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為何無緣共和國勳章?

2021-02-23 江淮醫學

如今,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掠,但風景這邊獨好,我國疫情已經處於零星狀態,防控形勢大好。

為了表彰在本次抗疫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功勳,國家公示了獲得本次表彰的人選,其中鍾南山院士成為唯一的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

共和國勳章是我國最高榮譽勳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功勳卓著的傑出人士。

鍾南山院士的入選,可謂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鍾南山院士大膽提出「存在人傳人」的現象,給疫情防控敲響了警鐘,也吹響了戰疫的號角。

不僅如此,他還立即組織團隊,領導撰寫了防疫方案、診療方案,成為本次疫情防控的專業指導書。

在防疫早期,他經常在廣州、武漢、北京三地飛來飛去,有可能上午還在廣州,下午就去武漢實地考察,晚上就飛去北京和領導匯報情況,和專家制定方案。

雖然鍾南山院士已經80多歲的高齡,但依然堅持在抗疫一線,給危重患者帶來希望,從死神手中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但疫情趨好之後,鍾南山院士卻因兒子戴愛馬仕皮帶而被網曝。在這些網民眼中,只有明星、網紅才戴的起愛馬仕,科學家及科學家的孩子就不配。實際上,鍾南山的兒子鍾幃德也是名醫,享受國務院津貼,憑什麼就不能戴愛馬仕了!

國家把共和國勳章頒給鍾南山院士,主要是因為他在本次抗疫中的功勞,同時也是警告那些別有用心的網友。

為何李蘭娟無緣共和國勳章?

鍾南山院士獲得共和國勳章是理所當然,眾望所歸,但網友疑惑,同為本次抗疫功勳的李蘭娟院士為何無緣共和國勳章?

和鍾南山院士一樣,李蘭娟院士也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而且是最早建議武漢封城的專家之一。在疫情爆發初期,李蘭娟院士就馬不停蹄的趕到武漢,一待就是50多天,在對重症患者的治療方面,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李蘭娟院士對我國醫學的貢獻不可不謂之大。

她歷經10餘年,艱苦攻關,攻克了人工肝治療中易出血、低血壓等難點,創建了一套療效確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癒好轉率從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癒好轉率從15.4%上升至43.4%,開闢了重型肝炎治療的新途徑。

此外,在2003年在抗擊"非典"中,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確保浙江省沒有發生二代病人和醫務人員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那麼為何李蘭娟院士沒有成為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有的人說是因為李蘭娟在社會上的名氣沒有鍾南山院士高。這是錯的,國家對共和國勳章授予的人數和人選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從科研上面來講,鍾南山的成就還是要比李蘭娟高一些,而且鍾南山院士已經80多歲,李蘭娟院士則年輕的多,以後更有機會。

個人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李蘭娟院士已經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最高的科學類獎項,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人,是我國科學家最高的榮譽

目前李蘭娟院士已經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加上今年疫情期間的突出貢獻,獲獎希望非常大。

雖然本次疫情表彰大會上,李蘭娟院士沒有像鍾南山、張伯禮等人那樣評選上「共和國勳章」以及「國家榮譽稱號」。但是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李蘭娟院士所付出的努力,所作出的貢獻,全國人民都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沒有勳章和榮譽稱號,她一樣會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稱讚。

更何況,像李蘭娟院士這樣無私貢獻的科學家,他們的最高追求並不是為了所謂的獎項、獎金,而是一心科研,為人民服務。

由衷的感謝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每一個付出了努力,伸出了援手的人。還有那些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奉獻的不曾被人知曉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們,他們也都是英雄。

