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骨質增生》秘方

2021-03-04 先行醫社

增生湯

【來源】林如高,《林如高骨傷驗方》

【組成】澤蘭、紅花、川芎、莪朮、萆薢各6克,穿山甲、當歸、續斷、木瓜、懷牛膝、鹿銜草各9克,甘草、制草烏、制川烏各3克,白花蛇1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散瘀逐溼,通絡止痛。

【方解】骨質增生多是中年以後發生的一種骨關節疾患。中老年人,氣血不旺,加上長期慢性損傷,勞損處氣血凝滯,寒溼侵絡,骨質失養,久久發生退行性病變,軟骨消失,骨面硬化,關節邊緣則發生保護性的骨質增生。方中以澤蘭、莪朮、當歸、川芎、穿山甲、紅花活血祛瘀;木瓜、萆薢、白花蛇祛風逐溼;制川草烏辛熱,能去經絡中寒溼;鹿銜草、續斷、懷牛膝、甘草補肝腎、強筋骨。諸藥相伍為用,共奏散瘀逐溼、通絡止痛之功。用之臨床,常獲奇效。

【主治】骨質增生疼痛。

【療效】多年臨床使用,常獲奇效。

 

  強力熱敷散

【來源】程爵棠,《臨床驗方集》

【組成】川紅花、當歸尾、骨碎補、生大黃、桃仁各9克,白芍、川芎、雞血藤、威靈仙、元胡、透骨草、肉桂、穿山甲、生川烏、生草烏、皂角刺、樟腦各15克,白芥子、羌活、獨活、冰片、幹地龍、宣木瓜各9克,蜈蚣2條,全蠍6克,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

【用法】上藥除冰片、樟腦外,一起烘乾,共研細末,入樟腦、冰片同研均勻,貯瓶備用,勿洩氣。於臨睡前,每取本散10~15克,放入鐵勺內炒熱後,入白酒(適量)炒拌至熱後,速將藥散倒在一墊布上,令患者將患處(足跟)放在藥面上熨之,冷後如上法再炒再熨,連用4~5次,熨至最後1次時,待熱度能忍受時敷於患處,並包紮固定,或再加一熱水袋於藥面上加溫以助藥力。每日換藥1次,至愈為度。

【功用】活血化瘀,散寒祛溼,搜風化痰,軟堅散結,通絡止痛。

【方解】骨質增生之成,多因素體陽虛,腎陽虛則骨失溫煦,「陽虛生內寒」,易致風、寒、溼三氣雜至,久鬱不解,阻遏氣機,痰瘀漸生,客於骨骼,日積凝結,終成骨質增生,或因行走站立過度,或因外傷,損傷骨骼所致。病以陽虛為本,寒溼痰瘀為標。故方中君以紅花、歸尾、桃仁、川芎、元胡、白芍、雞血藤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臣以威靈仙、透骨草、羌活、獨活、宣木瓜祛風溼、通經絡;生川烏、生草烏溫經散寒、通絡鎮痛;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燥溼化痰、溫經散寒、軟堅散結;佐以地龍、蜈蚣、全蠍搜風軟堅、通絡止痛;皂角刺、穿山甲性善走竄,無處不到,善能散瘀通絡,消腫止痛;樟腦、冰片芳香通諸竅,通絡、消炎、止痛;入肉桂助陽溫腎,疏通血脈,能使諸藥不能透達之處,有肉桂引之,莫不透達,故前人有「宣透百藥」之說,兼之為使。再用骨碎補配肉桂補腎陽、通血脈、利關節;生大黃涼血消腫、通導瘀濁。諸藥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散寒祛溼、搜風化痰、軟堅散結、通絡止痛之功。加之藥散炒後,白酒滲透,其溫化散結之力尤著。又藥敷患處,直達病所,故奏效頗捷。

【主治】足跟骨質增生病。跟骨肥大增生,形如骨刺,手按或著地觸之則痛劇。對其他部位上骨刺,亦有良效。

【療效】二十多年來,本人治驗甚多,療效滿意。如治療跟骨骨質增生病45例,經治5~15天後,結果痊癒40例,顯效5例,總有效率達100%。

【附記】據臨床實踐觀察,本方治療足跟骨質增生病,有較好的遠期療效,本組治療病例,隨訪4年均未見復發。其後,為了臨床使用方便、擴大應用範圍,即在方中加入化療發熱劑,用棉紙袋裝藥,每袋裝藥散10~15克,封口,備用。無論何部骨質增生,即取本散一袋,烘熱敷於患處,固定。每2日換藥1次,用於其他部位骨質增生病、關節炎(痛處固定)及一切局部疼痛證,最多貼敷5次,亦可取得較好的止痛效果,多數均獲痊癒。止痛有效率達100%。

 

  抗骨質增生丸

【來源】劉柏齡,《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熟地3份,肉蓯蓉、鹿銜草、骨碎補、淫羊藿、雞血藤各2份,萊菔子1份。

【用法】上藥煎製成流浸膏,加蜂蜜,泛丸,每丸重2.5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2丸。

