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中最為出眾的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

2020-12-16 騰訊網

伊莉莎白女王級是英國皇家海軍中最為出眾的戰列艦,共建造了五艘。作為五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超無畏艦的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由於「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航速和火力遠遠超過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的其他艦艇,所以這五艘姊妹艦經常被編入一個戰列艦分艦隊單獨行動。

「伊莉莎白女王」號於1912年10月27日在樸茨茅斯造船廠動工,一年後下水(1913年10月16日),1915年1月19日服役。當時一些關於別國海軍的戰艦設計的報告和傳言指出,美國和德國正計劃採用口徑更大的艦炮。在這些情報的影響之下,英國訂造了多門381毫米(15英寸)艦炮,雖然計劃每艘「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只安裝八門,但英國海軍認為這一口徑艦炮的火力優勢足以彌補數量較少的問題。但實際當時德國海軍最大的艦炮口徑只有305毫米(12英寸),裝備數量最多的還是280毫米(11英寸)火炮。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原本計劃建造六艘同級艦,但第六艘未能建成[第六艘「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阿金庫爾」號載有十四門305毫米(12英寸)炮,原本由巴西訂購,但於建造期間轉售給土耳其,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英國政府沒收]。

「伊莉莎白女王」號的主炮炮管長12.8米,重95.5噸,發射炮彈的重量為875公斤,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的艦炮炮彈。在30°射擊仰角下(剛建成時的射擊仰角只有20°)射程可達32000米。每座炮塔重1023噸,需要七十五名水兵進行操作。輔助武器包括有十六門152毫米(6英寸)速射炮,布置在兩舷的炮塔內。1916年這些速射炮的數量被縮減至十二門,並加裝了兩門102毫米(4英寸)高射炮。

來自「齊柏林」的威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飛機還不能對大型戰艦造成足夠的威脅,真正的威脅來自於「齊柏林」飛艇,儘管「齊柏林」飛艇本身也非常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當時「伊莉莎白女王」號兩舷舯部共裝有四具水下魚雷發射管。八個鍋爐艙內共裝有二十四座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式鍋爐,為帕森斯式高壓前驅蒸汽輪機、低壓後進蒸汽輪機和四副螺旋槳提供動力。另外還有一臺「巡航」蒸汽輪機用於驅動外側螺旋槳,維持戰艦的巡航狀態。「伊莉莎白女王」號是第一艘完全使用燃油燃料的戰列艦,燃油艙容量達3400噸。

當時各國海軍戰列艦設計的通常做法是裝甲厚度與艦炮口徑相當,但從「無畏」號戰列艦起,英國設計師不再遵循這個慣例,反而通過削減裝甲,以獲得更高的航速。因此在「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船體舯部僅有長1.2米的一段裝甲帶厚度為330毫米。舷側裝甲從最厚處逐漸削減到102毫米。而最終採用這種設計是因為,當時英國在設法打造一支航速比主力艦隊高約4節的戰列艦分艦隊,它的任務是在戰鬥中搶佔先機,迫使敵方艦隊與大艦隊進行決戰。

軍旅生涯與大規模改裝

服役之後的「伊莉莎白女王」號立即被編入地中海艦隊,於1915年2月至5月期間負責支援協約國部隊在達達尼爾海峽的登陸作戰。1916年5月22日,伊莉莎白女王號進入船塢進行大修,整個維修工作於6月4日結束,伊莉莎白女王號因此錯過了日德蘭海戰。(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伊莉莎白女王」號在維修完成後,它又加入了剛參加完日德蘭海戰的大艦隊,並於1916年至1920年期間擔任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從 1916年起開始擔任大西洋艦隊的旗艦,1924年7月又調任地中海艦隊的旗艦。1926年至1927年間,它接受大規模改裝,改建工程直到1929年才全部結束,此後「伊莉莎白女王」號雖然曾一度擔任大西洋艦隊的旗艦,但不到一年時間便又被調回了地中海艦隊。

1937年8月至1941年1月,「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在樸茨茅斯接受現代化大規模改裝,最終在羅塞斯海軍造船廠完成了全部改裝工作,每艘戰艦的樣貌和性能都大有改觀。截止到1942年,「伊莉莎白女王」號基本只剩下船殼和主炮沒有更換過,但主炮的仰角已經提升到30°。動力系統更換了全新的蒸汽輪機,原先的兩座煙囪也改建成一座巨型的煙囪,煙囪外壁後方還加裝了探照燈。

改建之後的艦橋位置更高,而經過擴建之後的內部空間也更加充裕,能夠容納先進的導航和火控設施。「伊莉莎白女王」號的前後桅都改建成了三腳桅的樣式,煙囪後方加建了機庫和起重機,此外還加裝了大量的20毫米高射炮。381 毫米主炮彈藥庫附近的舷側裝甲加厚至102毫米。152毫米炮減少到兩舷各四門,魚雷發射管也被拆除。

