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愚長老|準提法門修持述要

2021-02-19 中密準提

準提法與密教

「準提法門」的全稱為「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法門」,是顯密圓通成佛的心要。而現在我們所俢習的「無上甚深妙密法」——準提法門,亦可說是中國的密宗,簡稱「中密」。密法最早是在唐朝時代從印度的幾位金剛上師傳過來的,其中最有名的,在佛教史上稱為開元三大士——不空、金剛智與善無畏。後來傳到日本就是現在日本的「東密」系統;另一支是從印度傳到西藏的,叫「藏密」。在當時修學準提法或其他密法,只有富貴人家才付得起巨額的供養,可以說是一種富貴法,一般庶民,根本不太可能學到。直到明朝,朝廷鑒(鑑)於不懂教理、濫傳密法的人很多,以至衍生了種種弊害;同時有些偏頗的外道學了密法,如虎添翼,因而嚴重影響(響)社會安寧,遂把它一塊禁了。到了民國初年,密法才又從西藏傳來中土,也有人去西藏求法,密法方又在中土逐漸復甦(蘇)起來。

了凡四訓與準提法

佛教界有一本名著,叫《了凡四訓》,也就是袁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訓。這是袁了凡居士以他學佛的心得,告訴他兒子如何對家庭、對事業乃至對自己修身以及命運的改造方法。

在《了凡四訓》裡,講到袁了凡的學佛因緣,說他有一次被一個非常有名的鐵(鐵)板神算,把他一生的命運算得絲毫不差,譬如官達何位?薪俸幾何?甚至陽壽多少?都算得很準確,使他頓然灰心之至,對生命也不再懷有任何希望了。心想:「反正一生都已註定,再努力又如何呢?」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到了雲谷禪師的道場打坐,竟然一坐三天三夜動也不動,引起了雲谷禪師的注意;「咦!這人似乎有道!居然坐了三天三夜都不曾動過!」

等他下座時,雲谷禪師便問他:「某居士呀!你用的是什麼方法呢?何以能坐那麼久?」他說:「我什麼方法都沒有。」「那怎麼可能坐得那麼久呢?」袁了凡答:「我對世間的一切都已經心灰意冷了,還有什麼妄想好打呢?」「哦!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呀!佛法不講宿命論哦!」雲谷禪師點醒他。

經過雲谷禪師的一番開導,教他持誦「準提神咒」,並且日行一善,做功過格〔我們現在一般的功過表就是自袁了凡後普及流傳下來的〕終於改變了他的一生。原來那位鐵板神算算他沒有子嗣,可是他後來也有了後代,算他命終的那年,他也沒有死,不但沒有死,還活得很長壽哩!甚至官位也高昇了。所以我們學佛要自求多福,不要被坊間算命的哄得團團轉。全聽信那些江湖術士的話,遲早要受害的。

佛法講的是「命運操諸自己」。首先,我們應問問自己:「對自己瞭解了多少?」「用什麼方法來轉化自己的業力呢?」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就數理來說,我們一般人都有可能被人家「算」準的,那是普通人,修道人則是算不準的。不管出家、在家,有在用功,有在修行,命運就算不準。佛法講「一切唯心造」,總要靠自己來努力

南公上師與準提法

十方禪林所傳授的「準提法門」稱「無上甚深妙密法」,是我們「南上師」——南懷瑾教授傳承下來的。他早年從四川禪德袁煥仙老先生學禪,悟明心地,曾在川大、輔大、文大、政大等校授課,可說是當代國際知名的大禪師。而事實上,南師是不能用大禪師來侷限他的。不論儒釋道諸子百家,乃至佛教大小乘的各宗各派他都非常圓融通達,可謂一代大宗師,這種大善知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早年亦曾到西康、西藏參學,遍學一切密法。與貢噶佛爺互為師弟,亦師亦友。貢噶佛爺曾授予金剛阿闍黎的灌頂,頒贈予金剛阿闍黎的資格,其他如紅教、花教、黃教,他都循序取得阿闍黎位,是一位難得而傑出的全科金剛上師。

南師在臺灣幾十年,很少傳密宗,唯獨傳授了這個「準提法門」。因為他曉得密教雖有它非常殊勝的一面,但也有它流弊的一面。唯有準提法融會了禪淨律密,把佛法大小乘,乃至各個宗教門戶都融會貫通了起來。所以懂得準提法門以後,就不會再有宗教門戶的狹隘觀念了。

