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寫過許多經典詩句,在他的詩文中充斥著田園生活的美好,「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在農家院子裡和好友喝酒聊天話農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隱居在山林中,夜裡不覺地醒來,春風裡處處是鳥兒的歡歌聲。孟浩然的詩裡處處是恬淡悠然的生活,讓人不得不愛。
今天給大家分享他的一首訪友詩《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我跑到洛陽訪袁才子,可沒想到他卻成了江嶺的流放者。詩人跑到洛陽訪好友袁拾遺,卻聽到他流放的江嶺的消息。江嶺是江南的嶺外之地,這裡指大庾嶺,在唐代是罪人流放之地。
詩人的好友是在洛陽的,可不知什麼緣故竟然在江南流放。兩人感情深厚,詩人暗用潘嶽《西徵賦》「賈誼洛陽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遺與賈誼相比,表明了其對袁拾遺的景仰。詩人千裡迢迢地去京城洛陽尋訪,本想一同敘舊把酒言歡,可是天意弄人,好友的流放令詩人倍感傷心。
「江嶺」與洛陽相對,一個是貶謫流放的偏僻地區,一個是繁華盛世的都城,兩廂懸殊對比,隱隱突出了流放生活的艱辛。「流人」與「才子」,一個是在洛陽做官的才華之士,一個卻是流放的罪人,這樣的對比,既突出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還有對摯友的而今狀況的極度不平。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聽說江嶺那邊的梅花開得很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呢。嶺南南之地天氣早梅盛開,美豔芬芳,可是洛陽的春天比則比那邊更加繁華動人。洛陽的繁華與嶺南的偏僻形成鮮明對比,洛陽身處北地,沒有嶺南的天氣和暖,那邊的梅花盛開早,芳香四溢的梅花裝點了此地的春天。
早開的梅花令人喜愛,可是深處流放之地哪裡比得上北地的家鄉呢。家鄉雖然沒有馨香的梅花,但是有自己的親人好友,是溫情滿滿的地方。洛陽的春天,花草樹木,豔麗的春色,正是袁才子所嚮往的。
孟浩然的這首詩,沒有恬靜的田園氛圍 ,但是含蓄雋永,有著濃濃的深情。寫訪袁才子不遇,既有對好友深切的懷念,又有對其不幸流放的傷感,短短四句的小詩,深沉動人,令人回味無窮。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