【功用】補肝益腎,通經活絡,強筋健骨。

【方解】方中以熟地為主,補腎中之陰;淫羊藿興腎中之陽;肉蓯蓉入腎充髓;骨碎補、鹿銜草補骨鎮痛;加雞血藤通經行氣活血以增強健骨強筋的作用;佐萊菔子健胃消食理氣,以防補而滋膩之弊。藥理研究表明,熟地、肉蓯蓉具有抑制炎性肉芽腫的增生和滲出作用;本方有一定的鎮痛效應與抑制增生作用。此可能是刺激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釋放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結果。

【主治】退行性脊椎炎。

【療效】治療退行性脊椎炎1000例,病程短者22天,長者18年。治療1~2月,最長6個月收效。結果顯效(腰痛消失,活動不受限,能恢復原工作)808例,好轉(腰痛顯著減輕,活動功能進步,能恢復原工作或大部分工作)141例,無效51例。總有效率為94.9%。

【附記】凡感冒及其他原因引起發熱者忌服本方。

 

  活絡通痺湯

【來源】蔣利,《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獨活、川續斷、制川烏、制草烏、熟地各15克,桑寄生、丹參、黃芪各30克,細辛5克,牛膝、地龍、烏藥、炙甘草各10克,土鱉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煎2次,分2次服。藥渣用紗布包後趁熱敷於腰部,以溫熱不損傷皮膚為度。

【功用】溫經活絡,養血通痺,祛風止痛。

【方解】方中獨活、桑寄生、川續斷補肝腎、舒筋絡、祛風溼;丹參、烏藥理氣活血,祛瘀通絡;黃芪、熟地、炙甘草補氣養血,扶正祛邪;牛膝、地龍、土鱉蟲搜風活絡,通痺止痛;制川烏、制草烏、細辛溫陽散寒,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腰椎壓迫,達到「通則不痛」之目的。

【主治】肥大性脊柱炎。

【療效】治療肥大性脊柱炎110例,結果痊癒67例,顯效30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2%。

【附記】本方一方兩用,內外並治,可資效法。有助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益腎堅骨湯

【來源】湯承祖,《名醫秘方匯萃》

【組成】黃芪30克,補骨脂15克,骨碎補、甘杞子、幹地黃、當歸、白芍、菟絲子、狗脊、川續斷、川芎各12克,雞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腎養血,和絡止痛。

【方解】頸、胸、腰椎骨質增生,好發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現代醫學稱之為頸、胸、腰椎退行性病變。人體關節和附近的軟組織及血管到一定年齡會逐漸老化,產生解剖上和生理上的變化,由於日常活動時受損傷,逐漸出現骨質增生和軟骨下骨硬化。頸、胸椎的增生可引起眩暈、噁心、嘔吐、視物模糊、頸肩臀疼痛和手指麻木等;胸、腰椎的增生,可引起腰腿疼痛、麻木,活動受限,甚至偏癱或全癱。之所以會發生增生,中醫學認為系肝腎虛損所致,《內經》云:「肝主筋,藏血」,「腎主骨,生髓」,「五八腎氣衰」。因此,人步入中年以後肝血腎精衰少,骨髓生化之源不能濡養筋骨,故出現骨筋痿弱而發生退行性病變。《難經·三十九難》云:「督之為憊,脊強而厥」,頸、胸、腰椎正位於督脈經絡循行線上,髓精不足,督脈失養亦可導致頸、胸、腰椎發生退行性病變;肝腎素虛,氣血不足,風、寒、溼邪亦乘虛侵襲,流注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脊柱附近的筋骨關節肌肉及腰背神經支配的肢體出現酸、重、痛、麻和活動受限。湯氏集60餘年臨床經驗,自擬「益腎堅骨湯」是針對脊椎增生、活動欠利、上肢麻痛而設的一首良方。方中黃芪,為益氣之要藥,能擴張血管改善血行;補骨脂補腎壯陽;骨碎補補腎續傷;菟絲子補肝腎、益精髓;狗脊補肝腎、強腰脊;川斷補肝腎、強筋骨而鎮痛;甘杞子滋陰補血兼能益氣溫陽,以上諸藥共奏益氣補腎之功;幹地黃滋陰降火;當歸補血活血,可修復創傷;白芍柔肝止痛、養血斂陰;川芎活血化瘀,搜風止痛;雞血藤行血補血,通經活絡,為療腰腿疼痛,肢體麻木之品。上藥共奏養血和絡之效;葛根解肌止痛。諸藥合伍為用,益腎養血,和絡止痛。

【主治】頸椎、胸椎、腰椎骨質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動欠利者。

【加減】使用本方時,如夾溼者加蒼朮12克;寒溼者加制川烏、川桂枝各10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附記】本方具有補肝腎、益精髓、益氣血、通絡止痛之功,以治本為主,標本兼顧,是一首療效較著的經驗良方。

 

  除痺逐瘀湯

【來源】呂同傑,《名醫名方錄》第二輯

【組成】當歸15克,川芎12克,紅花9克,劉寄奴15克,片薑黃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威靈仙各12克,桑枝30克,膽南星、白芥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服6劑停藥1天,12天為1療程。

