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淡古今,蘇軾25字演繹醉醒之間寫率真,入世無為話超然的境界

2020-12-18 照見古今

人生或長或短亦如夢如戲,在人世間這個偌大的舞臺上,或認真或敷衍的演飾著自己,同時也看著別人的表演。投入地演著自以為是主角的獨角戲,把所有人當作群演,當成觀眾。

百味人生,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個的視角,各有個的目標,不在誰的視野內,誰又在乎自己之外的別人的的得失成敗呢?灑脫通透的人活得瀟灑;迷茫混沌的人活得煩訥。

言為心聲,就拿古詩詞來說,現實如杜甫,浪漫如李商隱、豪放如辛棄疾、婉約如李清照,各家有各家的獨特視角,各家有各家的側重點。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他的詩詞不僅清新、率直、豪放,而且字裡行間還滲透著一份獨特的豁達與通透。這份豁達與通透或許與他素喜與禪師交好參禪悟道的雅趣有關吧。

漁父.漁父醒宋.蘇軾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僅僅25個字,卻寫出了他對人生思考獨到的灑脫超然。夢境與現實,清醒與沉醉,過去與未來,繁華或寞落,榮辱成敗於作者而言都是一個「笑」字可以一帶而過的,不曾留存心中半絲歡喜與煩憂。

作者把漁父置身於繁花若錦、飛絮繽紛的暖春盛景之中,用漁父的「醉醉」、「醒醒」的隨性率真、「一笑今古」的超然自適,映襯出漁父隨遇而安、超脫曠達,與世無爭的境界。描述與表達的是作者對世事看得通透的大智慧。

可以說「酒醒還醉醉還醒」是蘇軾隨性率真的一種人生態度。正如他的經歷,少時成名,名震京師。後因得罪改革派王安石,才華出挑、風頭正勁的蘇軾,自請出京。率性直言,惹出烏臺詩案的牢獄之災。

復出後的蘇軾還是率性不減,轉身又得罪了保守黨,又遭貶黜,還是因為自己的率性直言。「醒」時,不為攀附權貴,而人云亦云,不計較仗義執言的後果,「醉」後,坦然面對眼前的艱辛困苦,端正自身心態,稼穡生趣,育人為樂,更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

「一笑今古」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縱觀蘇軾的一生,也是起伏不定,仕途坎坷,屢受打擊,數遭貶謫,他也曾心灰意冷,心情鬱悶。但很快,他就能從不得志的「醉」中分離出來,「醒」來「一笑今古」修堤、種田、辦學……

他的人生智慧是忙裡偷閒式的返璞歸真的古樸,通往大道至簡的博大精深的豁達超然,讀透了蘇軾於無為處有還無的大師境界,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迷茫與彷徨呢?

