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二蛋小秦。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
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初代歌神許冠傑代表七零年代,校長代表八零年代,歌神張學友代表九零年代。這個陣容,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香港歌壇前三甲的歌手。而劉德華進前十都比較困難,更遑論超越了。
整個大中華地區,劉德華的聲勢遠遠大於譚詠麟,這是因為他佔了時代的便宜。校長是七八十年代的歌壇代表,奉粵語歌為主流,劉天王是90年代的翹楚,國語粵語通行,優勢簡直不要太明顯。所以,會有許多人拿出譚詠麟在內地演唱會破產的記錄來打他臉,實事求是的說,校長在內地的人氣確實比較「稀薄」,跟劉天王沒得比。
譚詠麟很少有國語歌,基本都是粵語,註定很小眾了,這也正說明了,譚詠麟在內地的人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跟劉德華沒得比。因此,在綜合歌曲傳唱度等方面上,劉德華是遠遠超過譚詠麟。
譚是在6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是Loosers樂隊成員,七十年代為溫拿樂隊主音歌手,八十年代更是憑藉愛情三部曲奠定樂壇天王地位,其聲線圓潤甜美醇厚,唱功感情到位、爆發力強。
除去羅文、林子祥之外,在同時期也只有張國榮能與之爭霸,而在八十年代末之後開始慢慢放緩在樂壇的腳步,但是其影響力還是不俗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譚詠麟1994年的的演唱會,歌迷瘋狂程度不輸任何歌手。在1996年拿到歌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其名氣也是最旺的,到21世紀的今天劉德華的名氣依然不輸其他明星。華仔是影視歌三棲的明星,早期是TVB無線五虎將之一,之後轉戰樂壇積累大量人氣,八十年代末開始往樂壇發展,「譚張爭霸」結束之後為香港樂壇騰出地方讓新人上位,劉德華順勢而起,與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合稱「四大天王」。
但是其唱腔在四人中不是最好的,劉德華自己也曾說自己的聲音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憑藉自己後期努力加強訓練自己的唱腔,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獨特唱腔,讓其在九十年代成為金曲獎的常客。
雖說偶像派跟實力派相比,偶像不值一提。但是偶像跟實力相結合,就會產生1加1等於3的奇妙化學反應。劉德華就是既有實力,又有顏值。從最早的83版楊過開始,劉德華將帥維持了一輩子。並且在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散發出不一樣的魅力,讓無數女性男性為之著迷。校長不是不帥,只是還沒帥到這種程度。
曾志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劉德華十分之一的努力,是不可能不紅的。誠然,劉德華已經成為娛樂圈勞模的代表。正如他歌詞中所唱「為了幹活用半世,從沒空享受美麗。」不怕別人比你帥,就怕別人既比你帥還比你努力。劉德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成功、長紅也是必然的。
其實對歌迷而言,對我們這些港星港樂的愛好者來說,無所謂誰超越誰一說。校長從出道以來,橫跨幾個年代叱吒至今,為我們帶來了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金曲。尤其是94大球場上的意氣風發,至今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