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2020-12-22 瀟湘名醫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仍處於尚未完全控制狀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3日16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已達到6336.02萬例,累計死亡147.58萬例。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

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研究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收集了689例2020年2月至4月於同濟醫院住院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使用了COX回歸模型、傾向性評分和亞組分析等方法,在校正了多種混雜因素和基線偏倚後,首次發現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關。

該研究比較分析了346例使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與343例未使用胰島素的同類患者的死亡率,發現胰島素治療組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未使用胰島素治療組(27.2% vs. 3.5%)。在使用cox回歸模型並進行基線校正後,其風險比(HR)高達5.38。使用傾向評分匹配(PSM)後,其校正後HR值仍有3.21。

隨後研究者對這689例患者從多個指標(入院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進行分層分析,在每個亞組中,其結論依然成立。

汪道文介紹,為了進一步探究胰島素與此類患者高死亡率之間的具體機制,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低血糖對於死亡率的影響。在去除出現低血糖的患者後,胰島素治療組的患者死亡率仍然顯著高於非胰島素治療組,校正後HR值為6.85。此結果提示,在胰島素治療與高死亡率之間具有其他潛在的機制。隨後研究者分析了住院期間患者多個檢驗指標的變化,發現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COVID-19患者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提示胰島素可能通過促進患者體內的炎症因子水平進而導致了患者的死亡。

汪道文表示,儘管該研究分析表明,胰島素治療與全身炎症反應加重和重要器官損傷加重有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於臨床醫生而言,此項研究還是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研究結果,汪道文建議應謹慎對感染COVID-19的T2D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如果必須使用胰島素對其進行血糖控制,則需要謹慎選擇胰島素劑量並嚴格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尤其是炎症因子的變化。

