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2020-12-14 緩緩有點慢

我從來都相信,那些「不會說話」的存在,都背負著很多很多的記憶,譬如文字、影像、畫作,他們從一個又一個或動蕩不安,或繁華祥和的時代中走來,見過了真正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時代和文明的每一次進步。

所以,對於「藝術是有記憶的」這個觀點,我真的是無比認同的,即便藝術也可能存在一些記憶的「偏差」,但是它們之所以能夠存在,皆是藝術家們付諸於大量的經歷和情感去塑造的,那是對於一個時代最真實的反饋。

不僅文字可以記錄歷史,其實在一幅幅名畫的背後,也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史。蔣勳先生在《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中曾寫到過這樣一句話:「美是人類一路走來艱難的記憶」,這種美在很多時候就是體現在藝術上的,藝術背後的那些記憶,有艱難困苦,有矛盾和割裂,也有走向和諧統一的時候。

藝術,也是歷史的一種載體,也是人類發展軌跡的見證。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從藝術的層面來分析名畫背後所承載的歷史片段,或許我們見識過很多欣賞名畫的角度和方法,技巧、色彩、派別……將歷史和藝術聯繫在一起,不僅角度新穎獨特,也有很硬核的知識內容,可讀性很強。

如同法國詩人保羅·瓦勒裡所說:「年輕人會找到自己的詩人,為了找到自己的詩人,他們日夜期盼。」

名畫背後的世界史,正是我們所尋覓的一首別樣的詩,我們尋尋覓覓地去探求著「真相」,也同時被那些故事所震撼,這是歷史的魅力,也是藝術的魅力。

名畫中令人嘖嘖稱奇的偉大預言

提起藝術,總是繞不開文藝復興時期的。顧名思義,文藝復興是文化和藝術的再度興起,也象徵著希臘主義和希伯來主義的重新融合。

在那個見證偉大歷史的時期,湧現出很多我們熟悉的藝術家,桑德羅·波提切利、李奧納多·達文西、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米開朗基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一段歷史記錄下來,隱藏於各個藝術作品背後。

在當時的歐洲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家族,他們放過高利貸,也當過銀行家,他們資助過藝術,還興建過教堂,甚至誕生了3個教皇、2個王后,是佛羅倫斯13世紀至17世紀時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他們就是「美第奇家族」。

說是美第奇家族推動了這場舉世聞名文藝復興運動也不為過,雖不能說沒有美第奇家族就沒有義大利文藝復興,但絕對可以說如果沒有美第奇家族,或許義大利文藝復興就會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中就介紹了這樣的一幅畫,它描繪了美第奇家族祖孫三代身騎白馬行進於節日遊行隊伍之中的場景,與此同時,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如今看來這幅畫還於是著美第奇家族的未來,歷史中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巧合,藝術也是如此。

這幅畫就是義大利畫家貝諾佐·哥佐利的名作《三王行列》。

畫中的美第奇家族祖孫三代,身著華服,前呼後擁,其中有一個少年騎著一匹白馬,頭戴王冠,身穿金黃色華貴服裝,他就是洛倫佐·德·梅第奇,他後來統治佛羅倫斯數10年,是文藝復興歷史上的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

《三王行列》的這番隆重而奢華的場景,恰巧與美第奇家族的發展軌跡不謀而合,頭戴王冠、身披金袍的洛倫佐·德·梅第奇成就最高,甚至被譽為「偉大的洛倫佐」,他身後的父親皮耶羅·德·梅第奇和祖父科西莫·德·梅第奇,低調而謙遜,追隨於他的身後,協助他帶領整個美第奇家族走進傳奇史話。

從農民起家的一個家族,不僅持續了幾代的輝煌,甚至推進了一場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可謂是一場傳奇了,他們的輝煌是來自家族中幾代人的不懈奮鬥和頑強努力,然後將這些無與倫比的財富投諸於藝術,讓那麼多有著藝術天賦卻苦於貧困潦倒的藝術家們有了全心去完成創作的資本和倚靠,於是才有了當時最大的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有了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藏品達十三萬件的烏菲奇美術館,有了波提切利筆下經典的維納斯形象,有了米開朗基羅刻刀下的大衛。

