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中山醫院《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

2021-01-19 澎湃新聞

尊敬的病友:

您好!

歡迎您參加中山醫院的臨床研究項目《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效應研究》。

肥胖是2型糖尿病獨立的高危因素,與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減重是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減重的基礎治療是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但糖尿病患者僅憑毅力常常難以達到目的。藥物具有一定的減重降糖作用,但是由於存在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停藥後體重反彈的問題,無法長期有效的解決糖尿病患者的肥胖問題。

針灸療法因其具有作用顯著、療效持久、較少反彈、無毒副作用、接受度較高等特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中醫學理論認為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為脾胃運化失常,導致水溼、痰濁、膏脂等病理產物壅積於體內而發生肥胖。脾胃失調、胃熱致消是糖尿病重要的發病機制。針灸減重降糖取穴以胃經、脾經、任脈、膀胱經穴及耳穴為主,其中胃經在食慾抑制、調節代謝等方面對機體的調整作用最顯著,因此胃經腧穴常被選作減重降糖治療的主要穴位。針灸對神經內分泌、消化系統的功能及能量代謝具有良性調整作用,在取得滿意減肥效應的同時,還對患者的血糖、血脂等起到良性調整作用。

本項目採用隨機單盲對照研究設計,在基礎降糖治療及日常調護的基礎上,加用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通過觀察治療前後體重、血糖、血脂、食慾等一系列指標,評估針灸胃經腧穴的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減重降糖作用,期望改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進展和預後。

您的獲益

直接受益:

(1) 您將獲得15次免費的針灸治療的機會;

(2) 免費獲得以下檢查2次:血壓、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耐量、血脂、腦功能磁共振、肝臟PDFF、肝硬度、體脂分布等;

(3) 免費獲得個體化改善生活方式的減重降糖方法指導。

潛在受益:

本研究可能會減輕您的體重,更好的控制您的血糖。而且我們希望從您參與的本研究中得到的信息在將來能夠使您或與您病情相同的病人獲益。

您的付出與參加研究的風險

針灸治療期間,需要您定期到醫院隨訪,做一些檢查,這將會佔用您的一些時間;針灸治療可能會出現後遺不適感、乏力、血腫、暈針等不良反應,但都是輕微的,可以通過休息、按壓等方式緩解或消除。

如何控制這些風險

每次隨訪相關研究醫生會仔細詢問您有無不良反應,並做相應的檢查排除不良事件;醫生與相關研究人員會密切關注您的檢查結果,及時處理;醫生將詳細詢問您既往出血或過敏情況,並預估對針灸的耐受程度,研究過程中會嚴密觀察您對針灸的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停止針灸治療,或進行必要的對症治療。如果實驗期間出現不利於您健康的事件,會及時終止研究並對下一步處理提供建議;如出現與研究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研究責任方會提供相應的合理補償。

聯繫人:

張麗 17301788704 顏紅梅13761666976 王翔宇 13661846210

醫院地址:

徐匯區楓林路180號 中山醫院 住院部3號樓3樓 23病區 臨床藥理室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內分泌科 中醫科

主要入選條件為:

1. 年齡18-70歲;

2. BMI≥24 kg/m2;

3. 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 mmol/L。

4. 無嚴重基礎疾病;

