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一首現代詩——淺談現代詩歌的分類及寫作技巧

2021-01-11 讀睡詩社

什麼是詩?什麼是現代詩?

要想寫好一首現代詩,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詩。

假如有人問我,什麼是詩?我還真不好說,雖然我知道什麼樣的文字是詩,什麼樣的文字不是詩。

廣泛的來說,詩是沒有定義的。但若一定要給詩下一個總結的話,簡單的來說:凡凝練,有情而美的文字就是詩,即文象【高度凝練】+心象【動之以情】+物象【繪之以筆】=詩。詩歌語言不一定要寫的很美,有時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鋪張,但一定要有情,即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那麼,什麼又是現代詩呢?

現代詩又稱白話詩,發端於清末,盛行於五四以後,像中國現代社會一樣,受外來文化影響頗深,推崇象徵,意識流,超現實主義思潮。其與古典詩歌相比較,雖都為有感而作,但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韻律。形式更加奔放自由,意涵也更加豐富跳躍,意象的經營往往重於對修辭的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以及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中國現代詩又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新中國成立之前為中國現代詩歌,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中國當代詩歌。

現代詩的分類

現代詩的分類有多種表述方式。按形式分,可分為自由詩和格律詩,目前前者佔主位,但筆者更看好後者;按體裁分,可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和韻腳詩等;按表達方式分,可分為敘事詩,說理詩和抒情詩,目前後者佔主位;若按篇幅長短劃分,則又可分為,微詩,小詩,短詩,長詩幾大類。至於這幾類,評論家們幾無疑義,但筆者認為這種分類太過籠統,還應該再細些,即加上中詩和巨詩。

首先我們來說說小詩,現在一般認為十行以內,一百字左右即為小詩。其產生在五四運動以後,大致在1921——1925年之間,受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影響而做的新嘗試,代表人物是冰心和宗白華,代表詩集是《繁星》《春水》和《流雲》等。

當代微型詩由中國小詩派生出來,普遍認為三行以內,字數以三十為限,其特點為短小精悍,往往以富含哲理的一句話取勝。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講,微詩從屬於小詩,而二者又都從屬於短詩。

短詩的標準則不盡相同,各詩刊和網站都有自己的標準,一般傾向於二十行或三十行以內為短詩。但無論哪種觀點,對短詩的界定都以不超過三十行為限。

過去,長詩的設定一般以四十行為標準——即等於或超過四十行均為長詩。但在現代漢語語境下,意象豐富,詞彙發達,詩人們的情思猶如波濤洶湧,這樣的標準太過寬泛,使得長詩很容易泛濫,影響到長詩作為一種詩體的魅力和發展。我們都知道,小說的篇幅動輒以萬字為限,短篇在一萬字以內,中篇十萬以內,長篇最低標準也需十萬字以上。雖然詩歌不是小說,但長詩的過於泛濫顯然對於詩歌的創作不是什麼好事情。有鑑於此,筆者需要在這裡引入中詩的概念,以在短篇詩歌和長篇詩歌之間搭座橋梁,使它們能夠較明確地區分開來。

筆者認為,中詩是介於短詩和長詩之間的一種自然界定,起到銜接和過渡效應,它的篇幅理想區間應在三十行以上,百行以內。而百行以上的我們才能稱之為長詩,給長詩以應有的地位和創作難度。這就像軍隊授銜,為了限制將軍的數量,我們契入了大校或準將的軍銜。

超過千行的史詩般巨著我們可以稱之為巨詩【基本上是敘事詩,抒情詩百行以上已少見】這類巨詩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古代如希臘的荷馬史詩,印度的《摩柯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另外還有中國藏族史詩《格薩爾王》近現代有歌德的《浮士德》拜倫的《唐璜》普希金的《葉普蓋尼奧涅金》等。

現代詩的三個最基本要素

說完了現代詩的分類,我們再來談談現代詩的寫作基礎。現代詩有三個最基本的要素,即語言,意境與韻律。我們先來說說語言。

語言來源於生活,而藝術高於生活,詩歌作為一門語言藝術,所以一定要高於生活。詩貴凝練,言簡意賅是詩的一種品德,高度凝練的詞彙,生動形象的表達能使你的詩篇更加精粹,更加傳神。

