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定州緙絲—絲絲真情傳古意,表裡有道匠人痴

2021-02-07 定州文化和旅遊

提起緙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是蘇州的一項傳統手工藝。其實緙絲最早創於定州,因此又稱「定州緙絲」,也叫「刻絲」或者「尅絲」。

河北定州是南方與北方物資交流繁榮之地,也是中國緙絲的發祥地。根據文獻記載:北宋絲織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而定州緙絲「以宣和時期製作最盛」。

當時的定州緙絲工藝已經相當成熟,宋莊綽《雞肋篇》中說:「定州織緙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與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瑋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

而北宋滅亡之後,定州藝人舉家南遷蘇州,也就成為了蘇州緙絲的鼻祖,民間有言「北有定州,南有松江」,最著名的緙絲藝術家沈子蕃,便是定州孟家莊人,他從小學藝,緙絲技藝非常高超,其代表作《花鳥圖》、《梅雀圖》分別藏於臺灣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被稱為國之瑰寶。

緙絲,是以蠶絲為原料,以「通經斷緯」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紋圖案像鏤刻一樣的高檔手工藝品,所謂的「織中之聖」、「一寸緙絲一寸金」說的就是緙絲,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使之一度成為帝王和貴族追捧的對象。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說:「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給了襲人。」第七十一回:「內種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是頭等的。」由此可見緙絲的受歡迎程度。

從《雞肋篇》中可以看出,定州緙絲不用「大機」,只是使用一臺簡單的平紋織機,「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即描稿,將稿本放在經線下面,在經線上勾勒稿本輪廓,透過經線按畫樣織造。用小梭織緯線的時候,先留出位置,再用各色絲線不停來回穿梭織緯。織完之後因為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類似於刀刻的形狀。這也就是緙絲又名「刻絲」的原因。

緙絲的工藝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即: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後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

緙絲的製造技法眾多,主要有:結、摜、勾、戧、繞、盤梭、子母經、押樣梭、押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包心戧、鳳尾戧等。定州緙絲是我國絲織文化的活化石,其獨特的製造技法正是當時工藝的極致體現。

然而自南宋之後,江南地區的緙絲工藝越來越精湛,而定州緙絲從業人員卻越來越少,一度瀕臨滅絕。定州緙絲於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如今定州緙絲的傳承地僅有孟莊與定州緙絲傳習所兩家。

為了使人們真正了解源自於家鄉的技藝,定州緙絲傳習所特地從蘇州聘請國家級大師到定州來進行緙絲教學,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後輩來學習緙絲,將這門古老的技藝傳承下去。

緙絲-中國絲織工藝中的頂級藝術,歷來作為皇室御用織物不被普通民眾所熟知,而這款緙絲茶盞包裝,將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附身於日常生活用具中,使緙絲褪去了神秘的高貴光環,融入普通的生活氣息,該緙絲茶盞包不僅精緻美觀而且更具有了實用特徵。而茶之性儉、自然、中證與淳樸仿佛天生契合緙絲的踏實、誠信、恬淡與泰然。

