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一個和藹可親的「腫瘤殺手」

2020-12-14 齊魯網

根據煙臺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我市每年惡性腫瘤死亡約佔總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每年有新發惡性腫瘤病例兩萬多例。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成為港城居民第二死因。

在城市,35-60歲的死亡人群中,有三分之一是死於惡性腫瘤。一生中,患癌概率:男性26%;女性19% ;癌症這個無形殺手可以說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提到腫瘤、癌症,我們都會心生恐懼。對於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患者們當然希望能找到最厲害的專家,享受到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為此,我們特別專訪了山東省立醫院(集團)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這位有著40餘年實體惡性腫瘤診療經驗的專家為我們深度解讀,癌症背後的有效預防措施。

遺憾:不少患者一發現就是腫瘤晚期

笑眯眯的眼睛,緩慢的語述,低沉的聲調,66歲的梁榮祥教授更像位鄰家老者。

1980年從醫,山東省立醫院籌建腫瘤專科時的元老人物,梁榮祥教授把畢生的智慧都用在了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化療、分子靶向及整體綜合治療方面上。

「早期發現的太少了,一發現就是腫瘤晚期。近些年惡性腫瘤發布趨勢第一點就是發病越來越多,你會發現現在身邊的人得腫瘤的越來越多了;第二個趨勢就是年輕化。以前,腫瘤病是一種中老年才得的病,但是目前發病越來越低齡化了。」梁榮祥表情沉重地說,他治療過目前最小的患者,10歲就得了鼻咽癌,還有兩位小朋友得了胃癌實施了全胃切除術,有一位小女生才22歲,還沒有男朋友就得了乳腺癌。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患癌?梁教授說,環境汙染、廢氣、垃圾食品、嗜酒、吸菸、染髮液、口紅、刷牆的塗料、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等都是誘因,甚至從未結過婚、從未生育也成了致癌因素。

癌症最喜歡侵襲哪些群體?面對這個問題,梁教授告訴小編,通過病例分析,他得出一個結論,能得早期腫瘤一個是個人體質的問題,第二便是腫瘤病人與他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壓力有一定的關係。

治療:很多腫瘤和癌症是可能治癒的

得了腫瘤和癌症,需要面臨就是如何治療的問題了。約60%的腫瘤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少數局限性腫瘤或早期癌腫可通過手術治癒而不用其他治療。大約70%以上的惡性腫瘤需要放化療,有的惡性腫瘤單獨放療即能達到根治效果。

「並非所有的腫瘤和癌症都不能治癒。」梁榮祥在過去40多年裡,曾有鼻咽癌、惡性淋巴瘤、視網膜母細胞瘤、食管癌、舌癌、唇癌、陰莖癌、子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數千例神奇康復的癌症患者。

在他電腦裡存著一幅幅千瘡百孔的照片,很多患者不僅延長了生命及生活質量,安全治療用藥後與常人生活無異。

治療:因人而異實施個性化治療

「癌症能治到什麼樣,首先要看個體的差異,比如說第一次化療的反應,有的人一點反應沒有,有的就噁心的厲害,頭髮掉的厲害,副作用非常大。」梁榮祥說,醫生主要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腫瘤病理類型、分期及發展趨向,有計劃、合理地採用現有的治療手段,以期最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癒率,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打化療就如同下棋一樣,大夫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梁榮祥教授形象地把這比喻成「廚子炒菜」,先下哪個藥後下哪個藥,如何用藥,用多少藥,全在手下經驗。

「大家都知道,化療的副作用相當大,很多患者化療一周期以後就拒絕化療了,大多數體會是『生不如死』,我可以出個方案,用『漸進式』打化療,如果患者能夠承受馬上追量打,這樣患者感受能輕一些。」梁榮祥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乳腺癌患者,一次化療之後白血球急速下降,後經梁教授調整用藥後,僅有食慾影響;還有一位患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惡性程度非常高,而通過化療現已生存10多年了。

「可根治性的癌症,比如像鼻咽癌、肺癌等等都是有可能治癒的。再就是通過有效治療,很多是可以減少痛苦,改善生活質量的。」梁榮祥教授坦言,得了惡性腫瘤,病人要面臨如何有尊嚴的離去的問題,還有就是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了解每一步治療的意義和效果,並且要讓病人的家屬理解和配合才會效果更好。

提示:預防重於治療

預防癌症發生以及癌症早期發現被認為是治療癌症的根本,梁榮祥教授認為,在預防和治療疾病之間,預防最重要,許多惡性腫瘤潛伏期長,越早發現,治癒的可能性越大,早期治癒率可達90%以上,因此及早進行腫瘤篩查很重要。

