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申公豹都能封神,姜子牙為什麼只能享人間富貴?看他死後去了哪裡

2020-12-14 騰訊網

東海金鰲島十仙受聞仲太師的邀請,擺下了玄妙神通的「十絕陣」,對決闡教玉虛元始天尊的弟子和西周大軍。

金鰲島十仙分別是秦天君秦完、趙天君趙江、董天君董全、袁天君袁角、孫天君孫良、白天君白禮、姚天君姚賓、王天君王奕、張天君張紹,以及通天教主的弟子金光聖母。

封神中,這修行的十仙道場相同,均在金鰲島上,長相也有共同特點,都長得十分兇惡。而他們的坐騎更是相似,都騎著仙鹿。

十絕陣擺陣前,秦天君就在陣營前發生了激烈舌戰,姜子牙說服不了秦完棄商助周,輔佐仁君,秦完也堅持認為,商朝不該滅亡,仰仗自己曾煉就「天絕陣」、「地烈陣」、「風吼陣」、「寒冰陣」等十陣,公然挑戰姜子牙。

面對著殺氣騰騰的「十絕陣」,姜子牙正在愁眉不展時,他更沒有想到,妙賓為了達到軍中無主的目的,此時已悄悄又布下了法術,在「落魂陣」中,擺下了催魂促魄燈,每天朝著寫有「姜尚」名字的草人拜來拜去。

在姚賓使用的法術下,幾天後姜子牙便被拜得神魂顛倒,坐臥難安。再過十多天,姜子牙便鼾聲如雷,熟睡如泥,不言不語,如痴如醉。

西周將領們就這樣在迷迷沉沉中,伴隨姜子牙走過了20多天,直到姜子牙的三魂七魄,被姚賓拜走了二魂六魄後。僅剩下的一魂一魄走出了泥丸宮。

武王和截教弟子們都以為姜子牙已經魂歸西天、痛心而泣時,唯有楊戩多留了個心眼,含淚朝姜子牙的心口上摸了下,發現姜子牙心口還有熱氣,忙啟奏武王,不要急著處理姜師叔的肉身。

那麼,此時的姜太公,僅有一魂一魄,出遊泥丸宮後,又到底去了哪裡呢?

《封神演義》原著第44回,「子牙魂遊崑崙山」一章節中描寫到,姜子牙的一魂一魄,飄飄蕩蕩,竟然來到了封神臺。

「源易緣」注意到,封神神話中的「封神臺」,是姜子牙遵奉師爺元始天尊的命令,在岐山上專門建造的、用於斬將封神的地方,臺上張掛由「封神榜」,具體負責督造施工的,是姜子牙下山後收服的清福神柏鑑和五路神。

通讀整部《封神演義》,就會發現,每一位封神榜上有名的人,與此次的三界封神有緣的人,在死後,其魂魄都會率先來到封神臺上,等候元始天尊具體封神。

姜子牙的魂魄如果也能夠進入封神臺,那麼,他也會成為封神榜上的一名神仙。可是,我們都知道,姜子牙無緣神位,最後也沒有能夠在天庭八部神仙中謀得一席之位,這期間又發生了什麼,姜子牙又為何不能封神呢?

結合《封神演義》原著和民間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只能享人間富貴,卻無緣神道

在崑崙山玉虛宮修行40年後,正在燒爐子的姜子牙,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白鶴師侄的口信:師父元始天尊有要事要見他。

元始天尊是三界的尊神,玉虛門下弟子個個更是尊貴,他特意喊來姜子牙,是想委以他重任,讓他下山替他具體負責執行三界封神的任務。

姜子牙腦子一時有些嗡嗡作響,不解地問師父:自從來到崑崙山,是一心出家,苦熬歲月,不敢貪戀紅塵。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還請師父再給他次機會!

元始天尊則慈悲地對這位道行雖不算太高,品行較厚道的弟子說:你的命運如此!恰逢三界封神,機會難得,機不可失呀!

後來,元始天尊也告訴姜子牙,他只可享受人道富貴,官封將相,卻與此次封神無緣。

二、清福神深知天意,推開了他的魂魄

當姜子牙的三魂七魄,被姚賓「落魄陣」中拜的只剩一線生機時,姜子牙最先來到了封神臺前。

可是負責封神臺的清福神柏鑑,出來迎接姜子牙時,看到的卻是他的魂魄時,就輕輕地將姜子牙的魂魄推出了封神臺。

也就是說,封神神話裡,姜子牙僅有的一次封神機會,就這麼被柏鑑給「破壞」了。

柏鑑為何要這麼做,兩人是由矛盾過節嗎?並非如此!

