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訪友不遇寫首詩,短短20字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2021-01-09 詩文大觀園

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寫過許多經典詩句,在他的詩文中充斥著田園生活的美好,「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在農家院子裡和好友喝酒聊天話農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隱居在山林中,夜裡不覺地醒來,春風裡處處是鳥兒的歡歌聲。孟浩然的詩裡處處是恬淡悠然的生活,讓人不得不愛。

今天給大家分享他的一首訪友詩《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我跑到洛陽訪袁才子,可沒想到他卻成了江嶺的流放者。詩人跑到洛陽訪好友袁拾遺,卻聽到他流放的江嶺的消息。江嶺是江南的嶺外之地,這裡指大庾嶺,在唐代是罪人流放之地。

詩人的好友是在洛陽的,可不知什麼緣故竟然在江南流放。兩人感情深厚,詩人暗用潘嶽《西徵賦》「賈誼洛陽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遺與賈誼相比,表明了其對袁拾遺的景仰。詩人千裡迢迢地去京城洛陽尋訪,本想一同敘舊把酒言歡,可是天意弄人,好友的流放令詩人倍感傷心。

「江嶺」與洛陽相對,一個是貶謫流放的偏僻地區,一個是繁華盛世的都城,兩廂懸殊對比,隱隱突出了流放生活的艱辛。「流人」與「才子」,一個是在洛陽做官的才華之士,一個卻是流放的罪人,這樣的對比,既突出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還有對摯友的而今狀況的極度不平。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聽說江嶺那邊的梅花開得很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呢。嶺南南之地天氣早梅盛開,美豔芬芳,可是洛陽的春天比則比那邊更加繁華動人。洛陽的繁華與嶺南的偏僻形成鮮明對比,洛陽身處北地,沒有嶺南的天氣和暖,那邊的梅花盛開早,芳香四溢的梅花裝點了此地的春天。

早開的梅花令人喜愛,可是深處流放之地哪裡比得上北地的家鄉呢。家鄉雖然沒有馨香的梅花,但是有自己的親人好友,是溫情滿滿的地方。洛陽的春天,花草樹木,豔麗的春色,正是袁才子所嚮往的。

