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第一名林運豔現場創作作品步聚圖

2020-12-12 石道手工藝

第 三 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

由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組織部、區委人才辦主辦,晉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晉安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晉安區鼓山鎮人民政府、晉安區中國壽山石館、晉安區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承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廣播傳媒中心、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等單位協辦的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 評選活動已於近日落下帷幕。

大賽以「石力比拼,秀出風採」為主題,吸引了近百名選手參加,他們當中不僅有75後,80後壽山石雕中堅力量,還有一批95後新鮮血液,選手不僅來自省內各地,還包括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從啟動報名、專家初選到現場雕刻創作,選手們歷經兩個多月的切磋琢磨,經受專家評委公正嚴格的評審,「十大新秀」脫穎而出。接下來,我們會陸續推出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 的有關介紹和作品,敬請關注!

本期推出的是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 ——林運豔。

評選活動組委會主任、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恆為一等獎選手林運豔頒獎

林 運 豔 現場創作作品展示

原石 → 成品

01

02

03

04

05

06

《境》壽山山秀園石

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第一名現場創作獲獎作品

個 人 簡 介

林運豔,1985年生,福建羅源人,師從雕刻世家鄭福先生,擅刻人物山水高浮雕,進修於福建省教育學院。獲獎情況(部分):2016年,石雕作品《春山萬有圖》榮獲第十二屆"中藝杯"優秀工藝美術作品金獎;2016石雕作品《自在羅漢》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名石雕刻藝術展金獎;2017年,壽山石雕作品《降龍觀音》榮獲第十五屆"中藝杯"優秀工藝美術作品"金獎;2017年,《清幽雅靜》榮獲第九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大賽優秀獎;2018福州市首屆"閩匠杯"職業技能能競賽三等獎;2018年,壽山石雕作品《樂在其中》榮獲首屆"閩匠杯"優秀作品金獎。現為中級工藝美術師,二級技師。

