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站樁100天真實感受,站樁真實效果,每個人遇到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因為老廖並不是身體很差的那種,所的體悟與大家練習的有一些區別,有的感覺比較特殊神奇,可以當做一個故事看下去!
初學站樁的時候,我學的不是一次幾分鐘十幾分鐘,一天加幾分鐘這種病人,老年人的練習方式,而是那種依賴就是一個小時以上的站樁方式,是直接調樁後就站一個小時的練法,因為有師傅調樁,所以沒有那種自學,盲目摸索,甚至出問題的階段,所以我站樁一站就進入狀態,特別有感覺,身體抖的厲害,氣感到處走,全身大汗淋漓,渾身酸麻脹痛。雖然我站樁不止區區100天,但是我把我100天的感觸寫下來供大家分享。從學習站樁開始,基本上每次站樁的時間都不曾低於30分鐘,而且不是僅僅只是單純的站樁,還涉及到一些導引術,吐納的練習,所以可能效果感觸這一塊,比單純站樁的朋友要好上太多,所以我說的感受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只能說是因人而異。
這一百天的過程中,我站樁由全身抖動逐漸轉為內震,由大汗逐漸變成微汗,常見氣脈的打通,各種功感意景,都曾實證過,因為我不記得什麼時間段是什麼樣的情況,但是我知道是怎麼形成我站樁100天左右的身體變化。就剛開始的時候,渾身抖,有時候是小腿抖,有時候是手抖,這個應該是每個人都有遇到的,因為俗話說:「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的確是這樣的,逐漸轉為內震,但是外表別人看不出來,師傅只說這是好現象,不去追求這一塊,順其自然,但是要把動作姿勢做好,否則可能會出偏差,所以經常都需要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師傅,他給我做判斷,雖說站樁是要我靜下心來,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很難,所以我就去找為什麼會抖,而且是自然而然的抖,因為我們站樁,相對來說,屬於靜功,靜中取靜,但是身體卻微動,關鍵是它還很有頻率,就像是有一股能量,自然而然的在推動似的,很舒適自然,就像我在20分鐘的時候腿微微抖了一會兒,30分鐘的時候,某條腿就開始抖,過來幾分鐘他就沉寂下來了,等40分鐘的時候,它又開始抖,很是奇特的表現,在我實證看來,這是靜中有動,內動的表現,外靜內動。因為師傅說過:「靜中求動為真靜,動中求靜為真動;借樁築基(修身)和借樁守意(修性)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奇特的表現,故此不必去追求,淡然視之,沒什麼」。單獨從抖這一方面,不得不敬佩古人的智慧,就這看似簡單的雙手抱圓,全身放鬆的站立,雖身不動外形不動,但內氣在動,真氣在流動,氣血在動,把全身上下所有氣機,穴位等都給調動起來,讓真氣運行於氣血經絡,達到氣血不養而自養,肌肉不練而自練,自發的能達到斷鍛鍊的目的與養生的好處。
我問過師傅為什麼會抖,他給我的解釋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要把動作做好,尤其是下盤松腰坐胯與膝蓋微曲不過腳尖這一塊,要做好,膝蓋一定不能超過腳尖,關於重心,放在湧泉穴,如同踩著一隻螞蟻,但是螞蟻不能踩死也不能讓它跑掉,配合十指抓地去找到這種感覺,只能自己實證體會。然後做的時候,抖表現的越厲害,身體的素質就越差,逐漸的不再抖的這麼厲害,意味著雙腿的抗壓能力就增大了。如果是要練武術,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壓低下盤,如果是養生修行,則不必。外現的抖降低了,但是內動卻不曾降低,依然存在,剛開始沒學過站樁,所以身體放鬆比較鬆散,做不到松而不懈,陰陽不平衡,所以抖的厲害,而且不也是渾身酸痛嗎?這就是沒有肌肉放鬆到位的表現,對肌肉用勁會全身酸痛,大汗太累,但是放鬆到位堅持一段時間後,抖雖然不會這麼明顯,但是不可去追求這一塊,抖的感覺或許是爽,但是追求就落了下乘。我們站樁的過程中,身體的動作符合陰陽,真氣運行,所以身體在放鬆的狀態下練功,經絡會被真氣衝開,有的經絡不夠寬敞,衝開變得舒展卻表現為震動,所以會感覺很爽,對外表現為抖;體質稍差者為上下外抖;身體有異者,表現則千奇百怪,亂象叢生;陳年痼疾者,初期不抖,需要疏通一段時間才會有抖的表現;練功一段時間後,內氣充足,經絡變得通暢為內震,外現為微動,就是我現在這種情況。顫抖是不可以去模仿的,模仿必定是反自然的行為。