【功用】活血化瘀,行氣通絡,除溼滌痰。

【方解】呂氏認為,本病雖與腎關係密切,但其主症是受累關節及其肢體劇烈疼痛,活動受限,審證求因,乃風、寒、溼、痰痺阻骨脈,經絡瘀滯所致,故治當祛邪為主。本方共分三組藥物。第一組為活血化瘀藥;當歸甘補辛散,苦洩溫通,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有推陳出新之功;川芎辛溫香竄,能上行巔頂,下達血海,旁通四肢,外至皮毛,為活血行氣之良藥;薑黃辛苦而溫,外散風寒,內行氣血,有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祛風療痺之效,以其辛散橫行,對上肢之疼痛尤為專長;紅花辛散,通經活血,祛瘀止痛;劉寄奴破血通經,消瘀止痛,為破血行瘀之要藥;路路通既能行氣又能通絡,與劉寄奴相伍有通行十二經,驅除經絡瘀滯之效。第二組為祛風溼通經絡藥:羌活氣味雄烈,散風之力勝於防風,長於祛風溼,又可通利關節而止痛;白芷氣味芳香,偏重於止痛開竅;威靈仙辛散善行,能通十二經,既可祛在表之風又可化在裡之溼,通經達絡,可導可宣,為治痺證之要藥;對筋骨酸痛、肌肉麻木,皆有一定作用;桑枝苦平,善於祛風溼,通經絡,通利四肢關節,對風溼痺痛、四肢麻木拘攣皆有良好的效果。第三組為燥溼祛痰藥:南星苦溫辛烈,走竄燥溼作用很強,對中風痰壅眩暈或風痰引起的麻痺、口眼歪斜,破傷風引起的項強口噤等皆有一定的作用;白芥子辛溫氣銳,性善走散,能搜胸膈經絡之痰,善行皮裡膜外之痰,風痰氣滯或痰阻經絡,肢體疼痛之症皆可取效。

【主治】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病)。

【加減】本方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除溼滌痰之功效,故凡風、寒、溼、痰痺阻肢體骨節,經絡瘀滯所致各種痛證者均可使用。如氣虛體弱、手麻明顯者,加黃芪30克;項背攣急者,加葛根24克;熱鬱經絡者,加雙花藤30克;溼熱內蘊、口苦者,加黃連9克或梔子9克,龍膽草4.5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一般服30~60劑可愈。

骨痺湯(關幼波)

[組成]杭白芍30~60g,生甘草10g,木瓜10g,威靈仙15g

[功效]滋補肝腎,祛邪止痛。

[主治]骨質增生,包括頸椎骨質増生、腰椎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1劑,每劑分2次服用

[加減]本方多年來用在臨床上治療骨質增生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加減用來治療脅痛、頑固性頭痛以及痺證疼痛等病證。若頸椎骨質增生,加葛根30g、薑黃10g;氣虛者加生黃芪15-30g;疼痛劇烈者加桃仁10g紅花10g。腰椎骨質增生,加川續斷30g、桑寄生30g。足跟骨質增生,加牛膝15g、淫羊藿10g。因方中白芍用量較大,脾弱者藥後會出現便溏甚至腹瀉,此時可加入白朮或蒼朮10~15g以健脾祛溼

相關閱讀

止痙散治療骨質增生病一得

作者/李卓傑

骨質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脊椎炎、頸椎病、腰椎病、跟骨刺、大骨節病等)屬於中醫痺證範疇,亦有稱為「骨贅」「骨痺」「骨痛」等。

其病因病機為腎虛髓虧、骨失濡養或痰濁瘀血,阻於經隧,深入關節筋骨所致。一般在治療上以補腎養肝為主,輔於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

臨床上骨質增生病患者是以痛證為主訴,如頸椎病的頭痛、頭暈、頸項拘痛,痛連上肢;腰椎病的腰痛、腿痛,或痛不可忍,或疼痛纏綿不止。

如何迅速解除患者的痛苦是我們醫生不可忽視的課題。

筆者在多年的業醫生涯中,留神於臨床療效,經近200例的反覆比較,認為止痙散(由蜈蚣、全蠍二藥組成)是治療骨質增生病止痛最速、作用較強的首選藥物。

止痙散功能息風止痙,臨床應用廣,常用於中風、驚厥、偏正頭痛等。止痙散為蟲類藥物,具有善於通經達絡、深挖細剔潛伏於筋骨深處病邪的特點,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病,通經止痛,解毒散瘀消腫,其效甚著。

善用蟲類藥物的近代醫家惲鐵樵認為,諸蟲類藥物的藥效「蜈蚣最猛」。著名中醫大家嶽美中教授亦認為,「餘歷來使用蜈蚣、全蠍之經驗,覺其鎮痙之效,並不顯著,而鎮痛之力特強,用之得法,有立竿見影之妙」(見《嶽美中醫話集》)。愈益證實筆者臨床觀察對路,選藥無誤。

