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欣賞世界名畫​背後的故事:《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2021-02-19 勤勞小蜜蜂名師工作坊

很多人看到過這幅世界名畫:一個赤裸的女人!但是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

這幅油畫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畫中女子雖是赤裸,但毫無色情意味。

時至今日,這幅名畫仍被考文垂市博物館珍藏,這幅油畫和葛黛瓦夫人,已經成為考文垂市的「名片」。

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

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

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

葛黛瓦搖搖頭,說:「這裡的百姓臉上都寫滿了怨忿,我哪裡高興得起來?」

伯爵生氣地說:「您為了一群賤民而憂愁,真是有失體統。」

葛黛瓦哀求道:「可他們都快活不下去了,您能替他們減輕一點稅負嗎?」

原來,伯爵為了支持英軍出徵,下令徵收重稅,百姓為此怨聲載道。

兩人因此爭執起來,伯爵語氣堅決地說:「我是朝廷重臣,理應為國家分憂。」

葛黛瓦針鋒相對:「您從他們身上榨取的已經夠多了,這次就放過他們吧。」

伯爵氣急敗壞地說:「放過他們可以,除非您赤身裸體地騎馬在城中大街上轉一圈,我就宣布減稅。」

第二天清晨,葛黛瓦夫人果然脫去睡袍,一絲不掛地騎上馬,離開官邸。

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

葛黛瓦光著身子在街上轉了一大圈,但所有百姓卻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始終關閉門窗,大街小巷都空無一人,沒有一個人趁機窺探她的隱私。

伯爵問:「您怎麼知道他們值得您這樣冒險相助?」 

葛黛瓦笑了笑:「如果真心想幫助他人,就不該去想他人將怎樣回報自己,難道不是嗎?」

伯爵點了點頭,立即宣布全城減稅。

多年後,英國著名畫家約翰·柯裡爾聽說了此事,隨即畫下油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柯裡爾說:

真正的高貴,是心中明白自己該去救濟他人時,就勇敢去做,而不會過多考慮他人是否會因此而感恩,更不會因他人的回應而改變初衷。

偽善即使再高明,也敵不過時間的考驗,在事實和危機面前總會真相大白;

