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資深外交家、前駐外大使格特·格勒布勒:期待中國在全球治理中...

2020-12-22 經濟日報

5月17日,南非資深外交家、前駐外大使格特·格勒布勒在南非發行量最大的阿非利卡語報紙Rapport上發表評論文章,分析中國召開全國「兩會」後的經濟態勢和對外政策,表示期待中國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文章說,召開「兩會」是中國今年政治議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代表委員們將廣泛討論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以及對外關係。從中國國內來看,儘管疫情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但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強大韌性和內在穩定性,隨著一系列強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出臺,「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將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文章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經濟復甦將有助於緩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因此,美國一些政客與中國「脫鉤」的企圖不太可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他們為掩蓋抗疫不力對中國發起無理攻擊,也將破壞中美雙方執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有利氛圍。文章認為,如果經貿協議難以落實、下階段談判缺乏進展,將是美國政府「自食其果」。

文章說,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讚揚。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轉好,中國政府和企業正向全世界特別是非洲抗疫提供全面援助和經驗分享。新冠肺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攜手抗擊疫情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美國執意挑起病毒起源調查,並企圖向中國「索賠」,不僅不合法理,在國際社會也不得人心。

文章說,中國一直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多邊主義等國際關鍵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與川普政府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持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預計疫情過後國際社會將進一步密切與中國的關係,鞏固雙邊和多邊合作。

