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西北海拔30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中,隨處可見高聳的杉樹。在杉樹的枝條上,布滿了一串串灰綠色的地衣植物一一松蘿,似乎給杉樹穿上了一件衣服。奇怪的是,凡是有松蘿的杉樹,細嫩枝條從下至上都已枯死死。這種現象使得杉樹未經任何人工修剪,下部大都沒有枝權,筆直參天。枯死後的枝條掉落在地上,也就不再有松蘿附生。
究竟是什麼原因產生這種奇特的現象呢?松蘿殺死杉樹,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有人認為是松蘿以假根菌穿入寄主的皮層甚至形成層內,吸取枝條的水分和營養,妨礙寄主生長所造成的。這種說法有點牽強,因為松蘿與樹木是一種附生的關係而不是寄生的關係,但松蘿確有假根菌,植入植物體內這也是事實。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枝條上附生了松蘿,嚴重地影響了枝條正常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枝條枯死。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附生有松蘿的喬木的枝條枯死、脫落,最後整株死亡。
松蘿又稱女蘿、松上寄生等,為松蘿科松蘿屬植物,松蘿以地衣體入藥,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所含的松蘿酸的抗菌作用尤為突出。松蘿的結構奇特,它同所有地衣植物門的其他植物一樣是藻類和真菌類共生的複合原植物體。絕大多數附生於樹幹或樹枝上,也有少數種類生於地面草地或巖石上。
滇北就有一種懸垂於杉樹上的長松蘿,它呈細絲狀,柔韌,懸垂,長度最長達1米以上,就像一層層的鬍子,所以又俗稱樹鬍子,也被稱為環境監測器。只有環境好的地方,長松蘿才生長得好,當環境遭到到汙染的時候,長松蘿就會變黑,甚至慢慢地消失。長松蘿還可食用,如長松蘿炒雞蛋,有一種酥酥脆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