筆者治療骨質增生病,在辨證論治的藥方上常加止痙散,屢有奇效,故不揣淺陋,予以推介。

例一

江某某,女,40歲,住汕尾市城區紅草鎮南汾村,農婦,1994年10月20日初診。

患者經年勞作,於8月初旬突覺左腰腿疼酸甚劇,且患肢屈伸不利、臥床不起,常在夜寐中痛醒,然飲食、二便均正常,在當地中西藥、打針、針灸治療未曾間斷,但無顯效。

X線腰片確診為腰椎病。刻診除左腰腿酸痛外,還有頭暈昏、氣乏,有畏寒感,舌淡少苔、脈虛緩,證系腎陽虧虛,痺阻經絡。處方:

熟地30g,細辛5g,杜仲30g,淫羊藿10g,懷牛膝15g,地鱉蟲10g,川足二條(研衝),全蠍4g(研衝)。四劑。

10月25日二診,患者腰腿痛已減大半,已能自如走動來診。效不更方,續用上方七劑,以鞏固療效。

按:患者初見首診方,笑曰:除川足、全蠍二味,餘藥均已服過多次。我答之,不妨試試我的方藥。

半年後筆者隨訪時患者訴除陰天氣候腰腿稍不適,已無大礙,亦深信不疑止痙散乃治其病之關鍵良藥。

例二

顏某某,女,75歲,住汕尾市區奎山村,家婦,1995年2月9日初診。

患者腰痛腿酸反覆三年,有高血壓史,習慣性便秘史,亦有跌傷史。1月初家務勞作時腰痛甚劇,右腰臀部尤甚,伸屈掣痛,小腹亦痛甚,在外院治療無效而來求診。

刻診:心悸,血壓170/106mmHg,納可,睡眠因腰痛而欠佳,大便2~6天一解,質尚正常。X線腰片:老年性骨質稀疏脫鈣,合併第3腰椎壓縮性骨折;第12胸椎輕度壓縮性骨折。

舌略紅苔薄膩,脈細弦數。證系腎氣虧虛,肝陽上亢,瘀阻經隧。處方:

骨碎補30g,自然銅30g,懷牛膝30g,元參20g,火麻仁20g,地鱉蟲10g,川斷20g,臺烏10g,川足二條(研衝),石決明30g(先下)。三劑。

2月16日二診:腹痛明顯減輕,血壓144/90mmHg,腰腿痛仍如上診。上方去石決明,加補骨脂10g、全蠍4g(研衝),九劑。

2月25日三診:腰痛基本消失,大便1~2天一解,質正常,生活能自理,亦能做少許家務。二診方稍加減,續服七劑,隨訪四年未有大反覆。

按:本例之療效,醫患均意外。筆者體會有二:

1、首診單用川足,腰痛未除,二診加用全蠍,即見捷效,可見二者並用其效倍增。

2、患者三年來多次肌注康寧克通-A,長期服用抗風溼西藥及激素,始有顯效,繼則效微,終無寸效,反致骨質疏鬆益甚,易用中醫藥治療,效亦甚捷,且無副作用,至今四年,僅偶有少許反覆,即進上方,隨之浙愈,可見中藥療效鞏固。

筆者在治療骨質增生病的臨床實踐中,認為於辨證論治處方中加止痙散,可獲迅速止痛、改善症狀令人側目的療效,其實驗室機理有待高明研究。

另之,此二藥不耐久煎,久煎則效力減少,宜研末衝服,一般以川足1~3條,全蠍3~5g為常用有效藥量。一得之見,供同仁臨床參考。

本文刊於《中國臨床醫藥研究》海南出版社第10卷,1998

骨質增生俗稱「骨刺」,可見於人體任何部位的負重關節,以頸椎、跟骨、腰椎、膝骨關節最為常見,是中老年人常見病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患處疼痛,伴酸脹麻木,患者頗以為苦。如跟骨骨刺每在初立、初走時劇痛難忍;頸椎骨刺可引起頸、肩、臂、背部放射性疼痛,頭痛、噁心、眩暈、猝倒。

我治療骨刺,是受20世紀70年代長春劉柏齡先生骨刺增生丸的啟發,他認為骨刺是由於腎虛,不能生髓充骨而致骨的退變。骨刺增生丸(熟地、肉蓯蓉、骨碎補、雞血藤、淫羊藿、萊菔子)有抗增生和鎮痛作用,既使骨質得到物質的填充而修復,又能使經絡暢通而改善症狀。很明白劉先生是在中醫學「腎主骨」的理論指導下擬定此方的。此方不僅對骨刺有效,對其他痺症也有效。80年代中期我去江西講學,萬蘭清教授說她用骨質增生丸治療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效果也不錯。

我師劉氏方之意而變通之。例如我常用的補腎壯骨藥是鹿角片、鹿角膠、山甲珠,取以骨補骨之意;餘如山萸肉、補骨脂、淫羊藿、骨碎補、續斷、狗脊、牛膝、杜仲、桑寄生等,取其既能補肝腎,又能強筋骨。如續斷,《本草匯言》說它「所斷之血脈非此不續,所傷之筋骨非此不養,所滯之關節非此不利」;狗脊,《名醫別錄》說它「堅脊,利俯仰」,《本草求真》說它「凡一切骨節諸疾,有此藥則關節自強。」對骨剌單補不行,還必須補中有通。