真善不需要裝裱,退掉浮華也會一直美麗。

只有真心為人,才會獲得別人的真心對待。

相關焦點

  • 上海性感女子騎馬:你只看到裸女,卻沒看到背後故事!
    她們只看到了這個裸女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個涉及裸體但不色情的故事來看一下著名的Godiva夫人傳說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第二天清晨,葛黛瓦夫人果然脫去睡袍,一絲不掛地騎上馬,離開官邸。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近期比較瘋狂的消息是,切爾西老闆阿布花1.2億美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拍下了世界級名畫《吶喊》,真的是有錢任性!可更多人的關注點在於,真的看懂了這幅世界名畫嗎?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欣賞世界名畫呢?這本由英格蘭裔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查爾斯·亨利·卡芬撰寫的《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或許可以幫助你。本書使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帶你輕鬆了解不同畫派、不同作品的技法與風格,讓你在名畫細節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與樂趣。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不僅文字可以記錄歷史,其實在一幅幅名畫的背後,也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史。蔣勳先生在《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中曾寫到過這樣一句話:「美是人類一路走來艱難的記憶」,這種美在很多時候就是體現在藝術上的,藝術背後的那些記憶,有艱難困苦,有矛盾和割裂,也有走向和諧統一的時候。
  • 陳丹青:當代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真正讀懂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陳丹青:世界上的名畫太多了,但真正懂得欣賞的卻沒有幾個人,太多人都教條了,寧願相信書本上的東西,其他的東西,也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東西。聊到年輕人對於繪畫的理解與欣賞的角度,陳丹青總是提出關於自己的猶豫。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一起回味那悠久的歲月,享受這旖旎的風光。十大傳世名畫總覽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東晉)這是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的,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主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
  • 這個「六一」,帶孩子欣賞世界名畫,和藝術大師一起過節!
    它就是美國著名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代表作《克裡斯蒂娜的世界》因為這幅畫,畫中的小屋也成了熱門旅遊景點。四十多年前,藝術家莫爾在學生時代從同學的明信片上看到這幅畫,就被深深打動;如今,他親手手繪複製出這幅影響他一生的世界名畫,並將和他其他不少手繪複製的世界經典名畫一同來到成都,與愛好藝術的孩子們見面。
  • 辛普森亂入名畫,學名畫背後的故事,嗯……這些名畫都可愛極了!
    這是一個以經典動畫劇集《辛普森一家》*和知名美術作品為主題的「惡搞名畫」系列。*《辛普森一家》:美國動畫情景喜劇,該劇主要講述了霍默、瑪姬、巴特、麗莎和麥琪一家五口的生活的故事,諷刺性地勾勒出了居住在美國心臟地帶人們的生活方式。
  • 《三十而已》中被錯認的名畫《睡蓮》,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比如,劇中有一幕是顧佳在王太太家中,看到了王太太買來的世界名畫,見多識廣的顧佳都驚掉了下巴。王太太沾沾自喜地向顧佳介紹:這是她在拍賣會上拍下的梵谷的《睡蓮》。梵谷的《睡蓮》?原來這個土豪王太太,豪是真的豪,土也是真的土。就像顧佳後來對她說的那樣:梵谷畫的最出名的是向日葵,那幅《睡蓮》是莫奈的作品。
  • 畢卡索的畫是怎麼欣賞的?還有很多世界名畫,為什麼我欣賞不了?
    如何欣賞畢卡索的畫?一旦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很多現代主義的世界名畫的欣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文學的角度來解決之,也即一種巧妙的觸類旁通的辦法。接著讀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最後讀卡夫卡的《城堡》與《變形記》當你硬著頭皮把上述的小說讀完,而且在自己覺得依舊不太清楚的情況下一讀再讀,最終你變得開始喜歡讀這樣類型的小說,而且開始去尋找類似的小說來讀之時,那麼恭喜你,你就開始會喜歡欣賞畢卡索的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繪畫了
  • 100幅世界名畫欣賞《向日葵》,將熾熱的陽光表現在畫布之上的人
    上次我們將跟大家一起欣賞100幅世界名畫《吶喊》,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另一幅作品《向日葵》。《向日葵》這幅作品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無論是我們在課本上所見,還是在生活中,他好像到處都有存在過,讓人記憶深刻。《向日葵》這幅作品由荷蘭畫家梵谷所作,現今世界上共有六幅存在。
  • 北京電視臺:邱漢橋帶你走進名畫《遊春圖》背後的故事
    北京電視臺:邱漢橋帶你走進名畫
  • 納粹搶走的名畫:見證600萬猶太人被屠殺,更藏著一個女人的秘密
    今天要說的這幅畫,它打敗了畢卡索的《拿菸斗的男孩》,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名畫。關鍵是,這幅畫,鋪滿了黃金。準確的說,這幅畫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大量的金粉和金箔,金色佔據了整個畫面的百分之九十!這幅畫,叫《鮑爾夫人像》。
  • 你所不知道的名畫背後
    每幅畫的背後必有它的獨特意義和有趣的小故事。 所以,關於這些名畫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受歡迎的名畫。《蒙娜麗莎》令全球無數人著迷,至今仍有許多人揣測畫中女子的身份。有研究學者認為,畫中人是一個名叫LisaGherardini的富家女。女孩的爸爸和達·文西的爸爸是好朋友,達·文西很可能是受父親之命繪製了這幅肖像。 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迷戀,蒙娜麗莎的雙眼暗藏玄機。
  • 名畫與聖經·28|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中的聖經故事
    編者按微信公眾號「藝普APP」在推出「電影中的世界名畫」「放大鏡下看名畫」「境外中國畫整理」「繪畫中的Cosplay」諸系列的同時,近期新增「名畫與聖經」系列。此系列中,我們將「古典名畫」與「聖經文本」進行文圖互讀,共同在西方名畫中探尋「看得見」的聖經故事,一起遊覽世界各地珍藏了無數繪畫珍品的藝術館和博物館。
  •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名畫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但其實她們的身影倒是為我們所熟知,我們經常在美術館藏品,甚至日本餐館的裝飾畫中看到她們,但我們對她們以及她們背後的故事知之甚少。該書通過講解日本浮世繪八大家和其模特、紅粉知己、助手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這些被人遺忘的才女們,同時更加了解日本的浮世繪文化。
  • 客廳掛什麼名畫好?精美的當代名人名畫作品欣賞
    客廳掛什麼名畫好?最常見的客廳裝飾畫選擇靜雅自然山水畫作為合適,山水畫總是能給我們一種鄉村田園生活的自然靈感氣息,也更是現在我們追求的簡約生活的最佳裝飾選擇。水賦予山靈感,山又激起水的靈性,能配得上你的家居的名,當數山水畫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些精美的當代名人名畫作品吧。
  • 馬背上的內蒙古|草原初探 認識內蒙古馬文化
    圖片來源:劉鯨魚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推出內蒙古馬文化旅遊品牌——「馬背上的內蒙古」,通過定製化馬幫遊歷的體驗形式,串聯當地多元的歷史文化,帶遊客體驗原生態的牧民人家、宴飲、音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奉上一場融合豐富文化內涵的草原深度旅行。
  • 你看到的不⼀定是你看到的——世界名畫背後的奇趣故事
    一時任性毀一生——《夜巡」》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 倫勃朗創作的的《夜巡》和委拉斯凱茲的《宮娥》以及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公認為世界三大名畫。荷蘭畫家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創作於1642年的《夜巡》更是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馬背上的「追風少年」
    馬背上的少年,恰似御風而行。8月12日上午,西藏自治區那曲市2020羌塘恰青格薩爾賽馬藝術節的重頭戲——場內速度賽馬比賽開始。賽道內,沙塵飛濺;看臺上,座無虛席,吶喊助威。在野外,我都跟馬兒睡在一起。」嚴格的野外訓練,既考驗馬,又鍛鍊人。馬兒要練體力和耐力,人要練駕馭馬匹的技巧,人與馬之間還要磨合。
  • 推薦|馬背上的內蒙古·中國馬都錫林郭勒草原行攝體驗之旅
    千百年來,他們深切地懂得馬的價值,通曉馬的語言,貼近馬的靈魂。在他們漫長的遊牧歲月中,馬與他們自身就像水與草的交融,相扶相依,不可分割。這便是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馬背上的內蒙古——2019年十大主題線路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開展「騎著馬兒遊草原」相關馬文化旅遊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