意境是詩歌的靈魂,是一種人【情】與物【景】的交融狀態,是詩中諸多意象的升華與歸納,嚴格來說,它既屬於藝術範疇,又屬於哲學範疇,是詩中最難掌握的。只有你通過多讀多看,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才能寫出意境優美,境界高遠的優秀詩篇。

最後再來說說韻律。筆者認為,詩歌是有韻的文字,古來如此。沒有韻律的所謂自由體曾讓筆者嗤之以鼻,認作偽詩。但在現代白話語境下,我們不必過分拘泥于格律的平仄,也不必過於強調壓嚴格的韻腳,今日的平仄與古語境已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地方語氣的作用,平仄在現代詩歌中已然消失,但韻我們還是要壓的,一般偶句韻末句韻較常用,我們可以下載十三轍或十六轍瀏覽學習。只要細心體會,孜孜以求,其實韻並不難壓。單一的韻不好壓時,我們可以適時轉韻,再不行了就押寬韻【即兩個相近似的韻混用,比如一七轍和姑蘇轍,人辰轍和中東轍,再比如言前轍和江陽轍】

詩歌的結構應用

當然,除了以上最基本的,要想寫好現代詩,我們還需掌握如下技巧:

一 斷行和跨行的應用

斷行是在一行意思連貫的詩句中為突出某些部分而人為斷開,比如「我愛你」,可斷為「我, 愛你」,再比如,「冷漠悽清又惆悵」,可斷為「冷漠 悽清 又惆悵」;跨行又叫提行,是將一行意思連貫的詩句依照韻腳或節奏的需要分解成兩行或以上,比如「我愛冬日的暖陽」可跨為「我愛/冬日的暖陽」再比如,「蒼穹下月兒昏黃像一個大圓麵包」,可跨為「蒼穹下/月兒昏黃/像一個大圓麵包」。無論斷行或跨行,都使那些較長的句子分裂鑲嵌在每節詩中,隨著韻律的波動而起伏,配合詩的情感節奏,以時斷時續,或連綿不絕的氣勢,應和詩人飄忽不定,或奔騰不息的文思,呈現出現代詩歌的散文美。

二 脫節和空行的應用

關於脫節,最著名的作品當屬美國詩人龐德的《地鐵車站》一詩「人群中幽然浮現的張張面孔/溼漉漉,黑黝黝樹枝上的片片花瓣」。在兩個孤立的意象中,詩人抽掉了聯想,造成了二者事實上的脫節,而正是這種脫節,釋放了欣賞者的想像力,使他們擁有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空行一般多用於微詩,用在前的,常是一些啟示性的語句,比如王耀東的《冬天》「一位嚴厲的法官/在冰冷的訴訟之中/他臉上綻出春天」。在這裡「一位嚴厲的法官」和「在冰冷的訴訟之中/他臉上綻出春天」之間就出現了空行,因為是微型詩,這三行是連貫的,但讀者不難把它分成兩節來讀;用在後的,常是一些總結性的語句,比如微石的《摸相盲人與少女》「皺裂畸形的手握柔嫩的青春/水靈靈大眼望著魚眼翻白/又一次黑暗戰勝光明」。在這首詩中,「皺裂畸形的手」和「柔嫩的青春」,「 水靈靈大眼」和「魚眼翻白」本已造成強烈反差,但作者顯然認為還不夠,在「又一次黑暗戰勝光明」前加入了空行,使人們有感於「摸相盲人」的心機和「青春少女」的愚昧之餘,「又一次黑暗戰勝光明」一語更加振聾發聵。

詩歌的表現手法

除了以上結構上的應用,現代詩歌還有諸多表現手法,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意於象】動靜結合,動靜互襯【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託物言志,借古諷今,烘託渲染,虛實結合【以虛寫實,或以實託虛】抑揚【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對比,層遞,聯想,想像,首尾呼應,情景交融,樂景寫哀,以景結情,卒章顯志,畫龍點睛,跳躍等等。由於篇幅有限,我們摘要說明。

一 情景交融:即詩中環境描寫,氣氛渲染與人物思想感情緊密結合,做到「忘我」「忘物」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種狀態。

二 樂景寫哀:屬反襯手法的一種。即用表面上歡樂的場景,來渲染一種低調,悲涼的氣氛。

三 以景結情:詩歌在抒情或議論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詩歌有一種「此時無情勝有情」的未盡之意。