骨刺的疼痛有一個特點,即初立、初行即疼痛甚劇,活動一會兒就會好一些,活動後則氣血流通,說明其病乃是瘀滯,所以要因勢利導地使用活血行氣藥(反之,活動久了,如久行久立而致酸痛加劇,則是虛的表現)。其中用於活血最有效的藥是地鱉蟲(蜇蟲)。黃宮繡說它「去血積,搜剔至周,主折傷,補接至妙」,餘則三七、紅花、赤芍、當歸、乳香、沒藥、丹參。用於骨刺的行氣藥最好是威靈仙,《本草正義》說它「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溼停痰,血凝氣滯,……風寒溼三氣之留凝隧絡,關節不利諸病,」《藥品化義》說它「性猛急,走而不守。」我家鄉草藥醫說它的別名叫「九十九條根」,又有「鐵腳」之稱,可知其性通利善行。

以上用藥,綜合起來,我稱作補腎化瘀法。疼痛較劇,夜甚,胃寒肢冷,舌質不紅者,加制川烏、炮南星、細辛、桂枝、附子,則為補腎活血溫陽散寒法。

病例1:袁某,女,50歲。1998年12月19日初診。髕骨軟化,骨刺,上下樓時痛。舌淡,脈沉細。用補腎化瘀法:熟地15g,骨碎補15g,赤、白芍各20g,木瓜10g,續斷12g,淫羊藿15g,紅花10g,威靈仙12g,山甲珠3g(研粉二次衝),川芎10g,當歸10g,懷牛膝10g,炙甘草6g。7付。1月9日複診,膝已不痛,腰酸,食後腹脹。易方調理而安。

病例2:孫某,女,51歲。2000年2月28日初診。頸椎、腰椎、胸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輕度脫出。疼痛,麻木不能蹲下、彎腰。補腎化瘀何疑。淫羊藿18g,骨碎補12g,熟地12g,山萸肉10g,續斷12g,當歸15g,丹參15g,沒藥6g,制川烏10g,桂枝12g,肉蓯蓉12g,巴戟天10g,赤、白芍15g,甘草6g,葛根30g,威靈仙10g。7付。

複診:稍感輕鬆,心煩,失眠,每晚僅能睡4小時。原方加酸棗仁、知母、川芎、茯苓(合酸棗仁湯)、鹿銜草、鹿角片、木瓜、地鱉蟲。

三診:睡眠改善。服藥24付,已無腰脊頸痛之苦,可以打桌球了。改以補腎壯骨為主。原方去川烏、知母、茯苓、葛根,加杜仲、萆薢。

病例3:徐某,女,52歲。2001年11月14日初診。腰椎2—3、4—5突出伴骨質增生,起坐困難,面色不華,背冷,脈沉細,偶有早搏,乏力,每晚只能睡6小時。擬補腎活血,益氣溫陽法。淫羊藿15g,狗脊12g,續斷12g,山萸肉10g,萆薢15g,威靈仙12g,制附片15g,桂枝10g,黨參30g,黃芪30g,麥冬15g,當歸12g,地鱉蟲10g,丹參15g,赤、白芍各15g,酸棗仁20g,炙甘草6g,玄參15g。6付。

複診:轉方時,校醫院大夫誤將「萆薢」抄成「草烏」,但服後其痛大減,起坐已無困難。易方加骨碎補、懷牛膝、熟地。隨訪至今。

病例4:任某,男,73歲。1992年1月18日初診。患頸椎病多年,眩暈,臥時只能右側,不能左側,否則暈眩加劇。指頭髮麻,脈弦滑,舌質正常。擬補腎活血法:熟地15g,肉蓯蓉12g,當歸10g,老鹿角15g(鎊),紅花10g,葛根15g,赤、白芍各12g,威靈仙10g,巴戟天10g,骨碎補12g,丹參15g,黃芪30g,淫羊藿12g。