《樂在其中》壽山山秀園石
《山靜松聲遠》壽山月尾綠石
《不二觀音》壽山高山石
《春山萬有圖》五彩芙蓉石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評選結果出爐
    12月3日上午,2020年福州市晉安區壽山石雕刻技能競賽、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評選頒獎儀式暨壽山石雕文化主題論壇在晉安區兩岸社區交流中心舉辦。據介紹,福州市晉安區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評選活動是壽山石業內的一次盛大賽事,是壽山石年輕雕刻師們展示技藝和交流切磋的平臺,也是壽山石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載體。
  • 晉安區決出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
    福州新聞網12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為迎接世遺大會召開,傳承弘揚壽山石雕刻非遺技藝,晉安區舉辦第三屆壽山石雕刻「十大新秀」評選活動。經過2個多月的「石力」比拼,「十大新秀」結果水落石出。林運豔、林鴻等10人除了獲頒「十大新秀」榮譽證書及「福州市晉安區技術能手」證書,還將獲得7000元、5000元、3000元不等的獎金。「壽山石雕文化主題論壇」也同步啟動,論壇邀請壽山石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圍繞壽山石雕刻技術傳承與創新人才培育交流分享觀點,為青年雕刻師答疑解惑。
  • 福州壽山石雕刻新銳人物——謝麟賢篇
    導 讀由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主辦的「福州壽山石雕刻新銳人物」評選活動落下帷幕。經過一個多月前後四輪的競賽以及最後的加賽,最終誕生了三十位雕刻新銳人物。本次的壽山石雕刻新銳人物評選均為壽山石雕刻行業80、90後中的佼佼者。
  • 52件作品全面展示林東的壽山石雕刻藝術
    這枚田黃細潤通靈,六德兼備,當屬頂級質地;而更妙處在於,雕刻家利用這枚田黃飽滿的石型,以圓雕技法琢刻一尊五短身材、開懷大笑的彌勒造像,那憨態可掬的形象讓人難以忘懷,一位收藏家曾對這件作品讚嘆不已,稱:「這塊田黃用來雕彌勒,還真就雕活了!」這尊彌勒造像當時以80萬元起拍,引發藏家激烈的競價,最終成交價格竟高達230萬元。而這件作品的作者,就是著名的壽山石雕刻大師——林東。
  • 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舉行
    12月11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嵊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在嵊州文創園拉開序幕。此次大賽邀請到了浙江、福建、四川、廣西、重慶、河南等地的國內頂尖的25名雕刻藝術家參加。
  • 妙石齋裡人物誌|陳貴洪|雕刻|壽山石|壽山石雕|孫悟空|西遊記
    打鐵打了半年後,2000年的一個偶然,爸爸帶著不諳世事的他在朋友家喝茶,通過朋友的介紹,得到一個比打鐵手藝活輕鬆舒服的機會,於是聽話的陳貴洪又被父母安排到了福州的壽山石雕刻師父家。「當時我父母就覺得壽山石雕刻是門手藝活,讓孩子學門手藝,將來好憑手藝每月賺個千把塊,有碗飯吃就可以了。」
  • 壽山石雕刻家葉子:帶著壽山石走向更廣闊的山海
    幾年前,葉子正式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為師,陳禮忠老師在創作上有「石無貴賤」之說,他曾用「廢料」構築了壽山石雕刻藝術上多次高峰,這令葉子對「石料」與「技法」的認識上有了新的覺悟。陳師的創作另一特點是審美的現代性,即石材的色澤、質地是否與題材完美結合,突破陳規創造新的價值範式,其重要性遠在美石美材的物性之上。
  • 大型壽山石雕刻藝術作品《東方紅》揭幕儀式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
    壽山石雕刻作品《東方紅》寓意毛澤東思想與日月同輝,萬古長青、永不褪色,這與全黨目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不謀而合。《東方紅》作品不僅豐富、充實了紀念館的館藏,而且為韶山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新增了一份難得的實物展品資料,意義十分重大。名館藏奇石,館因石而增輝,石因館而名世!
  • 壽山石雕刻東西兩派,為何同時發跡於清代同、光年間?
    清中早期的壽山石雕名家藝人被典籍所記載的實在太少——那時候出自名家的、好的壽山石雕作品往往被閩地官員購買後進貢宮廷之中,有些壽山石雕高手直接進入宮廷造辦處雕刻,為封建統治者雕刻御印,自然不容許這些雕刻藝人在印章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許多壽山石雕藝人便因此「默默無聞」。
  • 「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受父親馮久和影響,馮其瑞從小學習壽山石雕刻,在努力繼承家傳題材的同時,不斷探索新的領域,形成自己的雕刻風格。主攻動物、花鳥山水,擅長刻豬,使家傳「群豬」這一題材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中國畫風與各種民間雕刻技藝揉合融合,讓他的作品有了詩的靈動、畫的遼闊,多次在國家、省、市各項展覽中獲獎,2002年被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
  • 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
    浙江在線-嵊州新聞網12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尹潔銀 邢吳波)機器轟鳴、木屑飛濺、刻刀舞動……12月11日-13日,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在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內舉行
  • 25名雕刻藝術家齊聚嵊州現場創作 傳承根雕技藝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這是一次雕刻行業的盛會,也是一次高水平的實力較量。今天上午,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嵊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在嵊州文創園舉行。大賽邀請了浙江、福建、四川、廣西、重慶、河南等地的國內頂尖的25名雕刻藝術家參加。
  • 實力與顏值擔當的女雕刻家作品展今日開展啦!
    從1980年至今長期隨父林亨雲從事壽山石雕工作,在這40多年的學習和創作過程裡,在技術上得到家父和兄長林飛林東的精心培養和傳授,所雕刻的作品多次在各展會上獲獎。自1991年起從事壽山石雕刻創作,所創作品既重傳統又富新意,自成風格。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專業比賽大獎。
  • 直播預告|文藝通·覓石趣——什麼樣的壽山石值得入手
    8月15日,19:30-21:30,文藝通特邀壽山石雕藝人王均和王業現場解讀如何知石、識石、藏石、養石,以及分享他們多年來在壽山石領域的實踐與收穫。-一件好的壽山石作品要具備什麼樣的元素?王業《火焰觀音》直播現場將分享多種壽山石原石,和大家一起賞石論藝,解密壽山石收藏為何首重材質。
  • 壽山石的文化源流
    壽山石藝流傳到20世紀30年代,東、西兩個流派名人輩出,東門]派的鄭仁蛟、林友清,西門派的林清卿都是傑出代表。石藝的進展,也必然促進理論的發展。1933年龔禮逸的《壽山石譜》系統地按產命名石種,更增加了壽山石定名的科學性.之張宗果的《壽山石學》、陳子奮的《壽山印石小志》等相繼刊行,從而為壽山石理論的步完善奠定 了基礎。
  • 「補天遺珍」壽山石專場拍賣 大師王一帆等攜作品亮相微拍堂
    到了清朝,壽山石迎來發展的黃金期,此時,眾多文人墨客為壽山石吟詩作賦,還留下諸多壽山石研究著錄,如清代學者高兆著的《觀石錄》,著名經學家毛奇齡的《後觀石錄》等,不僅對壽山石的分類做了詳解,還深刻描繪了壽山石的開採及匠人、市場、收藏的盛況。
  • 壽山石可以玩成這樣子,第一張圖我就跪了
    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文化水平、藝術修養、雕刻技藝和實踐經驗等諸多綜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現是和藝術家所能獲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壽山石雕藝術正是如此.推選出福州壽山石、浙江昌化雞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遼寧岫巖玉、內蒙古巴林石等6個石種為候選石。壽山石名列榜首。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屆國石評選中,福州壽山石獲得石類第一名,被譽為「石中之王」。2001年10月17日,在中國寶玉石協會在第三次「國石」研討會上,壽山石成為了「國石」第一候選石。
  • 鈞瓷「壽山石」與天然壽山石暨雕刻壽山石
    鈞瓷作品「壽山石」壽山石,本來是指天然的一種大自然巧奪天工而雕琢的奇特石頭,它經歷了數千年的雨蝕風琢和天工作美,給世人留下了人們不可想像的、不可人為的雕塑。鈞瓷作品「壽山石」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裡用「石友什或,石交。」來形容情感和友誼的牢固,這就是文化。古代,人們就已經把石頭人格化,並把石頭的本質賦予人們的品質。
  • 壽山石的鑑別與保養(高清多圖)
    這種供藝術雕刻用的壽山石主要產於壽山及峨嵋、東仔、湖潭、石碧頭等礦床,其礦物成分以地開石、高嶺石為主,葉臘石次之。優美的壽山石藝術品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僅有助於物質文明,而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它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益壽延年。
  •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這件長2.33米、高1.88米、厚1.6米的作品是由馮氏祖孫三代人歷經11年共同創作而成,是少有的大型壽山石雕作品。《國富延年》原石是重達3噸多的壽山五彩善柏石,作品主體是一棵古藤纏繞的蒼松,19隻形態各異的仙鶴立於其上,或漫步山林,或嬉戲打鬧,利用石質上的紅色雕成牡丹,整件作品雍容華貴、大氣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