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在我看來,那些被美國不恰當地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徵關稅的國家,正在WTO起訴美國。歐洲和中國都在這麼做。因為當一個國家違反WTO規則時,你就必須在WTO提告它,通過裁決讓它知道,它沒有按照規則行事,必須要改正做法。WTO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如果你覺得誰犯規了,你就去告他。
導讀:在拉米看來,WTO改革應該優先解決兩個問題:升級貿易補貼的規則和打破上訴法庭的僵局。儘管有很多貿易代表認為,WTO改革是十分複雜的問題,但拉米樂觀地認為,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僅需要180天。
本報記者 鄭青亭、姚瑤 北京、上海報導
「如果川普想要退出WTO,我們就必須認真考慮一個沒有美國的WTO。因此,未來我們可能將用『國際貿易組織』(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來替代『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說。
至於川普的話有幾分真意,拉米認為很難判斷,但恐怕有幾方面的可能:第一,川普還沒有考慮清楚,因此立場左右搖擺;第二,川普要通過恐嚇增加談判籌碼,實際上還是要留在WTO;第三,川普已經下狠心要退群,只是時機還不到。
「川普發動的一系列保護主義措施,特別是針對中國和歐盟的,違反了WTO規則。」拉米強調,WTO成員必須要對這些舉動做出反應。他強調,中歐應該根據WTO規則將美國告上WTO法庭,讓WTO的裁決糾正美國的錯誤。
在當前緊張的貿易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呼籲推動WTO改革,拯救岌岌可危的多邊貿易體系。在拉米看來,WTO改革應該優先解決兩個問題——升級貿易補貼的規則和打破上訴法庭的僵局。儘管有很多貿易代表認為,WTO改革是十分複雜的問題,但拉米樂觀地認為,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僅需要180天。
拉米曾在2005年到2013年期間連續擔任兩屆WTO總幹事。如今,他在歐洲一體化智囊團「我們的歐洲」(Notre Europe)擔任名譽主席,最近還被聘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特聘教授。今年12月,他先後在上海和北京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
WTO需要「系統性改革」
《21世紀》:現任WTO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在當前保護主義浪潮的威脅下,全球自由貿易正面臨自1947年以來的「最嚴重危機」。你怎麼看?
拉米:我會加上一些限定條件。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狀況良好,但新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帶來了威脅。只有未來才能證明,我們是否可以屏蔽這些威脅、全球貿易體系是否能夠抵禦這種不穩定。我想現在說還為時過早。當前的優先工作應該是積極地捍衛和加強基於規則的多邊交易體系。
《21世紀》:川普在過去兩年中採取了一系列的貿易單邊行動。哪一個最讓你擔心?
拉米:所有措施都很讓人擔心,因為這代表了一種對貿易的錯誤認識,不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他相信,進口不是好事,出口才是。這是錯的。他發起了一系列保護主義措施,特別是針對中國和歐盟,這些措施違反了WTO規則。這是非常危險的,需要WTO成員做出反應,畢竟開放貿易讓許多人都受益。
我們也承認,開放貿易通過提高效率帶來巨大好處的同時,也給一些人帶來了巨大痛苦。事實是,對於那些受全球化和貿易開放衝擊的人,美國的社會制度未能解決他們的痛苦。這不是一個國際問題,而是美國國內的問題。保護主義不會解決這些人的問題,只會降低美國的經濟效率。這就是為什麼金融市場不喜歡保護主義的原因。
《21世紀》:對於眼下發生的反全球化的趨勢,你認為情形會進一步惡化嗎?
拉米:世界格局的調整一定是一個非常顛簸的過程,有一種看法把目前的中美關係類比19世紀末期德國和英國的關係,但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目前全球聯繫的緊密程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就現階段的全球化程度而言,真的要發生去全球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在20世紀,世界經濟發生了兩次去全球化,我想這在21世紀不會重演。經濟的全球化程度已達到了在面臨政治摩擦時非常具有韌性的階段。
《21世紀》:在2005-2013年之間,你連續兩次出任WTO總幹事,當今的全球宏觀經貿環境和當時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拉米:在部分西方世界,公眾輿論對於貿易的支持度沒有過去那麼高了,具體而言就是在自由貿易當中失利的那部分人,他們更為直言不諱。尤其是在美國,這部分人沒有被妥善地照顧到,這也是川普當選的部分原因。但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全球貿易體系,而在於本土。在貿易不斷開放的過程當中,本土系統該如何安撫隨之在社會中出現的不安。這部分問題超出了WTO的職能範疇,WTO可以做的是通過調整來強化整個體系。在我看來,川普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和做法都不對,但他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WTO需要改革。自1994年以來,WTO規則有過一定的進步,但並沒有進行過系統性的調整。
如果美國要走,WTO可以改名為ITO
《21世紀》:川普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和鋁產品加徵關稅,實際上擴展了WTO允許但很少使用的「國家安全例外」條款的定義。美國這一做法會對WTO的裁決帶來什麼潛在的影響?
拉米:在我看來,那些被美國不恰當地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徵關稅的國家,正在WTO起訴美國。歐洲和中國都在這麼做。因為當一個國家違反WTO規則時,你就必須在WTO提告它,通過裁決讓它知道,它沒有按照規則行事,必須要改正做法。WTO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如果你覺得誰犯規了,你就去告他。
《21世紀》:但如果WTO判美國敗訴,不是會讓美國鐵了心離開WTO嗎?
