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和癌症是一個意思嗎?得了腫瘤就一定治不好了嗎?醫生來解惑

2021-01-13 甲狀腺乳腺外科任毅

近日2020年的癌症數據被發布出來,這又引發了大部分人的關注,因為權威機構根據這個數據,對全球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以及發展趨勢,也都做了一個預估,在數據裡面,中國去年癌症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400萬,是世界第一,這跟中國人口多,基數大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癌症對人體傷害太大,讓人對他避之不及,在臨床中也會遇到一些患者,聽到醫生說自己長了腫瘤,就嚇得要死,覺得自己是出現了癌症,其實腫瘤和癌症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今天醫生就跟大家來詳細的說一下。

腫瘤和癌症是一個意思嗎?不是一個意思

其實腫瘤是分為兩種,也就是檢查單上寫的良性還是惡性,像大家經常說的癌症,其實指的就是檢查結果是惡性的腫瘤,美國著名的導演艾倫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話,已經不是我愛你了,是你的腫瘤檢查結果是良性,良性的腫瘤它有三個特點,就是不容易轉移,良性腫瘤本身的生長速度也會比較慢,還有對患者身體的危害也會比較小,惡性腫瘤就會無限制地往周圍去擴散,出現浸潤或者轉移的情況,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

所以它們兩其實不是一個意思,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對患者帶來生命危險,所以在看見「良性」兩個字之後,很多人都可以鬆一口氣下來,不用再提心弔膽了,但是對身體的傷害小,不代表沒有傷害,也有少部分良性腫瘤會有機率出現癌變,所以患者也不要大意,多聽一下主治醫生的建議,儘早採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惡性腫瘤不代表自己患有絕症

當然,如果檢查結果是「惡性」,也不是就代表著自己患有絕症了,很多患者在看到檢查結果的那一刻,往往都會精神崩潰,家人也是跟著一起哭,不知道要怎麼辦,其實現在醫學也在不斷的進步,新的治療措施也在不斷的推出,尤其是靶向治療和基因治療的出現,也讓很多癌症的生存率都得到了提高,即使是一些中晚期的癌症,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治療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爭取可以得到有效治療或者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大家不要輕易放棄。

跟幾十年前比起來,有很多種類的癌症,現在已經可以實現臨床治癒,醫學工作者也在尋找新的突破方向,不過大家身體有異常的時候,還是建議儘早到醫院檢查一下,這樣就算是癌症,發現的早治癒的可能性也會比較高,例如讓很多男性擔憂的肺癌,中晚期的時候治癒率可以實現到10%,如果是早期的話,醫生能提高到90%,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傷害。

很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雖然癌症很可怕,但是大家也用畏懼,它是可以預防的,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是就這樣站著不動去給疾病攻打的,我們也有防禦體系,人類的免疫系統很強大,可以對體內的細胞進行監控和絞殺,如果及時的監控並且消滅掉這些異常細胞,不給它們發展壯大的機會,就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所以免疫系統對於癌症的預防,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看的很多預防癌症的方法,其實都是在維持自己的免疫能力,就比如注意飲食均衡,可以給免疫細胞提供原料,進行體育鍛鍊和調節情緒,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增強體質,讓免疫細胞的活性提高。

體檢不是每次都能及時發現癌症

現在大家對身體也是非常關注的,個人的憂患意識比較強,健康查體也越來越普遍,但是有的時候,體檢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及時發現癌症的,有些癌症可能要去做特殊的腫瘤標誌物檢查,還有大家身體狀態也是在不斷的變化,就比如血液檢查,有的時候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檢查結果也會不一樣,所以體檢也只能反映出大家最近一段時間,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就是會有「保質期」。

有「保質期」怎麼辦呢?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在到期之後,重新去檢查,所以對於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人群,他們的檢查頻率會比普通人要高一點,比如家中有很多親人都檢查出了癌症,那自己常規的體檢時間也要縮短,最好是半年一次,或者可以詢問醫生的建議,針對家族中出現的腫瘤類型,做一些特定的檢查。