四 卒章顯志:又稱篇末點題,即用篇末一兩句話點名詩歌中心,主旨。「志」指詩歌主題,「卒」為完畢。

五 畫龍點睛:指在詩歌行文關鍵處的加彩之語。一首詩之所以被人記住並津津樂道,往往是因為其中一兩句點睛之筆。

六 跳躍:古代詩中,由於受嚴謹韻律和古漢語的限制,往往省略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聯結詞,造成敘述上的「跳動」現象,如今這種應用也漸漸普及到現代詩。

詩歌的修辭

另外,詩歌的修辭也很重要。主要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對偶,排比,誇張,雙關,倒裝,設問,反問,反語,用典,化用,雙聲,疊詞疊韻,頂真,回文,襯託,通感,象徵,互文,復沓,移就,列錦,呼告等。在這裡我們也簡要說明幾個。

一 襯託:也叫映襯,指為突出某一事物而做的對比,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用類似的事物襯託所要突出者:比如「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即為正襯;反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託所要突出者:比如「轟隆隆的雷聲把海鴨嚇到懸崖底下,而高傲的海燕卻更加勇猛在飛翔」即為反襯。

二 通感:把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感覺交錯互通的一種修辭手法,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藝術效果。如「落絮無聲春墜淚」;如「他的聲音像是隨風斜飄的雨絲,零亂而悲涼」;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三 象徵:指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含義【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比如用論語表現倫理道德,用菊花表現節操,用十字架表現殉道和神聖。

四 互文:即互文見義。指意思相近或相對的前後詞語在文句中交錯呼應,互為補充,使句子更加和諧齊整,彼此輝映。單句互文: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對句互文:《木蘭辭》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五 復沓:又叫復唱,指句子與句子之間更換少數詞語,反覆出現,以達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加強節奏和提醒讀者的目的。如《江南》詩「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即為復沓;朱自清散文詩《匆匆》「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也是復沓。

六 移就:指有意識的把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移用來描寫乙事物。分移人於物,移物於人,移物於物三類。移人於物,如「空虛的天井院,寂寞的梧桐樹」;移物於人,如「一種鐵青色的苦悶,從醬紫色的臉皮泛出來」; 移物於物,如「遼闊的呼倫貝爾,甜蜜的湖光山色」。

七 列錦:又稱列詞,指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特定選擇組合,羅列在一起,以創造意境,增強畫面感和氣勢。最著名的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又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再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等。

八 呼告:指感情達到最高潮的時候,對想像中的人或物的直接呼喚和傾訴。呼人,如「雷鋒啊,雷鋒啊,你真是我們的好榜樣!」呼物,如「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

詩歌的主要表達方式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詩歌的主要表達方式,大致有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議論,敘述幾種。

理解了以上這些,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談怎樣構建一首現代詩歌。

首先,你得有靈感。【靈感是成為一個詩人的潛質,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比如一段感悟,一段幻想,一段夢境。

其次,你得有詩題,詩題是一首詩的基調,匯總。它可以是一個字,也可以是一個詞,還可以是一句簡短的話。詩題可以先定,也可以最後定。【當然,若實在無題也可以,你可以單摘詩歌頭一句作為詩題,但須注意別把詩句弄散了,圍繞的中心和主旨必須清晰明確】

若這二者都有了,你就要立意。即這首詩大致是寫什麼的,奔向什麼方向。立意和詩題都須跟著靈感走。若寫作的是愛情詩,你就要把類似的靈感片段收集起來,該裁的裁,該用的用,然後再根據自己情感的宣洩和詩意的延展把它們串聯起來,這就構成了一首詩的藍圖。

接下來,你所要做的,就是將它們補充完整,然後再根據節奏和韻律的需要,豐滿的地方要瘦身,乾枯的地方要潤色。押韻當然是好事,但切記不可強壓,以免衝淡了節奏,破壞了詩句的和諧。因為在現代詩中,節奏更重要,是一首詩的血脈和神經。這樣,一首詩的初樣就做出來了。