5. 籤署知情同意書。

原標題:《【招募】中山醫院《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效應研究》臨床研究項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煙臺海港醫院金頂中醫康復團隊:針灸治療糖尿病患者
    煙臺海港醫院中醫科主任王金頂表示,「糖尿病不難治,只是大家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糖尿病也被誤傳成了不死的癌症,其實通過灸刺並用和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等方法來改變和增強身體的自愈力,血糖自然會恢復正常,要相信自己的身體。」
  •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團隊:中山雲講堂,減重代謝手術
    減重代謝手術已經在國內開展多年,不僅能夠減輕數十公斤體重,還能「治癒」或改善部分肥胖或超重患者的2型糖尿病。我國每年完成減重代謝手術治療的患者超過1萬例,手術方式和成功率已與歐美國家沒有明顯差異,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那麼,哪一類肥胖或糖尿病患者適合減重代謝手術?
  • 李威傑教授:以減重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是逆轉病態肥胖的利器
    2008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生學會、肥胖協會等聯合發表聲明,承認減重代謝手術是治療某些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合適選擇,並提出了減重代謝手術的適應證。李威傑教授受邀擔任蘇州明基醫院代謝與減重醫學中心院長,還授將亞太內視鏡減重暨糖尿病手術分中心設立在蘇州明基醫院,與專家團隊一同為深受肥胖患者困擾的病友操刀。 很多人認為減肥無外乎「管住嘴,邁開腿」,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一身贅肉自然會消弭於無形。
  • 2型糖尿病飲食治療:生酮飲食幹預的可行性-冷蕾
    那麼生酮飲食對於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它有著什麼樣的影響?我們通過回顧2018年JAMA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性的一個文章,這裡面指出生酮飲食它可以幫助患者,有助於患者肥胖患者的減重,另外它有助於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的控制,同時在心血管疾病以及血脂的調節當中也發揮有一定的作用,這是這篇文獻裡邊提到的關於生酮飲食對於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一些作用。
  • 世界糖尿病日:中西醫結合「五駕馬車」治療糖尿病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內分泌老乾科)主任袁春雲教授介紹,治療糖尿病需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健康教育、監測與藥物、中醫治療這「五駕馬車」配合治療。 一.飲食治療 1.無論年齡大小,均應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內分泌科學科帶頭人高鑫教授——宅...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原內分泌科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內分泌科學科帶頭人高鑫教授表示,長胖並不可怕,但如任其發展,很有可能導致全身多種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肝硬化、惡性腫瘤等。因此,對肥胖、脂肪肝患者應引起重視,儘早發現、幹預,防治疾病進展與惡化。減輕體重是關鍵,需要由專業醫師制定個性化方案,並長時間堅持、養成良好的習慣,化被動減肥為主動減肥,維持身體健康。
  • 羅露露|胰腺康復:2型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課
    糖友問:羅大夫,我空腹血糖16,糖化:12.3%,才剛剛診斷為2型糖尿病,現在有那麼多種降糖藥可以選擇,能只吃藥治療不打胰島素嗎? 答:相比口服降糖藥物,對新診斷的、血糖特別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能有效緩解糖尿病病情,延緩β細胞衰竭,有利於延緩或減輕慢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因此,目前建議優選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β細胞功能進行性下降是其發病和病情進展的基礎。其發病過程是正常糖耐量糖調節受損2型糖尿病。
  • 兒童也會患2型糖尿病,與1型區別在哪?什麼藥物治療?醫生告訴您
    肥胖兒童兒童及青少年2糖尿病有許多風險原因,其中肥胖對其影響最大。根據一項針對年輕人患糖尿病的研究調查指出,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病人,幾乎所有人都超過標準體重範圍,有80%左右的兒童是過度肥胖。有醫療機構的調查發現,肥胖學生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學生20倍左右,這是因為肥胖脂肪多導致的胰島素抵抗也就更嚴重,所以面對從小肥胖的孩子,家長們不能大意,應該儘快幫助他們減重。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 磺脲類 適應症:2 型糖尿病人 用飲食和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促胰島素分泌劑 — 磺脲類 禁忌症: 1 型糖尿病病人 2 型糖尿病病人合併有嚴重感染、酮症酸中毒、 高滲性昏迷、大手術前後、肝腎功能不全、妊娠和分娩。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沒大區別,治療上差不多!真的是這樣嗎?
    糖尿病分為兩種,分別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兩種糖尿病雖然都是糖尿病,但發病原因存在很大的差異,治療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很多朋友並不能完全了解。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兩種糖尿病在病因上有什麼區別?
  •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及普外科專家團隊:中山雲講堂...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及普外科專家團隊:中山雲講堂——與減重代謝手術專家面對面 2020-07-21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周一次降糖藥百達揚上市 開啟中國糖尿病的周治療時代
    根據 2017 年發表在 JAMA 雜誌的中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接受降糖治療的患者中,血糖達標的患者僅 49.2%。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高頻次的給藥方式極大地降低患者用藥依從性,是造成血糖結局差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儘可能地減少每日給藥次數,降低糖尿病患者用藥負擔,已成為當前臨床工作者解決血糖達標率低的重要考慮因素。
  • 黃連素和Probiotics對治療II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
    發病率我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0.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別為11.1%和9.6%,男性高於女性。發病趨勢全世界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發展中國家尤為明顯,糖尿病已經成為臨床上最重要的內分泌代謝病,也是聯合國倡議全球最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流行病學的變化趨勢為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增加,成人2型糖尿病年輕化。
  • 【醫學前沿】關注2020年糖尿病領域的十大突破
    過去40年,中國人的飲食生活逐步邁向「高熱量、高飲食」「久坐少動」,肥胖率也逐年上升。同時,肥胖與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明顯的平行上升趨勢,這兩者是否有所關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發表在《柳葉刀》子刊的新研究揭示了中國糖尿病持續攀升的原因。研究發現,相比β細胞功能障礙,肥胖影響的胰島素抵抗是中國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險因素。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蔡敏 田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教授汪道文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
  • 2型糖尿病有什麼特點?檢查與治療手段有哪些?聽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多發生於激素改變異常的孕婦、更年期婦女以及中老年人群體當中。而該疾病一旦發生,都需要長期進行胰島素治療,以穩定病情。而糖尿病又主要分為兩大類,也就是1型和2型糖尿病。那麼2型糖尿病有哪些特點呢?
  • 2017《中國針灸》節選--腧穴
    其「出」可以反映內在的病理變化,其「入」可以體現針灸的治療作用。換言之,此時的腧穴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正氣、邪氣並存之所。說明「門」(即腧穴)是正邪共同出入的部位,不僅可以通過腧穴進行診斷「何經之疾」,而且也明確了疾病治療的「所取之處」。在針灸臨床上,原穴、下合穴不僅可以診斷臟腑之疾,而且也是治療臟腑之疾的首選腧穴。腧穴的診療一體也被認為是針灸學有別於其他任何醫學體系的一大特色[4]。
  • 世界心衰日|糖尿病與心力衰竭:為何降糖藥物能治療心衰?
    各型心衰患者中,合併糖尿病的比例為10%-18%。大量研究證實,心血管疾病是中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2型糖尿病是HF患者常見的合併症,約30%的HF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HF發生率是無2型糖尿病患者的2.5倍,7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腦血管高危風險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或二者並存),有5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 不忘初「心」,理想降糖一定要知道這兩點!
    不忘初「心」,理想降糖一定要知道這兩點! 人類與糖尿病的「拉鋸戰」持續已久。而在我國,糖尿病流行趨勢不斷呈線性增長,中國已然成為全球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1]。雖然形勢如此嚴峻,但中國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偏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