譬如淨土法門著重持名念佛,而準提法門本身即包含了淨土法門的持名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所以他說過:淨土是個大密宗,禪宗也是個大密宗,而準提法中當然也有禪宗的修持法。六祖告訴我們禪宗是接引上上根機的,好比上天梯:「無門為法門」,沒有方法的方法。「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這是黃檗禪師的一句名言。利根的善知識固然難求,利根的參學者也不可多得。所以過去南師曾說:「我在臺灣這些年,真正禪宗的心法很少用來接引一般大眾,我如果用禪宗的手法,恐怕要『門庭草深三尺』了,一般根器不夠的,接受不了棒喝。」這的確是實話。準提法門圓滿次第本身就是禪宗的心地法門,也就是所謂的「實相念佛」。同時,準提法門也具備了小乘的修行門路,如不淨觀、白骨觀等,因為這些正是準提法門的基礎入手處。他如華嚴、天台等,準提法門正好包括了華嚴法界觀,當然也就有天台的宏大氣象,所以它又稱為「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這些都要仔細去體會。

我個人早期服兵役期間——民國五十八年,因為看了《壇經》而懂得在行住坐臥當中自己用功,沒有人可請教,自己摸索了好多年。後來親近過幾位淨土宗的大德,如懺雲老法師、聖印老法師。我到過南部佛光山讀了五年的佛學院,同時在那裡閉了幾次關,也就在那時,東西精華協會中國總會借佛光山大悲殿打禪七,我們也報名參加,才遇到了南師,這是我個人深覺慶幸的事,能夠遇到明眼宗師,走上正見修行的道路,心裡一直念念不忘,一直懷著感恩的心情。今天來跟各位講解準提法門,首先就整個準提法的綱要向各位做個報告。

文殊菩薩的智慧

準提法門可以由三位菩薩來作為代表。第一位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準提法一開始就觀想頭頂上約二吋高的地方有一個梵文「La」字,大約直徑一吋,放白色光,光明遍照自己全身,乃至遍法界。僅是這個梵文「La」做觀想,就已經透露很多本地風光的訊息了。

以梵文「La」字而言,它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只要你懂得就已經到了,已經看到生命的自性光明了。六字大明咒部份,「剎那頃,空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

亦無虛空之量可得,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這當然是禪宗的心法,當然是諸佛菩薩的本地風光,我們每一個凡夫,人人本具。

到了第四個段落「觀想準提佛母」這一段可以說是文殊菩薩的一個智慧光明,也可以說是境界般若。所謂「境界般若」就是在一切境界上了無掛礙,能與「空、無相、無我」相應了。境界般若純熟了,圓融無礙了,當下也就是實相般若了。所以佛法講般若有三種,有五種。簡單講,有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和實相般若。〔另二種為方便般若和眷屬般若〕

我們一看到文字,懂了以後,反應到心裡,心與文字相應,即是文字般若;從文字上依文解義,境界現前,即為「境界般若」;到了「空、無相、無我」便是「實相般若」了。這是從說明上、分析上來講的,事實上是一體的,也就是一而三,三而一。

到最後圓滿次第就更深了,一切空,甚至連空也空。所以我們一看這儀軌,事實上,整個就是大般若。故準提法門又名「南無七俱胝大佛母準提王菩薩」。何謂「大佛母」呢?佛母乃諸佛之母,而般若亦諸佛之母,故大佛母即大般若。所以準提法即是大般若——般若正觀的法門。我們是不能把它侷限歸於密宗的。因為它雖是密教,卻是別部獨行。同時它又與禪宗、淨土密不可分,所以說它是顯密圓通的無上密法。現在先來介紹文殊師利菩薩,讓各位瞭解文殊菩薩的種種德行與殊勝:文殊菩薩騎著獅子,獅子乃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驚」代表智慧的威德;又文殊菩薩拿著寶劍「慧劍斬情絲」,智慧之劍能夠在一切境界中放得下,這便是文殊菩薩的大智慧。

