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高加林:愛情的起點是自私,愛情的終點也是自私

2020-12-18 情感小才子

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01

路遙的小說《人生》中,主角高加林是陳世美的贗品。

高加林在落魄的時候被同村的劉巧珍溫暖,重新拾起對生活的希望,劉巧珍為了高加林甚至一度和家裡鬧翻。

郎才女貌似乎是天作之合。

可是在高加林得到了去城裡工作的機會之後,他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拋棄了劉巧珍奔向了條件更好的黃亞萍。

關於愛情的分手,對於被分手的人來說「他奔向更好的人」是最痛苦的分手方式。更何況高加林落魄的時候是劉巧珍陪著他、溫暖他、捧著他。

我給予你美好,你卻給予我毀滅,明明是你傷害了我,可到頭了卻讓我原諒你。

同樣,高加林和黃亞萍的愛情也在在極短的時間裡崩潰,高加林失去城裡的工作重新回到農村成為農民,黃亞萍自知她愛高加林但無法和農民身份的高加林生活,高加林更清楚。

02

高加林的兩段愛情是拋棄和被拋棄的愛情。高加林得到工作的時候拋棄了劉巧珍,失去工作的時候被黃亞萍拋棄。

有人說路遙的《人生》是一本把愛情寫死了的小說,太現實了。

在小的抉擇上可以為愛犧牲,劉巧珍可以為了高加林和家裡鬧翻,黃亞萍為了高加林也和家裡鬧翻。但在大的抉擇上絕對的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高加林放手劉巧珍,黃亞萍放手高加林。

不管愛的時候說了多美的情話、有過多少對未來的期盼、想脫身的時候有多糾結,但離開的腳步片刻不停。

這樣的愛情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愛情,它一點也不偉大,也不稀缺,也沒有做到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為愛犧牲。

把這樣的愛情掰開了揉碎了看,更像是一場兩廂情願的交易。可它確實最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愛情。

03

《人生》的背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那時候城裡有工作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意味著徹底改變了人生。

最開始高加林是村辦小學老師還沒有徹底改變自己的農民身份,哪怕是在這個時候劉巧珍也認為沒有文化的自己配不上高加林。

高加林的教師身份被同村四隊長的兒子頂替之後落魄回村,劉巧珍才開始對高加林表達自己的愛慕。

高加林和黃亞萍是高中同學,高加林一直對黃亞萍有異樣的情愫,但黃亞萍是住家屬院的城裡人畢業之後也在城裡有了工作,迫於身份的差距,高加林的異樣情愫只能主動迴避。

如果把高加林、劉巧珍、黃亞萍三人的條件放到現在。

高加林和劉巧珍是普通人,生活沉浸在無休止的工作和柴米油鹽裡,生活處處都是對明天的憂慮並不如。

突然,因為機緣高加林創業成功成了一個小公司的老闆,雖然公司不大但高加林的身份變了,有了更高的見識。

這時候高加林再次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女神黃亞萍,黃亞萍是上市公司老總的女人,更關鍵的是黃亞萍也愛上了高加林,和高加林去西餐廳,去體驗更高級的生活,兩人看話劇、討論莎士比亞。

並且黃亞萍承諾只要高加林和她在一起,黃亞萍就會給高加林的公司投資幫他上市。

而此時劉巧珍只能和高加林交流超市大減價,雞蛋便宜了兩毛錢。

論相愛,黃亞萍和劉巧珍一樣愛高加林。

論樣貌,黃亞萍不比劉巧珍差。

論情感,黃亞萍從不吝嗇自己對高加林的崇拜。

劉巧珍有的黃亞萍都有,而家世、未來、思想高度這些黃亞萍有的,劉巧珍一樣也給不了。

人最怕人比人。

04

我們對愛情的美好理解大多來源於小說、電影和「別人的嘴」,在這些裡面可以塑造出一個可愛的形象和一段堅定愛情的故事。

但如果把視線掃向現實的生活,會發現,真正的愛情似乎沒那麼美好。

愛情的起點是自私,在討論愛情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女生被追求時會說:「你什麼都沒有我憑什麼愛你?想讓我愛上你我總得圖一樣吧。」

顏值、身材、家世、家風、人品、性格、三觀、收入、有房無房、有車無車。跟「圖」那樣?

