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先後稱雄

2020-12-22 兒童歷史短故事

東周時期,中央王權衰落,而一些諸侯國實力卻得到了極大發展,他們競相開啟了兼併戰爭,大國吞併小國,弱國依附強國。在一個時期,某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如果實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就會召集各諸侯國會盟,周天子也會以賜胙的形式表示祝賀,得到了這種形式承認的諸侯國被稱為霸,也就是諸侯之長的意思。由於孔子編纂的史書《春秋》正好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所以一般也稱這段歷史時期為春秋時期。

在歷史上,有「春秋五霸」之說,當然具體是哪五霸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無論哪種說法,實際上都反映了周朝中央王朝衰落,諸侯國實力大漲的歷史趨勢。這種趨勢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國家統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何為「春秋」「戰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又是誰?
    春秋戰國 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為界線,前段為春秋,因孔子曾編訂《春秋》一名而得;後段為戰國戰國,因為當時七個較強大的諸侯國互相混戰而得名。 春秋時,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崛起,同時中原諸侯又受到周邊少數民族威脅,於是各大國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爭當霸主。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各諸侯相繼開始攻伐,爭相稱霸中原,在這期間,先後出現了5個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個人認為,五霸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大秦賦》以秦趙「邯鄲之戰」為切入點,藉以引出本劇的主要人物呂不韋、趙姬、嬴政以及嫪毐,因此,要想更好地觀賞這部大劇,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有關「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知識和它們的興衰成敗。周武王姬發在公元前1046年滅掉商朝後建立了周朝,第二年,他就開始推行分封制,連姜子牙都被封為齊國諸侯,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莊王,楚穆王之子,羋姓,熊氏,名旅(或侶),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國雖為南蠻之地,卻一直意圖稱霸中原,但也一直受挫。前有齊桓公率兵入楚興師問罪,最終向周王室尊王進貢; 後有晉文公時與晉國城濮之戰正面交鋒,大敗而回。
  • 春秋五霸之前,還有春秋三小霸,他們分別是誰?
    春秋三小霸,指的是春秋初期最早稱霸的三位霸主,由於其霸業不如春秋五霸,故被稱為三小霸,他們分別是:鄭莊公、齊僖公、楚武王。古語有云:「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大霸者,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這三個是沒問題的,另外的兩個,一說是宋襄公、秦穆公,一說是勾踐、闔閭,這早已是為人所熟知的了。而三小霸為誰,論之者甚少,因為自齊桓公稱霸後,小霸沒有了,所以後人便將鄭莊公、齊僖公、楚武王三人,列為春秋三小霸。以下,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的鄭莊公、齊僖公、楚武王。
  • 新「春秋五霸」煉成記!
    而遠洋春秋系產品的發布,寓意遠洋要實現一幅恢弘巨製的「春秋大業」,成就一個引領時代人居的「春秋意境」! 萬裡長城春秋史,河山畫卷遠洋著。 2018年,遠洋集團正值25歲的風華正茂。 從「春秋系」的開山之作——北京天著春秋肇始「春秋」基因,到本次發布會上重磅亮相的「春秋系」的四大新品——北京五裡春秋、北京禧瑞春秋、北京海晏春秋、天津天著春秋,如今「春秋系」藍圖已成,為締造雅意美宅而來!
  • 春秋五霸,楚莊王的問鼎中原
    後來夏滅歸商,商滅歸周,周朝末年,群雄割據戰亂不斷,就到了春秋時期。今天問鼎的是號稱春秋五霸的楚莊王,楚莊王在位期間知人善任,發展經濟,綜合國力漸漸超越了其他國家,楚國對外徵戰所向披靡,大的國家不得不臣服,小的國家更是有亡國之危。
  • 春秋五霸,誰主沉浮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周朝是一個存在最久的朝代,從西周的國力強大,到東周的奄奄一息,各諸侯日益做大,最後天子成了擺設,春秋五霸各個登場。天下諸侯中第一霸主是齊桓公。齊桓公,名小白,臨淄人。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在位42年。
  • 秦穆公究竟算不算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究竟算不算春秋五霸之一?晚年的秦穆公,改變了策略,又重新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中原的市場已經沒有他的份了,他就把目標鎖定為西方的犬戎。        關於春秋五霸的說法,有許多種版本,有的把秦穆公列為五霸之一,有的則把他排除在五霸之外。那麼,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我前段時間在網上做了個測試,有89%的朋友投票為「是」,只有11%的人認為「不是」。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秦穆公並不是五霸之一。
