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作為屬下一般都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領導保持高度的一致,並毫不猶豫地按照領導的決定去執行。
但是部分有能力、有思路、認真執著的職場員工,往往會站在自己的業務角度、專業角度和單位目前的利益角度,對領導的決定產生質疑,並直接毫不遮掩的當面硬懟。
這個話題我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曾經的我也是這樣不會轉彎、認為對的事情就放手去做的執著先生。是經歷、閱歷告訴我曾經的我是那麼稚嫩,錯的離譜。事實證明員大多數時候還是領導對得多學些,為什麼領導的正確率相對較高呢,這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1. 眼界和格局不同
當一個人站在60層樓上俯瞰世界和站在地面上看到的景象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地,站在一個部門角度分析問題的你和站在全局角度提出意見的領導,眼界和格局存在巨大的差距。
2.信息掌握不對稱
一個正確的決定取決於你掌握的有效信息有多少,領導接觸社會面更廣,收穫的有效信息更多,因此地做出的決定,相對更為準確。
3.把握機遇的能力不同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後是更敏銳的洞察力、超過常人的見識,因此領導具備更強的機遇把握能力。有的時候,我們質疑領導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卻遲遲沒有出擊,實際那只是順勢而為的機遇等待。
綜上,我以十年的工作經歷和大家分享1點心得體會,那就是:
「兩點之間不是直線最快」
在中學數學幾何中,我們學過這樣一個科學定理,那就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很多人就不自覺地認為,目標實現也是如此。實際上在職場或者其它社會生活中,這樣的公認定理,並不一定適用。
作為下屬,我們更多的是站在科室和本部門工作業務的角度,考慮如何能夠少走彎路快速實現目標。因此,當領導的工作思路中出現「曲線繞彎」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對他說「you are wrong」。
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比如人情世故、社會關係、政策業務等方方面面,有一個環節沒有考慮到都會出現難以挽回的局面。為了打通各個環節,往往要走些彎路,這樣你的長遠目標才會更早實現。
這個原理有點像學術界的「最速曲線」,如下圖所示,曲線上的小球雖然多走了彎路,但是卻更快地實現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