文章說,儘管近期部分別有用心的勢力企圖將中國對在華非洲人採取防疫措施污衊為「種族歧視」,但中非關係並未受到一時一事的幹擾。預計中國「兩會」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友誼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相信中非之間「出色的」互利合作也將幫助非洲走出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至暗時刻」,非洲期待中國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格特·格勒布勒(Gert Grobler)曾任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副總司長,其出使足跡遍布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國,現受聘於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專訪:「非洲將中國視作珍貴、忠誠的夥伴」——訪南非資深外交家...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4月1日電 專訪:「非洲將中國視作珍貴、忠誠的夥伴」——訪南非資深外交家格特·格勒布勒新華社記者荊晶「我去過中國3次,中國的發展速度令我驚嘆!」曾擔任南非駐日本、西班牙大使的南非資深外交官格特·格勒布勒近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如是說。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內容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嚴重擾亂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危害逾千萬人口的生命安全,已成當今世界面臨的頭號挑戰。中國有力統籌自身抗疫與抗疫外交,以元首外交推動國際合作,積極引領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 南非專家點讚中國決心致力於氣候治理
    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重要講話,更是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的關注。南非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深政策分析師普拉巴特表示,習主席的講話展現了中國在致力於氣候治理方面的決心,未來中國將在環境治理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 張清敏:外交轉型與全球衛生外交
    2007 年 3 月 20 日,巴西、法國、印尼、挪威、塞內加爾、南非和泰國等 7 國外長在奧斯陸召開專門會議,共同發表了《奧斯陸部長宣言》( Oslo Ministerial Declaration) ,發起了「對外政策和全球衛生行動」( Foreign Policy and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FPGH) ,力求通過外交合作促進全球衛生治理。
  • 格特·格勒布勒:中國一直是非洲珍視的、可靠的夥伴
    本文轉自【光明網】;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和世界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在有效遏制疫情並逐步復工復產的同時,中國積極呼籲開展全球抗疫合作,為許多國家提供防疫物資,派出醫療專家組幫助當地抗擊疫情。非洲和中國的友好關係因合作抗疫而更加緊密。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非洲國家一直通過各種形式支持中國抗疫,中國也毫無保留地與非洲分享經驗,並及時向包括南非在內的非洲國家提供援助。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中國一直是非洲珍視的、可靠的夥伴。
  • 匈牙利外交官員:「中東歐文化教育中心」揭牌 期待中國留學生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匈牙利期待更多中國留學生 本報駐布達佩斯記者 翟朝輝「匈牙利高校教育水平在時代進程中不斷發展,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我們歡迎更多中國學生到匈牙利來留學。」匈牙利外交和對外經濟部國務秘書帕克塞·託馬西奇日前在由匈牙利外交和對外經濟部舉辦的「中東歐文化教育中心」揭牌儀式暨《留學匈牙利》新書發布會上這樣說道。此活動以跨國連線的視頻會議形式,在布達佩斯和北京同步舉行。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匈牙利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和優勢專業學科,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前來就讀,正日益成為中國學生留學目的地國。
  • 張清敏: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重塑中國外交議程
    疫情打亂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抗擊新冠疫情成為內政和外交工作的當務之急;以相互合作與援助為主要形式的衛生外交成為外交工作的重心;首腦外交是全球衛生外交的舵手;多邊外交是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需要;公共外交領域的觀念、制度、治理模式和道德制高點之爭,在後真相時代更加激烈;領事保護工作任務劇增,如何管理在華外國人成為中國外交的新挑戰;數字外交的優勢得以發揮,以安全疫苗和有效藥品為代表的科技競爭尤顯重要;
  • 晚清首位駐外使臣郭嵩燾的外交主張,務實還是不明時勢?
    晚清官員,湘軍創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 在當代的中國近現代史敘述中,正因為郭嵩燾具有這樣的經歷與思想,所以常被視為晚清開明士人的代表,並稱讚他的外交主張與外交成績。但在今天需要辨析的是,是否具有「開眼看世界」的主動性和是否具有極強的外交能力,兩者之間其實並無必然關係。
  • 前駐外大使周曉沛:做好對外工作,要終身磨一劍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 中國前駐烏克蘭、波蘭、哈薩克斯坦大使周曉沛日前接受採訪,講述了他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以下為採訪摘編:1.《中蘇中俄關係親歷記》《大使札記——外交官是怎樣煉成的》《別樣風雨情緣》三部著作,記錄著您不平凡的外交生涯。就個人經歷而言,您是如何接受黨組織培養的,怎樣成長為共和國大使?
  • 駐外隨筆:我在法國、南非、美國過的那些新年
    這是我在駐外記者崗位上的第七個新年。之前在法國、南非各度過了3個新年。每一次在國外過年都特別想念祖國。在全球化的時代,無論是在歐洲、非洲還是北美,人們過新年的方式都大同小異:闔家歡樂或是三五好友一起聚餐,又或是觀看煙花或者燈光秀。不過細品起來,不同地方過新年的方式也有許多不同,同時也能從中一窺其背後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民族性格。
  • 大國軍事外交的核心力量——駐外武官都是什麼級別?
    在我國駐外大使館裡,不僅僅有我們日常所見的大使、公使、參贊們,還有身著「戎裝」的軍事將官,同樣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一、職責駐外武官是我國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大使的軍事助手。主要負責協調我國與所在國的軍事聯繫,加強雙邊合作。派駐的武官數量並不是獨身一人,也有同行的其他軍事人員。
  • 2017年度駐外使節工作會議舉行 盤點外交官閃光時刻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劉會民)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昨天(28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回國參加2017年度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的全體使節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要求使節們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深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舉行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駐外武官中為何只有他們是少將?
    (資料片)      近日,據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官網消息,中國駐日本國防武官徐新華出席2017年日中友好新年會,上述消息顯示,徐新華少將已經接替徐斌少將出任駐日大使館國防武官。原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國防武官的楊旭光少將已經接替張平少將出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國防武官。  「武官」在新聞中並不多見,想必不少人對此比較陌生。每個建交國都有武官在駐嗎?
  • 「會議簡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國際形勢...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習近平任免南非、塞內加爾、盧森堡、索羅門群島四國駐外大使
    習近平任免南非、塞內加爾、盧森堡、索羅門群島四國駐外大使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任免下列駐外大使:一、
  • 中國駐外武官身肩雙重使命 足跡已遍布五大洲
    武官,軍人中的外交官,外交官中的軍人,雙重身份意味著雙重使命。一代又一代武官以當好友誼使者、維護國家利益為使命,在異國他鄉留下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中國駐外武官的世界(八一之聲)  62年前的10月,我國首位駐外武官邊章五赴莫斯科上任,開啟了中國軍事外交官走向世界的全新曆程。
  • 多國專家為中國點讚!認同中國在環境治理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更是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的關注。南非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深政策分析師普拉巴特表示,習主席的講話展現了中國在致力於氣候治理方面的決心,未來中國將在環境治理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 開國將軍中的駐外大使:脫下軍裝搞外交,武仗不打打文仗
    軍事與外交本為一體,當一個國家日益強盛起來,外交便成了推動發展的第二隻手。俗語有言:「弱國無外交」,老革命家們豈能不懂這個道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安邦固本,軍委決定組建一支以軍隊幹部為骨幹的外交隊伍。客觀來說,「將軍大使」的名諱只是統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並未參加1955年的解放軍授銜儀式。倘若要較真的話,建國伊始,不論批次,開國將軍中的駐外大使,其實是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三位中將,以及謝甫生、劉新權、仲曦東、劉春、王若傑、李耀文、劉振華、柴成文八位少將。
  • 南非資深外交家批評美方籤署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美國與中國應...
    南非國際關係合作部歐美司前副總司長格特·格勒布勒日前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專訪。格特認為,美英等國無權幹涉中國涉港事務,美方基於國內政治考量出臺所謂的「香港自治法案」損人不利己。希望美國與中國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共同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