相關焦點

  • 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是癌症嗎?一文讀懂24種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在血液、體液及組織中可檢測到,達到一定的水平時能提示某些腫瘤的存在。 升高就一定代表有惡性腫瘤? 不一定。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專家簡介:馮強,醫科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協和醫科大學腫瘤外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代醫學儘管已經攻克了很多難關,但癌症依然令醫生和患者頭疼,「談癌色變」的現狀似乎沒有改善。目前對於腫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腫瘤=癌症=死亡嗎?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癌症=死亡嗎?由於人們對癌症腫瘤的恐懼,有時候刻意去迴避它們,其實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很多人都以為惡性腫瘤就是癌症。實際上,腫瘤科醫院的專家說癌症和惡性腫瘤不是一回事兒的。從專業角度來看,癌症只是惡性腫瘤的一種,其實「惡性腫瘤」≠「癌症」。除了「癌」外,在惡性腫瘤裡,還有一大類殺手,叫做「肉瘤」。比如說骨肉瘤。
  • 癌症5年生存期是什麼意思?熬過5年就沒事了?腫瘤醫生告訴你
    癌症患者最懼怕的就是死亡,患有癌症後,治癒的機率較低。造成癌症的原因多種多樣,而腫瘤患者最關注當然是如何提高生存率,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手術後,經常會聽到一些「五年生存期」這類的話,很多患者會存有只能活五年,或者5年之後癌症就好了這樣的想法。那麼,到底癌症五年生存期是什麼意思?
  • 腦部腫瘤能治好嗎
    腦部腫瘤能治好嗎?腦部腫瘤良性大部分可以治好,惡性腦部腫瘤大部分治不好,因為腦部腫瘤主要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良性腫瘤大多數生長在顱神經組織外,生長的速度也是非常緩慢的,包膜並不是很完整。
  • 腎囊腫是腫瘤嗎?醫生告訴你:腎囊腫和腫瘤之間的2點區別
    #癌症的真相#前兩天有位拿著彩超的患者急衝衝地闖進了腎病科的大門,患者焦慮急迫地問我:醫生,麻煩您幫我看下我是不是患腎癌了,我還能活多久啊。將他的心情穩定下來之後,我細心地看了一眼,原來是腎囊腫。醫生跟他解釋了大半天,患者才相信自己患上的不是腫瘤。
  • 專訪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一個和藹可親的「腫瘤殺手」
    癌症最喜歡侵襲哪些群體?面對這個問題,梁教授告訴小編,通過病例分析,他得出一個結論,能得早期腫瘤一個是個人體質的問題,第二便是腫瘤病人與他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壓力有一定的關係。治療:很多腫瘤和癌症是可能治癒的得了腫瘤和癌症,需要面臨就是如何治療的問題了。約60%的腫瘤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少數局限性腫瘤或早期癌腫可通過手術治癒而不用其他治療。
  • 跟腫瘤戰鬥,神隊友是你的醫生
    乳腺科專家宋小運醫生接診了小原的母親。宋小運醫生說,實際上乳腺癌很少能感覺到疼痛,尤其是5-6釐米之內的腫瘤,大多數都是沒有感覺,不疼不癢。這也是乳腺癌很容易被忽視的原因之一。小原的媽媽感覺到的疼痛,有可能乳腺增生或者純粹的乳房疼痛。如果真的是腫瘤導致的疼痛,那說明腫瘤已經非常大了。比如她有一個患者,半個乳房都是腫瘤,摸著全是硬的,患者疼痛強烈。
  • 腎上腺腫瘤是怎麼回事 腎上腺腫瘤能治好嗎
    毫無疑問腫瘤是臨床當中最為可怕的一種疾病,腫瘤的發病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尤其是如果患者患上的是惡性腫瘤,甚至會因為治療不及時而喪失生命,其中像腎上腺腫瘤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那腎上腺腫瘤是怎麼回事?腎上腺腫瘤能治好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腎上腺腫瘤是怎麼回事?
  • 現在的醫療條件下,治癌大約需要花多少錢?聽聽腫瘤科醫生的答案
    現在社會癌症的發病率很高,隨著醫療技術的在不斷進步,也有部分癌症患者被治癒,但那僅僅是九牛一毛,癌症依然是是醫學界的難以攻克的一大難關,得了癌症以後被治癒的是少之又少。癌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得了癌症以後就像一個無底洞,如果進行癌症治療很可能就會人財兩空。那麼在現在的醫療技術下,治療癌症大概需要花多少錢呢?
  •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小的時候覺得所有主持人裡只有兩個人最親切。一個何炅,一個李詠。李詠非常有自己的舞台風格,給人的感覺特別親切。從小就看《幸運52》和《非常6+1》,後來李詠的主持生涯一帆風順,連續主持過很多屆的春晚,可惜在2018年10月25日他因患鼻咽癌去世了。為了治療這個病李詠赴美治療17個月,花費500萬元,最後撒手而去。作為知名人物的李詠是富有的,但依舊無法戰勝癌症。