普賢菩薩的行願

第二位是普賢菩薩,何以稱為「普賢」呢?在他的眼光中,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一個人的修養、眼光到了這個地步是沒有不成就的。因為佛法在恭敬中求,看到所有眾生都是未來佛,都是佛菩薩,則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普賢又叫「普現」——普現在一切境界中。《普賢菩薩行願品》重頌說到:「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在所有的境界上,我們的六根門頭——都是我們的本地風光,都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看不到就是自我染汙了,自性光明被無明覆蓋了。一切外境,都是我們的現量境界,本來都是清淨的,你還要到那裡去找淨土呢?淨土就在你的心念中哪!《維摩詰經》告訴我們:「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就是這個道理了。

所以普賢菩薩的精神啟示了我們:要在任何境界中提得起。普賢菩薩騎的是六牙白象,在禪宗裡有句話說:「香象渡河,截斷眾流」。既能切得斷,當然也能提得起。故普賢菩薩象徵一個人有著大氣魄與大力量。我們有一分的心量,才能成就一分的道業;有十分的心量,才能成就十分的道業,則你與佛菩薩基本上又有什麼不同呢?一個人器量是否開闊,就要看他是否有擔當?在一切苦難中是否能夠臨危不亂、頭腦清明、肝腸熱烈、沉著穩健、迅速應變、轉危為安這是我們學佛法非常重要的理念。儒家的孟子也告訴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同樣的道理,我們想成道,就要學習普賢菩薩踏實踐履、勇於承當的精神。換言之,普賢菩薩象徵福德,在一切境界中你肯去廣結善緣,為眾生造福,解眾生苦厄,你的心裡才能了無罣礙。

準提法門實際上也是華嚴境界。我們知道,華嚴三聖,一邊是文殊菩薩,一邊是普賢菩薩。從文殊的大智與普賢的大行,已顯現了佛陀的本懷,顯現了我們每個人的本地風光。所以,想要得到佛法的受用,你就要學習「提得起」與「放得下」。「放下」,是文殊菩薩的大智慧,「提起」,是普賢菩薩的大勇猛,這便是福慧雙修了

觀音菩薩的慈悲

另外,準提法裡頭,還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菩薩,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如何來的呢?所謂「尋聲救苦、慈航普度」,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行為,舉止言行,都是從身、口、意所流露出來的。眾生根器不同,業感不同,所遭遇的苦難也千差萬別,如何來化解這些林林總總的痛苦呢?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告訴我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如何能夠「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呢?太不簡單了。他並沒有告訴你如何入呀!你一聽就能入流亡所,談何容易?但還是有的,準提法金剛唸誦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可以讓你馬上立竿見影。

金剛唸誦很容易讓你心氣合一,能所雙亡,故金剛唸誦具有其「體、相、用」。其「體」實際上即是大般若,一邊唸誦,一邊把身心放鬆、放空靈,能與「空、無相、無我」相應,當下,你唸出來的咒就不一樣了;若是你又懂得如何發音,所謂「唇齒不動」,只有舌頭在彈動,讓「氣」慢慢從丹田一股股的上來,清清楚楚的,對於身心的調和,效果就更殊勝了。

一般唸佛唸到最後,喉嚨都會沙啞,這是唸佛的方法錯了。正確唸佛的方法是念茲在茲,輕鬆自如的而且,一般唸佛都只是持名唸佛,不曉得除了持名唸佛以外,「觀想念佛」也很重要同時「實相念佛」也要把握得到,如果只老是抓著一句「阿彌陀佛」不放,那要唸到什麼時候呢?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淨念相繼」。何謂「淨念相繼」呢?如果我不唸佛,也不唸咒,可是我的心既不散亂、亦不昏沈,這算不算「淨念相繼」呢?能算「一心不亂」嗎?唸佛要懂得心地法門,懂得「觀心」,當下就是實相,則持名、觀想、實相念佛都具備了,你還到那裡去找佛呢?「佛在心中莫遠求」,這才是真正的佛陀本懷、正法之所在哪!所以我們現在講金剛唸誦部份並沒有偏離主題。

金剛唸誦要唸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空、無相、無我」的境界裡,然後「唇齒不動」,只有舌頭彈動。當然,初步的功力還不到,嘴巴微微動也無妨。「唇齒不動」是金剛唸誦的「相」。而金剛唸誦的妙「用」唸到某時候,全身氣脈都會發動的。這時,自然會有一種空靈的感覺,慢慢讓你達到「心氣合一,能所雙亡」,所以金剛唸誦實際上就是道道地地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發揮到最極點了