最後,再根據以上我所說的要領,把它們打磨,修飾,美化,太過含蓄的稍稍外露,太過鋒芒的稍稍內斂,主旨不清的點明中心。這樣,一首不錯的詩即可大功告成。

華靈 2019/10/17

相關焦點

  • 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是什麼,能否舉例說明?
    請問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是什麼?能否舉例說明?這問題問的朋友明顯認為現代詩歌是有格式的,要不然為什麼會進一步讓回答者舉例說明呢?不過以我淺薄的知識探究,我沒找到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什麼是詩?詩是韻文。古詩是這樣,現代詩也是這樣。現代詩又分為近代詩和當代詩。
  • 瑪麗·奧利弗:詩歌寫作怎樣學?
    相反,大家都相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澄清大量的技巧問題,增進理解過程。說到底,是技巧承載著個體的理念,使其突破庸常性。可是,學習寫詩的學生卻受到鼓勵:跳過練習階段,直接去寫,一直寫下去。很快,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寫作慣性,這不是風格而只是一種偶然性,模糊地感覺到了某種東西,卻並沒有很好地理解,更沒有明確的意圖。繼續這樣寫下去,寫作者難以開拓或者嘗試其他的寫作方式。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下)
    (4)其它修詞技巧:1雙關(古詩常用,現代詩常被忽略。表現的各種修詞技巧(主要是意象、比喻、象徵等3種修詞技巧)今天主講第一種意象。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意象,嚴格說意象不是修辭技巧,意象是文學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為了讓大家明白這詩歌裡最基本(必備)的元素,用一些篇幅說明。
  • 雷格:現代詩的讀法
    本書主要解讀20世紀世界詩歌大師的一些名作,以幫助愛詩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現代詩。所謂現代詩,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我們這裡所說的現代詩,主要指的是20世紀世界範圍內傑出詩人的詩歌實踐和成果。不過相對於時間段上的劃分,把它理解為一種詩歌美學的公約數,可能更為恰切。
  • 賈平凹一首感人的現代詩,用寥寥數語,寫盡了一個人老年後的孤獨
    現在提起當代詩歌大多數的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當代詩沒有意境,無非是一行一句,看上去像散文,可又不是散文;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代詩歌,其實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讀,還是喜歡古代的詩歌,無論是意境,還是寫作手法,現代詩都無法與之相比較。
  • 寫現代詩不可不知波德萊爾
    前者被譽為是現代詩的開山之作,它是一部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詩歌作品,它登上神壇時衝破了很多禁忌。近日在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第十一場講座的現場,詩人、翻譯家樹才為廣大文學愛好者解讀了這部《惡之花》。本場講座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講,宣告「名家講經典」系列講座從西方經典現實主義文學單元,進入了現代文學單元。
  •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2020-12-05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並不重要,當務之急是規範現代詩的韻律
    你如果還寫得像古人離別一樣痛苦,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就會顯得很矯情,這不是真情實感。但這不是說現代人缺少真情,反而感情更多了,比如敬仰抗洪子弟兵,崇拜抗疫英雄,與外國朋友的友情等等,這些感情都是古代很少見到的。這些真情實感,都可以通過現代詩歌來表達。既然不是感情,那麼古詩的內在美,是什麼呢?就是詩人的寫作思維和思想感情的表達技巧。
  • 現代詩!你讀得懂麼?
    中國詩歌走到這一步是可嘆的,到處都是沒有骨頭的文字,像一個身體臃腫的婦人,即使搽脂塗粉也難掩其醜陋。詩,怎樣寫?寫什麼?一直是詩歌理論者喋喋不休辯論的話題!詩歌到底該不該去迎合普通讀者?抑或獨伏於桌案,編織只屬於自己瑰麗的夢?
  • 新詩究竟該如何寫!看詩人、評論家如何說?
