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命購買印度仿製藥被抓,如今怎樣?

2020-12-15 騰訊網

「願你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的上映獲得廣大網友友支持一致好評。劇中情節以部分冷幽默為主導,講述的是「藥販子」勇哥和其他幾名白血病患者前往印度搞特效藥,並且帶到中國銷售的故事。

由於真藥太貴,很多人只能通過勇哥花低價買一些仿製藥品,雖然效果不如真藥,但是價格低廉,還可以緩解疼痛,很多病人都可以用這樣一種便宜藥來維持生命。就這樣,勇哥帶著幾名白血病患者一起倒賣印度仿製的特效藥,最終幫助無數人「治病」,與此同時,他們幾個也在倒賣藥品之中獲利頗豐。

不過後來,由於勇哥倒賣「假藥」觸碰到很多正經藥店的利益,被許多大藥店舉報,而他最終也是鋃鐺入獄。影片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藥販子從廣大白血病患者的利益出發,不惜犯險為他們搞來仿製特效藥,最終被警方抓獲。

常言道:「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我們感嘆《我不是藥神》精彩至極的時候,殊不知藥神「勇哥」也是有原型的,他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藥神陸勇,而陸勇的故事比影片中的勇哥更加精彩萬分。

一、同病相憐,難覓知音

現實中的陸勇,出生在江蘇無錫,從事著外貿生意,不斷遊走於許多國家。陸勇雖然作為一名白血病的患者,但是他的眼界和經歷遠比普通人要開闊。即便如此,陸勇仍繞不開病魔的侵擾,仍需要抗癌藥物來對抗病魔。

這些年來,陸勇為了抵抗病魔,不知道花了多少錢,據陸勇曾經所說,他每天都需要吃抗癌藥,一年至少花費三四十萬元的開銷。對於從事外貌生意的陸勇而言,這三四十萬尚且顯得有著力不從心,更別說是普通家庭。

對於陸勇的病情,那些所謂的親戚朋友從來都是漠不關心,他們的眼裡只關心陸勇可以掙多少錢,生活的怎麼樣,心裡滿是攀比,而無一點關切之情。如果陸勇健康的話,親戚朋友如此冷漠尚且可以接受,但是陸勇作為一個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病魔襲擾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他人的「折磨」,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作為病人的陸勇並非沒人關心和了解,在他的世界裡,有著子孫和他同病相憐的白血病友,他們都是被上天「遺棄」的人,卻又被上天眷顧,有倖存活下來,對於他們來說,活著遠比勾心鬥角和攀比重要的多。在他們之間,真情的關懷似乎遠比正常人多的多。

但是,在他們之間也有一個共同面對的難題,那就是昂貴的藥物,讓他們有些招架不住。然而,由於陸勇的「挺身而出」,卻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二、以身犯險,「走私」特效藥

現實中的陸勇和影片中的勇哥經歷差不多,但是影片中勇哥只是一個藥販子,而現實中的陸勇卻是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外貿商人,雖然故事情節有做更改,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卻是大同小異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白血病患者而言,很多人都需要通過昂貴的特效藥來維持生命,幾乎每天每年,他們都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對抗著癌細胞。長此以往下去,很多白血病患者出現「人財兩空」的結局。

不得不說,這樣結局著實讓人心酸。很多白血病命沒有保住,卻把家裡的錢花的一乾二淨,或許,對於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這都是最為無奈的結局。

然而,作為資深白血病患者的陸勇,一直服用昂貴的特效藥,他深知其中的「門道」,更清楚了解一個家庭中有白血病患者的無可奈何。非但不能放棄他們,還得需要千辛萬苦,花費巨額錢財購買特效藥,只為能夠延續生命。

後來,陸勇在偶然一次遭遇中,聽到了關於印度仿製特效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陸勇是做貿易生意的,由於這個原因,陸勇精通各種「翻牆」技術,並且經常在外網與其他國的病友有一些交流。

