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因何衰落?看歷屆金針獎花落誰家,就可見一斑

2020-12-22 大叔聊音樂

如今香港樂壇的衰落,是不爭的事實。至於原因,看看歷屆金針獎得主都是誰,就能窺見一二。

金針獎自1981年設立至今,共評選出30位金針獎得主(金針獎評選秉承「寧缺毋濫」的原則,有些年份並未設金針獎),其中以詞作者身份獲獎的共6位,黃沾、林振強、林夕、盧國沾等「詞壇巨匠」先後得獎。以演唱者(樂隊或組合)身份得獎的共18位,許冠傑、譚詠麟、鄧麗君等大腕悉數得獎。以曲作者得獎的僅2人,顧嘉輝和奧金寶。

顧嘉輝(右)和黃沾(左)

這說明香港樂壇重唱、詞,輕曲。這一現象,與同屬華語樂壇的臺灣市場,有著天壤之別。在世界樂壇,都難以找到第2個例子。

那麼對於一首歌曲而言,曲子、歌詞、演唱,哪個更重要呢?大叔認為是曲子。

曲子直接決定了這首歌能不能被聽眾所接受,能被哪個年齡段聽眾接受,會不會火等一系列問題。大眾聽音樂,首先感知的是這首曲子動不動聽,符不符合我的口味。曲子決定了整首歌的基調,大眾可以從曲子中聽出哪部分是悲傷的,哪部分是歡快的。這種判斷不需要歌詞的輔助。

一首歌曲,只有曲子,沒有歌詞,就是純音樂。很多純音樂也深受大眾的喜愛,比如說陳勳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麥振鴻的《桃花島》、黃沾的《定情》等等。

陳勳奇

歌詞也可以離開了曲子,獨立存在。它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散文,但肯定不能再稱之為音樂。歌詞想要成為音樂的一部分,必須依附於相應的曲子。

同一支曲子,搭配不同的歌詞,同樣被大眾喜歡,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陳奕迅的《愛情轉移》和《富士山下》、周蕙的《約定》(國語)和王菲的《約定》(粵語)、陳奕迅的《不如不見》和《好久不見》。

同一首歌曲,換不同演唱者重新演繹,依舊被大眾喜歡的例子也數不勝數。比如文章和費翔都曾演唱過《故鄉的雲》,Beyond樂隊和鄧紫棋都曾演唱過《喜歡你》,這些歌不同的版本都有受眾喜歡。

歌手文章

由此可見,曲子對一首歌曲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它的重要程度要大於歌詞和演唱者。

專業音樂人當然懂得這個道理,那為何作曲家得不到金針獎的青睞呢?這緣於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樂壇流行「翻唱風」。唱片公司熱衷於「掙快錢」,沒意願推進歌曲原創。

所謂「翻唱」,就是把國外(主要是日本)已經經過市場驗證的歌曲主旋律(就是所謂的作曲或者叫譜曲),拿過來重新填詞、重新編曲(又叫配器,就是在主旋律的基礎上加上背景)後,交由歌手錄音後發行。

在這樣的操作模式下,一方面香港造就了一大批樂壇上的天皇巨星,如張國榮、譚詠麟、四大天王、梅豔芳等等,另一方面由於填詞工作量大、要求高,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詞作者,如黃沾、林振強、盧國沾等。

黃沾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針獎的評選工作自然會向作詞人和歌手傾斜,總不能把金針獎頒給中島美雪吧?

中島美雪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版權意識的覺醒和網絡通訊的興起,這樣的模式再也無法奏效。

更為糟糕的是,隨著網絡興起,傳統的唱片公司沒落了。詞曲創作收入銳減,這一行業很難再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近年來的香港詞壇基本是林夕和黃偉文的錦繡二重唱,與90年代的百家爭鳴狀況,有很大的差別。

黃偉文

甚至優秀的詞作者也在漸漸淡出這個圈子,這一點大家可以從林夕身上得到驗證。2014年以後,林夕的歌詞產量銳減。

嗓音條件再好,演唱技術再優秀的歌手,沒有優秀詞曲的支持,又怎麼會有好作品面世呢?