細讀《封神演義》就會發現柏鑑生前曾任軒轅黃帝東徵西戰的大元帥、總兵官。軒轅黃帝在與蚩尤大戰中,柏鑑不幸被火器打入東海,以身殉職,肯定稱得上烈士。

元始天尊在姜子牙下山前,特意交待姜子牙要注意兩個人:一是他的同門師兄、處處與他作對的壞師弟申公豹;第二位就是東海等他的柏鑑。

柏鑑捐軀盡忠報國後,葬於東海之中,遊魂歷經千年未能渡劫,脫體重生。

當柏鑑初見姜子牙,就坦言相告,希望子牙能夠度他脫離東海、超出煙波。

姜子牙不僅讓柏鑑接受玉虛法牒,隨他一同前往西岐候用。隨後,還讓他具體負責督造封神臺。

在姜子牙的幫助下,柏鑑一舉躍升為三界八部首領,成為統領365位正神的清福神。

通過這些細節不難明白,姜子牙對柏鑑而言,雙方不僅沒有矛盾,還有恩情於他。

柏鑑之所以要推開姜子牙魂魄離開封神臺,正是因為他知道天意,姜子牙封神大任和興周滅紂的任務,都沒有完成。

三、無緣天上神仙,姜子牙最終又去了哪裡?

離別師父時,元始天尊對他說,下山封神,輔佐明君,此是天數已定,自難逃躲,待大功告成後,還可以再回到崑崙山上。

姜子牙聽到師父元始天尊的話,心情應該是矛盾的,又是喜悅的。

首先,遇到三界封神,可謂千載難逢,不是每一位修道之人都能遇到,也不是誰遇到了就能抓住此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可時,師父說得清楚明白,自己生來福淺,無緣天庭神仙,只能享人間富貴。那麼,百年之後,姜子牙又該魂歸何處呢?

民間故事傳說中,稱姜子牙曾經想把最好的封神位置留給自己,卻被張有人搶走;又有民間的說法稱,只要姜太公所在的地方,眾神應該退位避讓;還有第三種說法,姜太公成了梁上神仙。

這些故事傳說,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源易緣」認為,姜子牙封神後,被周武王封為侯爵(齊侯),名列五侯九伯之上。