拉米:如果每次美國敗訴就能威脅離開WTO,那就意味著他們不會把遵守規則放在心上。如果川普想要退出WTO,我們就必須認真考慮一個沒有美國的WTO。因此,未來,我們可能將用ITO(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來替代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預計180天內WTO改革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21世紀》:但美國已經拒絕了歐盟改革WTO的方案,對嗎?
拉米:這只是談判的一個階段。如果我們要開展談判,那麼就有很多戰術立場,但WTO就是談判必須發生的地方。任何談判都需要時間來處理不同的意見。談判代表要談,結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21世紀》:你覺得最終美國會接受歐盟的方案?
拉米:他們不會接受當前的方案。這是一個談判,意味著雙方為了達成共識都要做出一些妥協。
《21世紀》:那麼現在各方就哪些問題應該優先改革有共識嗎?
拉米:我覺得,有兩個問題需要被優先處理:一是補貼規則,二是爭端解決進程。這是當前最緊迫的兩個問題。很多其他的問題可以之後再處理。
《21世紀》:讓我們來談一下爭端解決機制。美國和歐盟就這個問題最大的分歧在哪裡?
拉米:這不是美國和歐盟,而是美國和所有其他成員。美國認為,上訴機制過度解讀了規則,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司法能動性」(judicial activism)。順便說一下,美國只有敗訴的時候才這麼說,我從來沒有見過美國在勝訴的時候會抗議司法能動性。關於法官是否過度解讀司法,這是一個無比複雜的法律問題。
最終,他們是想改進系統,還是想要擺脫系統?這是有關美國立場的重大問號,包括爭端解決機制。至於為什麼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不知道是因為戰術的原因,還是有戰略的考慮。我們不清楚,美國隱藏自己的立場是因為立場本來就不連貫?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談判地位?或是因為他們最終將選擇退出,只是不想現在發生這種情況?
《21世紀》: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今年11月曾表示,爭端解決機制是WTO面臨的三大生存危機之一,這個爭端解決機制的上訴機構成員原本有7位,現在只有3位,還缺的4位由於個別成員的阻撓無法填補。如果這一事態繼續發展下去,到明年12月份,只剩下1位成員。那這個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就沒有辦法運行了,就面臨著癱瘓的威脅。現在要如何避免癱瘓的可能性呢?
拉米:上訴機構的法官遴選如果只能靠全體通過來選舉,那麼就有陷入停擺的可能性,這是對於WTO法規(statue)的一種解讀,其實還有其他的解讀方式,比如法官遴選只需獲得多數同意即可。
《21世紀》:那你覺得WTO改革要取得一些突破需要多長時間?
拉米:關於我提到的兩個問題,我認為18個月就可以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在G20會議舉行之前——如果它是在2020年底舉行的話。
沒有美國領導的WTO
將迎來集體領導
《21世紀》:川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應該從WTO中「被逐出」,因為它作為該組織成員「行為不端」。對此,你有什麼評論?
拉米:他的顧問一說左,而顧問二說右。他們在不同的方向給出不同的信號。我認為,中國一直遵守了入世承諾。可能在某些領域沒有完全達到承諾的精神,尤其是補貼方面的精神。那麼就讓承諾書更加符合精神,這就意味著WTO改革。
《21世紀》:WTO過去常常唯美國馬首是瞻,但現在川普已經聲稱要拋棄它。那麼哪個國家應該成為WTO的新領袖呢?
拉米:這是集體領導。如果美國不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那麼歐盟、中國、日本和印度將成為重頭角色。
《21世紀》:多年來,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這是否意味著在WTO推動多邊談判的前景已經消失?
拉米:不,我們知道為什麼這個巨大的多哈議程尚未完成的原因,儘管已經就很多部分達成一致意見,例如2013年通過的《貿易便利化協議》。
《21世紀》:但是很多發達國家已經轉向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了。
拉米:情況一直如此。你始終同時擁有多邊、區域、雙邊甚至單邊貿易開放措施。它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一直都是共存的。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礎上,WTO提出了一個「最小公分母」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你可以做WTO+雙邊協定。多邊開放貿易與雙邊開放貿易之間沒有任何矛盾,他們之間並不衝突。
全球經濟增速將再放緩
《21世紀》:明年的貿易摩擦形勢如何?如何預測明年的全球經濟形勢?
拉米:我們同朱民先生在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進行了一場討論。正如他所說,目前,貿易摩擦的主要影響是對金融市場,而不是實體經濟,但如果繼續下去,將會增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速度。我們知道,當前的經濟周期已經接近尾聲,增速將很快慢下來。這將在2019年還是2020年發生?我們不知道。
像WTO改革這樣的問題可以被解決,但有些問題關乎美國對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看法,那將需要長得多的時間來處理,因此挑戰依然存在。
在貿易摩擦之下,是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格局,科技競賽就是其中一個表現形式。美國有人認為不能向中國出口關鍵的科技,而在中國有部分人認為中國過分依賴技術進口了。這與經濟的進化高度相關,目前科技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科技競賽和經濟發達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這也涵蓋了相關一部分的安全領域。相較歐盟、日本和其他國家來說,這樣的問題在中美之間更為顯著,科技經濟和安全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未來我們將需要更關注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數據領域。
《21世紀》:在中美的地緣政治競爭中,歐盟將採取什麼立場?
拉米:中間立場。我認為,歐盟會同美國結盟對抗中國,也會同中國結盟對抗美國。這是積極調停(active mediation),而不是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