在抖的過程中,往往是伴隨著出汗,抖一定會出汗,但是出汗不一定會抖,這都是好現象,可能有的人說自己初學站樁的時候不出汗,很明顯,一定站錯了。站樁出汗的階段是 「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細汗,出完細汗出香汗」,當然也會反覆,我就是如此,從大汗到臭汗,然後到細汗,又變成臭汗,現在仍然是細汗,不曾到香汗的境界。因為我們練功,除了修煉要有節制,要有方法,不可盲目去練,而且還要循環漸進的練,水到渠成的增長功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練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然再怎麼退也比沒有練功的人好。真功夫都是練出來的,出臭汗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曾實證過,就是自己的衣服非常臭,特別難聞,粘稠,這是最初的,我應該是站樁有兩個月,一次入定,就是自己沒有思維,一剎那的時間,醒來自己全身是臭汗,大概三個小時左右,這個臭,讓我直接把衣服丟了,因為洗不乾淨,入定只有過一次,但是入靜卻有很多次,算是我為數不多的入定。有思維,能思考,雖然同樣沒有時間觀念,但是這是入靜。入靜入定在武術體系不講究這一塊,但是養生與修行卻講究這一塊,與心性有較大的關係,因為我並不是只學站樁,一天幾個小時練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時間,所以這些與大家可能有所區別。但是必須是正確的站樁動作,都是反而會練出問題,這是我的經歷決定的認知經驗,一般持續一段時間後,有的人反而會越練越虛,或者練出其它的一些問題。
然後是關於氣感,氣走周天這一塊。就是練功在入定之後的幾天裡,我站樁時,當時我沒有舌抵上顎練站樁,而是在這個過程中自發的舌抵上顎,並且會陰處跳動收縮,緊接著一股氣從丹田到會陰,再從尾閭哪裡一路往上到頭頂百會,然後從任脈自發搭鵲橋往下到下丹田,自然的走循環,並且,馬上有一股津液,非常甘甜,總之無法形容,按照師傅常說的分三次咽下,這才是真正的津液,而不是口水。任督二脈小周天的自行運轉,很奇特,這不是我自己感覺意念導引的,而是自己通的,並且正常生活中,自己也可以感覺到它自己在運轉,根本不需要我去控制。
隨後又過了大概一個禮拜左右,這個氣,或者形容為能量我覺得更適合,由會陰穴往上行,經過尾閭到命門,再向兩邊移動到兩腎俞穴往上行走兩背,到兩肩胛穴走兩手外側到兩臂,再到兩手外勞官穴直接走中指往內移動到兩手的內勞宮穴,走兩手內側走陰經到兩內肩甲穴,向中移動走兩胸部往下行,走兩乳旁,到帶脈向中移到肚臍直下到會陰穴,再走中脈直上到羶中穴,往下行走中脈到會陰下行,走兩腿外側陽經直到湧泉穴,然後再走兩腿內側陰經,直上到會陰,從會陰直上到尾閭第三節,停一下。由尾閭第三節往下行到會陰穴,走奇經八脈,十二條正經,按照「大周天」運行。
說實在的,要說讓我記住這些穴位經絡我都懶得記,但是它確實是自己在走這些經絡,而且我練功時啥都沒做,也不曾意守,自然而然,當時感覺到它的行走,我記下來了,去問師傅,告訴我這是氣通大周天,其實我自己也沒感覺這有什麼特別之處,感覺很平常,一般是一條一條的通,像我這樣還是比較少見的,我並不是只練站樁,但是站樁,打坐,易筋,導引,吐納等卻是每天都堅持在練,一條算下來少則兩小時,多則四小時,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有這種情況,至於有的人說打通周天后可能會自發啟動胎息,但是我是直接學過修煉胎息的功法,所以這種練功中啟動胎息的表現,很正常。
百日築基,大小周天,其實我不太清楚這含義怎麼樣,對我而言,自己的身體好才是實在的,不知道別人的感觸是怎麼樣的,還有就是,我是真正能靜下來,守住自己,就是在入靜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很多次我都親耳聽到有人跟我說話,但是我不曾理會,太能蠱惑人心了,估計十之八九的人都守不住,有的感受勝過男女之間的事,可想而知。古人的練習方法,確實很厲害,難怪要求要靜心,修心性,真正意義上的大周天,應該是可以飛天的,就是可以飛行,後面世說的都是身體內在的這一層次,咱們也不去神秘它,用客觀科學的角度看待即可。因為像我這種,我那些學武術的師兄弟,都是實證過,只是與我稍有區別而已!
切忌盲目練習站樁,要注意以下七個點:一是動作不對,二是胡亂導引,三是控制時間,四是功法出偏(學習其它功法一起練),五是飲食有節,六是起居有常,七是愉悅心情!
祝福樁友們自然順意!站樁快樂!我是老廖,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術業有專攻,欲知上山路,需問下山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信任老廖也可以跟著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