有意也好無意也罷,美第奇家族終是讓這些藝術不朽,成為傳世經典。

一個漂亮女人間接引發的血案

1789年的七月,法國爆發力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這場大革命讓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也讓法國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衝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歷史上稱之為「法國大革命」。

然而促使這場革命大爆發的導火索之一,竟然是因為一個女人,一個傾國傾城卻又奢華無度的女人,她就是被稱為「赤字夫人」的法蘭西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瑪麗王后的稱號其實並不止「赤字夫人」一個,曾幾何時,她被稱為「洛可可的玫瑰」,她不僅這在時裝、裝飾、室內設計方面獨具藝術的創造力,更是開創了一個屬於瑪麗的洛可可時代,詮釋著屬於皇室宮廷的藝術。

在伊莉莎白·維熱·勒布倫的名畫《手持玫瑰花的瑪麗·安託瓦內特》中,風姿綽約的瑪麗身著一襲華貴的深色長裙,手持玫瑰,莊重中不乏嫵媚與風情。

這位出生於奧地利的法蘭西王后,她優雅美麗又天真無邪,她從小備受寵愛,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她渴望簡單的田園生活,卻又深深地迷戀著奢侈與豪華。

在十四歲的時候,瑪麗嫁給了當時還是法國王儲的路易十六,隨後「穿過兩旁畢恭畢敬夾道歡送的人群,馳向她的命運」。

路易十六溫和卻懦弱,這讓瑪麗更加嬌奢任性,她花錢如流水卻似乎並不自知,甚至傳聞在大臣告知法國老百姓連麵包都沒得吃的時候,「天真」的瑪麗皇后還面帶甜蜜微笑地溫柔問道:「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這個傳聞或許只是被硬加在瑪麗的身上,但卻真實反應出她的一些性格和習慣,這樣形容瑪麗王后,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瑪麗被控訴的又何止這一點?「偷情」、「通姦」等等醜聞的種種指控讓她飽受爭議,她的奢華無度更是讓陷入財政窘迫的法國王室被反對和指責,王室徵收的稅額越來越高,經濟的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社會變得更加動蕩不安。

終於,這些還餓著肚子的人們不得不奮起反抗,點燃法國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而這位曾被認為是「被神選中的王后」的瑪麗王后,最終卻成為了法國第一位被壓上刑臺的「斷頭王后」,面對著所有的羞辱,也背負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於民眾的怒吼聲和革命者的逼迫中,魂斷於斷頭臺上,結束了她38年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用藝術記錄歷史、解讀歷史,不僅是為了銘記,也當時時刻刻帶給我們反思,從名畫中讀懂藝術,從藝術中了解歷史,從歷史中思考發展。

我們的人類社會經歷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經歷過很多戰爭和革命,經歷過改朝換代的時代巨變,但總有一些「不變」的東西,生與死,愛和恨都是無可避免的,也和那些大事件共同構成了人類的進程,所以名畫之中不僅有場面奢華的出行,有家喻戶曉的名人,也有樸素真實的生活,有清晨的一縷陽光和路邊靜靜綻放的花兒 。

當這所有的一切被藝術記錄下來,我們再通過他們去解讀背後的歷史和故事之時,有一種別樣的趣味,像是在通過這一幅幅的名畫,破譯它們背後的「摩斯密碼」,追尋歷史的真相,如此一想,更有些不忍釋卷了。