總有顏值更高的人,總有身材更好的人,總有家世更讓人側目的人……

人類,慾壑難填。

遇不上、遇上了配不上也就罷了,如果遇上了對方又倒追,怎麼辦?畢竟愛情是我和他在一起我更好、我更開心,誰也不會為了讓別人更好、更開心而愛別人。

生活的可能無限,哪怕是小概率事件,愛情的起點是自私,愛情的終點也是自私。生活的現實很殘酷,但並不會因為殘酷生活就不現實。

05

「愛情的起點是自私,愛情的終點也是自私」話雖如此,但又過於現實和不可接受。

思來想去是「愛情的責任」。

你可以奔向更好的人,但你也必須承認你背棄了曾經的承諾。

所幸生活不只有愛情,路長路短,緣深緣淺,遇見就好。愛情開始了就好好的去愛,愛情結束了就好好的離開,難過會有的,但忍一忍生活還會繼續。

愛的時候努力去愛,承擔好愛情的責任。不愛的時候,想奔向更好的人的時候,不要迴避也不要隱瞞更不要用冷暴力把對方逼走。

在愛情的起點和終點自私,不在愛情的中間自私。這或許才是對愛情最好的承諾。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相關焦點

  • 路遙《人生》高加林:男人,愛情裡的「市儈鬼」
    在物質和人生規劃上能幫助到男人的女人,男人是無法抗拒的嗎?《人生》是路遙以上個世紀80年代為背景創作的一部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負心漢,然而這個負心漢卻讓人恨不起來。01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命運開一個玩笑,經歷的人要脫胎換骨。高加林原本是村上的一名老師,雖然條件艱苦但高加林很享受「拿工資」和「文化人」的身份。
  • 路遙《人生》:特定視角下的夢想與現實僅一步之遙
    (路遙)《人生》是路遙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發表於1982年。小說以主人公高加林對夢想和愛情的追求為主線,以他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和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情感糾葛為矛盾衝突,把改革開放時期黃土高原上像高加林這樣的年輕人的人生用藝術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 《人生》高加林苦於奮鬥無門,《圍城》方鴻漸卻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我們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擁有一樣的起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人成了路遙《人生》中的高加林,也有人成了錢鍾書《圍城》中的方鴻漸。《人生》中的高加林苦於奮鬥無門,而《圍城》中的方鴻漸卻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年少時,讀不懂兩個人,中年之後才發現,二人的經歷太尋常了。
  • 人到中年讀路遙,感覺自己越來越像高加林
    高加林是路遙小說《人生》裡一個人物。滿身才華的高加林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回鄉做了民辦教師。他沒有因為沒考上大學而沮喪,相反信心滿滿意氣風發,邊教課邊學習備考正式教師。感覺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大隊書記兒子三星高中畢業回鄉打破了高加林的美夢。
  • 路遙《人生》:高加林看似悲劇的命運,卻活出令人敬佩的英雄色彩
    這樣苦難的人生,使得路遙深知生活在社會底層者的苦痛和追求,使得他的創作始終離不開「奮鬥」這個主題。他的成名之作《人生》講的就是一個農村知識青年努力奮鬥,想要擺脫貧窮出身的勵志故事。書中主人公高加林英俊帥氣、才華橫溢、滿身抱負。
  • 怎麼看待路遙小說《人生》中的主角高加林?
    第一次讀《人生》的時候剛上初中,當時覺得小說故事情節雖然平淡,但寫得真好,同情主角高加林,為他和劉巧珍的愛情感到惋惜。多年之後再去品讀,才發現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人品上的瑕疵更配不上劉巧珍。高加林太單純、太天真了,到頭來還是重回了黃土地。也許是路遙看懂了人生,人生就是這麼的莫名其妙,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就永遠地錯過了。
  • 路遙《人生》:好的感情,無一例外,都是勢均力敵
    這段時間,讀了路遙的《人生》,感覺那個年代的愛情,也十分美好。這個小說裡面的人物情節比較簡單,一共是三段感情,穿插在整個故事裡面。男女之間愛恨交織,糾結苦痛。我覺得這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把男女之間那種掙扎描寫得很深刻。
  • 路遙:走了一圈,回到起點,《人生》中《平凡的世界》值得被尊重
    「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我們生活在萬千世界中,總是會遇到各種事情,當遇到一些挫折時,你或許會抱怨「為什麼我的人生是這樣的」。
  • 《人生》高加林:我拿愛情換理想,世人莫笑我荒唐
    然後和村花劉巧珍一起安穩過日子,對於高加林來說,倒也算是不錯的人生。可惜,計劃這東西,就是用來打破的,高加林千算萬算,算不到自己會被人頂替。還是被一個只有初中學歷,處處不如他的人頂替。這也沒辦法,人家的爹是大隊書記,誰讓他沒有一個做幹部的爹呢?都說事業失意,愛情得意。
  • 路遙《人生》:拋棄鄉下初戀,攀上城裡高幹女,高加林的悲劇之源
