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於
「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方案發布」的信息
上了熱搜
超重肥胖
已成為影響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
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10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6部門公布了全國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
附表
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類表
為破解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難題,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明確了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並適當活動;減少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間;學校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鹽等食物;中小學生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等重點任務。
那麼家長和學校要從哪些方面
來幫助孩子合理飲食
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呢
一起來了解
強化家庭責任
充分發揮父母及看護人作用
1.幫助兒童養成科學飲食行為。
強化父母及看護人是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提高父母及看護人營養健康素養,使其能夠為孩子合理選擇、搭配和烹調食物,保證食物多樣化,減少煎、炸等烹調方式,控制油、鹽、糖的使用量,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減少在外就餐。
培養和引導兒童規律就餐、幼兒自主進食行為,教育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學會合理搭配食物和選擇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2.培養兒童積極身體活動習慣。
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
提倡家長與孩子共同運動,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運動日常化、生活化。
培養兒童青少年運動興趣,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經常鍛鍊習慣,減少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間,保證睡眠時間。
3.做好兒童青少年體重及生長發育監測。
父母和看護人要充分認識超重肥胖的危害,定期為孩子測量身高和體重,做好記錄,並能根據相關標準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進行評價,必要時及時諮詢專業機構並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採取措施進行幹預。
強化學校責任
維持兒童青少年健康體重
1.辦好營養與健康課堂。
將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知識融入幼兒園中小學常規教育。
豐富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學習的資源,在國家和地方各級教師培訓中增加青少年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等相關知識內容,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和指導能力。
各地各校要結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生在校就餐等工作,有計劃地做好膳食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促進正確認識兒童超重肥胖,避免對肥胖兒童的歧視。
2.改善學校食物供給。
制修訂幼兒園和中小學供餐指南,培訓學校和供餐單位餐飲從業人員。
學校應當配備專(兼)職營養健康管理人員,有條件的可聘請營養專業人員。
優化學生餐膳食結構,改善烹調方式,因地制宜提供符合兒童青少年營養需求的食物,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粗雜糧及適量魚禽肉蛋奶等供應,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鹽等食物,按規定提供充足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
落實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對學生餐的營養與安全進行監督。
3.保證在校身體活動時間。
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等考核。
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並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為。
保證幼兒園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不少於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和強健骨骼練習。
逗逗俱樂部轉載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教育之江
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