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開周家八百年基業,得使天下太平,斬將封神,建立了居功偉業,充塞天地之間,最終應該又回到了崑崙山玉虛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封神榜中申公豹和聞仲被稱為封神雙坑?
    大家都知道《封神榜》這部影片,在故事中,不僅僅是人間歷劫,所謂的練氣士也在歷劫,不一樣的是,人間的一部分人,過後就只能投胎,只有一部分被封神了,而所有的練氣士人才都統統封神了。在封神榜中,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是姜子牙,執掌封神榜,而後是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女媧娘娘,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其次應該是幫姜子牙引怪的申公豹和聞仲,說起來大家肯定還有一點沒有懂,就先花一分鐘幫大家回顧一下封神榜內容。
  • 姜子牙斬將封神,為何只得了個人間富貴?因為他夠不上成仙的資格
    看到這個結局,我們不僅要問,為什麼姜子牙崑崙修道四十年,對師長恭敬順從,對同門尊重友好,他的道業卻連師弟申公豹都不如,法力連師侄輩都不如呢?他差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看後來有道行的仙家,會有代步工具,申公豹有白額虎,黃飛虎有五色神牛,哪吒有風火輪,黃天化有玉麒麟,他連個自行車都沒有!
  • 看封神:姜子牙為什麼最終並沒有封神或成仙?
    《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封神只是照本宣科,並不具備自主性,且封神敕封的都是已死之魂魄,榜上沒有活著的姜子牙的名字也就沒有敕封姜子牙的可能。到山下宋異人家中閒聊才知道他很守規矩異人曰:「學些什麼道術?」子牙曰:「挑水,澆松,種桃,燒火,搧爐,煉丹。聽聽看,每天做的事情似乎都是些雜務,和打坐冥想、看書了道似乎都沒有太多關係,但為什麼姜子牙算卦的本事很不錯呢?降妖捉鬼其實也還不錯,這些本事是怎麼學會的?
  • 《姜子牙》的糾結:開局一個申公豹,看懂已是姜太公
    文 | 張書樂姜子牙是個糾結的人,無論是在封神裡,還是在《姜子牙》中。封神中的姜子牙,是個臉譜化的人,他求仙問道不成,就奉命下山得了人間富貴。於是,他成了又一個聞仲,只是相比聞太師,姜子牙戰鬥力五渣和幸運度滿分罷了。
  • 姜子牙享盡人間富貴,紅樓夢賈家四代而亡,榮國府因何「塌了樓」
    這句話實際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要看一個家族是不是貴族,就要看他能富貴幾代,如果不超三代而終,那麼這個家族再富也是暴發戶,而如果能延綿三代以上,還不顯衰相,那麼這個家族就是貴族無疑。說到享受人間富貴,最著名的莫過於姜子牙。
  • 封神演義中,連紂王都封神了,這八位鼎鼎大名之人卻未被封神
    NO.1 姜子牙說出來很不可思議,作為敕封周天神明之人,姜子牙自己卻未能封神,只能享受百年人間富貴,歷經生老病死,在輪迴沉淪。關於這點,其實也有兩個說法。一是因為元始天尊早就為他批命,仙緣不厚,只能享人間百年富貴,聖人之言,玉帝自然得給面子,所以姜子牙辛辛苦苦封神一場才什麼都未能撈到。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姜子牙封神之時野心太大,想把自己封為天帝,故將所有神位都敕封出去後,才準備敕封自己,卻不想敕封時,口誤將自己名字說成了張百忍,導致張百忍被封為天帝,自己再無神位可封,只能留在凡間,享受生老病死。
  •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實力如何?如果操作好就是神
    姜子牙姜子牙自身實力:仙道難成,只能享人間富貴之所以選擇姜子牙作為封神者,並非因為姜子牙實力多強、修為多高、與元始天尊關係多好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於是元始天尊叫來姜子牙,問他修煉多少年了。原來姜子牙自三十二歲上崑崙山,而今已是七十二歲了。但因為資質平庸,仙道難成,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享受人間富貴。
  • 封神榜裡面姜子牙為什麼沒有被封神
    姜子牙的前世曾經有一個飛熊精找元始天尊拜師,元始天尊說他只收人,不收妖,飛熊不死心,跪在元始天尊床前不起來。元始天尊一覺睡了三百年,飛熊早已化為塵埃,只有魂魄在床上飄來飄去。元始天尊感其真誠,讓他轉世為人。這便是姜子牙,名尚,號飛熊。
  • 申公豹不夠壞,蘇妲己不夠美,一部《姜子牙》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今天是《姜子牙》上映的第5天,它成為票房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也是國慶檔話題度最高的電影。《姜子牙》的製作團隊與《哪吒之魔童降世》並不是同一個,而且兩部動畫電影各自同步製作,角色雖然都是《封神演義》裡的角色,但其實世界觀並沒有打通。
  • 姜子牙主持封神,到頭來自己卻無神可封,算不算被元始擺了一道
    封神大業,姜子牙忙前忙後,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然而,當所有戰死的、倖存的都先後接受封賞時,這位勞苦功高的主持人卻無神可封。而元始天尊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句:子牙,你與仙道無緣,但可享人間富貴。這如果換做其他人,絕對爆粗口:TMD玩我吧。
