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2020-12-16 二蛋小秦愛影視

大家好,我是二蛋小秦。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

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初代歌神許冠傑代表七零年代,校長代表八零年代,歌神張學友代表九零年代。這個陣容,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香港歌壇前三甲的歌手。而劉德華進前十都比較困難,更遑論超越了。

整個大中華地區,劉德華的聲勢遠遠大於譚詠麟,這是因為他佔了時代的便宜。校長是七八十年代的歌壇代表,奉粵語歌為主流,劉天王是90年代的翹楚,國語粵語通行,優勢簡直不要太明顯。所以,會有許多人拿出譚詠麟在內地演唱會破產的記錄來打他臉,實事求是的說,校長在內地的人氣確實比較「稀薄」,跟劉天王沒得比。

譚詠麟很少有國語歌,基本都是粵語,註定很小眾了,這也正說明了,譚詠麟在內地的人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跟劉德華沒得比。因此,在綜合歌曲傳唱度等方面上,劉德華是遠遠超過譚詠麟。

譚是在6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是Loosers樂隊成員,七十年代為溫拿樂隊主音歌手,八十年代更是憑藉愛情三部曲奠定樂壇天王地位,其聲線圓潤甜美醇厚,唱功感情到位、爆發力強。

除去羅文、林子祥之外,在同時期也只有張國榮能與之爭霸,而在八十年代末之後開始慢慢放緩在樂壇的腳步,但是其影響力還是不俗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譚詠麟1994年的的演唱會,歌迷瘋狂程度不輸任何歌手。在1996年拿到歌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其名氣也是最旺的,到21世紀的今天劉德華的名氣依然不輸其他明星。華仔是影視歌三棲的明星,早期是TVB無線五虎將之一,之後轉戰樂壇積累大量人氣,八十年代末開始往樂壇發展,「譚張爭霸」結束之後為香港樂壇騰出地方讓新人上位,劉德華順勢而起,與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合稱「四大天王」。

但是其唱腔在四人中不是最好的,劉德華自己也曾說自己的聲音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憑藉自己後期努力加強訓練自己的唱腔,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獨特唱腔,讓其在九十年代成為金曲獎的常客。

雖說偶像派跟實力派相比,偶像不值一提。但是偶像跟實力相結合,就會產生1加1等於3的奇妙化學反應。劉德華就是既有實力,又有顏值。從最早的83版楊過開始,劉德華將帥維持了一輩子。並且在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散發出不一樣的魅力,讓無數女性男性為之著迷。校長不是不帥,只是還沒帥到這種程度。

曾志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劉德華十分之一的努力,是不可能不紅的。誠然,劉德華已經成為娛樂圈勞模的代表。正如他歌詞中所唱「為了幹活用半世,從沒空享受美麗。」不怕別人比你帥,就怕別人既比你帥還比你努力。劉德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成功、長紅也是必然的。

其實對歌迷而言,對我們這些港星港樂的愛好者來說,無所謂誰超越誰一說。校長從出道以來,橫跨幾個年代叱吒至今,為我們帶來了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金曲。尤其是94大球場上的意氣風發,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相關焦點