相關焦點

  • 名畫中的深刻含義,達文西預言世界將毀滅於洪水,背後有何故事
    2012年,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世界末日"。在這之前,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對2012年那一天到來的恐慌,可是最終到來的"世界末日"和平日沒有不同,照常是一個平凡的日子。因此,一直被認為是預言家的瑪雅人也開始被人質疑。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近期比較瘋狂的消息是,切爾西老闆阿布花1.2億美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拍下了世界級名畫《吶喊》,真的是有錢任性!可更多人的關注點在於,真的看懂了這幅世界名畫嗎?《吶喊》由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創作,主體內容是一個絕望的人在橋上痛苦地吶喊,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和恐懼,被公認為「藝術史上的經典」。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欣賞世界名畫呢?
  • 辛普森亂入名畫,學名畫背後的故事,嗯……這些名畫都可愛極了!
    這是一個以經典動畫劇集《辛普森一家》*和知名美術作品為主題的「惡搞名畫」系列。*《辛普森一家》:美國動畫情景喜劇,該劇主要講述了霍默、瑪姬、巴特、麗莎和麥琪一家五口的生活的故事,諷刺性地勾勒出了居住在美國心臟地帶人們的生活方式。
  • 放大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微笑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秘密?
    放大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微笑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秘密?《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創作的油畫,收藏於法國的羅浮宮博物館,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有名的名畫,它最大的亮點就在於畫中人神秘的微笑,而且這幅畫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畫中的女子似乎都是才朝你微笑,這不禁讓人讚嘆達文西高超的藝術水準。
  • 張敢:看懂文藝復興——達文西時代的名家與名畫
    哪怕對西方藝術一知半解的人,也能說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藝術巨匠的名字,腦海中也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創世紀》等名畫的印象。
  • 北京電視臺:邱漢橋帶你走進名畫《遊春圖》背後的故事
    北京電視臺:邱漢橋帶你走進名畫
  • 你所不知道的名畫背後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繪畫是對人類起到廣泛影響的藝術之一。千百年來,無數的繪畫大師們用他們的雙手為後世留下許多傑作。每幅畫的背後必有它的獨特意義和有趣的小故事。 所以,關於這些名畫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 當世界名畫都變成了樂高的畫風……
    如果世界用樂高來構建的話,那麼無人不知的名畫可能會以這樣的風格來呈現吧。ダ・ヴィンチにボッティチェリ、フリーダ・カーロからウォーホルまで、ルネッサンスから近代のポップアートの肖像畫に収まっているのは、お馴染みのLEGOのミニフィグたち。
  • 藝術紀錄片玩兒反向穿越 古代名畫成「網紅」
    ——系列紀錄片《此畫怎講》第一集《搗練圖:傳世名畫C位之爭》,採用真人演繹的形式,再現唐代張萱畫作中的一個個勞動婦女形象和動作。動人的古風旋律中,穿插妙趣橫生的對話,讓這幅經典名畫「活了」。  曲高和寡的傳統藝術如何更好地走進觀眾的視野?名畫背後的點滴故事如何通過紀錄片的形式來傳遞?
  • 陳丹青:當代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真正讀懂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那就是當代的繪畫史上太多的成功作品還沒有等待那些真正解讀他的人存在,太多的作品已經過剩了,所以如今的繪畫市場不是一個以繪畫為主的欣賞,大家先要學會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就足夠了。不光是要懂得畫,但前提就是先要懂得如何欣賞世界名畫,當代的年輕學者們太教條了,總是習慣性地想著從書本上了解知識,那絕對是片面的,太少了。年輕人應該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世界,去尋找關於繪畫的真理。如今的各大美國館,收藏的珍貴名畫太多了,幾乎方便到了一種荒謬的地步。