希望各位好好把握文殊、普賢、觀音三大菩薩精神的總合,這也就是準提法門之所以如此殊勝的道理所在了,因此對此大佛母準提王菩薩的「顯密圓通法門」,大家宜仔細去體會。

懂了準提法的殊勝所在,把整個儀軌都消化、融會貫通了,然後再來看看其他法門,必能讓你了無掛礙,不再有什麼宗教門戶、宗派門戶的觀念。嚴格而言,宗派之間互相毀謗都是在謗佛、謗法、謗僧的,我們知道了,就不要再犯這個錯誤了

金剛唸誦實際上也是「四大」變化的一個總關鍵。儀軌之中有「觀想虛空與我無二之中,十方起大風輪,風融於火,火融於水,水融於金剛地」,這一段整個都是修證功夫的關鍵所在,也就是報身變化的地方,功夫是非常紮實的。茲以三個綱要分別介紹如次:

我們知道,文殊菩薩代表見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代表修證功夫的次第;普賢菩薩代表我們學佛的行願見地是「體」、是法身;修證是「相」、是屬於禪定功夫方面,修到成就,便是圓滿報身了;行願是「用」,做人做事慢慢通達無礙,等於「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便是妙用,千百億化身,也是妙用。而準提法門具備了見地、修證、行願,可說圓滿無缺

整個準提法的綱要、輪廓都介紹過了。現在我們再來談談細節方面:

修持簡規的由來

儀軌一開始「南公懷瑾上師傳承」。因為我們現在修的準提法儀軌是由南老師傳承整理下來並且一生修持後,慈悲傳授予我們的。依密教規矩,修本法時,應虔稱為「上師」,好像打禪七,稱為「禪師」,談到儒家或道家,又稱「先生」一樣。事實上,名稱只是禮儀上的表相,只要心中曉得南師的確是位希有難遇的大善知識,本法所傳承的就是上師的教化就好了。

「準提法修持儀軌簡要」,按照一般密宗的規矩,師生之間對彼此德行沒有相互深入長期的考察了解之前,是不可以傳法,否則彼此都要背負因果。而且,沒有灌頂,連法本也不能讓你看的。當初,我徵求南師的同意,從法本裡綱要性的把它摘錄出來,再經過南師核可之後,才成為現在與大家結緣的「儀軌簡要」,以方便初學者的行持。至於「灌頂」方面,就看各位將來是否有機緣得到灌頂,或直接得到了佛菩薩的加持灌頂了:只要你坐到一心不亂,在一片光明定中,也就等於得到準提菩薩的智慧灌頂,也就是十方佛菩薩般若光灌你之頂了。

兩個層次與五個段落

準提法有兩個層次,五個段落,第一個層次叫「生起次第」,第二個層次叫「圓滿次第」,現在分別介紹給各位:一般人心中都是亂糟糟的,妄想一大堆,沒有一個中心目標,而準提法的修持有次第、有步驟,讓你心中有個依止,讓你心中升起一個軌道來,使你能夠繫心一緣。只要按照這個階梯去走,你就可以把整個準提法融會貫通起來,達到攝心,調心的效果了

簡言之,「生起次第」就是有為法,在我們的「見聞覺知」上,使我們能夠體會得到,而且確實的感受得到。你能按照這次第方法去用功,必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所以說,準提法是「三根普被」的,不管上、中、下根器皆可修持,同時,有許多法門忌諱很多,像有的咒語禁止吃大蒜,唯獨準提法百無忌諱,可說是個極為方便的法門。

生起次第有四個段落,一直到「持誦準提咒」部份,皆屬於「生起次第」,到「圓滿次第」便是第五段落了。那麼,「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兩回事嗎?如果我們對這法門瞭解不夠,根器不夠,很執著,當然還是兩回事。要是懂了,兩者恰恰等無差別呢!

