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去拜訪一位國企老總,快進辦公室時撞見一位中年男子匆匆退出。進得門來,老總讓我稍候,只見他電話請來公司的紀委書記,將三張禮品卡上交,並囑紀委書記開張收據給他。交接完成後,他感慨地跟我說:「有些送禮的,死乞白賴,不僅推不掉,還扔了就跑。既然躲不開誘惑,就主動把自己關進『籠子』。」(4月5日《人民日報》)
隨著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黨員領導幹部拒貪防腐的意識越來越強,絕大多數都能自覺抵制送禮等歪風邪氣。但也有少數黨員領導幹部意志不堅定,被商人「圍獵」的。他們落馬之後,往往搬出「過意不去」「放不下面子」等「情不自禁」的外因。
「面對各種誘惑,我認為自己是在革命家庭中長大的,基本的覺悟和素質是有的。但由於對自己過於自信,最終,我倒在了項目上,栽在了金錢面前。」馬萬傑的話具有代表性。落實官員的懺悔書告訴我們,起初他們都能潔身自好,都自信可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緇,但有人在房地產開發商的300萬賄款前「蒙了」,有人從「幾經掙扎收下了第一筆賄金」到「始而慚焉,久而安焉」,有人從油鹽不進的「怪老頭」變成了四面透風的「貪老爺」,終究是敵不過欲望的誘惑,彎曲了人生的脊梁。官員抵禦不住誘惑,歸根結底,還是思想總開關出了問題。
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因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越為高權重的官員,面對的誘惑越多,被「圍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能不能抵禦住各種誘惑,瞎子吃湯圓——心中有數。所以,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該有「危機意識」,面對誘惑,時刻提醒自己:紅線有沒有踩,防線有沒有松,底線有沒有堅守?力求做到少犯錯誤,不犯原則性的錯誤,主動把欲望關進籠子裡去,防範於未然。就像這位國企老總一樣,面對「死乞白賴,不僅推不掉,還扔了就跑。既然躲不開誘惑,就主動把自己關進『籠子』。」在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今天,把欲望關進籠子者是智者。
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首先要把欲望關進籠子裡,不讓私慾過度膨脹。黨員領導幹部能不能把欲望關進籠子裡去,就看黨紀黨規意識強不強。「籠子」是由黨內法規織成的,規矩意識越強的黨員幹部,「籠子」就織的越密,就越能夠防住被「圍獵」,就能在面對貪腐時潔身自好。否則,就是「牛欄關貓」。當前,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就應該好好學習「兩學一做」,織厚關欲望的籠子。
當然,送禮、行賄者走的是一條見不得光的路,做的是見不得人的勾當,黨員領導幹部沒必要為搞邪門歪道者讓路,必須態度鮮明地、義正言辭地拒絕,讓浩然之氣長存。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