服藥30劑,眩暈已除。

本文摘自《中國臨床醫生》2003年12期。作者/何紹奇

【組成】白芍30~60g,生甘草10g,木瓜10g,威靈仙15g。【主治】骨質增生,包括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屬腎虛勞損,寒溼滯絡,瘀血內阻者。頸椎骨質增生:症見頸項強痛,轉側不便,牽及單側或雙側肩及上肢疼痛、麻木,並可引起頭暈、心悸、噁心甚至頸項強痛不能平臥等;腰椎骨質增生:症見腰痛、活動不便,牽及一側或雙側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足跟骨質增生:症見單側或雙側足跟疼痛、不能落地行走,清晨起床下地時疼痛加劇,足跟下如踏有硬物感。【方解】本方是由芍藥甘草湯加味而成。方中白芍、甘草酸甘化陰以緩筋急,藥性守而不走;加入木瓜之酸溫,威靈仙之辛溫,加強了柔筋緩急止痛作用,同時取其溫通走竄的功效以達到祛寒、除溼、通絡的目的。全方斂而不守,行而不燥,陰陽兼顧。【加減】若頸椎骨質增生,加葛根30g,薑黃10g;氣虛者,加生黃芪15~30g;疼痛劇烈者,加桃仁10g,紅花10g;腰椎骨質增生,加續斷30g,桑寄生30g;足跟骨質增生,加牛膝15g,淫羊藿10g;因方中白芍用量較大,脾弱者服藥後會出現便溏,甚至腹瀉,此時可加入白朮或蒼朮10~15g以健脾祛溼。【點評】骨質増生俗稱「骨刺」,中醫亦稱之為「骨痺」。「骨痺」病多發於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偶可見到。病因是人到中年後,肝腎開始虛衰,氣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動量減少,氣血有所不足,加之外受寒邪溼氣,客於骨髓,發而為痺。勞傷筋骨者,肝腎自傷,因此,越是青壯年時期運動量大的人和乾重體力勞動的人,進入中老年後如不堅持活動,越容易患此病。本方多年來用在臨床上治療骨質增生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加減用來治療脅痛、頑固性頭痛以及痺證疼痛等病證。【驗案】董某,男,67歲。患腰腿疼30餘年,近來日益增劇,不能轉側翻身,夜間痛甚,徹夜不眠,自覺腰背如針刺似刀割,痛苦萬分,一次曾服5片去痛片,其痛未止,經服中藥數劑未效。來診時正值數九寒天,經檢査發現第四、五腰椎有顯著側彎,右腿肌肉萎縮,X線拍片示:頸VI,胸V,腰IV、V和骶椎大部均顯示唇樣增生,但未發現腫物,曾有多次外傷史,舌淡苔黑潤,脈象沉緊,尺脈沉細。此乃「骨痺」,為腎虛勞損,寒溼滯絡,瘀血內阻,宜遵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先行活血化瘀,祛寒除溼治其標,定其痛,再以溫補肝腎,養血溫經固其本。處方:白芍30g,赤芍30g,生甘草10g,木瓜10g,威靈仙15g,川牛膝15g,骨碎補15g,血竭3g,川椒9g,當歸10g,制乳香、沒藥各9g。服用3劑,疼痛大減,夜能安睡3小時。原方又進3劑,由劇痛轉為隱痛,能翻身和扶杖下床。以骨痺湯為基礎加減:白芍150g,赤芍150g,生甘草60g,木瓜60g,威靈仙80g,川牛膝80g,骨碎補80g,杜仲80g,炮穿山甲80g,熟地80g。上藥共為細末,煉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3次,溫酒調服。服藥3個月,疼痛全止。隨防3年未復發,現病人行動自如,餘症消失。

本文摘自《國家級名醫秘驗方》,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本文作者/張文泰

麩子醋燙熨劑治療骨質增生

作者/楊承岐

 

幾十年來,我在治療骨質增生時常首先向患者介紹麩子醋燙熨劑熱敷法,每每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還不乏痊癒的病例。

麩子醋燙熨劑製法、用法及用量如下:取磨麥子面剩下的下腳料(麩子)置於鐵鍋內炒燙,越熱越好,以不糊為度。然後以1斤麩子1兩醋比例,將醋倒入麩子內拌勻,趁熱迅速將拌好醋的麩子裝入事先準備好的白布口袋內,放於骨質增生處燙熨。如果溫度過高,為防燙傷皮膚可將燙熨劑稍微涼一下,待皮膚能夠忍耐後再燙熨。用量多少以需要燙熨的面積而定,一般1斤左右即可。如果在燙熨過程中燙熨劑溫度低了可將燙熨劑加熱後重複使用,一天最少一次,一次最少一個小時。

 

本鄉患者李某因右側膝關節疼痛,久治不愈而去縣醫院拍片,確診為「膝關節骨質增生」,未在縣醫院治療而找到我處,我給他開了一些一般的消炎止痛藥先止住疼痛,然後告知麩子醋燙熨法,10天後即停止了消炎止痛藥,他堅持燙熨個半月,拍片顯示骨質增生已消失。

 

一日我在公園散步,縣城一位患腰椎骨質增生的患者向我討要治療骨質增生的藥方,我告知他麩子醋燙熨法,他遵法治療一個月後腿痛消失。

麩子醋燙熨劑治療骨質增生的機制,我至今還未搞清。但我國古來就有用醋治療魚骨哽喉的方法,並有骨折後忌醋的說法,說明它可能有軟化骨質或抗骨質生長的作用;麩子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E族維生素,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作用,在適當溫度下可能會滲透皮膚而起到軟化贅骨的作用。

本文摘自《老中醫四十年懸壺手記》,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楊承岐

化骨健步酒

我的病人都知道,我對民間單方、驗方,向來不輕視,所以常有人把好方子傳給我。

1981年初,有一患者因其家屬足後跟生骨刺而艱於行步,欲求一方調治。我對她說,治這病經驗不多,方子可以開一張,但不一定有效。只因這話卻引起旁邊一位候診者的插話說,他曾經抄到一張專治骨刺的民間驗方,經多人試用療效很好,可推薦給我試用。