    ——路遙小說《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入選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但其影響,絕不僅限於當時,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提起它的故事、它的人物,講述著它給大家帶來的啟迪。其中,尤其是高加林這個人物,讓人印象深刻。他迫切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卻慌不擇路。
  • 《人生》高加林為了愛情向舊社會觀念和庸俗思想挑戰
    被愛情衝昏了頭的高加林,冷靜過來後對自己和巧珍所許諾的事後悔不已 高加林對他的人生永遠是不服輸的,這也是他的性格決定的,他本來就是個犟脾氣。但是這些見到巧珍的那一刻一切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他的心理防線被再一次徹底地衝垮,完全陷入了巧珍的愛情攻勢裡不能自拔。
  • 路遙《人生》:兜兜轉轉回到原點,才是大多數人的「人生」!
    高一時候我就讀完了路遙的《人生》,當時的自己只能膚淺地為書中的高加林、巧珍惋惜,外加為扭轉高加林人生軌跡的張克南母親送上厭惡罷了。時到今天再來看《人生》,我才發現路遙想要給普通大眾講述的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一個真理。
  • 從《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普通人的愛情:我愛你,你卻不愛我
    1982年,路遙用三個月的時間創作了人生第一部長篇小說《人生》,這部小說一經發表就在讀者和文藝界引起了轟動,它的發表也標誌著路遙的文學之路開始走向巔峰。《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作為路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無論是寫作風格還是故事情節都有著相似之處,都以農村為背景,書寫年輕人渴望改變命運。不同的是《人生》這要寫人生道路上所要面對的選擇,而《平凡的世界》則主要謳歌生活在底層的年輕人,通過拼搏奮鬥而改變命運的精神。
  • 《人生》:年少不懂高加林,讀懂已是書中人,誰不曾被命運打擊
    但是近日,重讀完路遙的《人生》後,才覺察到作者路遙和傅雷如出一轍的思想,面對人生浮沉,坦然接受,才能收穫自由。《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故事發生在陝北農村,男主人公高加林原本是村裡的民辦教師,卻被村幹部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下來,重新成為農民後,高加林的人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 路遙《人生》:在「愛你的」與「你愛的」之間感受人生的變遷
    古今中外,所有的故事都離不開經典的一個話題——愛情。似乎沒有愛情的渲染,人物情感將會顯得更加單薄,故事的情節也變得簡單無味。路遙的成名作《人生》,也沒有脫離這構思,其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 路遙經典《人生》,高加林:「人生一條路,每步都算數」
    小說《人生》開頭是這樣的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在《人生》中,high加林沒有很好地執行這些步驟。高加林,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因為讀書,他有一對隱形的翅膀。他的初戀,就在青春萌芽期,悄然而至。在沸騰的荷爾蒙中,他看著詩歌和距離,仿佛未來就在眼前。
  • 櫻島麻衣淺談|愛情自私也偉大
    《青春豬頭少年系列》是由鴨志田一著作,溝口凱吉負責插畫,電擊文庫所屬的輕小說,也是二人繼《櫻花莊的寵物女孩》後再度合作的作品。雖然已經過去很久,可其中曲折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依舊會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近期上映了動漫的劇場版,電影裡講述了來自未來的翔子小姐為了拯救咲太而回到了現在,與麻衣和咲太之間發生的事情。
  • 為什麼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大多數愛情都是悲劇結尾?
    這種情感過程的轉變,其實也是對於愛情理想化,對於婚姻絕對化的一種典型投影。畢竟這樣的愛情轉變,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很難遇到,也是很少出現的,而路遙先生將這樣理想化的婚姻觀和愛情觀,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就是在向我們展示一個理想化的文學世界。
  • 《人生》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伴隨著巧珍刷牙慢慢開出來花骨朵
    高加林拎著母親蒸的饃來到了縣城,來到了這個他夢開始的地方,曾經引以為豪的地方。這裡曾是他拼搏上進的地方也是他指點江揮筆灑墨的地方。而如今再次光臨此地他卻覺得如此的陌生。他這次來不是上學也不是教書育人,而是為了生存作為一名當街叫賣的小販。「高加林慌忙躲到一個賣木鍬的老漢身後--他看見那個尋找買饃的婦女正好是張克南他媽!
  • 回顧經典路遙《人生》,四大金句道盡生活真諦
    路遙的作品,善於寫苦難的環境中苦難的人,在苦難當中,這些人面對選擇,面對堅守、面對理想,面對愛情的態度,總能給人太多的啟示,正如路遙經典作品《人生》,可謂道盡人生。關於選擇——「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人年輕的時候。」《人生》開篇,路遙借柳青的一句話告訴我們選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