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專欄丨詩囚——孟郊

2021-02-19 趣學古詩詞

孟郊

(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在內容上,孟郊的詩超出了大曆、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固然,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係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鍾飲,到曉聞烹炮」與「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兩相對照,《織婦辭》描寫了織婦「如何織絝素,自著藍縷衣」的反常現象。他寫這種詩常有很深刻的心理體驗,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之句,實非泛泛紀述民間疾苦者可比。應該說,在杜甫之後,孟郊又一次用詩歌深入地揭露了社會中貧富不均、苦樂懸殊的矛盾。孟郊還有一些詩描寫了平凡的人倫之愛,如《結愛》寫夫妻之愛,《杏殤》寫父子之愛,《遊子吟》寫母子之愛,這些題材已經在很長時間內被詩人們忽視了。

孟郊接過元結一派手中的復古旗幟,在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繼續宣揚其復古思想。他宣揚仁義道德,歌頌堯舜古風,批判澆薄時風和叛亂犯上,處處顯示出一個偉岸君子的姿態,對時俗採取一種不合作態度:「恥與新學遊,願將古農齊。」他所結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鄭餘慶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標榜的「自是君子才,終是君子識」,其主要內含就在於不與時俗為伍,只求復古守道的知音的意願。他衛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動,與韓愈所倡導的「道」相近,而其生活準則正好是韓愈的「道」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孟郊不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創作中亦以宣揚這種「道」為目的。他的「補風教」、「證興亡」的創作宗旨,直陳元結的「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的原則,與元和時白居易的「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惟歌民生病,願得天子知」母、「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理論是一致的。因此孟郊雖然沒有直接參預韓愈的古文運動,也沒有象白居易那樣在鮮明的文學原則下以直言諷諫式的詩去千預政治,但他卻是自始至終地沿著恢復古道、整頓朝綱、淳化民俗、振興詩壇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復古,就是他在這條道路上的戰鬥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復古思潮的傑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這個復古之風很濃的時代裡得到了在後來不可能有的讚譽。

其一,古樸凝重,避熟避俗。孟郊詩歌與當時盛行的淺俗流易不同,具有古樸凝重的特點,在古樸自然中又營造出新鮮的藝術效果。孟郊慣用白描,《洛橋晚望》「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筆力高簡,歷來為人稱道。《遊終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晝未明」境界開闊。在句式上孟郊忌平緩流易,打破常規,力求古勁 折,以古文句法為詩。與五言詩歌上二下三的習慣不同,孟詩有上一下四的句子,如「藏千尋布水,出十八高僧」(《懷南嶽隱士二首》其一)、「磨一片嵌巖,書千古光輝」(《吊盧殷十首》其四),改變詩歌的傳統表達方式,給人新鮮的藝術感受。其二,險奇艱澀。精思苦吟。孟郊詩歌硬語盤空,他慣用死、剪、燒、骨、錄、折、斷、攢等狠字、硬語,營造奇崛的藝術感受。這一方面與他心情鬱悶、情緒低沉有關。在《夜感自遣》中,他說自己「夜學曉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閒,心與身為仇」。苦苦地寫詩,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尋求新詞句,用過去詩中少見的僻字險韻與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壓抑、不平,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語言表現多帶有冷澀、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從而儘可能把內心的愁哀刻劃得入骨和驚聳人心,在這些詩中,他精心選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鑽心的動詞與「峭風」、「老蟲」、「病骨」、「鐵發」、「怒水」、「勁飆」、「黑草」、「冰錢」等感覺上屬於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構成了一組組險怪、生硬、艱澀的句子,傳達了他心中難言的憤懣愁苦。其三,情深致婉,氣勢磅礴。孟郊並非終身苦吟,其詩也並非全是硬語,韓愈看到他「敷柔肆紆餘」的一面,蘇拭喜愛他「鄙俚頗近古」的詩歌。孟郊不少詩歌具有古淡閒雅的特點,以平淡的詩語寫出深婉的情致,詩歌清新紆餘,跌君生姿。他既有具有悠遠情致的詩歌,又有具有「奮猛卷海僚」氣魄的作品。中唐詩人孟郊、賈島的合稱。孟郊比賈島大28歲,是賈島的前輩詩人。但他們都是遭際不遇,官職卑微,一生窮困,一生苦吟。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送盧郎中汀》);賈島「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戲贈友人》,相傳他「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魏泰《臨漢隱居詩話》)。他們又都是韓愈的詩友。韓愈對他們的詩也都很讚賞,說孟郊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薦士》),賈島詩「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範陽》),但重視郊較過於島。郊、島二人偶有詩相投贈,在當時並不齊名。唐末張為《詩人主客圖》列孟郊為「清奇僻苦主」,賈島則為「清奇雅正」的升堂七人之一。宋代歐陽修始以兩人並舉,謂「孟郊、賈島之徒,又得其悲愁鬱堙之氣」(《書梅聖俞稿後》),蘇軾有「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之論。二家詩「清奇」「悲愁」,造語刻煉,白描不用詞藻,是共同之處。但孟郊詩以五古為主,不作律詩;賈島詩以五律為主,古體較少;孟郊對社會生活觀察較廣,感情較深,有關心國事民生的作品;賈島則生活較窄,對世事較冷淡,一味枯寂幽峭,情調悽黯,是不同之處。潘德輿以為「郊島並稱,島非郊匹,人謂寒瘦,郊並不寒也」(《養一齋詩話》)。此論有代表性。但賈島對後來的影響大於孟郊:晚唐五代被詩論家稱為「賈島時代」(聞一多《賈島》),宋代「九僧」、「四靈」,明代「竟陵派」,清代「浙派」,學賈島成為流派;學孟郊的只是個別的詩人。

