度定位應用,千尋位置已展開大規模路測和算法驗證
    在重慶,即便岔路多,高架多,隧道多,千尋位置依然可以提供精準、安全、可靠的定位結果,尤其在隧道內長時間丟星的情況下,通過千尋位置自研的衛星+慣導組合算法仍能保證高精度定位效果,讓全場景自動駕駛成為可能。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推動北鬥等衛星導航系統在高精度定位領域應用。
  • 唯一登上珠峰峰頂的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它來自「上海青浦」
    登山隊員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連接的正是上海華測導航的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這是國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品首次在珠峰作業。 這臺唯一登上珠峰峰頂的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來自上海青浦,它還有什麼技術絕活呢?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上海華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胡煒。
  • 天地接軌,以北鬥高精度護航高鐵速度
    天地接軌,以北鬥高精度護航高鐵速度 央視網報來源:光明網 2018年04月13日 13:03 A-A+ 該技術基於北鬥兼容GNSS衛星定位和慣導技術組合的監測及檢測技術系統,在費用節約一半的情況下,效率較原有技術提升一個數量級,將大大提升我國高鐵運營養護保障能力。  「什麼是北鬥精度?我們的要求是快速靜態定位精度必須達到毫米級。」過靜珺教授說「高鐵要發展,軌檢技術也必須跟上這個步伐。我們原來的檢測技術是德國進口的,耗時耗力。我就想我能不能用北鬥技術幫上忙。」
  • 北鬥耀星城
    鳥瞰麓谷 長沙高新區供圖6906北鬥大廈吸引了離合機器人等企業入駐。 袁路華 攝6月23日上午9時43分,大雨過後的西昌發射場雲霧繚繞。「點火。」伴隨著口令,長徵火箭託舉著衛星緩緩升空。「我們明確將北鬥衛星導航產業作為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重點發展方向,並進一步明確了『北鬥』+智能駕駛、『北鬥』+地理信息兩大招商路線圖。目前,長沙『北鬥+』產業已基本覆蓋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企業數量過百。」
  • 北鬥在生活中有應用於哪些方面?官方為你盤點北鬥應用現狀
    我國北鬥自全面完成部署以來不斷賦能各行各業,為全球提供著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小夥伴並不是很清楚或感受到北鬥的應用,最近,新華社就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為大家盤點了北鬥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下文與幾米一起來了解北鬥為我們生活作出了哪些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