「一定注意身體細小的變化,比如說身體的哪個部位起了個痣,是否有血尿或便血;身體各部位的腫塊,特別是逐漸增大的腫塊;乳房皮膚變質或出現包塊;吞咽困難或持續消化不良;經久不愈的潰瘍;持續咳嗽或聲音嘶啞;痰中帶血;陰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鼻塞及鼻出血等等現象。」梁榮祥很惋惜地說,有些人是把小病給扛成了大病:「很多人咳嗽10天20天不去看醫生,乳房的腫塊不正常也不重視。」

「40歲以上一定要每年查體。比如說無痛胃鏡腸鏡,45歲以上很多無症狀人員也一定要查。」

既然腫瘤有這麼可怕的後果,那麼如何防範呢?梁教授提示說,首先就是生活節奏一定要放慢,不要熬夜酗酒,注意飲食,特別注意蔬菜化肥農藥殘留;第二就是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診斷。

梁榮祥,主任醫師,教授,腫瘤內科主任。

從事臨床工作40餘年,擅長實體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化療、分子靶向及整體綜合治療,尤其對肺癌,食管癌、胃癌、腸癌、乳腺癌等腫瘤有深入的研究。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魯東醫院梁榮祥:堅守醫者仁心 時刻裝著患者
    魯東醫院梁榮祥給患者聽診(資料圖)魯東醫院梁榮祥組織專家會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朱建華 煙臺報導  醫生不只是一個稱號,更體現了一種對生命的守護,醫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用「無疆的大愛」守護著千萬人的健康。
  • 聖手託起「心」希望,懸壺濟世救膏肓——專訪魯東醫院妙手神醫崔連群
    膠東在線消息,近日,三例危重心臟病患者,在山東省立醫院(集團)魯東醫院起死回生。這三例心臟病患者,因患嚴重複雜,危重的冠心病,到國內多家醫院多次手術效果不理想。最終被告知失去手術救治機會。患者痛苦不堪,萬念俱灰。輾轉來到山東省魯東醫院。找到心內科主任崔連群教授,經過崔教授團隊精準介入手術獲救。患者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並已恢復工作。這一方面體現了崔連群團隊高超的醫療技術。
  • 湘雅三醫院淋系腫瘤MDT年終研討會暨中山腫瘤醫院淋巴瘤MDT團隊院...
    12月23日下午,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內科舉辦的「湘雅三醫院淋系腫瘤MDT年終研討會暨中山腫瘤醫院淋巴瘤MDT團隊院際交流會」在醫院幹部樓5樓示教室成功舉行。會議旨在提升醫院淋系腫瘤綜合診治能力,改善淋系腫瘤疑難患者醫療服務質量。
  • 北大首鋼醫院胃腸腫瘤MDT團隊榮獲CSCO揚帆遠航消化腫瘤MDT總冠軍
    12月13日,第五屆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消化腫瘤論壇——揚帆遠航MDT大賽全國總決賽在重慶隆重舉行。總決賽現場群星閃耀,雲集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精英選手。
  •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消化內科主任崔立紅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消化內科主任崔立紅 原標題:     主持人:網友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央視網健康臺的《健康有約》,我是主持人常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自1954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60年的風雨歷程。
  • 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威)2020年11月15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舉行換屆選舉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當選為新一屆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當選為候任主任委員
  • 蘇州科技城醫院加入「甲冠東方-甲狀腺腫瘤專科聯盟」
    2020年12月18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2020甲狀腺與頭頸部腫瘤綜合治療論壇上,「甲冠東方-甲狀腺腫瘤專科聯盟」正式成立,蘇州科技城醫院獲批成為成員單位。2021年1月8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蘇州科技城醫院甲冠東方甲狀腺腫瘤專科聯盟」揭牌儀式在普外二科病區舉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王宇,蘇州科技城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連斌出席並揭牌,蘇州科技城醫院院長助理張太泉及普外二科部分醫護代表參加見證。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支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凱旋
    44位支援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4月28日,全體支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圓滿完成任務,並已經過14天的休整,返回醫院。4月28日下午3點,腫瘤醫院領導和部分科室代表為44位支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崔傳亮、張麗燕和徐國兵三位隊員代表醫療隊發言。儀式由副院長郭軍主持。
  • 泰安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戚煥鵬:談健康的隱形殺手——三手煙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個更可怕的「殺手」——三手煙,「三手煙」比「二手菸」的危害更大。到底什麼是三手煙,他為什麼危害如此之大?今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到了泰安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戚煥鵬,來聽聽他怎麼說。「『三手煙』是指菸民『吞雲吐霧』後殘留在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菸草煙霧殘留物。」
  • 腫瘤醫院徐兵河: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
    在此背景下,中國網財經醫藥頻道推出「中國好醫生——三甲醫院科室精英系列訪談」報導,通過專訪一線醫務工作人員的創新成果,推動國家加大對醫學科研的支持力度。此為系列報導第四十期。中國網財經6月10日訊(記者 杜丁)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