在生起次第唸咒的時候,你當下就進入圓滿次第了,無須再執守著「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在唸咒時,當下就是了,要有這認識,這眼光,你才能體會出這不是普通的法。修持這個法門,應該每天找出固定的時間,持續不斷、有恆心、有耐心,假以時日,必能得到效果譬如每天早上起床時,晚上就寢前,起碼一天固定坐二次;平常時間則可利用在路上、在車上善巧方便的用功

相關焦點

  • 準提法門修持次第如何把握
  • 首愚法師:為什麼密法之中,南上師獨傳準提法
    準提菩薩是準提法的本尊,南上師稱之為準提觀音。準提觀音是六道中的人道,人道觀音就是準提觀音,準提觀音是非常入世的。十八隻手代表世間法、出世間法修行的一個總綱要,代表準提菩薩的見地、修證和行願。 這個法門在印度歷史上是非常風行的。佛教的經典,通常有人翻譯了,就很少有第二個人再翻譯。
  • 首愚法師:準提心咒與全咒功德並無差別
    按:修準提法(南師一輩子推崇準提法門)會遇到持心咒還是全咒的問題,首愚法師在本文中指出,心咒與全咒功德並無差別。準提咒這咒子各位念久了,可把它當作救命神丹一般,念咒心或念全咒都可以。你好好地念,持續地念,便曉得它可以轉化這業報身。
  • 南懷瑾:不可思議的準提佛母與準提法門
    「母」是一個形容詞,因為我們人類和世界上的生物都靠媽媽生出來,所以一個根本的法門產生那麼多的佛菩薩,便叫它做「母」,這個我們要搞清楚。頭腦搞清楚,「佛母」叫「佛媽」也可以;你真懂了,念「準提佛媽」也靈,絕對靈,保證你靈。你不懂,你念「佛母」、「佛袓母」也沒有辦法,要通這個理。何謂「七俱胝」呢?
  • 首愚長老:準提神咒
    準提陀羅尼經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眾生故,說是七俱胝佛母心準提陀羅尼法,即說咒曰:南無颯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南 怛侄他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此陀羅尼,滿八十萬遍,無量劫來所造五無間等一切諸罪,皆悉消滅。所在生處,皆得值遇諸佛菩薩,所有資具,隨意充足。
  • 準提法門
    又《大教王經》云:『七俱胝如來三身贊,說準提菩薩真言,能度一切賢聖,若人持誦,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證得,大準提果。是知準提真言,密藏之中,最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也。』 若有薄福眾生,無有少善根者,無有根器之者,無有菩提分者,是人若得聞此準提大明陀羅尼,若讀一遍,即得菩提分,根器芽生,何況誦持常不懈廢。 由此善根得以速成佛種,無量功德,皆悉成就,無量眾生,遠離塵垢,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首愚長老: 逆境中交付心印
    到了開山寮要動土的時候,我是一臉的烏漆麻黑。動土典禮一圓滿,我就到了香港,大概是1988年5月份,拜會南老師。然後,到大陸寺院參訪,一路晝夜奔波,先後參訪了光孝寺、南華寺、丹霞山別傳寺、乳源大覺寺等,與本煥老和尚、佛源老和尚等結了緣。這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國之旅。大概前後呆了3-5天吧,又回到香港。 到了香港,南老師就開始打我棒子,開始傳法了。
  • 修準提法不需要持戒嗎?
    準提法是釋迦世尊不問自說之法門,是愍念我等後世薄福眾生而說。
  • 兩則流傳很久的準提故事
    ,在他老人家自修的佛堂中,曾經當著少數同學,沐手焚香,虔誠地誦持準提神咒,不到一個鐘頭,竟然在一張潔淨的白紙上,浮現出準提菩薩莊嚴的聖像。……如今,智老雖然早已西歸了;但是,守成法師還健在人間,在臺灣弘化,可以證明智光老法師是一位持誦準提神咒,非常有修持功夫的長老,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的。
  • 準提妙法如何治百病
    佛陀這一生的成道因緣,是遊歷四城門後看到了生老病死,因此他發願要解脫生老病死。我們準提妙法也是跟隨佛陀的腳步。準提妙法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宣,講了四部《準提陀羅尼經》。準提妙法當然是來治我們凡夫種種的生死大病,種種的生老病死。我們凡夫四大不調、百病叢生,各式各樣的病都有。 準提法門用什麼方法來治百病啊?三個步驟:修氣、修脈、修明點。
  • 龍樹菩薩從梵文10萬偈〈準提修持法〉中精選出適宜人間的口訣部!
    釋迦牟尼成佛後,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首次宏揚準提法門——《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及其他相關經典。準提法門,因其異常殊勝,是以代代秘密相傳;直到公元150年出生的龍樹菩薩的大力宏揚,準提法門才公開面世,大宏於天下。