後來他果然把這驗方抄來了。我一看,什麼民間驗方!這不是我專為中山公園一位老工人開的泡酒方嗎?這個老工人叫魏xx,是五十幾歲的婦女,曾因雙足後跟疼痛不能步行而病休了幾個月,經銀川市x醫院X線攝片確診為跟骨骨刺,外科治療無效,我曾給她開過一個中藥浸酒方。但此方效果怎樣,後怎麼成了民間驗方,我就不清楚了。

大約過了半年,恰巧魏xx因他病來找我,我順便問她骨刺病的服藥情況,才知道她在4年以前,即1977年夏季開始飲用我給開擬的藥酒。他說:「飲到這年秋後,第三料還沒飲完,腳痛就全好了,走遠路也不痛了,直到現在沒再犯過,當時剩下的一瓶藥酒還在哩;」

我問她:「這藥方又是怎麼流傳出去的?」她說:「我好了以後,聽說別人有同樣的病,就讓他照方治療,慢慢傳開了,連外縣都有人找我要方子,都說吃了有效。傳得遠了,誰也不知道是你開的藥方,就都說是民間驗方了。「原來是這樣」,我心裡想,民間驗方原來還有這麼個來路。

過兩天她受我委託,把4年前我給開的原處方帶來了,果然,同所傳驗方完全一樣,內容是:川牛膝、炒杜仲、當歸尾、紅花、醋延胡、威靈仙、玄參各30克,炮山甲15克,共碾為碎塊,紗布包好,用燒酒1.5公斤,浸泡1周(冬季浸泡2周),過濾後裝瓶飲用,每次1小盅,日服二次。

1981年夏季以後,我又甩上述浸酒方去穿山甲,加木瓜15克,雞血藤30克,治跟骨骨刺,連用幾例,療效都好,實有消瘀通絡,滋腎降火,軟堅化骨,使人健步的效能,所以我把改方後製成的藥酒,叫做化骨健步酒。

以後我遇到腰椎肥大增生的患者,也活用此方,把川牛膝改為懷牛膝,當歸尾改為全當歸,再加鹿角6克,白芍60克。

若是頸椎病,則去牛膝、杜仲,改為葛根、羌活各12克,浸酒服法如前,療效也好。但藥名就不能再叫健步酒了。

摘自《新中醫》1991年第2期作者董平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擇業七擇偶,八交貴人九養生

真正的治病,是願意解開自己內心的枷鎖,心開了,身就好了

人活到極致,是節制(深度好文)

請告訴孩子:結婚,儘量找這三種家庭

今年最高境界的一條微信 !(無與倫比)