【來源:中國網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蔡敏 田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教授汪道文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
  • ...大學同濟醫院汪道文教授團隊首次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 羅露露|胰腺康復:2型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課
    糖友問:羅大夫,我空腹血糖16,糖化:12.3%,才剛剛診斷為2型糖尿病,現在有那麼多種降糖藥可以選擇,能只吃藥治療不打胰島素嗎? 答:相比口服降糖藥物,對新診斷的、血糖特別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能有效緩解糖尿病病情,延緩β細胞衰竭,有利於延緩或減輕慢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因此,目前建議優選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β細胞功能進行性下降是其發病和病情進展的基礎。其發病過程是正常糖耐量糖調節受損2型糖尿病。
  • 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中國第一個雙胰島素注射液上市
    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製劑,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5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生產的諾和佳(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用於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作為糖尿病大國,中國的糖尿病市場應該與全球沒有大差別,然而根據《2018年[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國內競爭分情況分析》來看,中國的糖尿病患者更偏愛口服血糖調節藥降糖,與全球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手段胰島素注射明顯有所區別。這顯然有問題。因為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3個月血糖仍未達標的患者,應儘早啟動胰島素治療。
  • 降血糖糖、改善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治療迎來新的曙光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從機制到臨床,GLP-1RA引領糖尿病管理新變革編者按:隨著人類對糖尿病疾病的不斷認識,臨床治療的需求不斷演變。從胰島素的發現,到T2DM核心缺陷的研究——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和胰島素抵抗,再到血糖水平、降糖藥物與糖尿病遠期併發症的相關性探討,T2DM治療的理念不斷完善。
  • 一周一次降糖藥百達揚上市 開啟中國糖尿病的周治療時代
    根據 2017 年發表在 JAMA 雜誌的中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接受降糖治療的患者中,血糖達標的患者僅 49.2%。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高頻次的給藥方式極大地降低患者用藥依從性,是造成血糖結局差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儘可能地減少每日給藥次數,降低糖尿病患者用藥負擔,已成為當前臨床工作者解決血糖達標率低的重要考慮因素。
  • 糖尿病患者須知:打1個單位的胰島素,可以降多少血糖?
    #百裡挑一#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估計,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約為5億人,其中約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中國。大量研究還表明,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具有兩個特點:第一,胰島β細胞的基礎功能更差;第二,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普遍較高。
  • 黃連素和Probiotics對治療II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
    好發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明顯高於不發達地區,城市高於農村。II型糖尿病病因II型糖尿病病因尚不明確,總體來說,是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其發病機制比較複雜,主要有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胰島α細胞功能異常和腸促胰素分泌缺陷也起到重要作用。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糖尿病患者應該優先選擇哪些降糖藥物?二甲雙胍仍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藥物雖然近年來國外的指南中,對新型降糖藥的推薦較多,相關的研究也證明了一些新型降糖藥有明確的腎臟及心血管保護作用,甚至超越二甲雙胍成為了有心血管疾或高危風險的糖尿病患者的首選用藥,但在我國的新版診療指南中,仍然將二甲雙胍作為了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用藥,而且如無禁忌的情況下
  • 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 磺脲類 適應症:2 型糖尿病人 用飲食和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促胰島素分泌劑 — 磺脲類 禁忌症: 1 型糖尿病病人 2 型糖尿病病人合併有嚴重感染、酮症酸中毒、 高滲性昏迷、大手術前後、肝腎功能不全、妊娠和分娩。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低血糖風險顯著優於來得時(甘精胰島素U100)
    這2個研究是首批完成的雙盲基礎胰島素臨床研究,比較了Tresiba與賽諾菲重磅胰島素產品來得時(Lantus,甘精胰島素U100)的療效和安全性。SWITCH 1研究是SWITCH臨床項目中第2個2x32周隨機、雙盲、交叉、達標治療研究,在1型糖尿病(T1D)患者中開展,將Tresiba與Lantus進行了療效和安全性比較。
  • 聯合國糖尿病日│胰島素適應徵和分類
    我們知道,正常人在進食後,胰腺β細胞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能夠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濃度在正常範圍。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的絕對缺乏,是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治療。胰腺腫瘤行全胰切除或壞死性胰腺炎導致的胰島素水平的絕對缺乏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依賴胰島素的治療。而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還存在一定的胰島功能,因此大部分是可以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
  • 科普:幹細胞移植幹預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幹細胞(MSCs)是近年來臨床應用的一個研究熱點,由於它具有取材方便,採集容易,生物學特性穩定,免疫原性低,無排斥反應,不存在倫理問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誘導分化為神經樣細胞,胰島素β細胞,生殖細胞等。當前,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佔糖尿病總人數的90%左右,胰島β細胞功能相對或絕對不足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傳統的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的進展,但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近幾年來,隨著幹細胞移植和組織工程的發展,讓糖尿病的幹預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降糖藥物選擇
    降糖藥物種類繁多,每種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差異顯著,在合併CKD的情況下,經腎臟代謝藥物的清除能力會有所下降,這使得降糖藥物的選擇及劑量調整尤為重要,若使用不當可增加患者發生低血糖以及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選藥原則:中國2型糖尿病合併CKD患者宜根據腎功情況個體化選擇降糖藥物。
  • 治療2型糖尿病!禮來Trulicity療效擊敗索馬魯肽&艾塞那肽
    禮來(Eli Lilly)近日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第80屆科學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最新現實世界研究數據顯示,在新接受GLP-1受體激動劑(RA)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每周注射一次semaglutide(索馬魯肽)或exenatide(艾塞那肽,BCise Pen)相比,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魯肽)具有顯著更高的依從性和更長的持久性
  • 胰島素注射多少最合適?這4個因素,糖尿病患者必須考慮!
    糖尿病的治療方式除了生活幹預,還有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物等藥物治療手段。經常有糖尿病患者反映,自己打了胰島素,但是感覺效果還沒有吃降糖藥效果好。這是為什麼呢?醫生通過深入了解後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因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的劑量不正確那麼,糖尿病注射多少胰島素最合適呢?
  • 今年,糖尿病領域又有哪些研究新進展?| CSE 2020
    01一直在行動的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按照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高達12.8%,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為35.2%;而自我報告糖尿病和新診斷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別為6.0%和6.8%。
  • 【招募】中山醫院《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
    歡迎您參加中山醫院的臨床研究項目《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效應研究》。 肥胖是2型糖尿病獨立的高危因素,與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減重是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減重的基礎治療是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但糖尿病患者僅憑毅力常常難以達到目的。
  • 世界心衰日|糖尿病與心力衰竭:為何降糖藥物能治療心衰?
    各型心衰患者中,合併糖尿病的比例為10%-18%。大量研究證實,心血管疾病是中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2型糖尿病是HF患者常見的合併症,約30%的HF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HF發生率是無2型糖尿病患者的2.5倍,7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腦血管高危風險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或二者並存),有5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 最新發布!糖尿病合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血糖管理策略的專家建議
    病毒性感染本身可導致血糖升高,Yang等[3]在SARS的研究中發現,即使是未接受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的輕症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也較高。新冠肺炎的發病機制與SARS類似,可能是病毒與人呼吸道和肺組織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相結合後,發生一系列瀑布反應。有研究發現,ACE2蛋白的免疫染色在胰島中很強,但在外分泌組織中很弱,冠狀病毒可通過嚴重損害胰島導致糖尿病的發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