寫在最後:

內容來源於網絡,本文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轉載目的在於學習分享與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點亮 ,告訴大家你也在看 

相關焦點

  • 第10天 詩囚孟郊,詩奴賈島
    今天第10天,我們來講講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故事!中國是一個詩歌盛行的國度,特別是唐代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傑」王勃、「詩骨」陳子昂等等。今天要介紹的兩位詩人,一個是孟郊,一個是賈島,他們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詩奴」之稱。一曰詩囚----孟郊。
  • 滿園春色關不住,朵朵繁花次第開,走馬觀花與「詩囚」孟郊的典故
    滿園春色關不住,朵朵繁花次第開,走馬觀花與「詩囚」孟郊的典故。(王建安 攝影)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象更新,百花盛開。廣袤的大地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從城市到鄉村,從遊園到田野,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春天的身影。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囚」孟郊登科的背後
    當然,有達觀的詩人,必然就有悲苦的詩人。「詩鬼」李賀;「詩奴」賈島;「詩囚」孟郊,從這幾個看著就苦逼的稱號中大概可以窺見他們潦倒的一生。且說孟郊,自幼便失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和幾個兄弟拉扯大。對於母親的辛苦,孟郊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 詩囚孟郊——以詩為牢,囚禁一生
    詩囚孟郊——以詩為牢,囚禁一生清風明月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大唐帝國歷史上的分水嶺。這一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隨著安史之亂的突然爆發,當時世界上最為輝煌榮耀的龐大帝國,再也沒有了昔日的花團錦簇。
  • 在寒流襲來的冬季,讀一首「詩囚」孟郊的冬天詩《寒地百姓吟》
    01慈母手中線VS 詩囚孟郊寒文學盛世,不必然是詩人的喜事,皆如對手太多,輕易就埋沒在歷史洪流。中唐詩人孟郊,若放在其他朝代,很有可能會更容易被我們提起。可惜,他偏偏生在唐代,前有李白、杜甫兩位怪物般的存在,後有浪漫感性的李商隱,同時期則是連不太識字老婆婆都愛他的白居易。
  • 中國古代詩人別稱大全,「詩仙"李白「詩囚」孟郊,五年級孩子必背!
    小學生必背文學常識有很多,其中中國古代詩人的別稱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王老師就收集整理了中國古代詩人別稱大全,「詩仙"李白「詩囚」孟郊,五年級孩子必背!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
  • 「詩囚」孟東野,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涼的人生?
    「詩囚」孟東野,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涼的人生?孟郊是中唐時期比較有名望的「苦吟」詩人之一,他與同時代的「詩奴」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寒」、「瘦」二字形象而又生動的體現出了,二人在詩歌創作以及人生之路上的坎坷經歷。
  • 與元好問一起讀詩18: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這時期也有諸多大詩人在歷史舞臺登臺亮相,他們著力於新途徑的開闢、新技法的探尋和詩歌理論的闡發。這樣,他們創作出了大量極富創新意味的詩歌,算是唐詩的一個中興時期。其中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和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元白詩派」元白詩派最突出。「韓孟詩派」以韓愈為領袖,包括孟郊、李賀、盧仝、馬異、劉叉、張籍等。
  •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分別都是誰?
    7、詩囚--孟郊 作詩苦心孤詣,慘澹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8、詩奴--賈島 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9、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 每日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孟郊一生最風光的就是這一天吧?
    認識孟郊,我們都是從《遊子吟》上知道這個「詩囚"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觀點認為這首詩是寫於五十歲,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 孟郊《登科後》詩詞賞析——春風得意,陽光正好,花蝶相隨