  • 微脈亮相2020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傳遞網際網路+腫瘤管理新思路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劉猛教授、台州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潘印主任應邀參加「網際網路+腫瘤運營「專題討論。在討論環節,潘印主任表示,與微脈的合作讓自己很獲益,「疫情期間這種感受更為深刻,患者不能來醫院診室找我看病,在線上我能繼續管理、服務患者,這是作為醫生非常自豪的地方。」  劉猛教授也分享了疫情期間當一名網際網路醫生的心得體會。」醫療健康需求不會因疫情而減少、消失。疫情期間,通過直播、線上問診等形式,我也繼續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
  • 全國治腫瘤最好的醫院其實是這些
    擁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這家醫院有4位院士坐鎮:腫瘤內科的創始人孫燕院士、腫瘤遺傳學吳旻院士、病因學陸士新院士以及程書鈞院士,還有我國頭頸外科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屠規益教授等名醫大家。2、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腫瘤專科醫院。
  • 四川省排名好中醫腫瘤醫院_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講中醫治腫瘤食慾不...
    四川省排名好中醫腫瘤醫院_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講中醫治腫瘤食欲不振療效更好?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食欲不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何況是對於腫瘤患者呢?試想一下,腫瘤患者吃不下東西,但每天消耗的能量又從哪裡來呢?本就虛的身體還能承受病痛的折磨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僅僅腫瘤患者自己會擔心,患者家屬也發愁。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1985年自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後,蔡建強被分配到北京,同屬協和系統三家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和腫瘤醫院,他選擇最後者。「越來越多人患有腫瘤,而且腫瘤更難醫治,我相信自己可以在這方面幫助更多人。」彼時,位於北京龍潭湖畔的腫瘤醫院外科只有胸部外科和腹部外科,蔡建強再次選擇後者,因為腹部臟器比較多,能做的事更多。
  • 六旬阿婆患罕見「大舌病」 海南省腫瘤醫院專家精準治療
    7月28日,家住海口靈山的陳奶奶因「吞咽困難逐漸加重半年」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耳鼻咽喉外科求醫,該院新引進的知名耳鼻咽喉外科專家吳彥橋接診檢查後,發現患者舌頭增大、舌體僵硬,且呈粉紅色,有明顯病變表現。她當即請來頭頸外科主任錢永博士會診。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特需門診...
    為滿足深圳及大灣區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區域疑難病症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特需門診舉行正式開診儀式。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院士帶領國家癌症中心「最強陣容」專程蒞臨深圳,包括院士在內的10位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腫瘤專家現場出診,100多名患者受益。
  • 湖南省腫瘤醫院獲得首批國家乳腺癌規範診療質量控制試點中心
    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彭璐 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龍飛鵬)近日,國家癌症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在全國遴選出200家醫院作為第一批乳腺癌規範診療質量控制試點中心。湖南省腫瘤醫院成為我省唯一一家入選的腫瘤專科醫院,這不僅表明了該院的乳腺癌規範診療質量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肯定,同時也標誌著該院乳腺癌的診療團隊邁上了國家級的平臺。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湖南省乳腺腫瘤學術帶頭人和腫瘤內科學主要學科帶頭人歐陽取長代表該院領取了該授牌。
  • 泰山學者、山東省腫瘤醫院袁雙虎教授工作站落戶曹縣人民醫院
    、泰山學者、山東省腫瘤醫院教授袁雙虎,山東省腫瘤醫院外聯部主任佟峰,曹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其昌,曹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文領,曹縣衛健局局長李洪國,曹縣人民醫院院長李松出席揭牌儀式。山東省腫瘤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並跨省區服務的省級腫瘤防治研究中心,醫院院士領銜,人才濟濟,科研成果豐碩,腫瘤治療專業規範,醫院管理精細科學,享譽國內外。
  • 名醫解讀腫瘤報告-蘇州同濟醫院錢軍名醫工作室首次開診
    魯網4月26日訊 在蘇州各大三甲醫院有一些醫生,他們的診室永遠「門庭若市」,掛號永遠「一號難求」,甚至能吸引外地患者慕名前來看診。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醫術高、名氣響,患者信服。     圖注|錢軍名醫工作室  錢軍的名醫工作室掛牌開診  「蘇州市立醫院腫瘤內科錢軍主任的號特別難約
  • 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今在嘉定試運行
    圖說: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今起試運行 醫院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肖鑫 記者 左妍)按國際一流標準建設的三級腫瘤專科醫院——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今天在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試運行。目前醫院實行全預約制,患者可通過醫院網站提前預約。上海孟超腫瘤醫院隸屬於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總裁、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錢其軍教授是國家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教授的博士後,在徵得吳孟超院士同意後,以「孟超」的名字為醫院命名,旨在激勵團隊另闢新路攻克醫學難關,最終戰勝癌症,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