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八旬畫家60小時作畫致謝李蘭娟院士

2020-12-22 健康界

武漢籍八旬畫家張雋先老先生

連日來奮筆揮毫完成一幅書畫作品

想送給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李蘭娟院士

經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牽線搭橋聯繫了李蘭娟院士

幫張老達成了心願

張雋先,1939年5月出生,中國國家書畫院資深水墨畫家,中國著名已故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入室弟子。

張老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他每天關注新聞,看到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深受感動。他得知李蘭娟院士在抗疫期間長期在武漢堅持,所以想借畫作表示武漢人民的感謝。

今年整整八十歲的張老,奮筆十天,每天堅持畫4-6個小時,完成一幅描繪在絹絲上的花鳥畫,六隻丹頂鶴周圍全部是祥雲飛舞,表達了對李蘭娟院士最美好的祝福。

在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冊扉頁上

張老留下了毛筆書寫的致辭

李蘭娟院士惠存

在抗疫攻堅之時

李蘭娟院士為國為民極盡全力

無私奉獻的精神

必將帶領民眾迎來全面勝利的曙光

來源: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節目》

相關焦點

  • 每天只睡3小時,李蘭娟院士「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的」
    目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目前正和她的團隊在武漢。我們將走進李蘭娟的「一線日記」,紀錄她的工作,記錄一線醫護人與病毒賽跑的速度。2月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李蘭娟抵達武漢第3天。
  • 李蘭娟院士:「我打算長期在武漢,救助病人!」
    李院士給出了新冠病毒的「武漢封城」建議,當年也是李院士為非典的防治提出了「封杭州城」的建議,這些建議都為武漢的防治工作有重大貢獻! 李蘭娟院士的團隊李院士:馳援武漢!浙江已經是第二大感染省份了,仍然把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資源給了武漢,讓人動容!
  • 浙江省醫學會姚克會長慰問李蘭娟院士
    5 月 8 日上午,浙江省醫學會姚克會長一行來訪樹蘭(杭州)醫院,慰問此次援助武漢抗擊新冠肺炎 60 天的李蘭娟院士,並送上鮮花與「 戰疫情」 水晶杯。
  • 李蘭娟院士臨別武漢再謝郵政!
    讓人潸然淚下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是他們用頑強的身軀築起了病毒防控的高牆是他們用堅韌的意志、勇敢擔當挺起民族脊梁,寫下了中國力量為女神送行在武漢抗疫一線鏖戰近60個日夜後,3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國家醫療隊一行
  • 李蘭娟院士連線鄭州市三院指導建議一二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冰 通訊員 姜偉  3月29日,仍然在武漢支援的李蘭娟院士對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鄭州市三院」)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線上指導和建議。
  • 「記者手記」李蘭娟院士帽簷下的白髮
    楚天都市報3月31日訊(記者餘淵 劉孝斌 張皓 蕭顥 王永勝)今天,7000多名完成救治任務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從武漢出發返回家鄉,這也是自3月17日援鄂醫療隊開始有序撤離以來,返程人數最多的一天。每一次「武漢加油」的吶喊,都嘹亮的振奮人心。右手拿著五星紅旗,左手抱著一束鮮花,口罩、帽子以及紅黑色的馬甲上,都貼滿了「武漢」抗疫的標籤。機場一角,李蘭娟院士被人群圍住,大家排著隊與李院士合影留念。
  • 王辰率院士專家團隊來漢調研考察 武漢被治癒醫生向王辰獻花致謝
    26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易凡(右)向王辰院士獻花致謝。10月26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來到武漢。王辰此行是帶領中國工程院「荊楚院士行」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行業調研組專家團隊來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調研考察。曾在武漢抗疫一線醫院考察此次調研考察,是王辰時隔8個月後再次來到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今年2月19日,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成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療點後,王辰來到該院考察。
  • 她們與李蘭娟院士同批!今天,海寧馳援武漢的「5朵金花」回家了
    >來自海寧市人民醫院的5朵金花ICU護士:王青霞ICU護士:張雅琴ICU護士:沈逸梅綜合內科護士:褚琳瑜呼吸一科護士 :章琳▲和李蘭娟院士褚琳瑜(左一)、張雅琴(左二)、王青霞(左三)、章琳(右二)、沈逸梅(右一)李蘭娟院士也在這一批返浙隊伍中她說,抗擊武漢疫情的醫療隊員個個都是英雄在武漢的47天裡,她們在完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救治任務之後
  • 兒子眼裡的李蘭娟院士:她一直都沒有拋棄自己醫生的身份
    圖說:鄭傑和母親李蘭娟院士的合照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媽,等你回來。」2月1日,鄭傑發了一條朋友圈。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抗疫之戰打響以來,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員備受社會關注。被網友稱呼為「李奶奶」的李蘭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著疑問,我們專訪了李蘭娟院士的兒子鄭傑先生,希望從他的視角裡,閱讀到一些關於李院士的別樣片段。