綜上所述,香港樂壇的沒落,禍根早在20世紀80、90年代已經埋下,直接原因在於缺少優秀的詞曲創作者。

相關焦點

  • 金針獎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是香港樂壇最高獎項
    金針獎在香港樂壇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所有香港音樂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非常難拿,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黎小田,一代港樂大師,《萬裡長城永不倒》就是他的經典作品,是香港樂壇殿堂級的音樂人,可是,他沒有拿到金針獎就已經遺憾離世!王菲,頂級實力派歌手,對香港樂壇的貢獻非同一般,雖然曾經入圍過金針獎,但是依然沒有如願以償,沒有獲得金針獎這個香港樂壇至高榮譽。
  • 5位已故金針獎得主,永遠是香港樂壇難以忘記的歌聲
    羅文被譽為香港樂壇的教父,在香港流行樂壇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先以「羅文四步合唱團」成員的身份出道,後來又與鄭少秋的妻子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 從《獅子山下》紅了之後,羅文為多部影視劇演唱了主題曲、片尾曲,如《小李飛刀》《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滄海一聲笑》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影視金曲。
  • 香港四大殿堂級樂隊組合,只有BEYOND未獲金針獎,因為沒有資格?
    金針獎,是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所評選出來的香港樂壇終身成就大獎,以表揚個別從事音樂行業者在香港流行音樂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舉辦至今的獲獎者有鄧麗君、許冠傑、譚詠麟、張學友等,其中梅豔芳以35歲的年齡保持著最年輕獲獎者的紀錄。而香港的殿堂級藝人是指那些在某領域具有巨大貢獻以及深遠影響力的人物或作品,其產生的作用和貢獻可以被視作是該領域發展過程中一個時代的裡程碑。
  • 他成就了周潤發,是個視帝,卻獲得樂壇「金針獎」
    一看這個標題,你就應該知道我要說的是誰了。假如你是一個追劇者,或者歌迷的話。沒錯,我說的正是鄭少秋,別號秋官。之所以想寫寫秋官,是因為《將夜》裡有他的角色。一般來說,年過古稀,正是頤養天年之時。接著就有了《大時代》、《笑看風雲》等名劇,可謂一個高峰連著一個高峰,世人矚目,光芒萬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背後的付出,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人們也不會關注這個。大家都喜歡金銀首飾的光彩,有幾個會去了解它的製造流程呢?好多人知道秋官除了演戲,還是個歌手。
  • 為何黃家駒的「金針獎」遙遙無期,而陳百強已經被追頒「金針獎」
    我們都知道香港1993年是悲痛的一年,在這一年有兩位創作型歌手離世,一位是黃家駒於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離世,另一位是第一代偶像天王陳百強於1993年10月25日在香港瑪麗醫院離世,但16年後,陳百強已經被香港追頒「金針獎」,但是黃家駒的「金針獎」卻遙遙無期,論在音樂上的造詣和影響力
  •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已然衰落,你現在還會聽粵語歌曲嗎?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現在的90後,00後,沒有幾人聽過粵語流行歌曲了。花無百日紅,港樂曾經的輝煌,香港娛樂圈的恩恩怨怨,也成為了過眼雲煙。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人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又有誰會繼續享受音樂,而其時盜版唱片猖狂,香港唱片業每年因此而損失數以億計的版權稅,缺少資金的投入後,流行音樂作品的產量和質量急劇下降,香港粵語流行樂壇下跌態勢初現。音樂文化蓬勃發展背後的重要支撐力是穩定的社會和不斷的經濟投入,沒有高額資金的投入和買單的大眾,音樂就成了無根之萍。
  • 林子祥的香港樂壇地位有多高
    香港樂壇英雄譜——歌隱林子祥林子祥1947年出生在香港,大學畢業於英國多佛學院,算來比許冠傑還大上一歲,不過成名較晚一些,雖然在學生時代也組建過樂隊,但一直籍籍無名,直到1976年才推出一張英文專輯《Lam》,但真正讓他成名於歌壇的是1980
  • 1997年,張學友被20位美女包圍親吻,香港樂壇走向衰落
    其得獎結果往往會成全場最注視的焦點,被視為誰是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
  • 香港樂壇十大殿堂級人物,如果可以,你最想去誰的演唱會看看?
    香港樂壇十大殿堂級人物,如果可以,你最想去誰的演唱會看看? 10.張學友: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稱譽。2000年獲得「金針獎」。