於1941年1月改裝完成的「伊莉莎白女王」號在,在本土艦隊短暫服役後,同年5月又被調往地中海。1941年12月19日,「伊莉莎白女王」號與姊妹艦「勇士」號遭到義大利袖珍潛艇的大膽襲擊,坐沉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第二年春,「伊莉莎白女王」號被打撈起來,經過緊急搶修後前往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它在那裡完成維修之後,才於1943年6月返回英國,此後數月間一直在本土艦隊中服役。此後「伊莉莎白女王」號出任東方艦隊的旗艦,被派往遠東,於1944年1月28日抵達斯裡蘭卡的亭可馬裡。

「伊莉莎白女王」號前往亞洲之後頻頻出擊,它在印度尼西亞群島海域陸續執行過護航、軍隊物資運輸和支援登陸作戰任務。1944年10月至11月間,「伊莉莎白女王」號在南非德班進行維修,隨後返回印度洋繼續參戰,陸續參加了包括支援蘭裡島登陸和攻擊被日軍佔領的緬甸和蘇門答臘在內的多次作戰行動。1945年7月12日,「伊莉莎白女王」號啟程返回英國,並於第二年3月轉入預備役。1948年6月它被除籍後,於當年拆解出售。

相關焦點

  • 淺談「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為什麼能成為英國最出眾的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型戰列艦,是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國海軍圍繞建造無畏艦展開海軍軍備競賽建造的。在1912年,英、德海軍之間建造無畏艦的軍備競賽進入狂熱狀態。當時傳聞德國正在計劃建造安裝更大口徑主炮和增加裝甲的無畏艦,當時英國得知後,為了鞏固在火力方面的優勢地位,英國決定在「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安裝15英寸口徑主炮。「伊莉莎白女王」級首艦於1912年10月21日在樸茨茅斯造船廠動工,總共建造了5艘。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戰列艦的分水嶺「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可以稱之為是戰列艦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無畏號戰列艦採用統一彈道性能的主炮,不僅使得戰艦的火力提升,而且艦上的指揮人員能夠能夠統一指揮所有主炮瞄準相同目標進行齊射,用覆蓋式的火力投射範圍來提高主炮命中率,對戰列艦的作戰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無畏號戰列艦1905年10月2日在英國普茨茅斯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06年2月10日下水,1906年12月2日服役,1921年出售拆毀。
  • 英國皇家海軍最詭異的戰艦艦名,命名者被「詛咒」沒兒子!
    相比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海軍,傳統最深厚的英國皇家海軍對於主力艦的命名反而顯得有些隨意,感覺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命名方式非常多樣,近代以來英國海軍命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國王尊號或皇室爵位命名,比如「英王喬治五世」、「伊莉莎白女王」、「威爾斯親王」等;2、以著名將領,尤其是海軍將領命名,比如「納爾遜」、「胡德」等;3、
  • 「最豪華的王室郵輪」——「前衛」號戰列艦
    「前衛」號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也是最強大的一艘戰列艦,但因較長的建造工期最終未能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前衛」號一直處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處境。
  •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時代裡,戰列艦就是當時的海戰主力。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戰列艦艦隊,那麼基本上你就可以橫行大海。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
  • 德國也開始造無畏號戰列艦?英國:你造1艘,我們造2艘
    這時,大和號戰列艦已中了12枚航空魚雷、24枚航空炸彈……由於戰列艦的重要性,從17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紛紛建造了各自的戰列艦。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製造的戰列艦,在規格和性能上大相逕庭——直到英國建造出無畏號戰列艦。1904年,英國炮術專家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爵士出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後,牽頭設計出了一種新式戰列艦。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喬治五世的奶奶是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王,他的孫女是現在英國的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喬治五世去世時,伊莉莎白二世才十歲,按順序接替王位的應該是伊莉莎白二世的伯父愛德華八世,但這人是個多情種子,不愛江山愛美人,堅持和已經有過兩次婚姻的辛普森夫人結婚,結果是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阿爾伯特繼承了王位,即喬治六世,1953年, 伊莉莎白二世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女王至今。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在當年的海軍規劃中,將建造伊號戰列艦「河內」號、呂號戰列艦「攝津」號和伊號裝甲巡洋艦「金剛」號。但1906年下水服役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戰列艦的新紀元,令兩艘河內型準無畏艦尚未開工就已經落伍,「金剛」號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日本海軍習慣用「型」而不用「級」,比如大和型戰列艦)。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日德蘭海戰中的火力輸出: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發射337發主炮彈超無畏艦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大艦隊的主力艦,比如說4艘鐵公爵級、4艘獵戶座級(或翻譯為俄裡翁級)、4艘英王喬治五世級,他們裝備的都是13.5英寸(約343毫米)45倍徑主炮,在數量規模上,其實參加日德蘭海戰中,28艘英國戰列艦中的重要中堅力量
