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運動品牌陷困境,曾和李寧安踏齊名,如今關店超2500家
一直以來,安踏、李寧、特步和361°被大家稱為中國本土四大運動品牌,不管是在銷量還是名氣上,它們都屬於行業第一梯隊,可能比不過耐克和阿迪這兩大巨頭,但這些國產品牌卻在緊追不捨當中。去年安踏的營收就達到了241億元,而361°只有51.78億元,曾和李寧安踏齊名的運動巨頭終究在掉隊,現在服飾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361°的營收停滯不前,利潤大幅下跌,如今關店超2500家,這樣的形勢似乎不太妙。
361°公司2003年成立於福建晉江,在這裡孕育了安踏、特步、鴻星爾克、貴人鳥等眾多運動品牌,說它撐起了運動市場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很多來自晉江的運動品牌幾乎都是從兩三個人的小作坊起家,最後一步一步做成了現在百億帝國。而361°的前身就是華豐鞋廠,創始人叫丁建通,平時在家裡種地,有時候還會吹嗩吶打短工,1983年,丁建通湊了2000元開了一個製鞋小作坊,剛開始都是純手工製作,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於是有了引進機器設備代替人工的想法。
憑藉精美的外觀設計,以及廣告宣傳,做大之後的361°在2009年上市了,一下子這個品牌便在國內享有名氣,成為了安踏、李寧的強勁對手,目前361°旗下有主品牌、童裝以及ONE WAY等。當國內掀起一股電商潮流時,361°卻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而在進軍海外市場的時候遭遇巨大阻礙,在全球開的3000對個門店至今還在虧損,這個舉措導致361°措施了大好機會,在2018年的時候,花了5.57億打廣告,可惜只帶來了0.3億業績的增長,這也預示著361°已經陷入了困境當中。
其實在很多人眼裡361°屬於活躍在三四線城市的「土味」品牌,產品形象一直沒變,所以在時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被年輕人所拋棄,相比2012年頂峰時期的8020家門店,現在只剩下5539家,一年大概要關200多家店,當然不止361°,其它的運動品牌在市場萎靡的時候也出現了關店潮,但361°的主要問題是在產品上,如今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要是無法快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恐怕361°的市場還會繼續下降。
又一國產運動品牌陷困境,曾和李寧安踏齊名,如今關店超2500家!相信很多人對361°這個品牌還是很有印象的,可惜任何品牌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大家覺得361°的產品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