    孟郊,是唐代著名詩人,號稱「詩囚」。因為他的詩很多都是描寫人生疾苦,底層艱辛,讀起來非常壓抑。他跟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是好朋友。由於孟郊性格非常冷傲孤僻,一生沒什麼朋友,但他跟韓愈很合得來。他比韓愈大17歲,韓愈跟他結識後非常欣賞他,到處幫他推崇。所以,孟郊才因此聲名大噪。
  • 寫出《遊子吟》的孟郊,這十首詩,我讀了好幾遍,絕對拍案叫絕!
    今天要寫的詩人,名字叫孟郊,他在詩人群裡,說實話,不算大牌,但是,他依舊是一位十分厲害的人哪!讀讀他的詩就知道了,反正我剛剛讀他的這十首詩的時候,真的是坐不住了,簡直拍案叫絕,立意遼闊、明麗脫俗啊!而那首《洛橋晚望》那句「月明直見嵩山雪」,這句詩,簡直美哭了,我立馬想把孟郊的所有詩背下來,月光、嵩山、白雪,真的太美了。孟郊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大多寫的是世態炎涼、民間疾苦,因此也被稱為「詩囚」,他現存的詩有500多首,即便不能都背下來,也想背個幾十首吧。孟郊,詩如其名,質樸古淡、闊達情深,真的是好詩!!
  • 孟郊的《遊子吟》你錯過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大家應該從小時候就會背了,那它其中的深意你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和關於母親的這一偉大的形象。寫作背景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著名詩人。少時隱居嵩山。
  • 香山居士、賀梅子、淮海居士……詩人的別號和雅稱,了解一下~
    詩骨:陳子昂(唐)陳子昂是唐初詩人,當時正在進行詩文改革,他的詩一掃齊梁及初唐宮廷詩人的頹靡之音,詩歌風格高昂清峻、雄渾蒼涼,語言清新質樸而明朗,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詩囚:孟郊(唐)詩囚即「為詩所囚」,孟郊為苦吟詩人,講求鍊字鑄句,把詩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為詩的囚徒一般。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第十八首提到: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 孟郊這首30字的短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卻不被現代女性認可
    或許有人已經猜到,這位中年大叔就是孟郊,世人尊稱他為「詩囚」。孟郊從小就是苦命的孩子,家境相當貧寒,而且父親去世太早,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孟郊比同齡人更懂事,深知母親把他撫養長大不容易,儘可能替母親分擔家務。另外,他讀書非常苛刻,打算用優異的成績報答母親,通過科舉考試踏入仕途,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 郭輝專欄丨火燒雲
    在《詩刊》《星星》《人民文學》《十月》《北京文學》《作品》《中國詩歌》《中國詩人》等刊物發表詩歌1500多首,在《十月》《人民文學》《芙蓉》《莽原》《湖南文學》等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50多篇。著有《美人窩風情》《吮吸愛的光芒》《永遠的鄉土》《文藝湘軍百家文庫·詩歌方陣·郭輝卷》《錯過一生的好時光》《兵日記》《九味泥土》《三生樹》等文集。作品入選《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等多種選本。
  • 唐朝最苦的詩人,也拒絕面向人生躺平
    我們再「喪」一次,講講唐朝最苦的詩人孟郊。46歲才中舉在中晚唐詩壇中,孟郊並非無名之輩,就是現在,他的那首《遊子吟》仍是很多學生啟蒙時期必學的詩篇。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整首詩辭藻並不華麗,僅憑几個動作就描繪出母親的愛與擔憂。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孟郊臨行前作的一首詩。
  • 郭輝專欄丨東風破
    在《詩刊》《星星》《人民文學》《十月》《北京文學》《作品》《中國詩歌》《中國詩人》等刊物發表詩歌1500多首,在《十月》《人民文學》《芙蓉》《莽原》《湖南文學》等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50多篇。著有《美人窩風情》《吮吸愛的光芒》《永遠的鄉土》《文藝湘軍百家文庫·詩歌方陣·郭輝卷》《錯過一生的好時光》《兵日記》《九味泥土》《三生樹》等文集。作品入選《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等多種選本。
  • 唐代詩人及其外號大全,仙、佛、魔、狂全齊了!(下)
    (上)01孟郊:詩囚孟郊,中唐詩人,和當時的另一位大詩人韓愈一起開創了「韓孟詩派」。在唐代,孟郊算是一位中進士比較晚的士人。他在科舉考試中多次名落孫山,直到46歲才中進士,他高興之餘,寫下了《登科後》這首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孟郊的人格精神:古心自鞭
    孟郊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也是中唐復古文學思潮影響下的重要詩人。中國詩歌發展到盛唐,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技巧,都達到了一個顛峰。這給中唐詩人造成了「盛極難繼」的局面。面對這種困境,中唐詩人在困苦彷徨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出路。而孟郊獨闢蹊徑,致力於詩歌的復古,且能以古為新,復中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