  • 曾與張國榮爭霸,縱橫香港樂壇多年的譚詠麟,如今怎樣了?
    在譚詠麟獨霸樂壇的時候,劉德華還只是個配角,張學友也才剛出道,那會用「武林盟主」來形容譚詠麟也不為過。譚詠麟的成功,不僅僅局限在歌壇,他在影壇依然成績斐然。在香港樂壇打開名氣後,譚詠麟跑去臺灣發展,開始進軍臺灣的影壇,有些歌手跨界只是為了玩票,或者為了宣傳自己,但譚詠麟的跨界,卻非常有高度。
  • 香港樂壇曾經的兩王一後譚詠麟
    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開始進入黃金時代,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詞作曲家,以及歌壇天王天后。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稱霸80年代的香港樂壇,被稱為「兩王一後」。今天介紹一下兩王以後中年紀最大的譚詠麟。
  • 譚詠麟退出、黎明退出,頒獎禮止戰之殤,亦是香港樂壇沒落之痛
    香港樂壇八九十年代的輝煌,至今仍被廣大樂迷津津樂道,成為世界華語樂壇的「開元盛世」。其中,80年代基本屬於「譚張爭霸」的年代,90年代則屬於「四大天王」角逐的年代。80年代初期,在香港所有音樂頒獎禮,幾乎是譚詠麟一家獨大,風光無限。
  • 譚詠麟為何被稱為「譚校長」?在香港樂壇,許多事都得靠他出面
    作為香港樂壇極具影響力的歌手,譚詠麟的名字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雖然現在的他已經幾乎沒有新的歌曲出現,但是對於一些70、80後的朋友來說,譚詠麟的歌曲可以說是陪伴了他們一代人的成長。譚詠麟從出道開始就發行過很多音樂單曲,並且幾乎首首經典,這也奠定了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
  • 香港樂壇是越來越沒落了嗎?為何劉德華越來越紅?這幾點值得思考
    提到香港樂壇,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以及譚詠麟、許冠傑、徐小鳳、林憶蓮、葉倩文、王菲Beyond樂隊等這些大牌歌星們,當然還有羅文、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等這些已經過世的明星們
  • 70歲譚詠麟曾與張國榮「爭霸」香港樂壇,如今四處商演、獨自賣唱
    他的舉動讓網友都忍不住感嘆「這就是敬業精神,既來之,則對得起這個舞臺」,也有人費解譚詠麟為什麼會參加這樣子的活動,掉檔次,並表示張學友、劉德華就不會。譚校長,儘管他今年已經70歲了,唱起歌來依舊中氣十足不輸當年,這也和他平時喜歡運動有關。最近還參加了綜藝《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第二季》。
  • 劉德華恩師,讓張國榮破音 譚詠麟躲避,現場讓陳奕迅唱斷氣
    當時80年代的香港樂壇真是吊炸天了,難怪當時臺灣的高手全部都來香港證明自己!現在香港樂壇衰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輕歌手不行啊!林子祥當時不滿40歲,全首歌開掛!香港1985年第三屆勁歌金曲現場,他將當時的流行曲串連起來製作了一首串燒歌,開創串燒先河。
  • 上世紀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是有原因的
    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主流歌曲是性英國的爵士歌,其次是老上海灘的國語歌,最底層的是香港本土的粵語歌曲。1967年許冠傑擔任蓮花樂隊主唱,隨後1970年個人單飛發展,1971年發行粵語歌曲「鐵塔凌雲」倍受大家喜愛,從此不受歡迎的香港本土粵語歌曲開始興起,後來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鼻祖、廣東歌鼻祖,從這點在香港樂壇無人能及,後來居上的譚詠麟也是其粉絲。同時代的羅文、林子祥…也是不能和許冠傑相比。
  • 曾與張國榮爭霸,以一己之力影響香港流行樂壇,他就是譚詠麟!
    溫拿樂隊「溫拿五虎」之一「校長」譚詠麟,這幾個現在聽起來充滿年代感的詞彙,是80年代香港樂壇最最知名的人物!溫拿樂隊解散之後,譚詠麟很快發行了自己的個人首張粵語專輯《反鬥星》,也正是這張專輯讓他斬獲了香港金唱片獎。此後。譚詠麟乘勝追擊再次發行《愛到你發狂》《忘不了你》等專輯,特別是《忘不了你》這張專輯不僅奠定了他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更在1999年入選了寶麗金20世紀20張最佳專輯,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港樂壇第一人!
  • 「既生瑜何生亮」之香港譚詠麟張國榮爭霸
    80年代的香港歌壇,可謂群英璀璨,歌唱事業十分繁榮昌盛,當年匯聚了徐小鳳(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有多首經典,「風的季節」,「順流逆流」等,旋律深情,廣為歌迷傳唱 );許冠傑(作為「廣東粵語歌鼻祖」,曾是引領香港樂壇走向流行樂的始行者 );譚詠麟(唱功了得,在他出道至今,已是香港發行專輯最多的歌手
  • 林子祥、羅文、許冠傑、譚詠麟,誰對香港樂壇的貢獻最大?