相關焦點

  • 超然謂何?蘇軾下筆之作,流傳千年 | 《超然臺記》
    北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蘇軾將城西北角一廢舊之臺修葺一新,政事之餘,邀請同僚登臺遠眺,談詩論文,抒發胸臆。其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意,為此臺命名「超然」,並作《超然臺賦》予以贊詠,引發蘇軾《超然臺記》橫空出世,成就千古名篇。
  •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蘇軾
    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陶淵明以正月五日遊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餘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遊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 《超然臺記》蘇軾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麼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飢。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福可使人歡喜,而災禍卻使人悲傷。
  • 古文觀止·第38講|《超然臺記》:隨遇而安,來去瀟灑,此乃蘇軾
    其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意,為此臺命名「超然」,並作《超然臺賦》予以贊詠,引發蘇軾《超然臺記》橫空出世,成就千古名篇。中國歷史與北宋現實的交接點,恰巧成為蘇軾文學創作靈感的觸發點。與其說《超然臺記》是一篇建築物的題記散文,還不如說是一篇人生哲學論文,一首從人生憂患中解脫出來的哲理詩。
  • 超然臺記|蘇軾
    作者:蘇軾超然臺記  凡物皆有可觀(1)。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2)糟啜(3)醨(4)皆可以醉(5);果蔬草木,皆可以飽(6)。推此類也,吾安往而(7)不樂?  夫所為求褔而(8)辭禍者(9),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10),美惡之辨戰乎中,而(11)去取之擇交乎前。
  • 《水龍吟• 古來雲海茫茫》蘇軾
    堅守清靜消極無為,靜坐達到忘我的精神境界,寫下八篇奇語之文。向天宮東望去,蓬萊那暗淡的雲彩,有如駕駛仙人的神車。行盡了九州和四海,大笑紛紛,伴著那飛花飄絮。臨江一望,看見了那謫仙的風採,雖是無言而心裡默許。神遊極遠之地,豪邁相對,酒喝得盡興,兩腳岔開似簸箕。等到了《大鵬賦》寫成,騎上鯨魚走在平坦大路,相約遊仙。
  • 致敬東坡丨《中國書法》:蘇軾的行跡、書法及其接受特輯(上)
    「畫以適吾意」  蘇軾論畫重神而不重形似,追求蕭散簡遠的藝術境界,體現了文人畫初創階段的方向。但這種主張,當時就引起過誤解,特別是《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一詩,引起曠日持久的爭論。詩云:「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明人楊慎《升庵詩話》中說蘇軾之詩,「其言有偏,非至論也。晁以道和公詩云:『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一氣之下,寫了一首詩,造就了一個成語
    離開黃州前,蘇軾曾經去附近的蘄春遊玩,想要拜訪隱士吳瑛吳瑛是何人呢?此人字德仁,曾在池州、黃州當官,對於當時貶謫黃州的蘇軾來講是「前輩」了。但不同於蘇軾,吳德仁四十七歲的時候就辭官不做,歸隱田園。他本官運亨通,卻淡泊名利,司馬光稱其為「真高士」。
  • 蘇軾半夜醉後回家,被關在門外,寫下一首詞卻成千古名作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詞人,他這一生屢遭貶謫,卻從不灰心喪志。 他將別人眼中的苟且,活出了自己的瀟灑。 這份豁達和超然,令人不服都不行。
  • 蘇軾:大氣,是一種境界
    一個人是否能成大事,主要看境界,大氣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事業的高低。大氣的人,有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他們從容大方、成熟寬厚,讓人心折。大氣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風範,也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對人、對事、對己三個方面。
  • 黃庭堅寫了一首禪詩,蘇軾笑而不語,山谷再獻一首,先生拍手叫好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也是蘇軾的弟子。宋詩雖不如唐詩光芒萬丈,但品讀蘇黃的詩詞,如同與古人泛舟湖上,飲酒談笑之間,他們豁達與脫俗的品性就會感染著讀者。詩人憐愛白蓮的清淨無塵,聯想到古往今來那些曠達飄逸的高士,詩人再對比塵世中那些被名利束縛的人們,不僅不能自由地馳騁於天地之間,而且心靈也蒙上了灰塵。詩人於是感悟,如果能透過外相來看,定能知道誰的心性沒有被束縛。最後黃庭堅羨慕地說,曾經跨過虎溪去飲酒的陶淵明,他的心性多麼率真天然。黃庭堅即興創作的這首禪詩構思新穎,表達禪意,可是蘇軾聽了之後,卻笑而不答。
  • 這組詞寫出蘇軾嚮往的生活,你讀過嗎
    元豐八年,蘇軾在前去汝州赴任的路上,上表皇帝,希望能不去汝州赴任,而在常州居住,當蘇軾走到商丘時,皇帝恩準了他的請求,蘇軾激動不已,想到以後終於能過自由的生活了,恰逢當時走的是水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組《漁父》: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 蘇軾歷經磨難卻態度從容,有一天他寫下一首詞,感動了我們千年!
    蘇軾是北宋時期非常出名的一個文學家,無論是他的詩詞還是他的文章,我們總能夠從中找到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化解我們內心的悲憤,也可以讓我們再次充滿力量。烏臺詩案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在那以後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被貶到黃州,後來又被貶到更加偏遠的嶺南,最終更是遠到海南的儋州。
  • 讓你感到親切敬佩的樂天派詩人|蘇軾
    【點擊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詩詞知識】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 十首詩酒生活的古詩詞,放懷盡可從詩酒,行樂何須論古今
    元好問歸隱豁達,「田園活計渾閒在,詩酒風流屬老成」;王冕月夜沉吟,「放懷盡可從詩酒,行樂何須論古今。」青山綠水任逍遙,酒債漸多詩債少,生活無酒不成歡,人生有詩才逍遙。下面精選十首詩酒生活的古詩詞,歡迎補充!1、望江南 宋代: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 蘇軾很超脫的一篇短文,令人回味無窮,其中14字更顯豁達
    《超然臺記》(精選片段)作者:蘇軾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採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
  • 蘇軾三首詩詞,灑脫疏朗,曠達雄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文都具有相當高的成就。但是,縱觀他的詞賦成就,並不是單一「豪放」那麼簡單,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之詞曠」。他許多頗具盛名的作品都兼具「豪放」與「婉約」,可謂剛柔並濟,曠達高遠,具有美學理論中所謂的中和之美。
  • 蘇軾的七言絕句《海棠》,不著一字海棠卻超然瀟灑,令人沉醉
    這首詩前兩句主要描寫的優美的環境,後面兩句則抒發了對海棠的喜愛之心,這首詩中沒有直接去把海棠拿出來寫,但是每一個字眼裡都透露出對海棠的喜愛之情。這是一首古詩,我們一起翻譯鑑賞一下吧!鑑賞:第一句,寫的是白天欣賞海棠時的情景,蘇軾沒有上來就直接描繪海棠有多麼的動人,多麼的美麗,而是將它的美浸染在整個環境裡。「嫋嫋」一詞,借用了屈原的「嫋嫋兮秋風」,盡顯春風的動人。
  • 白香詞譜丨69: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古今萬事皆成空,還有幾人能從夢中醒來,有的只是難了的舊歡新怨。後世有人,面對著這黃樓夜色,定會為我深深長嘆。【淺賞】這首詞寫於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其創作背景據詞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記夢詞。他的靈魂從夢境中得到了淨化和升華。醒來後十分感慨,寫下這首別具意境的佳作。
  • 蘇軾的「枯澹」———藝術風格論
    歐陽修提倡「以閒遠古淡為意」 ,梅堯臣提出「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澹難」 、「因吟適情性,稍欲到平澹」 ,都明確以自然衝淡為至美。處於時代風氣之中的蘇軾,亦以其敏銳的藝術鑑賞力提出了以「枯澹」為美的藝術風格論。蘇軾的「枯澹」說,基本是通過評價陶淵明、韋應物、柳宗元詩歌體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