古訓: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纏於物

19幅醒世圖,叫醒無數人!(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骨質增生的症狀 這些現象是骨質增生的預警
    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會有骨質增生的症狀發生,大都是中老年經常有的現象,那你知道骨質增生的症狀有哪些嗎?骨質增生的食療方又有哪些呢,平時導致骨質增生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骨質增生的症狀(1)第一階段為隱蔽階段,實際已經出現了增生部位,但增生的厚度或長度僅在1~2毫米左右。
  • 骨質增生的症狀 骨質增生怎樣治療效果好
    骨質增生相信是朋友們都不陌生的疾病,事實上在生活中骨質增生這一疾病十分常見,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以及治療工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骨質增生的症狀有哪些,骨質增生怎麼辦,以及骨質增生的預防方法。骨質增生的症狀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存在骨質增生,不妨看一看有沒有下面這些症狀,如果有,那很有可能就是骨質增生所導致的。
  • 兒科各種秘方
    小兒吐血秘方:  蛇蛻一枚,燒為末,以乳服之,頗良。
  • 骨質增生吃什麼藥 中藥治療骨質增生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會出現骨質增生的症狀。骨質增生的症狀根據增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有腰椎、頸椎、膝關節骨質增生等,每種類型都有自己不同的症狀與表現。那麼,骨質增生吃什麼藥?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
  • 骨質增生的症狀是什麼 六大因素導致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一種目前常見的骨科疾病,它嚴重的威脅著人體的健康。骨質增生是慢性勞損性的疾病,主要表現是關節的疼痛,嚴重的話甚至不能走路。那麼,骨質增生的症狀是什麼?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哪些?骨質增生的治療辦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骨質增生的症狀是什麼骨質增生有三種常見的類型,主要是頸椎、腰椎和膝關節。不同類型的骨質增生病因是不一樣的,而且症狀也有差異。
  • 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 這些方法能緩解骨質增生
    在生活中骨質增生是一種比較和常見的疾病,那你知道患有骨質增生的話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嗎?導致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平日裡我們又該如果預防骨質增生的發生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1、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有適當進行體育鍛鍊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鍊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於運動,意義在於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萬應骨痛系列秘方
    其中,有一個妙處就是,貼上藥貼後,如患者伴有骨質增生者,會在第二天(不等)從藥貼處流出液體(流出後不用慌,可用拔罐器輕輕地抽吸乾淨,待下次又有時,任是這樣如法操作),直至液幹,骨質增生也就消失了。此法可謂一舉兩得。以上秘藥秘貼既可單獨進行,也可聯合進行(即秘藥用過後接著用秘貼)。
  • 得了骨質增生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骨質增生?
    80年代,人們由於過重的體力勞動,營養的缺乏,促使身體的各個關節變形,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骨質增生等等。現代人由於生活習慣不好,如電腦遊戲黨、手機黨、麻將黨等等長時間的處於一種狀態下的人,也會引起頸椎、腰椎等各個關節的增生。肥胖人群由於體重的原因而引起的多處增生。那得了骨質增生要怎樣治療?又如何預防骨質增生?
  • 腰椎骨質增生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腰椎骨質增生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時間:2020-12-02 10:20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方面的抵抗力正在減弱,所以,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找上門來,腰椎骨質增生這種疾病的易患人群就是老年人。
  • 骨質增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膝蓋骨質增生是怎麼造成的?
    骨質增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膝蓋骨質增生是怎麼造成的? 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是什麼,現實生活中與骨質增生的原因有關的因素是不少的,一些關節的損傷就是常見的骨質增生的原因。那到底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講講常見的導致骨質增生的原因。
  • 骨質增生是怎麼引起的?要怎麼治療?緩解骨質增生,該怎麼做?
    骨質增生是常見的骨科疾病,患上骨質增生的患者會有關節疼痛,肢體僵硬,以及麻木的現象發生。骨質增生會給正常的生活帶來阻礙,會加重身體的負擔。患者了解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對預防骨質增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那骨質增生是怎麼引起的?要怎麼治療?緩解骨質增生,該怎麼做?
  • 骨質增生有哪些症狀表現?如何有效預防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科疾病了,患上骨質增生的患者常常關節活動都會受到限制,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關節壓迫感,紅腫發熱等症狀。對於骨質增生的患者來說早期發現對我們的病情治療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骨質增生的三大症狀表現。
  • 骨質增生是怎麼引起的?骨質增生自己怎麼調理?你用對方法了嗎?
    骨質增生是身體裡的骨頭出現了異常,屬於骨科常見病,一般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老的人身上,是一種身體衰老的表現。出現骨質增生會影響肢體的活動,會給正常的生活帶來負擔。了解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預防骨質增生的發生。那骨質增生是怎麼引起的?骨質增生自己怎麼調理?你用對方法了嗎?
  • 骨質增生的常見症狀,骨質增生一般表現為什麼症狀?
    骨質增生的典型症狀 高血壓關節積液 關節酸痛 關節疼痛 疲乏 神經痛 癱瘓 吞咽困難 膝關節疼痛心絞痛骨質增生多發於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於中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
  • 骨刺又叫骨質增生,為什麼會攤上頸椎骨質增生?看看你就明白了
    骨質增生一般多出現老年人身上,是人體衰老退化的一種表現,到了一定年齡每個人活動多且負擔重的關節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包括很多腰椎,頸椎骨質增生等等。但由於近年來人們人工作需要長期面對電腦,骨質增生也在越來越年輕化,有很多的青中年人群已經患有頸椎骨質增生。患者的關節骨骼處會出現骨刺,這些骨刺會對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進行破壞,從而引發炎症,還會有疼痛感。
  • 骨質增生的高發人群|這幾類人群更容易發生骨質增生!
    骨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骨質增生,得了骨質增生,上不了樓,彎不下腰,如果壓迫到了脊髓,還可能導致癱瘓、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後果。 近年來,我國骨質增生的發病率呈持續升上趨勢。據統計,45─60歲人群發病率為74%,8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90%。
  • 骨質增生可以治癒嗎?醫生:沒有任何症狀的骨質增生無需治療。
    骨質增生可以治癒嗎?醫生:沒有任何症狀的骨質增生無需治療。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每次出骨科門診。經常有骨質曾生的老年患者急切的問我,大夫,能給我弄點什麼藥嗎,好把我的骨質增生治好。
  • 老人膝蓋骨質增生怎麼治?老年人膝蓋骨質增生該怎麼治療?
    老人膝蓋骨質增生怎麼治?老年人膝蓋骨質增生該怎麼治療?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經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時發現腰椎、膝關節等部位有骨質增生就憂心忡忡,認為骨質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癱瘓。
  • 骨質增生是怎麼回事?教你改善方法,讓你遠離骨質增生困擾
    骨質增生,又叫骨刺,在拍X光照片時,可以看到關節部位的骨頭上會有一些像針尖的凸起。由於它們是人體的骨頭形成的,長得又像刺,所以被稱為骨刺。骨質增生一般會發生在人的頸椎、膝蓋、腳踝等關節比較多的地方。這些部位有骨質增生後會產生疼痛。
  • 骨質增生應該怎麼治療?
    骨質增生應該怎麼治療?骨質增生又叫做長骨刺,它的治療問題一直是老百姓特別關心的問題,骨質增生的治療,既要治標又要治本,所謂的治標,就是針對骨質增生本身這件事情,對他周圍的軟組織所造成的疼痛進行治療,這是一種對症處理,而所謂的治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