江淮醫學綜合整理自燕趙新報、錢江晚報、今日頭條、快報

相關焦點

  • 人民英雄臺上見,為何不見李蘭娟?
    也有不少網友心生疑惑,從抗疫之初就衝在抗疫一線的李蘭娟院士為何沒有獲得共和國勳章或者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呢? 按層次來說,李蘭娟院士和鍾南山院士應該屬於一個層次。讓我們參與評選,你是選鍾南山還是選李蘭娟呢?
  • 鍾南山入選共和國勳章人選無可厚非,但是李蘭娟院士呢?
    當初鍾老在被提名的時候底下很多評論都在說李蘭娟院士也應該加進去。簡單的來說我們要清楚三點:第一點就是李蘭娟院士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確實貢獻非常之大,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第二點就是共和國勳章名額有限。第三點就是這次共和國勳章授予時機的特殊性。下面我詳細闡述我的觀點。
  • 2020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戰疫功勳李蘭娟入選
    由於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本次年度科學人物,大部分是參與新冠疫情防治、新冠疫苗研發的科學家,其中我國抗疫功勳李蘭娟和張永振2人入選。巾幗英雄李蘭娟,率先提出「封鎖武漢」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國春節的喜慶。
  • 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得最高榮譽,當初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
    這必定是離不開鍾南山,李蘭娟等抗疫英雄奮鬥。 抗疫成功與榮譽 不久後,中國的疫情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今年的9月,抗疫英雄的代表,鍾南山等人在人民大會堂的表彰大會上獲得了國家的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 鍾南山在發言中指出中國抗疫的勝利,是青年科學家與醫護人員起到了的關鍵作用。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11月21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
  • 澤塔奧特曼:伽古拉為何對戴拿勳章情有獨鍾?原來是1000年的羈絆
    關鍵時刻還是伽古拉送出了「平成三傑」勳章,然而這裡有一個小襲擊,當時伽古拉拿著戴拿勳章。看樣子,伽古拉對戴拿勳章情有獨鍾,那麼問題來了,伽古拉為何對戴拿勳章情有獨鍾呢?原來這是1000年的羈絆,看完之後覺得圓谷製作挺良心的。在澤塔奧特曼第8話劇中,反派小哥製造了一隻五帝獸。
  • 李蘭娟:相隔十七年的兩次「果敢」
    ◎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2003年4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彼時,非典疫情正在肆虐,當天,從外地乘飛機到達杭州的3名乘客被確診為非典患者,浙江首次報告出現確診病例。由於患者乘坐過計程車,接觸環境複雜,李蘭娟連夜給衛生部長、省委書記、市委書記打電話說明情況,爭取支持。一夜時間裡,所有接觸者全部被找到,1000多人盡數隔離。其中一位患者居住的「在水一方」公寓,一幢樓76戶共201人被整幢隔離,成為非典時杭州最大的隔離社區,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大範圍隔離區。
  • 黃旭華和李蘭娟兩位院士證婚 鹿邑縣戰「疫」新人參加「雲婚禮」
    李新義攝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通訊員 苑磊)「真沒想到我們推遲結婚的事,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更沒想到能參加這一場『雲集體婚禮』,還有黃旭華、李蘭娟兩位院士為我們證婚,太幸福了!」5月20日上午,鹿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輔警楊豔壘高興地告訴記者。
  • 浙江省醫學會姚克會長慰問李蘭娟院士
    5 月 8 日上午,浙江省醫學會姚克會長一行來訪樹蘭(杭州)醫院,慰問此次援助武漢抗擊新冠肺炎 60 天的李蘭娟院士,並送上鮮花與「 戰疫情」 水晶杯。
  • 李蘭娟院士解讀來了→
    在2月3日的《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再次連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為你答疑解惑。01 全國與湖北的病死率為何差異巨大?白巖松:為什麼湖北之外確診病人當中病死率只有0.18%,但是整個湖北卻達到了3.13%,是什麼因素導致?
  • 李蘭娟院士連線鄭州市三院指導建議一二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冰 通訊員 姜偉  3月29日,仍然在武漢支援的李蘭娟院士對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鄭州市三院」)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線上指導和建議。
  • 武漢八旬畫家60小時作畫致謝李蘭娟院士
    武漢籍八旬畫家張雋先老先生連日來奮筆揮毫完成一幅書畫作品想送給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李蘭娟院士經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記者牽線搭橋聯繫了李蘭娟院士幫張老達成了心願他得知李蘭娟院士在抗疫期間長期在武漢堅持,所以想借畫作表示武漢人民的感謝。今年整整八十歲的張老,奮筆十天,每天堅持畫4-6個小時,完成一幅描繪在絹絲上的花鳥畫,六隻丹頂鶴周圍全部是祥雲飛舞,表達了對李蘭娟院士最美好的祝福。
  • 今天回家的李蘭娟,衣服上帽子上貼滿了什麼?
    今天回家的李蘭娟,衣服上帽子上貼滿了什麼?「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由李蘭娟院士帶隊,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自2月1日出發前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以 「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為核心,帶著「人工肝」、幹細胞、微生態三大技術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取得了階段性效果,IUC病死率顯著下降,尤其處於細胞因子風暴早期重症患者經人工肝治療後,能阻斷向危重症發展,大大提高存活率。
  • 李蘭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團隊可以創造奇蹟
    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中國後,除了鍾南山院士之外,還有一個高齡老人也第一時間衝在第一線,但即使這樣還是被不懷好意的人詆毀,這位老人就是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李蘭娟院士。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德才兼備者才能爭當行業領頭人。他們能有如今的成就,靠的從來都是自身的努力以及高尚的人品。
  • 專訪李蘭娟:大數據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詳細內容 出席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李蘭娟今天接受了本臺記者的專訪。針對抗疫大數據應用、線上醫療和冬春季疫情防控等方面,李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 野外挖出勳章盒,戰傷、鐵十字、戰功劍十字勳章,這名德軍有點牛
    打開表面的保護層,裡面是一枚又一枚勳章,比如中間就是一枚鐵十字勳章,顯然這是當年某位德軍留下的。 經過簡單清理,鐵盒內一共藏著8枚勳章。
  • 英國雜誌夾帶私貨,難怪讓李蘭娟憤怒
    近日,《自然》雜誌將中國的李蘭娟院士評為「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用以表彰她在抗疫過程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但是《自然》雜誌對李蘭娟院士的經歷描述存在問題,他們稱李蘭娟院士為「封城設計師」,這不但和實際情況完全不符,也側面透露出了西方媒體和西方民眾對中國的傲慢和偏見。
  • 「抗疫女神」被追星,寧夏粉絲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像長啥樣?
    「抗疫女神」被追星,寧夏粉絲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像長啥樣?幾經周折,記者聯繫到給李蘭娟院士贈送畫像的寧夏粉絲武風琪。 今年40歲的武風琪,是來寧創業的退伍軍人。他平常熱心公益,是銀川市逆行者救援隊成員,也是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的傳播者。18日晚,他與好友聚餐時,得知「抗疫女神」李蘭娟院士來銀川的消息後,立馬離開飯桌開始了他的追星計劃。
  • 每天只睡3小時,李蘭娟院士「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的」
    目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目前正和她的團隊在武漢。我們將走進李蘭娟的「一線日記」,紀錄她的工作,記錄一線醫護人與病毒賽跑的速度。2月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李蘭娟抵達武漢第3天。
  • 李蘭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抗擊新冠肺炎)李蘭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社湖南衡陽12月13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在13日湖南省衡陽市舉行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