  • 修準提法持誦準提神咒的殊勝功德
    (此咒是觀音菩薩微妙本心):若誦此咒,隨所住處,有無量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集會,又具無量三昧法門。誦持之人,七代種族,皆得解脫。是人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圓滿功德,得無盡辯才、清淨智聚。準提神咒的意義:南無:皈命敬從。能度苦惱。颯多喃:位證無上第一的開士。指準提菩薩。三藐三菩馱:正等正覺。
  • 準提佛母傳承及修法
    過去有七十七俱胝準提佛母——金剛母,於法界中無一人不佑有觀音與準胝者,而準提即觀音之普門示現,準提咒乃法界秘密藏中之三昧王,能出生諸佛菩薩之智德莊嚴,且持誦準提咒觀自身若釋迦牟尼如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金色,圓滿身光,是故稱之為佛母。《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的記載準提咒能夠滅除十惡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殊勝白法的功德。誦持此咒者。不論在家或出家。
  • 準提佛母
    他雖然沒有千手千眼觀音或是白衣觀音那般出名,但自唐朝以後,密宗以及民間信奉,他便是在此所要介紹的準提菩薩了。2準提觀音,梵名為Cundi。又稱準提觀音,準胝菩薩、準提佛母、尊那佛母。準提梵語也,意為清淨之意。自古以來為護持佛法、並為短命眾生延壽護命之菩薩。準提法屬於雜部密教之經典。
  • 無價之寶——準提如意珠~
    持誦準提咒者並能得到五部金剛明王與四大護世天王,共結總持三昧界的護持,所以持誦準提咒者也能得到四天王中的財寶天王所護持。  修持準提法門者能獲得七百億萬如來世尊的光明加持護佑。  更能獲得多羅度母菩薩與金剛手菩薩及彌勒等八大菩薩的吉祥加持護佑。
  • 準提法之準提咒
    另外, 各種密法修持要有很完備的壇場, 準提法不要外備的壇場, 你心裡頭就是壇場, 這也是方便之處。 準提法門經過我所整理的儀軌, 生起次第有兩層意義:第一:在你們剛學佛到現在,就是在生起次第中慢慢培養善根。第二,從修持至大澈大悟也還是生起次第。成佛了就叫圓滿次第。
  • 紀錄片:首愚法師與十方禪林
    後十方禪林籌建會成立,另設「中國禪道學術研究班」繼續書院業務,由首愚及日常法師共同主事,仍請南師及顯明長老擔任導師。課程內容包括見地、修證、行願三者並重,務期僧俗學員個個身心同受鍛煉,志氣博大弘毅,能成為中興佛教之行者,共同為開創十方禪林儲備人才。
  • 殊勝無比的準提佛母
    他雖然沒有千手千眼觀音或是白衣觀音那般出名,但自唐朝以後,密宗以及民間信奉,他便是在此所要介紹的準提菩薩了。  2  準提觀音,梵名為Cundi。又稱準提觀音,準胝菩薩、準提佛母、尊那佛母。準提梵語也,意為清淨之意。自古以來為護持佛法、並為短命眾生延壽護命之菩薩。  準提法屬於雜部密教之經典。
  • 準提佛母焚修悉地寶懺
    南無七俱胝大佛母準提菩薩大哉佛母。願我見聞佛法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禮敬稱讚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承事供養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懺悔隨喜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勇猛精進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慈悲喜舍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行無邊行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發廣大願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願我修學回向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
  • 《準提佛母焚修悉地寶懺》
    《準提佛母焚修悉地寶懺》  大哉佛母無等無倫 一十八臂顯威神 淨口真言唵 修唎 修唎 摩訶修唎 修修唎 娑婆訶淨身真言唵 哆唎南無大準提菩薩 願我行無邊行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 願我發廣大願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 願我修學回向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 願我智慧明了不可說南無大準提菩薩 願我法身無量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