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時期,中央王權衰落,而一些諸侯國實力卻得到了極大發展,他們競相開啟了兼併戰爭,大國吞併小國,弱國依附強國。在一個時期,某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如果實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就會召集各諸侯國會盟,周天子也會以賜胙的形式表示祝賀,得到了這種形式承認的諸侯國被稱為霸,也就是諸侯之長的意思。由於孔子編纂的史書《春秋》正好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所以一般也稱這段歷史時期為春秋時期。
在歷史上,有「春秋五霸」之說,當然具體是哪五霸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無論哪種說法,實際上都反映了周朝中央王朝衰落,諸侯國實力大漲的歷史趨勢。這種趨勢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國家統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