  • 2020熱門收藏:《世界名畫整版珍郵大全》
    今天,小編就為您推介一套集合了全球名畫和世界珍郵於一體的郵藏界新寵——《世界名畫整版珍郵大全》。這套包括了50個整版、1010枚名畫珍郵的大全套,涵蓋了全球20個國家的50座博物館館藏珍貴名畫,40位國外頂級藝術大師、12位中國繪畫大師的84幅代表作品一次囊括,堪稱當今獨一無二的世界名畫珍郵藝術寶庫。
  • 這個「六一」,帶孩子欣賞世界名畫,和藝術大師一起過節!
    它就是美國著名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代表作《克裡斯蒂娜的世界》因為這幅畫,畫中的小屋也成了熱門旅遊景點。四十多年前,藝術家莫爾在學生時代從同學的明信片上看到這幅畫,就被深深打動;如今,他親手手繪複製出這幅影響他一生的世界名畫,並將和他其他不少手繪複製的世界經典名畫一同來到成都,與愛好藝術的孩子們見面。
  • 一起欣賞世界名畫​背後的故事:《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很多人看到過這幅世界名畫:一個赤裸的女人!但是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這幅油畫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畫中女子雖是赤裸,但毫無色情意味。時至今日,這幅名畫仍被考文垂市博物館珍藏,這幅油畫和葛黛瓦夫人,已經成為考文垂市的「名片」。
  • 圖說| 世界名畫變身防疫宣傳名畫,「拉斐爾」教你洗手
    圖說 | 世界名畫變身防疫宣傳名畫,「拉斐爾」教你洗手 2020-04-16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你看懂摩斯密碼
    你知道什麼是摩斯密碼嗎?這些滴滴答答的聲音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大家好我是小橙。1837年時跨界發明的一項技術,名叫摩爾斯電碼,它可以通過無線傳輸發送你想呈現的信息,一張摩爾斯電碼表,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簡單的語言,通過點和劃,組合出任何你想要表達的句子。比如這個.
  • /維米爾名畫背後隱藏了什麼?
    下周一早上7:30,約定你▼梵谷名畫《瓶中花》成交破億100%成交率,總額達9.47億人民幣10月28日,梵谷作品《瓶中花》在紐約拍場上以16,000,000美金(折合人民幣107,000,000元)的價格成交。
  • 高校校長開設慕課藉由名畫共情歷史 醫學教育有溫度有深度
    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率先製作開設慕課《名畫中的瘟疫史》。上海健康醫學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在人類的歷史上,每一次大瘟疫都深刻影響社會變遷、文化興衰以及戰爭走向。藝術將歷史冰冷的數位化作鮮活的人世,記錄下惶恐、悲傷、無畏與勇敢等。
  • 當刺繡遇上名畫,藝術的再創造!一隻手就能握住的世界名畫……
    刺繡藝術家Ira Pashkevych將世界著名的名畫用刺繡的方式再現了出來。Ira Pashkevych以小縫線製作出如'梵谷'及'莫奈'等藝術家的畫作。只是在將名畫刺繡時,Ira Pashkevych製作成比現有作品尺寸要小的多的作品,所以製作時要細緻和集中精力。
  • 《達文西密碼》,用野史和腦洞解讀達文西名畫!
    又到一年複習周,小曹最近也看了一部燒腦電影《達文西密碼》。這部電影燒腦又懸疑,實為人間好電影,影片還把達文西名畫作為線索,一環扣一環,也讓我知道了許多從未注意也發現的事,讓我們一起康康吧!比如背後的手、猶太人等等。這部影片將人們傳統上認為畫中皆為男性的十三人說成是十二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就連一向為世人崇拜不食人間煙火的耶酥基督,也被作家從"神"還原為"人"。人有私慾,這和文藝復興的主題相呼應,小曹也被這部電影說服。影片還說他結了婚,留下了後代,而耶穌的妻子,就是被他救贖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即圖中耶穌的左邊那位)。
  • 全世界最懂藝術的貓,霸道闖入世界名畫,把所有人逗樂了!
    它不僅能闖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世界名畫裡,還能給你講解藝術發展史,並且還會一臉傲嬌的告訴你:它肆無忌憚地跑到梵谷的畫裡,撓向日葵、咬著鳶尾花、還爬上盛開杏花的樹幹,似乎在一臉威脅地告訴你:還不趕快給我小魚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