  • 這項音樂獎,在香港樂壇被視為最高榮譽,為何Beyond一直無緣?
    香港,廣東,還有部分海外國家。由於王牌娛樂節目眾多,在粵語地區,翡翠臺有著超高的收視率。不誇張地說,香港流行文化的變遷,都和翡翠臺息息相關。製作出觀眾愛看的頒獎典禮,對香港電臺是難事,可對翡翠臺來說,簡直是駕輕就熟。
  • 歷屆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看看誰家偶像是這一獎項的最大贏家
    眾所周知,在八九十年代,港臺樂壇比我們內地發展得要快很多,在當時的華語樂壇中,湧現了無數的實力歌手,個個成就非凡,為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無數的經典歌曲。當時香港TVB舉行的每年一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就是華語樂壇音樂獎項最具權威性的代表,得到各國各界人士的關注與肯定!歷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對於音樂與音樂人有多項獎項頒發,每個獎項都極具權威性,能踏上領獎臺的每一位歌手,每一首歌都是得到了大家最大的肯定與支持。
  • 香港10大殿堂級創作才子,譚詠麟張學友羅文林子祥都是他們捧紅的
    香港樂壇曾經無比輝煌,雖然如今已經衰落,但還是有多東西值得回憶。粵語歌壇曾經的興盛離不開優秀的歌手,也離不開優秀的創作班子。下面我們來盤點粵語歌壇10大幕後英雄。第十位:林敏驄林敏驄是香港著名的填詞人,他的代表作有:《霧之戀》、《愛在深秋》、《無心睡眠》等。
  • 廣東省2020年高考成績公布,狀元將會花落誰家?
    2020年高考,廣東採用的是全國1卷,今天開始公布成績了,狀元也呼之欲出,那今年的高考狀元會花落誰家呢?按照以往的成績來看,狀元出現概率較大的學校為以下幾個學校:歷屆理科分數線歷屆文科分數線你覺得2020年廣東省的高考狀元會出現在哪些學校呢?歡迎說說你的看法吧!
  • 香港樂壇殿堂級人物,你認識幾個?他一開嗓,整個娛樂圈都安靜了
    提及香港樂壇殿堂級的人物,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能想到被譽為「歌神」的許冠傑,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張學友,林憶蓮(排名不分先後)等人,對於大眾而言,這幾位是很出名的,有的不僅在歌壇成就不凡,在影壇也是成績斐然,像張國榮,梅豔芳,兩位風華絕代的摯友,留給了我們太多珍貴的記憶。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 譚詠麟 張國榮 梅豔芳 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香港歌壇十大作詞人,半數獲金針獎,究竟誰更高一籌?
    說到香港詞人,網上各種排名中,其他人的位置可能不盡相同,唯獨黃沾頭把交椅的位置似乎是公認的。1990年,黃沾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與黃沾不同,鄭國江的填詞風格清新雋永、詩意盎然,多以天、水、風、雨、花、草等風景入題,少了一些大氣與濃烈,卻給人一種飄逸的閒情與自在。黃沾對鄭國江也十分佩服。談到產量,他說「我填詞三十餘年,作品大概只有他一半」;談到作品,他說「他是香港詞人中最具赤子之心的人,詞中童心洋溢,沒有他那顆心的人,寫不出來」。
  • 冠軍獎盃究竟花落誰家?——兩個3:0可見端倪!
    隨著拜仁兵不血刃同樣以一個3:0完勝對手裡昂,德甲冠軍將同法甲冠軍會師決賽,冠軍獎盃花落誰家還要四天後才能揭曉。但與事實相反的是,看了比賽的小夥伴都能看到巴黎贏萊比錫顯然要比拜仁贏裡昂輕鬆的多,萊比錫對陣巴黎幾乎沒有太好的進球機會,而裡昂對拜仁機會還是有很多的,浪費的必進球機會最少有三個。
  • 香港樂壇巔峰時期的五位殿堂級歌手,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
    香港樂壇巔峰時期的五位殿堂級歌手,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好的歌曲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遺忘,在曾經的香港樂壇中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粵語歌曲,今天我們盤點一下那些為我們帶來經典歌曲的五位香港殿級歌手。
  • 香港電影金像獎花落誰家,2020年5月6日下午三點揭曉
    香港電影金像獎2020年5月6日下午三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準時開幕。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次頒獎典禮取消實體頒獎,採用網絡直播形式公布。提名名單現已發表,具體獎項,花落誰家敬請期待。影片中炫酷的動作和精彩的槍戰,加上緊張的故事情節會讓你心情激動不已,喜歡看動作片的朋友們可以看看這五部電影,在這裡的所有影片都是精美的藝術品,當你想看電影又不知道看什麼電影時,隨便在這找出一部都有精彩之處,值得你去鑑賞。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