孟浩然的這首詩,沒有恬靜的田園氛圍 ,但是含蓄雋永,有著濃濃的深情。寫訪袁才子不遇,既有對好友深切的懷念,又有對其不幸流放的傷感,短短四句的小詩,深沉動人,令人回味無窮。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它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之手,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顧名思義,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也是一首描寫羈旅之愁的記行詩。所謂記行詩,即指詩人因各種原因遠離家國,用詩詞的形式反映客居他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以及抒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 據史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在長安參加科舉未能及第,便回到了家鄉襄陽。
  • 孟浩然送別好友,寫了首20字小詩,卻留下一個令人不解的千古難題
    就連一向以田園隱逸著稱的孟浩然也曾有贈劍的任俠磊落之作,且來欣賞孟浩然的這首《送朱大入秦》: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朱大是孟浩然的好友,曾有心入仕,卻屢不得意,因而便如李白一般仗劍放歌、雲遊山水。而此詩是朱大將入三秦之地遠遊,孟浩然為之送別而作。起句「遊人五陵去」緊扣詩題「送朱大入秦」,遊人便是朱大,「五陵」指漢代五陵,意指秦地。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提起元稹,大家很自然地想起他流傳千古的愛情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詩中描述了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他的另一篇七言絕句《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字微之,漢族,唐朝洛陽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故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孟浩然的失意之作,短短20字寫盡了遊子的愁苦,連杜甫都在模仿!
    ——王安石《泊船瓜洲》今天小赫赫為大家介紹這首詩同樣是詩人借月光的皓亮白潔寄託自己那外人不能理解的情感。這位詩人就是著名的孟浩然,這首詩就是《宿建德江》。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大詩人,他出生於襄陽的一個書香門第,雖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也比出身貧寒的孟郊等人好的多。
  • 孟浩然的一首20字的小詩,內涵原來如此豐富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膾炙人口,在那時是家喻戶曉的。全詩20字,從字面上看,詩人描寫了一個春天的早晨,他從睡夢中醒來,只聞得外面鳥聲一片,多麼地生機盎然。此情此景,孟大詩人,詩興大發,搦管而作,春曉一詩。詩因其美感與靈秀,流傳千古。此時的23歲的襄陽孟浩然,正一個人隱居在鹿門山,努力攻讀。正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聖賢書。
  • 王維、孟浩然詩的同與異
    」(《解悶十二首》其六)說它是「秀句」。評孟浩然的詩:「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十二首》其八)說它是「清詩」。一個「秀」,一個「清」,就代表了王、孟詩不同的風格。再如他早年寫的兩句詩:「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曾令一時的詩友「嗟其清絕」,都把筆撂到那兒,不寫了,說難以為繼了。與此相似,孟浩然還特別喜歡用「澄」字,「澄清」的「澄」。
  • 史上最唯美的一句友情詩,清新雋永,驚豔了千古詩壇!
    一首首詩詞的背後,藏著的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如今社會上淡泊的人際關係相比,千百年前,古人們的友誼可謂真是情深義重。在古人們寫給朋友的詩中,千古名句如同過江之鯽,如李白寫給王昌齡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又比如白居易寫給元稹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因此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把王維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在短短20字中含蓄、濃烈、深厚的表現出來。那麼王維在這首詩中是如何具體來表現這種鄉土之思和親情之念的呢?《雜詩·其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詩人千裡訪友吃閉門羹,寫詩自嘲,孟浩然憂、李白愁、王維最淡定
    可古人遇到這種事,不但毫不在意,還會非常有心情地寫一首詩,來分享自己的「不遇」經歷。比如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作者】孟浩然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孟浩然有一位朋友在洛陽任職拾遺(拾遺是古代官職名稱),孟浩然興衝衝地去洛陽找他,來到單位一打聽,早就不幹了,被貶到嶺南去了。孟浩然這才知道好朋友攤上了事兒,悵然若失地說:聽說嶺南那邊因為天氣溫暖梅花開得比較早,但是怎麼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美好呢?這句話的潛臺詞實際是對朋友的遭遇表示同情,特意指出嶺南一點無關緊要的好處,反而更顯出被貶的悲辛。
  • 韋應物寫給弟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道盡手足情深!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寒食寄京師諸弟》,亦是一首表達手足情深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韋應物之手,是韋應物恰逢寒食節即興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韋應物運筆空靈,含蓄深婉,情景交融,可以說是極盡烘託之妙,將手足情深的主題在短短4句中,表達的淋漓盡致。即便是千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能引起共鳴和感慨。《寒食寄京師諸弟》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 孟浩然和他的詩(上)
    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孟浩然讓人意外的一首詩,不相信是他寫的!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也是語文課本上必背篇目,我們大家都對這首詩很熟悉。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自然認為這首詩沒什麼奇特的。事實上,孟浩然詩集作品中,這類渾健的作品寥寥無幾。這首詩寫得既雄且壯,有俯視一切的氣概,甚至與杜甫的《登嶽陽樓》並列為描寫嶽陽樓的千古絕唱。如果我不是先在課本上學到這首詩,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另外一個人的作品了,無論是王維、杜甫、李白,或者是其他人,就是不敢相信是孟浩然寫的。因為孟浩然的整體詩詞風格,和這首的風格太不一樣。
  • 唐代一首與眾不同的邊塞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不寒而慄
    唐代的邊塞詩可謂群星璀璨,王昌齡、岑參、高適,不勝枚舉。當然唐代的邊塞詩,經典也極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渾和自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曠遠和悲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和豪邁,都驚豔世人。
  • 魯迅不多見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令人欽佩不已
    下面介紹魯迅不多見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令人欽佩不已。題《彷徨》作者:魯迅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仿徨》是魯迅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收入了11篇小說。這首詩是魯迅題贈給一位日本朋友的,同時也是作者自我解剖當年寫《仿徨》時的心情,並激勵自己一如既往地繼續前進。先生在開篇就直抒胸臆,表達內心的孤寂之感。新文苑,指「五四」以後的新文化界,詩人認為當時的環境非常寂寞。
  • 雨過天晴王維寫下這首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自陶淵明之後,歷代文人墨客對于田園都有著別樣的情結,所以歌詠田園生活的詩篇不在少數,就像孟浩然筆下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還有杜牧筆下的「雲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餘家」等。而在眾多的田園詩中,筆者更喜歡王維筆下的田園,因為蘇軾曾讚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品讀王維的田園詩,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仿佛置身於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中。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雨後天晴,王維遊覽田園寫下的一首被嚴重低估的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以繪畫的技巧寫詩,最後一句更是回味無窮。
  • 孟浩然在秋日寫的一首詩,無一高級字,卻被後世評價:超然入神
    而孟浩然一生未仕,曾有過多年隱居生活,也曾漫遊天下,他的詩歌題材還是比較單一的,或描寫山水田園的美景,或抒發隱居生活的閒適。可以說,孟浩然是唐朝第一個專注於寫山水田園詩的詩人,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專注,讓他成為了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而我本期要介紹的同樣是楊萬裡充滿童趣的一首調皮詩作,通篇大白話,看似下裡巴人,卻用僅僅28字便寫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童年,令人讀之可謂回味無窮。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舟過安仁》南宋-楊萬裡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那麼,為你打開詩詞世界大門的那首詩,究竟是哪一首呢?相信大家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可以寫在評論裡一起交流,看能不能找到「同學」。在我的印象裡,啟蒙的詩詞是王維的一首五絕,短短20字,在我心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感情真摯,後兩句10個字讓人回味無窮!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是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作品,在後世也有很深的影響力。詩文很短,只有短短4句20個字,然而與友人分別時那種萬分悲傷的感覺,卻讓人回味無窮。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讀過這首詩之後,大家一定發現了這首詩寫得真的非常直白,在開篇的第1句他就已經指點主題,並且交代了事情所發生的地點與時間。
  • 一詩|《​萬山潭作》​【唐】孟浩然
    「坐」字一字,更顯安閒。且潭水清澈,與閒適的心境相默契。詩中未提一個樂字,但樂字已融入閒淡之中。頷聯,所謂「魚行潭樹下」,似不合理,蓋魚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於樹下。細細體味,就可理解潭側之樹高於潭中之魚,且樹影映入潭水之中,魚兒翕翕遊動,自由自在。故「魚行潭樹下」。在這裡,詩人雖沒有正面描寫樹的倒影,但卻可以領悟出樹的倒影的蕩漾美,與遊魚的動態美相互參差,更顯出美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