相關焦點

  • 守藝|定州緙絲,一座古城的文藝復興
    西漢到唐宋的一千多年時光裡,定州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絲織業中心。盛唐時,定州地區貢賦八種絲織品,數量佔了全國總量的46%。悠久的絲織業傳統,加之南北物資交匯之地的繁榮經濟,推動了絲織業中最為奢華工巧的工藝——緙絲的發展。緙絲工藝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宋代緙絲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而以宣和時製作最盛。
  • 【人物·訪談】王鵬巍 | 千絲萬縷布經緯 表裡有道傳真情
    ,自我介紹來自緙絲的發源地定州,老人家也很激動,說他的老家就是定州,在那一刻,王鵬巍就有了讓緙絲回家的衝動。以王鵬巍自己的話說:「緙絲,不僅讓我震撼,還能讓我的心靜下來。它的美,也不僅僅在於外表,而是其蘊含的文化內涵。我覺得我能夠讀懂緙絲,每一根小絲線,都能感覺祖先的智慧博大精深。可謂千絲萬縷布經緯,表裡有道傳真情,其王者風範、大氣從容的氣質無一不訴說著人世間的華貴雅致,浩然正氣。讓學習它的人,研究它的人也不自主的受其薰陶,表裡如一。所以我的用心、全力以赴地搶救、恢復、創新動力也來源於此。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 緙絲是一種詩意的比喻
    緙絲起源大約在公元7世紀,源於古埃及和西亞地區的「緙毛」工藝,自漢至隋唐傳至中原內地,逐漸發展為絲織品「緙絲」。《中國全史》記載:「宋代是緙絲的盛期,其中以定州生產的最為有名。」就是說拿著緙絲成品對著光看,可以觀察到許多緙織過程中留在紋樣色彩邊緣的空隙,有如用刀在絲面上刻出圖案,也因這一比喻,才稱為「刻絲」,但正確的表達還應寫作「緙絲」。
  •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在這裡共憶從警生涯傳承忠誠警魂12月11日上午,西雙版納州強制隔離戒毒所隆重舉行首次民警榮譽退休暨新警入警儀式,致敬老同志無私奉獻、見證新老警察薪火傳承我保證忠於中國共產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我願獻身於崇高的司法行政事業,為實現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奮鬥」,在隨後舉行的新警入警宣示儀式上,9名新入職警察立正肅立,高舉右臂,緊握右拳,在李開軍副所長的帶領下,在退休民警的注視下,向警旗莊嚴宣誓,一場薪火相傳的接力在這裡起航。
  • 薪火相傳!今天,一批高青新警正式入列
    希望老同志們繼續關心、關注、支持高青公安工作,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責、卸任不謝幕,一如既往地心繫高青公安、情系高青公安,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發揮餘熱,傳承薪火。儀式上,一起欣賞了朗誦展演,觀看了縣局製作的《數說高青公安》宣傳片,邀請榮休民警為新警授警旗,觀看了榮休民警風採回顧視頻。縣局領導為退休民警發放紀念獎章並重溫了入黨誓詞。
  •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日騰:紅色百年 薪火相傳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金日騰帶來演講《紅色百年 薪火相傳》。答題專區1、中共一大於______年7月23日至31日召開。
  • 薪火相傳 繼往開來
    歷經數十載,對口支援薪火相傳。自1997年以來,我市已累計向新疆派出九批援疆工作組,日前,第十批工作組又踏上了徵程。一批又一批的援疆幹部人才遠赴天山腳下,視新疆為第二故鄉,以身心真情發揚了援疆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援疆大愛,以驕人業績展示了援疆風採。
  • 多彩假期 | 讓「拓荒人精神,薪火相傳」——古鎮小學少先隊員獻禮...
    多彩假期 | 讓「拓荒人精神,薪火相傳」——古鎮小學少先隊員獻禮袁隆平爺爺90歲生日 2020-08-2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薪火相傳丨憲法與「我」的一生
    薪火相傳丨憲法與「我」的一生 2020-12-04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嶺太平:「絲絲真情」公益理髮屋 暖心從頭開始
    11月30日是溫嶺太平街道賣魚橋社區「絲絲真情
  • 中朝友誼休戚與共、歷久彌堅、薪火相傳!
    中朝友誼休戚與共、薪火相傳、歷久彌堅!中朝友誼萬歲!文/深藍
  •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活動玩法攻略(4)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活動玩法攻略天涯明月刀手遊最近開啟了新的活動,這次的薪火相傳活動的玩法和名字一樣,是類似邀請好友的社交類活動。這次活動的獎品還是很不錯的,那麼具體的獎勵和玩法大家都清楚嗎?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活動。
  • 「鐵山精神」薪火相傳的時代意義
    「鐵山精神」薪火相傳的時代意義——寫在酒鋼建廠61周年之際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 梅裡斯這個榮休儀式超暖心!
    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 梅裡斯這個榮休儀式超暖心!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
  •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京劇譚門為什麼能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無論是梨園行,還是戲迷們,都公認一點:譚家之所以能成為梨園傳奇,不僅因為藝術好,更是家風立身的典範。今年疫情期間,譚門第五代傳人譚元壽以90餘歲高齡,率譚孝曾夫婦、譚正巖特別錄製視頻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如今,譚老走了,但譚派藝術還在,譚門精神還在。
  • 薪火相傳——少先隊員講紅色小故事(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引導全縣廣大少先隊員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確保黨和人民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從本周起,涇團團將每周推出一期《薪火相傳——少先隊員講紅色小故事》。習爺爺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講述這則故事,並意味深長地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 薪火相傳,雖遠不怠
    薪火相傳,雖遠不怠。從艱苦卓絕的歲月走來,從榮山的一隅天地走來,警服經歷了八次變革,但十六字訓詞的價值底色一以貫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民警,我將絲毫不懈怠自己的責任,沿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道路繼續前行,切實踐行訓詞精神,為警旗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