當時,陸勇的韓國病友發出來消息,得知在印度有一種仿製是格列衛,價格4000元但效果和正版的格列衛差距不大。

對於陸勇而言,這個消息就像是萬千白血病患者的福音一樣,他決定以身犯險,前往印度為廣大白血病患者搞到特效藥。由於是做外貿生意出身,陸勇也清楚自己所做事情的「風險」,但是陸勇還是不顧一切的遊走於印度和中國之間。

後來,經過陸勇的試藥,他覺得這個仿製的特效藥雖然沒有正品藥效好,但是遠比正品便宜的多,如果普通家庭的患者使用這樣的仿製特效藥,其家庭不會淪落到到傾家蕩產的地步。

漸漸的,陸勇可以搞到仿製特效藥的消息在白血病患者的圈子中傳遍,來找陸勇獲得特效藥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然而陸勇在獲得其他患者青睞的同時,警方和一些製藥單位也察覺到陸勇的行為。

常言道:「人怕出名豬怕壯。」,最終,陸勇還是被有關部門察覺,隨之而來的是,陸勇被抓,處於很長一段時間的訴訟之中。

三、齊心協力,榮獲自由

當時的陸勇大量代購特效藥的時候,從網上購買了幾張別人的信用卡,並以此來進行網上轉帳。然後讓陸勇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信用卡「主人」的緣故,他會獲得短時間的牢獄之災,並且引發一大堆事情,進入長期的訴訟階段。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於信用卡中與陸勇無關的75萬,會讓陸勇獻身危險的境地。與此同時,陸勇同印度方面斷了聯繫,對於廣大白血病患者而言,他們將面臨著斷藥的風險,很有可能讓他們重新回到人財兩空的道路之上。

隨後,許多白血病患者聯名上書有關部門,闡述陸勇為患者代購抗癌藥物的事情,雖然遊走在法律邊緣,但從未觸碰過法律。經過警方調查,也確實查證信用卡犯罪團夥同陸勇沒有任何關係。最終,陸勇在多方的一起努力下,重新獲得自由。

就這樣,陸勇成為國家公認的代購抗癌藥物的第一人,更是所有白血病患者心中的「精神支柱」。然而,隨著中國醫療事業的進步,以及醫療保險的全面性,代購印度仿製藥品已經沒有必要,越來越多的白血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我們國家報銷過以後的正品抗癌藥物,其費用也是相當的低。

如今,陸勇繼續從事之前外貿生意的行業,再沒有做過代購外國特效藥的事情。他們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與此同時,陸勇仍是其他白血病患者心中的榜樣。

結語:

不得不說,現實中「藥神」勇哥的結局比影片中的要好一些。在影片之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勇哥最終結局。不知不覺中,已經引得觀影群眾的無限遐想。

其實,不管是現實中的藥神還是影片中的藥神,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準則」。儘管他們贏了情理,但卻輸在法理上。雖然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無奈之處,但卻不是觸碰法律的理由。