    在香港樂壇這個領域,恐怕沒有人會忽視許冠傑的存在。因為他香港樂壇的開山祖師爺,將粵語流行音樂從「下三濫」過度到被大家公認。就憑藉這一點,應該就沒有人和他爭第一把交椅了。其次應該就是譚詠麟和羅文了,兩人實力相當,對大家的影響也都很大。譚詠麟期初是翻唱英文歌曲出道,還有殿堂級別溫拿樂隊,對粵語流行音樂的進一步推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譚詠麟張國榮劉德華周杰倫羅大佑林子祥許冠傑和張學友音樂領域上...
    從這份名單,看到你對香港影壇男星的了解,實力唱將基本都涵蓋了,要說去排名還真不容易,但最後一名好選,應該是劉德華。前幾天我就回答了一個「劉德華不能做音樂導師,難道四大天王都不能做音樂導師嗎」的問題,可見,劉德華雖然受歡迎,很出名,也很有影響力,但他的唱功他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其他七位我只能按我個人感覺來排了。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那時候,比張國榮大6歲的譚詠麟,已經出道了9年。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從1977年到1983年,長達7年的時間裡,張國榮推出的幾張唱片,在市場上都反映平平。張國榮前衛、新潮的形象,也沒有被觀眾所接受。有一次,張國榮在表演時把帽子拋給觀眾,觀眾卻一邊噓他便將帽子拋還給他。張國榮沒有放棄,他說:「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地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後來,香港人常用「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這句話來鼓勵後生仔。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 相比之下,香港流行樂壇儘管也曾湧現出黃霑、顧嘉輝、林夕、黃偉文、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Beyond樂隊、劉德華
  • 香港十大殿堂男歌手排名:譚詠麟與歌神爭第一,劉德華名次墊底!
    1974年由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成為代表香港文化的標誌性時代曲。這首歌的歌詞來源很獨特,是許冠傑到世界各地旅遊時寫的,這首歌發行後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也讓眾多歌手改變了原來唱國語歌的路線,極大地促進了粵語歌的發展。第二名是譚詠麟。譚校長的藝齡橫跨了五個年代,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不但唱片銷售質量高,演唱會開辦的場次也很多。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大家知道90年代的流行樂壇異常繁華,香港、臺灣幾乎同步步入最繁華時期,內地雖然星光暗淡但藝術成就極高,也在同時期掀起一個小高峰。而整個樂壇的最頂點就是持續至今30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成就了一些人,也拖累了一些人。
  • 香港樂壇之譚詠麟
    上個世紀七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處於黃金時代,尤其是八十年代處於黃金時代的巔峰期。這個時代湧現了不少巨星,其中最為耀眼的是被稱為「兩王一後」的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周潤發這麼一說,譚詠麟感覺很不開心,1988年宣布不在拿獎,不過這個時候他拿的獎夠多了,也確實該留給新人一些機會了。譚詠麟單飛之後,之所以會大紅大紫,跟當時的環境分不開,當然也跟他本人的能力分不開。現在70歲的譚詠麟,大肚子油膩老頭,但是年輕時候的譚詠麟還是很帥氣的,唱功又十分了得,還會跳舞,所以他才火得那麼厲害。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時間走向了80年代,香港娛樂圈來到了眾神打架時代,一個個天王天后都開始嶄露頭角:比如梅豔芳、林子祥、葉倩文、譚詠麟、張國榮等等。83年香港出了樂壇推出了一個音樂獎項:十大勁歌金曲獎,每年都要評選10首最受歡迎的歌曲。1984年又增加金曲金獎、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
  • 誰是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呢?劉德華、譚詠麟、張國榮、都不是,原來...
    我最喜歡的音樂就是香港樂壇的歌曲,那個時期一首首歌曲、都成為了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好歌!八十-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歌曲水準質量都達到了極致!也打造了一批批殿堂級歌手!
  • NBA眾球星與香港樂壇的對應關係
    而在香港樂壇裡也有這樣一個人,雖然在音樂界地位不像喬丹在籃球界那樣高,但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就是譚詠麟。譚詠麟在許冠傑之後進一步定義了香港流行樂的走向。在84年勁歌金曲獎中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的確立了樂壇第一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