  • 姜子牙手下的七員大將,都是封神榜上的大神,李靖都只能排第七
    在封神榜中姜子牙是個神秘又特別的存在,雖然最終沒封神,但他自己卻是封神之人,故有「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之說。這麼厲害的姜子牙手下從來不乏悍將能人,其手下也都是封神榜上的大神們,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戰鬥值爆表。
  • 《姜子牙》「小怯而大勇」的申公豹:他,躁動了平凡人的英雄夢想
    這也是我看完《姜子牙》以後,對他這個角色印象深刻的根本原因。一個角色之所以可以被稱得上成功,要看他是否能給觀眾帶來可貴的正向力量。申公豹的英勇贏得了觀眾的認可,也讓身為凡人的我們,躁動了那顆曾經想要成為英雄的「夢想」。一、敢不計後果地相信一個人。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沒有封神,此外還有七位也沒有,你知道嗎?
    看過《封神演義》的人都會知道,有這樣一個結局,就是申公豹這樣一個負面的角色最後卻得道成仙,而姜子牙沒有。其實在姜子牙還沒有下山。元始天尊在挑選人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姜子牙生來福薄,很難得道成仙。所以派往人間,去享受人間的將相之福。
  • 我為什麼喜歡《姜子牙》
    這也是姜子牙憤怒的原因,他到底做了個什麼神仙,連一人都護不住。這是姜子牙的反叛,不同於哪吒反叛世俗落後眼光,姜子牙判的是一個體制和公權力。而電影到這裡,又有了第二層的反轉,本想送小九去歸墟轉世的姜子牙被九尾攔住,知道了更暗黑的真相,原來連起這宿命鎖的正是師尊本人,他讓九尾魅惑紂王發起大戰,這樣他才可以以「救世」的姿態一統三界。被師尊許諾事成後會入封神榜的九尾答應了師尊,但結果不僅沒有被封神差點害死自己,還導致她的狐子狐孫永世不得超生。
  • 為什麼殘暴的紂王能封神,仁慈的姬昌卻不能封神?
    然而,即便是如此之壞的紂王,生前享盡人間之福,死後呢,還封神臺走了一遭,加封為天喜星,專管凡人婚姻幸福的天喜星,乃至於千百年後,還有資格享受無數善男信女的香火。 所謂生享富貴,死有尊榮,事情就能有這麼尷尬。 然而,這是為什麼呢?
  • 申公豹:道友,請留步
    姜子牙苦笑,對申公豹賠不是:「你我先後拜入師門,共同學道四十年,情誼自是旁人比不得的。」姜子牙說著,對申公豹揚了揚手中的捲軸:「我這不是要趕著往西岐去,張掛這封神榜嗎?」看著姜子牙手中的封神榜,申公豹的眸中,有一瞬間的猶豫和茫然。
  • 《封神榜》中彩雲仙子死後去了封神太,卻為何沒被封神?
    《封神榜》中彩雲仙子死後去了封神太,卻為何沒被封神?《封神榜》中,偷襲元始天尊的彩雲仙子最終結局如何?彩雲仙子是《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之一,她本是截教女仙,樂享仙道,自由自在。卻經不住申公豹的攛掇和邀請,與三仙島雲霄仙子、碧霄仙子、瓊霄仙子及菡芝仙等五人下山為趙公明報仇。彩雲仙子法力一般,遠不及三霄等上仙,但她卻不自量力,也是想借三霄之力逞一下威風。豈不知這樣逆天而行,哪有什麼好報,最終落得個身死道消,神道都難成的境地。小說中彩雲仙子善使法寶「戳目珠」,專傷人眼睛;曾打傷了黃天化和姜子牙的雙目。
  • 洪荒軼事,姜子牙和申公豹的前世今生
    《太古妖皇訣》遊戲世界觀講述的是巫妖大戰之後的故事,在巫妖大戰若干年後發生了封神大戰,封神大戰因為姜子牙、哪吒、申公豹等膾炙人口的人物,所以廣為流傳。封神大戰中的各路神仙、妖魔鬼怪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呢?其實在太古妖皇訣的世界中可以窺見一二……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一句「道友請留步…」不知導致多少修行者千年道行飛灰湮滅的搞事情專業戶「申公豹的故事……」且看申公豹在《封神演義》第一次出場時和姜子牙的一段對白。申公豹怒色曰:「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領,道行不過四十年而已。你且聽我道來。
  • 封神演義周公的封賞怎會在姜子牙前面?他才是周朝重要的締造者!
    《封神演義》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非常有名的神異小說,主要改編於商末周初的這一段歷史,用神話的方式將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裡面主要描寫的是道教弟子姜子牙奉師傅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伐紂,討伐暴君的故事,但因為受到通天教主的弟子和申公豹等人的阻攔,從而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封神大戰。
  • 總是和姜子牙對著幹?其實,他一直想證明自己
    1990版,第一個通過天象發現有妖想要為禍人間的,都是申公豹。師傅從申公豹眼裡看到了對功利的渴望,他擔心的不是申公豹降妖失敗,而是申公豹下山之後沉迷於人間的權力與功名。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申公豹成為殷商的國師,他曾一度勸姜子牙與自己聯手輔佐帝辛,享受榮華富貴。因為在他看來,能夠成為國師,就是對自己能力最好的證明,也是對師傅「眼瞎」的一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