  • 癌症知否:數學公式區分癌症和腫瘤
    惡性固體腫瘤就是癌症; 血液癌症不是腫瘤; 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哈哈,就問你暈不暈? 大家談癌色變,又分不清癌症與腫瘤的區別,今天疾控中心的腫瘤登記工作人員教大家一個數學公式,秒解腫瘤與癌症:
  • 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癌症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了,對於已經得了癌症的患者來說,可能更擔心的是癌症發生轉移,如果發現身體突然出現某種不適,比如說腰腿開始疼痛了,就會自我懷疑,擔心是癌細胞發生骨轉移了,覺得癌細胞已經轉移了,沒救了。腫瘤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就是發生骨轉移了嗎?醫生闢謠,告訴你真相。
  • 胃癌晚期,整個胃都是腫瘤細胞,能不能移植一個新的胃?
    李先生因為腹痛2月去醫院看病,醫生說整個胃裡都是腫瘤,而且腹腔已經轉移了,做手術已經沒有意義了,李先生突發奇想,能不能把胃切了,移植一個新的胃呢。不單單是李先生,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我家人患了肺癌、腎癌、腸癌,能不能把器官切了,移植一個新的器官。
  • 得了腫瘤,卻死於心臟病?葛均波院士團隊「腫瘤心臟病學」多個創新...
    隨著治療方式不斷發展,很多腫瘤患者能長期存活,癌症逐漸成了「慢性病」,腫瘤患者和家屬在關注癌症治療的同時,千萬不可忽視對心臟的監測!腫瘤科醫生和患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初步測定心臟危險性。半年前,52歲的王阿姨體檢發現乳腺癌,在外院做了乳腺癌根治術,術後開始化療。近期,王阿姨偶爾會感覺心咚咚跳,腫瘤科醫生在複查時聽說這一情況,給她安排了抽血、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心電圖提示王阿姨存在偶發室性早搏,但其他檢測結果都沒明顯異常。王阿姨非常緊張,擔心化療藥物是否影響心臟、是否還能繼續治療?
  • 得了癌症會死嗎 患上癌症的症狀有哪些
    得了癌症會死嗎?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只要是得了癌症就會死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是什麼?怎麼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患上癌症的症狀有哪些呢?癌症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得了癌症會死嗎癌症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使我們在生活中談「癌」色變。很多人當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仿佛被宣判死刑,而且是「立即執行」。
  • 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嗎?該怎麼辦?消化內科醫生來科普!
    現在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甲胎蛋白,英文簡寫叫AFP,是一種腫瘤標誌物,我們消化科醫生在看門診時比較常開的一項抽血檢查,有些患者抽血檢查發現甲胎蛋白,會自己上網查相關資料,一查就看到肝癌等字眼,會聯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癌了,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普及下這方面的知識。 甲胎蛋白既然是叫蛋白,他其實也是一種蛋白質。
  • 一滴血就能檢測出癌症來?血清腫瘤標誌物靠譜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不過,對於部分癌症,通過血查腫瘤標誌物,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異常。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聊一聊常見的一些腫瘤標誌物的意義和價值。一、甲胎蛋白(AFP)。糖類抗原19—9是消化系統腫瘤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在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患者當中,很多人都會有明顯的升高,尤其是胰腺癌的患者,晚期糖類抗原19—9的陽性率甚至可以到達80%左右。
  • 提醒家人:得了癌症,治不治沒啥區別
    不治癒癌症的中後期,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物、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可能性在我們世界有足夠的選擇,但我們必須學會掌握腫瘤的知識,不能完全的醫生,不是因為我們不相信醫生,但必須知道如何與醫生合作,更好的治療,如何處理各種各樣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