  • 春秋五霸之首,中原第一霸主,為何被活活餓死,67天無人收殮?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的五個諸侯長。霸,即伯,音轉為霸,又稱作州伯、方伯,也就是諸侯之長,名義上的職責是會諸侯、朝天子,實際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失去權威,再也不能夠有效控制各路諸侯,各諸侯手中的權力漸長,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頓時有了爭奪天下的野心,因此開啟了激烈的爭霸之戰,合縱連橫、東徵西討,相互之間徵伐不斷,先後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
  • 宋襄公躋身「春秋五霸」,被專家認為是「湊字數」,果真如此嗎?
    春秋時代,是大爭之世,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於是湧現出了"春秋五霸"這先後五個霸主,在這五個人中,齊桓公、晉文公之流是沒有爭議的,然而身處其中的宋襄公,卻時常被一些專家懷疑是"湊數的",甚至歷史學界還經常有人提出把宋襄公換成別人。
  • 春秋爭霸爭的是什麼?為什麼說五霸是五位諸侯而非五個諸侯國?
    對於春秋五霸,可能很多人會有個誤區,就是認為五霸指的是春秋時期實力最為強盛的五個諸侯國,但事實上,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時期最能「號令天下」的那幾個諸侯,而其原因要細說起來,那就得和春秋這個時代背景相結合了。
  • 敗家選手周幽王謝幕後,春秋五霸如何粉墨登場?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故事中有非常多牛逼哄哄的大人物,今天我們就從西周末年開始,講講那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而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不得不踩著破三輪趕緊搬家,從鎬京跑到了洛陽,這一遷都,便拉開了春秋時期各家爭霸的局面了。齊桓公——小白其實很腹黑在春秋時期第一個脫穎而出的人,就是小白!齊桓公小白不要看他叫做小白,其實他可腹黑了,不僅是一個演技一流的實力派,還是個四兩撥千斤的計謀家。
  • 春秋五霸各自的實力如何?「霸道」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如此周朝就不得不依賴於各地諸侯國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春秋五霸」也就應運而生了。一、「霸道」完全是禮制崩壞的產物,諸候用「尊王攘夷」的口號來號召其他諸侯。「春秋五霸」具體是哪幾個,說法有很多,主流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當然也有其他觀點,但是前三個基本是固定的。
  • 橫向對比宋襄、秦穆、闔閭、夫差、勾踐,誰更有資格入選春秋五霸
    「天子衰,諸侯興,故曰霸」,因此,「春秋五霸」便應運而生了。由於春秋五霸所對應的是戰國七雄,而戰國七雄指的是七個諸侯國,所以不少人都以為春秋五霸也是指五個諸侯國。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春秋五霸指的並非諸侯國,而是具體的某個人,例如齊桓公、楚莊王等。很多史料典籍中都有「春秋五霸」的相關記載,但究竟是哪五個,歷來是眾說紛紜。
  • 2019福建事業單位其他知識:春秋五霸相關的成語
    2019福建事業單位其他知識:春秋五霸相關的成語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19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包括2019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福建事業單位面試試題及答案【導讀】
  • 春秋五霸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在現今的湖北荊州市北門郊外,有一座鬱鬱蔥蔥,松柏肅立的墓穴,裡面埋葬著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和他的王后。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中唯一稱王的諸侯,他少年繼位,清正廉潔,任用賢臣,主政時期將楚國治理的國富民強,他將楚國國土面積增加了3000多裡,在位期間打贏了26個國家,稱霸中原,是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
  • 混亂的東周,講禮儀的時代,是什麼造就了春秋五霸?
    滅商建周的周武王混亂的春秋時代東周時期的諸侯王們多嗎?很多。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春秋講禮儀周王朝沒有了統治力,並不代表著諸侯們不認這個天子,因此,很多有實力的王侯打起了天子的主義。比如第一個稱霸中原的諸侯——齊桓公。
  •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在春秋五霸中實力到底有多強?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成就霸業的齊桓公,連前朝天子周襄王都承認了他的獨尊地位,他沒有稱王,宋襄公野心勃勃,極其渴望稱霸,但也沒有稱王,但楚國不一樣,早早便自立為王,春秋五霸時期,出了一個楚莊王,他的故事史學家能研讀十天半月,他在春秋五霸中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呢?
  • 名聲大噪卻難以善終,春秋五霸,作為諸侯中的強者,結局如何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幾十個諸侯國戰亂不停,分分合合,打打殺殺。那時的周天子已經無力掌控諸侯國之間的利益之爭,最終在不停的戰亂之後,產生了五個霸主,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春秋五霸」。這春秋五霸都想代替周天子來號令他國,所以弄得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雖說每個霸主都主宰一方,但是每一個霸主都逃脫不掉時間的消逝,歷史上這五位霸主的結局也是令人感慨。