  • 美麗的約定,幸福的六一,李蘭娟院士深情寄語葛雲飛小學全體少先隊員
    李院士在寄語中感謝葛雲飛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在武漢抗疫一線最嚴峻的日子裡,第一時間寫信為她們團隊加油鼓勁。希望同學們學習英雄精神,爭做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少先隊員,長大了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高訪之「戰疫人物誌」」李蘭娟七章:一位傳染病專家的三進武漢
    摘要:四個多月中三進武漢,李蘭娟院士的回憶與思考 那天在杭州樹蘭醫院,我和李蘭娟一起從二號樓走到一號樓。醫院走廊上,好幾個人駐足觀望或親切地和她打招呼,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位73歲的院士成了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李蘭娟的身份很多,這次又多了一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 李蘭娟院士遠程會診海南省人民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2月27日下午,一場跨越千裡的視頻連線將海南和湖北聯繫在一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博鰲超級醫院院長李蘭娟院士在武漢通過視頻連線,就海南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與海南省人民醫院對接進行遠程會診。
  • 李蘭娟為何無緣共和國勳章?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鍾南山院士大膽提出「存在人傳人」的現象,給疫情防控敲響了警鐘,也吹響了戰疫的號角。不僅如此,他還立即組織團隊,領導撰寫了防疫方案、診療方案,成為本次疫情防控的專業指導書。在防疫早期,他經常在廣州、武漢、北京三地飛來飛去,有可能上午還在廣州,下午就去武漢實地考察,晚上就飛去北京和領導匯報情況,和專家制定方案。
  • 李蘭娟院士夫婦相愛45年:幸福的婚姻,要講究「16字」真言!
    李蘭娟院士夫婦相愛45年,不僅讓人羨慕,也讓人追問:什麼是幸福的婚姻?時隔兩個月的時間,這對相愛的老伴侶終於在瀟瀟春雨中見面……3月31日,支援湖北的李蘭娟院士團隊返回杭州,其丈夫鄭樹森院士來到機場迎接妻子。在這個過程中,鄭樹森院士打著傘穿過人海,走到李蘭娟院士面前緊緊牽住她的手。這一牽手,是丈夫對妻子的體貼入微,是彼此之間的情深意重!
  • 「抗疫女神」被追星,寧夏粉絲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像長啥樣?
    「抗疫女神」被追星,寧夏粉絲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像長啥樣?幾經周折,記者聯繫到給李蘭娟院士贈送畫像的寧夏粉絲武風琪。 今年40歲的武風琪,是來寧創業的退伍軍人。他平常熱心公益,是銀川市逆行者救援隊成員,也是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的傳播者。18日晚,他與好友聚餐時,得知「抗疫女神」李蘭娟院士來銀川的消息後,立馬離開飯桌開始了他的追星計劃。
  • 李蘭娟院士笑談「最美笑容」、易烊千璽和方艙醫護共舞,抗疫特別...
    鏡頭裡,李蘭娟院士謙遜回應;視頻連線中,易烊千璽和方艙醫護人員熱情共舞——今晚(4月25日)9點,由優酷、東方衛視、新華社「聲在中國」、新華視頻等聯合主辦的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這是我們這是光》將正式和觀眾見面。一線醫護工作者或親臨現場,或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將與演藝界人士一道,用演講、誦讀、漫談等方式致敬所有抗疫奮鬥者。
  •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網友:力挺鍾南山院士!
    目前,已知獲得提名的13名專家均為院士(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其中5人為教育部提名,2人為中科院提名,5人為地方省市提名,李蘭娟院士為專家提名,提名不分先後,其中有7人來自高校,而且均為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高校,除北京科技大學外均為985高校,此外有4人來自中科院系統,還有趙梓森元院士來自企業,吳祖澤院士來自軍事醫學研究院,他們均為各自行業的傑出代表,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部分被提名人的光輝事跡
  • 李蘭娟院士:AI、大數據技術是醫務工作者的最佳武器丨WAIC 2020
    在「AI+公共衛生」專場上,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發表了主題為「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的演講。李蘭娟院士在演講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自己曾經三進武漢。在1月18日,她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到武漢對疫情進行實地研判;2月1日,又帶領醫療隊進駐武漢人民醫院東院區救治危重症病人;5月31日,第三次進入武漢,了解武漢核酸檢測排查情況。
  • 鍾南山入選共和國勳章人選無可厚非,但是李蘭娟院士呢?
    當初鍾老在被提名的時候底下很多評論都在說李蘭娟院士也應該加進去。簡單的來說我們要清楚三點:第一點就是李蘭娟院士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確實貢獻非常之大,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第二點就是共和國勳章名額有限。第三點就是這次共和國勳章授予時機的特殊性。下面我詳細闡述我的觀點。
  • 2020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戰疫功勳李蘭娟入選
    由於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本次年度科學人物,大部分是參與新冠疫情防治、新冠疫苗研發的科學家,其中我國抗疫功勳李蘭娟和張永振2人入選。巾幗英雄李蘭娟,率先提出「封鎖武漢」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國春節的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