不過話又說回來,好在現實中的陸勇結局還算美好,讓無數白血病患者心裡得到慰藉。這樣看來,現實中陸勇的歸宿,的確算得上「人間自有真情在」。

參考資料:《我不是藥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買印度仿製藥被抓,現狀如何?
    《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與現實生活中的陸勇總的來說,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現實中,程勇和陸勇都為危重病患帶去了生命的希冀,雖然電影與現實的情況存在出入,但可以理解,畢竟電影更多的是凸顯故事的曲折性、戲劇性。而現實有時的確具有"戲劇化",卻終擺脫不了"現實色彩"。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購買印度仿製藥被抓,近況如何?
    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我不是藥神》醫藥永遠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不過去的話題,人吃五穀總會生老病死,而一旦病了之後,就必然要進到醫院之中。雖然我國現在對於醫療正在不斷的提高生命的保障,可是對於需要的人來說,這些保障依然是不夠的。
  • 關於電影《我不是藥神》,你一定要知道這幾點
    不僅如此,打開手機後我們發現,原來《我不是藥神》早已經在朋友圈刷屏,成為周圍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討論的事情。你可能還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是一定能聽到來自周圍親朋好友的一致好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能夠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我們總結了有關這部電影的幾個要點,你一定會非常有興趣想要知道。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影片改編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人真事。
  • 老杜夢畫 1300|你怎麼不是藥神?
    電影梗概我就不贅述了,但考慮到臉書上網友,可能沒觀賞過此片,我就講一下這部影片背後的一件真實事件,當年曾震驚了全國: 《我不是藥神》劇中男主角程勇改編自一個叫陸勇的真實故事。陸勇是無錫的一個中青年男子,在2002年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醫生說他的壽命只剩三年,建議他做骨髓移植。可是,配型哪那麼容易找?要活命必須長期服用藥效最好的「格列衛」來穩定病情。
  • 中國電影的巨作《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人人叫好,豆瓣9.0分?
    《我不是藥神》,在樂楓看來是中國電影少有的討論法與情類型的影片範例。 一天,程勇的店裡來了一位病怏怏的年輕人,名叫呂受益他告訴程勇,他告訴程勇自己身患慢粒白血病,吃不起國內正版藥,但是他知道在印度有一種仿製藥只要2000藥效一模一樣,和正版相比,便宜了足足十幾倍,如此大的利益回報,程勇自然不會相信,拒絕了了呂受益,但呂受益卻不折不撓的留下了一個聯繫電話才肯離去。
  • 「藥神」原型陸勇口述:我在印度的經歷可以拍一部《印囧》了
    《我不是藥神》主角原型陸勇決定重拾老本行,希望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為醫護人員貢獻一份力量。這部遠赴印度買藥的電影不僅在國內賺足口碑和眼淚,也讓陸勇在印度擁有了一定知名度。大年初四晚,曾經的「藥神」再次飛往印度,這一次,他要採購的不是救命藥,而是醫用防護物資。
  • 《我不是藥神》:沒有人能一輩子不得病,程勇原型結局如何?
    《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創下了票房破30億、觀影人數破8000萬人的紀錄。如果仔細回顧一下,自千禧以來,華語電影在9.0分以上的作品少之又少,《我不是藥神》成為了《鬼子來了》,《無間道》之後在豆瓣上達到9.0分的優質電影。
  • 豆瓣9.0分的《我不是藥神》:失望與希望的決鬥中,勝利屬於希望
    沒有什麼能力的他只能靠著賣印度神油為生,生意並不好,連租金都付不起。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王傳君扮演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於是做起了從印度走私仿製藥的生意。他的初衷是為了賺錢,卻無心插柳救了很多人。看《我不是藥神》時,很多人之所以哭得那麼難過,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足夠真實,不僅僅是那些病人真實,還因為程勇這個人物的真實。程勇不是杜撰出來的,他的原型叫陸勇,出生於1968年,家境殷實。他自己創業開了一家紡織廠,欣欣向榮。
  • 《藥神》和《達拉斯》:兩個國家的「審判」
    此前看片名,我一直以為《我不是藥神》是喜劇片,直到看完電影,仍把片名誤記成《我不是神藥》。片中,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老奶奶,吃高昂正版藥多年,已經把房子吃沒了、家庭吃垮了,面對警察咄咄逼人地追查廉價仿製藥,她顫顫巍巍地說出「我不想死,我想活,行嗎」時,看得人十分痛心。
