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享盡人間富貴,紅樓夢賈家四代而亡,榮國府因何「塌了樓」
中國俚語有云:富不過三代,而貴族則要三代以上才能養成,這似乎是個悖論。
這句話實際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要看一個家族是不是貴族,就要看他能富貴幾代,如果不超三代而終,那麼這個家族再富也是暴發戶,而如果能延綿三代以上,還不顯衰相,那麼這個家族就是貴族無疑。
說到享受人間富貴,最著名的莫過於姜子牙。
當時商周大戰落下帷幕,封神榜前,姜子牙將闡截人三教封神榜上人物盡數封神,連申公豹都被封「東海分水將軍」, 而姜子牙卻一無所獲,最後師尊鴻鈞老祖安慰姜子牙:你與仙道無緣,只可盡享人間富貴。
此後,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到齊魯之地,建立齊國,壽享139歲,他和兒子父子二人,輔佐周朝三代天子,他所創立的齊國,後世子孫奮發圖強,延綿600餘年,齊桓公更是建立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其子孫更是遍及大江南北。
論人間富貴,姜子牙真正做到享受盡了,不僅自己富貴,子孫後代富貴600年,這才是大家氣象,貴族之家。
除了像姜子牙這樣的貴族之家,古代大家族中,還有一句名言:「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句話在現在非常流行,是對身在富貴之中的家族的一個警醒,而這句名言出現的三本書:《桃花扇》、《金瓶梅》、《紅樓夢》中,分別形容的正是淪陷於秦淮溫柔鄉裡的南明王朝、流連於富貴中的西門慶,以及「富貴場、溫柔鄉」裡的百年大族賈家。
這三大家族,不能說不富貴,但是都應召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雖富貴之極,但卻沒有培養起貴族的內蘊和氣質。
那麼,到底怎樣的家族,才能成為貴族基因呢?我們不妨從曹翁哭成的《紅樓夢》中,去找尋答案:原來德不配位,真的要人命。
詩書傳家:書香門第林黛玉家,家運命若遊絲,是賈家不祥之兆
在榮國府龐大的關係網中,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絕對是賈政最重視的人物之一,也是拉動賈家這輛馬車向前奔跑的重要力量。
這林如海的家世顯赫:五世列侯,詩書傳家,林如海本人,是前科探花郎,現任欽點的巡鹽御史。
因為有林如海這樣的女婿,既有家世,又有功名,在講究師門流派的明清時期,林如海這樣靠功名取仕的新貴,身邊是有一群代表朝廷新生力量的團體,他們一般都是御史、翰林這樣直達天聽的當朝皇帝的新貴。
賈家擁有這樣的力量,即便自身腐朽,但也能如老樹開新花一樣,重新枝繁葉茂,皇帝也可能顧忌林如海的關係,對賈家有所忌憚。
但可惜的是,林家人丁不盛,繼黛玉的弟弟3歲早夭後,黛玉母親賈敏、父親林如海也相繼去世,家運命若遊絲,只留下黛玉這個不能傳宗接代的女娃,孤苦無依。
林如海死後,林家一脈等於絕戶,林家書香門第的資源也一掃而空,對於榮國府來說,這是一種臂膀自斷的悲哀,留給賈家這群酒囊飯袋的,也只是發黴的下場。
在開篇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道:「如今這寧榮兩門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誰知這樣鐘鳴鼎盛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賈雨村表示納罕:「這樣詩書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 」
在賈家第三代、第四代中,寧國府隨著賈敬煉丹修道不理家事,造成寧國府烏煙瘴氣,子孫非但不讀書,而且把聲色犬馬那一套,做得連臉面都不要的地步。
榮國府賈政管家,長子賈珠雖然讀書資質不錯,但卻早夭,賈寶玉因為賈母的維護,一心只想享受富貴;賈赦就更不用說了,自己就是位吃喝嫖賭,賣女兒,殘害人命的老混蛋,更不用說管好子孫了。
不讀書上進,是賈家樓塌了最重要的原因,富貴人人都想長長久久,但若只想享富貴,胡作非為,註定只能走向末路。
門當戶對:高攀的婚姻裡,最容易藏著扶弟魔
賈母這個老祖母很奇怪,她縱容賈寶玉、賈璉等子孫像饞嘴貓似的享受富貴,但卻培養出的女兒、孫女個個知書識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古代都講究門當戶對,但在賈母這裡,從她家嫁出去的女孩,都是嫁入高門。古代講究嫡庶有別,而賈母寧可讓她的女兒、孫女做妾,也要讓女孩高嫁,而高嫁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能為娘家撐腰。
不信你看元春回家省親,本來升了貴妃,又能回家省親是很大的面子,但元春全程沒有喜色,一見面竟然哭得稀裡譁啦,不能自已。
元春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說著又不禁哽咽起來。
可見,元春對於嫁入皇家,並不滿意,而是賈母、王夫人送她到不得見人的地方的。元春的幾度忍不住地哭泣,正是她婚姻不幸的表現。
高攀的婚姻裡,最容易藏著扶弟魔,而元春、迎春,包括探春,無一不是用自己的婚姻,去幫扶娘家這一群扶不起的阿鬥。
其實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門當戶對並不是一種桎梏,而是各方面的旗鼓相當,才可能產生真正的愛情和琴瑟和鳴的婚姻,這種門當戶對,既不是單方面的家世背景,也不單是才情容貌。
而賈母妄圖犧牲家裡女孩的幸福,為自己的子孫遮風擋雨,真的有點婦人之見,沒有胸懷和遠見,看似精明,實際上是犧牲女孩命運,也害了子孫的前途,賈家忽喇喇似大廈傾的結果,賈母也是難辭其咎。
拉幫結派:自私和窩裡鬥,是家族衰敗的根本原因
榮寧兩府上上下下近千人,賈母說人人都是「一個富貴心,兩支體面眼」,整個家族中,沒有一個是為整個家族這個集體擔當的,都是各自只能看到各自的利益,互相爭奪,互相猜忌,互相拆臺。
王夫人作為榮國府的當家人,行事沒有大局觀念。
她為了鞏固自己掌家人的地位,先是安排了自己親侄女王熙鳳做了自己管家助手,隨後為了長長久久地將家族利益掌握在自己手中,用計策劃外甥女薛寶釵嫁給兒子賈寶玉。
賈母為了讓權力不至於都落入王夫人之手,想讓自己的外甥女黛玉嫁給寶玉這個家族繼承者。
因此造成了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激烈鬥爭,凡是榮國府的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都是使勁渾身解數,在別人房中安排耳報神,藉機打擊其他房的人。這種窩裡鬥最激烈的時候,就是檢抄大觀園。
賈家上下正如探春所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而賈家走上不歸路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殺自滅」四字,窩裡鬥,是大家族繞不開的話題。
綜上種種衰敗之相,賈家樣樣佔全,整個國公府上下沒有一點希望的火花,在這樣一灘爛泥的狀態中,賈政這個當家人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會認為是朝廷、皇上不念賈家祖上的功德,不繼續重用賈家,卻沒有從自身入手興利除弊。
最終,不甘心富貴遠去的賈家當家人,正如賈赦、賈政兄弟倆的名字一樣,「賈赦政」,假攝政,真造反,和四王八公一起參與造反的冒險活動,最終將賈家推向不歸路。落了一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下場。
從富貴長保的角度,今古都是一樣的,此三種衰敗之相,一定不要有。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