  • 老照片:由智利海軍訂購的戰列艦改裝的英國皇家海軍「鷹」號航母
    鷹號航空母艦(HMS Eagle 舷號94),是英國皇家海軍隸下的一艘航空母艦,是英國唯一一艘由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也是二戰初期參戰較多的航母。(注意:不是鷹級航母首艦鷹號R05)1912年7月29日,智利海軍在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訂購了「海軍上將拉託雷/拉託雷海軍上將」級戰列艦,1913年2月20日首艦「海軍上將拉託雷」號開始建造,之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建造工程中斷。
  • ...戰艦卻裝一戰時的老炮,皇家海軍最後的榮耀,卻只能淪為皇家郵輪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七期,今天向大家介紹英系戰列艦的前衛號戰列艦,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二戰後才服役的、也是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不過這艘戰列艦並沒有任何亮點,反倒是槽點滿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型戰列艦。
  • 沒牙的老虎:毀譽參半的前衛級戰列艦,是否真的不堪
    從來沒有一艘戰列艦像英國海軍的前衛號這樣毀譽參半,作為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最後完成的一艘戰列艦,也是排水量最大的一艘戰列艦。前衛號的設計已經完全不受海軍條約的束縛。而且作為英國最後一艘戰列艦,其設計極為均衡優秀。
  • 胡德號:二戰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被俾斯麥號一炮打成兩截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MS Hood)舷號:51,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也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全世界最大的戰列巡洋艦。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不過到了1917年,英國海軍決定要裁撤海軍上將級的後3艘,後來更是連2、3號艦也不要,只有完工度較高的首艦「胡德號」繼續建造。那為啥英國人要放棄呢?戰巡防護太差,戰場生存能力低?造價太高英國沒錢了?以上的猜測都不對。
  • 它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最後輝煌,也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落幕
    英國海軍盤點一下家底:首先,自己老式的「伊莉莎白女王」級和「復仇」級戰列艦計劃在1942年退役,即使不退役,以他們的狀況,現在在海上也就是個靶子;其次,即將建成的「英王喬治五世」級火力上與海上列強比明顯不佔優勢,特別是馬上就要開戰的對手德國和義大利正在建造、即將服役的「俾斯麥」級和「維內託」級,其整體性能明顯高於英國所有的大艦;再次,遠東太平洋上的日本海軍已經對英國在太平洋的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英國在哪個地區無艦可用
  •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戰列艦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科爾貝級戰列艦2艘(科爾貝號1944年6月作為阻塞船鑿沉在諾曼第,海洋號被德軍炸沉) 布列塔尼級戰列艦2艘(布列塔尼號被英國H艦隊擊沉,普羅旺斯號自沉被撈起又被鑿沉)馬拉號戰列艦(塞瓦斯託波爾級,被德國傳奇人物漢斯·魯德爾駕駛斯圖卡炸沉,後被撈起)百夫長號戰列艦(舊英王喬治五世級,在諾曼第鑿沉)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  Mk-V型13.5英寸艦炮裝備了英國皇家海軍多型戰艦,其中包括戰列艦獵戶座級(又譯為俄裡翁級)、英王喬治五世級、鐵公爵級和埃爾林號,以及戰列巡洋艦,獅級(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和虎號。
  • 戰艦世界閃擊戰:Y系戰列艦科技線正式登場,六大戰列艦齊聚
    皇家海軍強勢擴容,全新戰艦破浪登場!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攜手愷英網絡共同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即將迎來復活節狂歡周,Y系戰列艦科技線正式登場,六大戰列艦齊聚,展現日不落的威嚴!復活節禮物箱驚喜上線,海量獎勵邀你開啟!
  • 《碧藍航線》港區中艦船名字背後的故事:「皇家海軍 逢敵必戰」
    皇家的軍艦命名種類多樣且無明顯規律可循。 遊戲中白鷹戰列艦的名字均來自於現實中美國各州 遊戲中皇家的原型英國是一個最有海軍傳統的國家,因此艦名大多是傳統的、延續了幾代的艦名,其中還有類似「皇家方舟」、「厭戰」等一些傳承多次擁有幾百年的歷史的艦名。
  • 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話說軍世】英國皇家海軍擁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即便在現代被諷刺為「沒落的海軍」,不過實際在現代多項海軍技術上,英國都是開創性的使用者,不過在歷史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成了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