  • 《我不是藥神》丨當情和法被捆綁,誰能拯救夾縫生存的弱者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迫於生計程勇鋌而走險賣藥,經歷了賣藥—停藥—再次賣藥的過程,最終因非法賣藥被抓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此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 《我不是藥神》: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得病,也不會保證都能醫治
    電影講述了徐崢扮演的程勇,經營一家印度神油小店,前妻因為他窮要把孩子帶到國外生活,而父親臥病在床急需錢手術,在他一籌莫展之時,王傳君扮演的白血病患者呂受益請求徐崢能到印度帶回印度的仿製藥來治病,國內正版的藥一瓶幾萬塊,而印度的藥只需幾百塊。為了錢,徐崢來到印度成為了印度仿製藥在中國的代理商。
  • 「印度疫苗」拯救全人類?印度不是藥神,廉價仿製藥背後的真相
    9月28日,在印度高哈蒂,醫護人員為一名男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採樣猶記得當地時間9月26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聯合國大會通過視頻演講,就疫情高調做出了一個承諾,他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疫苗」一旦問世,將幫助全人類渡過疫情難關。
  • 《藥神》原型人物曝光,300多名病友寫聯名書保他,感動法官
    最近《藥神》刷爆各大社交媒體,故事中的「藥神」為了幫助白血病人,冒險購買印度藥,「藥神」被抓後因事件特殊,故而法外開恩,不僅維護法律的權威,也顧及到了人情冷暖。在影片開頭,電影即介紹了本片取材真人真事,後來經媒體報導,終於找到《藥神》故事原型人物——陸勇,他也是白血病患者,曾為了自己也為了病友冒著風險從印度帶藥回國,不賺一分差價。2013年,陸勇被湖南法院提起訴訟,後來300多病友知道此事,聯名寫信,請求法院免除對陸勇的責罰。陸勇律師認為,陸勇屬於代購「假藥」行為,並且沒有賺錢,故而不存在售賣假藥行為。
  • 沒人能一輩子不生病,《我不是藥神》影評,原型陸勇最後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但生活失意又失婚,這天鄰居給他介紹了一個客人呂受益。他患了白血病,想讓經常去印度進貨的程勇帶幾瓶抗癌的藥物格列寧。這種藥國內要三萬元一瓶,印度市場只要兩千多。但帶藥屬於走私,程勇當然不願意。
  • 《我不是藥神》:反映現實,予人以希望和直面困境的信心與勇氣
    在為2018年的內地電影注入強心劑的為數不多的幾部作品裡,《我不是藥神》引起的討論浪潮不可謂不澎湃,伴隨著如此巨大關注度而來的是其豆瓣9.0的高分。拋開電影本身存在的一些短板來看,比如一些迎合觀眾的設計、刻意煽情等,這部電影帶給社會的現實意義或許更加深刻一些,它嘗試性地觸碰到了當代電影不太敢觸碰的界限,帶來大眾對影片所揭露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 繪佳醫療:吉三代幾千一療程,印度仿製藥讓人又愛又恨!
    印度,有「世界的藥房」的稱號,雖然整體經濟水平極後,但製藥方面卻是聞名遐邇。不僅售價便宜,更是媲美世界各大進口藥,其作用以及效果不遜於原產藥,讓人又愛又恨。汪洋對仿製藥的認識,始於《我不是藥神》電影,但是他萬萬沒想到,2年後的今天,他也會與印度仿製藥扯上關係。要不是這次體檢,他都不知道自己是C肝患者,他即將結婚的女朋友也不會離開他。痛定思痛,他想要戰勝C肝。
  • 《我不是藥神》刷屏朋友圈,可你知道嗎? 治療「慢粒」白血病,已不...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楊彥 通訊員 劉敏)7月5日凌晨,電影《我不是藥神》火熱上映。影片圍繞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下稱「慢粒」白血病)患者尋求低價救命藥的故事展開,引發了對「天價救命藥」的討論,而回到疾病本身,從故事發生的2002年開始,16年過去了,隨著治療藥物與手段的進步,「慢粒」白血病已經不似當年猙獰模樣,甚至有轉為慢性病治療的可能。  「目前,對於『慢粒』白血病的藥物治療,已經有好幾種國產仿製藥,其療效也不差。」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科主任丁家華說。
  • 解析豆瓣9.0分《我不是藥神》:「窮人思維」比「窮病」更可怕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這句話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接下來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只想救人"看完電影的每個人都會感慨,《我不是藥神》這一部年度作品,徐崢和寧浩帶著青年導演文牧野,為中國電影幹了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在現實生活中有真實案例的,徐崢根據這些...
    2018年《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上映後,反響還不錯,票房達30億。但中間陸勇一些環節遭到原型人物的不滿,他直言:「我賣藥期間,從沒想過從中獲利,更沒有坐過牢。」
  • 《我不是藥神》中的神性與人性:爛人成聖,地獄無門
    34歲的陸勇靠昂貴藥物維持生命,偶然機會下找到於印度購買仿製藥的渠道,並將此藥推介給病友們,被全國的主流媒體稱之為「藥俠」。他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在看守所裡關了135天。在白血病患者眼中,他是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是藥俠,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