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微信公眾號「藝普APP」在推出「電影中的世界名畫」「放大鏡下看名畫」「境外中國畫整理」「繪畫中的Cosplay」諸系列的同時,近期新增「名畫與聖經」系列。此系列中,我們將「古典名畫」與「聖經文本」進行文圖互讀,共同在西方名畫中探尋「看得見」的聖經故事,一起遊覽世界各地珍藏了無數繪畫珍品的藝術館和博物館。
今天是「名畫與聖經」系列第28期:荷蘭黃金時代偉大畫家倫勃朗早期名作《好撒瑪利亞人》及其中的聖經故事。
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
The Good Samaritan, by Rembrandt
布面油畫,1630年
英國倫敦華萊士收藏館藏
1《好撒瑪利亞人》
前幾年網上曾經熱議「好撒瑪利亞人法」(Good Samaritan Law),是給傷者、病人的自願救助者免除責任的法律,目的在於使人做好事時沒有後顧之憂,不用擔心因過失造成傷亡而遭到追究,從而鼓勵旁觀者對傷、病人士施以幫助。但是鮮有人知道這是源於《聖經》中「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那麼這個比喻說的是什麼事情呢?
「好撒瑪利亞人法」(Good Samaritan Law)
在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一位自大的律師想要試探耶穌,以表明自己對法律的通曉,也讓耶穌答不出來而出糗,所以他向耶穌提了一個《舊約》中比較困難的問題:舊約中說我們要愛「鄰舍」如己,那麼誰才是我們的鄰舍呢?我們應當去愛誰呢?對此,耶穌講了一個「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一個人從耶路撒冷要去耶利哥,這條路是一條險峻的山路,而且這段路上有很多強盜藏身出沒,而這個人就不幸落到了強盜手中。他被搶走了財物,連衣裳都剝走了,又被打了半死丟到路上。路過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是猶太人中地位較高,而且跟這個提問的律師一樣,都是對《聖經》裡面記錄的律法十分精通的人。他們見到這個垂死的人都繞了過去,生怕給自己惹麻煩。這時又有一個撒瑪利亞人,就是被猶太正統人士所鄙視的人,不光出手救人,幫他包紮,還扶他到自己的牲口上,帶到客店裡並自費託店主幫忙照應。這個人不僅被自己看不起的人幫助了,還被救了一命。耶穌藉此教育這個自大的律師,不要自大,好好去愛別人吧,不論國別、宗族、身份、地位。因此,這則比喻成為重要的篇章,記錄在《路加福音》中: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路加福音 10: 29-37 和合本)
「好撒瑪利亞人」最早出現在6世紀拜佔庭手抄本的細密畫中。中世紀許多教堂的彩色鑲嵌玻璃窗上都有對這一故事的描繪。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這一題材屢屢出現在藝術家們的畫布上,其中尤以倫勃朗(上圖)和梵谷臨摹德拉克羅瓦的同名作品(1890)最為著名。倫勃朗的《好撒瑪利亞人》描繪是撒瑪利亞人正在將受難者扶上自己的馬匹。這是倫勃朗早年代表作之一。
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局部
畫面後景描繪了一個人正在從井裡打水,《聖經》中耶穌曾將自己比作水井、泉源,並說出著名的「喝了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這裡這個從井裡打水的人仿佛在提醒觀看畫的人:快從井裡汲取生命的泉水吧。
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局部
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局部
倫勃朗《好撒瑪利亞人》局部
畫中好撒馬利亞人是中東人的打扮,但是不論建築還是其他人的衣著,卻是畫家時代的樣子,點明了這幅畫是一幅有教育意義的宗教畫作。
梵谷《好撒瑪利亞人》
73cm× 60cm布面油畫,1890年這幅畫是梵谷依據德拉克羅瓦原畫
羅朗斯的石版畫所作的臨摹
在梵谷的畫作中,表現的是好撒馬利亞人正在將垂死的人扶上自己馬背的情景。眾所周知,梵谷曾是一名牧師,他經常在畫作中表現宗教意味,或是自己對勞苦大眾的同情或崇敬之心。那麼在這幅畫中,他是怎麼表現這一場景的呢?畫中被劫的猶太人膚色蒼白,奄奄一息,他裝財寶的箱子已經被劫掠一空,掉在路旁。祭司已經走遠,而利未人也忙不迭地正低頭走開。他們倆的背影已經融入到慘澹的景色中,顯得冷漠淡然。只有身著短衣的好撒馬利亞人在救助這個垂死的可憐人,他鮮紅的帽子仿佛照亮了畫面,從短衫和短衫下露出的強壯有力的肌肉線條,我們能猜測這也是一個需要勞苦工作的人。他在救助這個孱弱而富有的猶太人,而著長衫的與這個猶太人同族的兩個「高等人」早已冷漠地走遠。
2畫家:倫勃朗
▲ 倫勃朗自畫像
這幅《好撒瑪利亞人》的作者倫勃朗(Rembrandt, 1606-1669)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卡拉瓦喬式的明暗對比,將戲劇性的強烈對比發揮到了極致:他擅長使用光線去強化主要部分,同時喜用深色背景,以讓深色背景去弱化次要部分,這種獨樹一幟的光影效果,成為倫勃朗繪畫的重要標誌。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夜巡》,這幅畫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委拉斯凱茲的《宮娥》並稱「世界三大名畫」。
▲ 倫勃朗的代表作《夜巡》
倫勃朗還是一位善於發掘人物內心世界的藝術家。在大量的肖像畫作品中,眼睛是倫勃朗描繪的重點:他通過對眼睛的描繪,能夠將人物的瞬間情緒直接傳達到人的內心。可以說,倫勃朗是幾百年來第一位真正開始忠實於內心世界、忠實於自己的藝術家。也正是由於此,從他一系列自畫像中[參閱藝普APP公眾號文章:《倫勃朗油畫自畫像全集》],能夠感受到倫勃朗一生內心的起伏變化。
▲倫勃朗《自畫像(1655)》局部
3華萊士收藏館
倫勃朗這幅《好撒瑪利亞人》現藏於英國倫敦的華萊士收藏館(Wallace collection)。華萊士收藏館不太大眾但絕對讓人驚豔,藏品來自哈特福德家族的私人收藏,藏品包括裝飾器皿、雕塑、瓷器、鐘錶、家具、油畫以及武器甲冑等。館內藏有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大量繪畫作品,其中尤以十七和十八世紀法國、荷蘭和弗蘭德斯的經典畫作為亮點。布歇的《蓬巴杜夫人肖像》、弗拉戈納爾的《鞦韆》、魯本斯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哈爾斯的《笑臉騎士》等都藏於此。館內每個房間均配以不同主題顏色,可以近距離欣賞藝術品。
華萊士收藏館(外景)
華萊士收藏館(內景)
Front Hall
華萊士收藏館(內景)
Billiard Room
華萊士收藏館(內景)
The Front State Room
華萊士收藏館(內景)
Large Drawing Room
華萊士收藏館(內景)
The Small Drawing Room
博物館地址:Hertford House,Manchester Square,London,W1U 3BN,England
官網:https://www.wallacecollection.org/
開放時間:周日 - 周六上午10:00 - 下午5:00,門票免費。
* 特別感謝Jessy、周曉東為本文撰寫所提供的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