    為此,嘉陵江文學藝術院、武勝縣文藝評論家協會以「新詩究竟該如何寫」為主題組織部分評論家、詩人展開大討論。參會人員紛紛發表對新詩寫作的看法,現遴選部分發言,以饗讀者。中國十六行詩(十六行新格律詩、十六行新自由詩),是正在探索路上的一種新體詩歌,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漢語詩歌,我輩當戮力同心,馬不停蹄,潛心打造。中國圖像詩,中國十六行詩,皆可謂之「中華立根詩歌」。對其傳承、弘揚,創新、創造,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擔當好這個任務。
  • 現代詩怎麼寫?朱自清《新詩雜說》,手把手教你入門技巧
    古詩的絕句,一般先寫景語,再寫情語。新詩要如何開頭、如何結尾?等等。 新詩究竟應該怎麼寫?有哪些基本的寫作技巧,是初學者必學的?這些疑問,是很多新詩愛好者無法提筆創作的主要攔路虎。 儘管自胡適出版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以來,新詩已經走過近百年的發展歷程。
  • 一文搞懂詩歌的各種分類:古體詩、近體詩、樂府詩……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從《詩經》開始,到如今的現代詩,詩歌一直延綿不絕,推陳出新。詩歌有長有短,最短的比如有一首著名的現代詩《生活》,只有一個字:網;而一般的詩歌從幾十字到幾百字不等,比較特別的,如《離騷》,有兩千多字;不過無論字數多還是少,詩歌的語言都是很簡潔凝練的,短短的詩句常常激發我們的聯想。所以在教科書上,一首二十字的五言絕句,翻譯和解釋可能一堂課都講不完。
  • 詩詞愛好者必看,如何寫一首古詩?
    那麼,我們如何寫一首「像樣」的古詩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古詩是什麼,它是區別與現代詩的一種詩歌形式,發端於《詩經》和《楚辭》,由「古體詩」和「近體詩」構成。在這裡要說明的是,這是以詩歌形態來決定的,而不是以寫作的時間決定的,比如,當代人寫的古詩也是古詩。
  • 「用一首詩來回答時代」
    我一直想寫這樣一首詩,來回答這個時代給我提出的種種疑問。無論是從詩歌還是從現實而言,這都需要一個契機。那就是當下的病毒和這個正在被改變的世界,它們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我。  封面新聞:寫這麼長的詩,通篇全程保持著好的狀態,是比較難的。在完成這首詩的期間,您遇到了怎樣的挑戰?  吉狄馬加:每一首詩都是不一樣的,何況都是由不同的詩人寫作的。
  • 清朝一個無名乞丐寫了一首經典的詩《絕命詩》,這首詩發人深省
    清朝一個無名乞丐寫了一首經典的詩《絕命詩》,這首詩發人深省,至今仍然流行。當他在屍檢過程中發現乞丐的遺骸時,他立刻神色凝重。這件文物似乎只是一張寫滿文字的紙,但紙上的內容卻令人驚嘆:他的人生經歷就像水面上的一隻海鷗,他背著一根竹竿經過南州。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上古時期,詩不立題目,大有深意。後來的詩都擬一個題目,題目變得必不可少了。然而就一首詩之為詩而言,題目可以不止一個。而且一首詩是寫不完的,詩本身的寫作和闡釋,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詩的題目,也是「名可名,非常名」。李商隱最好的詩大都叫「無題」。
  • 希尼談詩:現代詩太多寫實 懷念傳統寫作方式
    在《人類之鏈》中依然如此:一袋煤炭也能入詩,領受詩人耐心的、不斷留出停頓的詞句調遣。1995年的諾獎得主,71歲的愛爾蘭詩人西默斯·希尼出版了最新詩集《人類之鏈》(Human Chain),這是希尼的第12本詩集,也是詩人迄今為止最私己的懷舊之作。【人物名片】西默斯·希尼,生於北愛爾蘭,抒情詩人。199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百年簡史
    1991年春 《現代漢詩》:芒克唐曉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創立《現代漢詩》詩刊1993年3月 網絡詩歌:1993年3月詩陽通過電腦網際網路大量創作發表詩歌,成為第一位網絡詩人,網絡詩歌誕生1994年 《存在詩刊》:1994年底陶春等創立詩歌民刊《存在詩刊》,發表70後詩人部分作品1995年 《橄欖樹》:中國歷史上第一份網絡詩刊出現,詩陽擔任主編,後有馬蘭魯鳴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 小夥根據杜甫的《登高》寫出一首現代詩,驚豔了詩壇,卻被批無恥
    由於古詩詞的技術優勢更強,需具備一定功底才可下筆,而現代詩的門檻很低,幾乎人人可寫,因此不少人都鍾愛古詩詞而鄙視現代詩。其實,古詩詞自有它的雄奇飄逸,但現代詩也擁有獨具一格的魅力,只要文學修養達到了,現代詩也可與古體詩一般妙絕,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